?深耕内涵 融合创新

    刘彦 薛丽芳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以“幸福的,不一样的未来学校”作为愿景。自2009年建校以来,持续探索满足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的未来学习样态,制定了2009年至2035年阶段性建设目标。2009年至2015年:明确定位,发展特色;2015年至2021年:完善建制,科研强校;2021年至2035年:依托新动能,谋取新发展。其中,学校发展特色即以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引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学校实践。这是西山学校作为“未来学校”的立足之本。

    学校充分挖掘、链接内外部优质资源,支持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项目的持续深化发展。硬件方面,完成北京市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建设,成果在全区范围推广;软件方面,在校长亲自指挥下,发展规划处、教师发展处等部门联合研究包括课程体系、师资培训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撑系统,确保项目高品质推进。

    合力共赢

    为凝聚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力量,学校从团队建设、方案制定、环境建设、师生培训、家长体验式工作坊等多个维度有力推动。家长群体在学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变革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策划实施“家长体验式工作坊”获得家长对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在理念上的理解认同、实际操作中的配合支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家长就可以亲身体验常规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和社团活动。随后每学年,学校都会开展2~3次家长体验式工作坊,侧重不同学科和主题,邀请家长参与并实时提供反馈。这也体现出学校对家长力量的重视和对教学改革的自信,也让家长同步感受自己孩子的成长变化,对项目开展提出观察意见和建议,对项目给予好评和坚定支持。

    依托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成立课程研究中心,积极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实现西山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闭环、培养目标与学生培养方案的闭环、课程目标与授课目标的闭环,从而实现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的持续、深度推进。

    学生的学习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在教育探索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无论在课堂学习环节,还是班级常规管理,均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入校伊始,学校从“学生学习配套”的落实开始,通过定期的小组长培训、教师经验共享、学长学姐计划,在全年级同步推进班级小组建设。班级内4~6人形成一个小组,组长在学校有一个专有称呼——Captain。Captain统筹小组整体任务,组织小组讨论,組织评价,“大副”是Captain的助手,在Captain缺席时,承担起Captain的职责。小组其他人员各有分工,分别承担作业收发、学习任务检验互查、每日常规反馈等任务,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又互相督促。通过各学科协同细化小组建设,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成为高效的自主学习者。

    例如,生物实验课上,学生正在以小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与探索,如图1。这是一节鲫鱼解剖课,学生在课前要全面了解鲫鱼的身体结构,了解解剖基本知识,仔细观看教师的操作示范,然后在课上进行实操。

    图1? 学生小组做实验

    一名学生要想独立完成鲫鱼解剖的学习任务是不现实的。他们可以在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环境下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角色定位与分工,有负责主要解剖工作的“主刀”,有协助“主刀”进行解剖的助手,有分类整理鲫鱼身体各部分器官的“护士”,还有全程拍摄记录解剖过程的“摄像师”……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这不亚于一场“手术”,他们为此需要提前翻阅很多资料来做“术前准备”;在解剖过程中,每个人要想完美履行自己的职责,需要把课前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在脑子里反复演练,需要指出同学在解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释;解剖结束,每个小组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解剖报告,并且生成新的思考。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鲫鱼的生理构造有了非常全面的认知。

    结合北京市初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和学校资源,学校开设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两门课程平台,使用S4A软件结合Arduino完成多媒体互动作品制作,实现创新设计作品制作。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动手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跨学科学习。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辅助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作品制作中融入学科知识。

    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入门课程,从人工智能的起源、发展到人工智能技术初探,培养学生具有人工智能理念、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数字技术背景下,学生分享信息的渠道更多,交流更加便利,促进了团队资源共享和创新意识的生发。

    西山学校高中历史教师充分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了拓展式学习内容。从资料的查找整合、脚本的编写,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学习成果的最终呈现,全部由小组协作完成。以“诸子百家Rap对战”为例,这是为学习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设计的拓展式学习任务。

