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李传坤 吕瑞文 程小祥 陈晓林
[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职工思想状况变得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学校发展和生存也直接受到影响。结合地方本科高校黄冈师范学院在转型期的摸索认为,研究转型期地方本科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探索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需从强化育人理念、弘扬思想主流、创新活动载体、激活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61-03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务院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新一轮综合改革的战略主题。地方本科高校黄冈师范学院作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在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实践中发现,转型期研究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重要途径意义重大。
一、转型期抓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需要
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分化组合、文化霸权主义横行等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国内来看,社会变迁引发价值观念新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出现新动向,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从高校综合改革来看,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办应用技术型大学,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显然是不能适应学校面临的新变化。
(二)当前部分教职工的思想已凸现误区
第一,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教职工思想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多元化现象,有信仰宗教的,有追捧实用主义的,有信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或有的教职工什么也不信,存在信仰缺失现象。
第二,思想政治意识淡薄。部分教职工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认为政治空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觉得政治理论学习是额外负担。少部分教师还不致力于本职工作,忽视教学效果,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兼职上,造成“教学、育人”脱节。
第三,个人主义思想凸显。教职工中以个人和小家庭为中心的思想较为严重,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极易使教职工逐渐产生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从而导致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
第四,教育思想理念传统。主要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经验主义,缺创新教育。这不仅偏离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期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还严重影响了教职工自身的成长和进步。[1]
(三)当前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创新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期,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受传统模式影响,存在不足:
第一,教育内容单调,参与主动性不高。当前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浓厚的政治色彩,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窄化为政治教育,重政治教育,轻品德培育和心理素质培养。这就导致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教职工难以接受以政治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提高个人素养的教职工参与主动性也不高。
第二,教育方法滞后,教学效果不大。当前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以传统理论教育法为主,就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和学习以及宣传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作用,教学效果显然不佳。
第三,教育形式呆板,吸引力不强。当前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以听报告、讲座,看文件,开会议等理论“灌输”为主。这种教育形式不顾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对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较强思想意识的高校教职工,根本达不到教育者的理想预期,也经常会使受教育者反感。
第四,教育效果评价不力。当前对教职工的评价标准主要还是重业绩、轻思想。对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往往是填表时写一堆套话、推荐时说一堆空话,再就是简单的把教职工写了多少学习体会、参与了多少次专题学习等形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2]这种空泛的考核难以促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情。
二、转型期抓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转型期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成效不明显
一是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根本不能充分发挥出在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体系缺乏监督、考核,管理者、组织者开展工作时底气也不足,经常走过场、完成任务即可,教职工认为学得也很虚、不实用。
(二)转型期教职工思想上存在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是学校转型期教职工思想不够统一。在学校转型发展期,存在杂音,有的教职工认为当前转型期提出的思想是“一阵风”,时间一长,还是各行其是,参与的积极性不持久。
二是学校转型期教职工思想意识淡薄、认识不足。一些教职工认为学校转型成功与否,主要靠领导,事不关己,教师只管教好书、钻好研,职工只管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即可。
三是学校转型期有的教职工产生错误思想。学校转型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并非是有的教职工认为是退回去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型高校也并非等同于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3]
四是学校转型期教职工存在能力不足问题。学校转型发展落脚点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更高,教职工业务素质、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等都必须进一步增强。
三、转型期抓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育人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奏响最强音
理念是一所学校源于办学历程,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必须尊重教育理念,强化育人理念,理直气壮的开展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强化“爱校如家”是教职工理性的选择。一要树立教职工主人翁意识。高校要及时将学校转型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失败的后果告知教职工,让教职工真正意识到“没有学校,就没有家”的危机感,从而使教职工主动将个人梦融入学校梦。二要强化教职工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高校要坚持开展“爱校兴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职工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和情操的陶冶,最终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从而让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
2.强化“以人为本”是教职工生存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精髓和灵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一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教职工把学生的成人成才和学习放在首位,把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职工自身适应学校发展的生存需要。二要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注重满足教职工的个性需求,又要使其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从而真正发挥教职工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二)弘扬主流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可以说,转型期大力弘扬主流思想,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剑和法宝。
1.坚持思想引导。一是注重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宣传。高校要顺应时代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为指引,武装教职工的头脑,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觉悟,不断增强教职工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自信、道德自信、制度自信,从而使教职工更加坚定紧跟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二是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教职工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职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2.发挥典型引路。一是要注重顶层设计。高校党委和行政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精心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宣传长效机制,在全校营造“全环境育人”的思政教育模式。二是要深入挖掘典型。高校要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精心树立先进典型,挖掘提炼典型精神,把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与学校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贴近学校实际,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挥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三是合力宣传先进典型。高校要积极主动依托学校宣传阵地,充分发