    作业要求如下。

    ●4~5人一组,每组拿到一个对战题目。查找对战双方的主要人物和主要著作,自行学习和了解对战双方的主要观点。

    ●Cosplay相应历史人物、编写Rap台词、自行制作对战MV。

    ●根据各派特点,可以“单挑”,也可以“群殴”。

    ●支持各种友情客串,邀请别班、别年级甚至老师助阵。

    ●提交“作业单”及视频文件。

    ●作品展示《儒×道》

    通过信息技术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融合,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很多学习软件可以辅助学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助力其个性化学习。数学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洋葱数学”App进行“翻转课堂”实践,学生提前预习,在课上对新知识点的习得会变得更加容易,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起到很大辅助作用,其学习兴趣也自然提高。语文课上,教师将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名著阅读分篇章做成电子版,学生们边读边做笔记,还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读书进度,相互分享读书笔记,增加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英语教师们利用“百词斩”“盒子鱼英语”“趣配音”等一系列App带领学生们在玩中学英语,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校自2014年开始探索在高中实施项目式学习,学生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的问题,创造力得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提升,并且能够取得相应的成果。通过项目式学习,有的小组通过程序设计实现了NBA决赛数据呈现及结果预测,有的小组将物理课做成在线中英文双语学习网站,有的小组制作了人脸识别软件。这些都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的教学与成长

    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多种手段,为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提供了更广的发展潜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选择最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文科教学中,学生借助数字化学习设备以及一系列的在线平台共享资源,共同讨论。理科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许多抽象的知识,借助GeoGebra、几何画板、NB实验室等教育App,使枯燥的情景生动化,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自主探索,让深度学习发生。

    在推进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过程中,学校制定和开展了教师专业培训计划,教师在教学和教研中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课程体系建设。从2015年开始,学校进行的国家课程三级规划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习配备在教学中的应用,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的特征在三级规划中都有所体现。经过教研团队不断研讨碰撞,目前全部学科都已完成课程建设的三级规划,语文、英语、物理学科编制了多本校本材料。(2)科研促进教学。学校教学核心团队引领全体一线教师围绕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探索,力求在实效上取得突破。

    学校引领一线教师通过探索适合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平臺及Apps,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发展规划处、教师发展处协同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进行整体规划,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通过教师传帮带、学生的学长计划、信息技术课程等手段和方式,定期开展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训。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定期与各年级组一同办公、一同教研,共同探讨如何在课堂中更有效地开展数字化学习。

    学生使用学习配备需要提前签署使用协议,在培养学生契约精神的同时,确保了数字化工具最大化发挥辅助学习的功能。教师和家长也会获得学习配备使用指南,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加快学生优良习惯的养成。

    学校定期开展教师数字化教学交流活动,分享日常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提出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大家脑力激荡,碰撞出最优解决方案。核心团队定期就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进行总结归纳,为教师团队更好开展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助力。

    未来学校环境建设

    学校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包括所有教室、会议室及室外场所,这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再受环境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不间断地访问校园网络资源和校外网络资源,为1对1数字化学习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对网络架构及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改造,目前学校无线网络设备已经采用运行5GHz频段无线WiFi连接,为日常的教育教学提供切实保障。

    学生的数字化学习配备一直采用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方式,学生自带数字化学习配备进行数字化学习。学校联合合作伙伴力量,通过自行开发或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等方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搭建或部署了云盘、在线反馈、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系统、学生日常评价管理系统、内控系统、在线办公系统等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完成预习、课堂及时反馈和评价、在线协作、在线测试、资料上传和下载、日常评价等。教师可以完成线上授课与答疑、线上预约、在线申报与审批等工作。

    学校探索成果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探索,以及高中项目式学习及其他体验式学习推动发展中,许多学生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项目开发,产生出如辅助记忆软件、物体轨迹及距离测算、数独游戏编程、实时追踪器、面部识别考勤系统、Java编程纠正器及多种计算器编程应用等成果。

    家长群体在学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变革中同样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学校非常重视家长的理念认同和支持配合,每次家长体验式工作坊都会进行家长问卷调查,邀请家长参与并实时提供反馈,对项目开展提出观察意见和建议。家长的反馈充分体现了他们对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方式的高度支持。

    作者单位: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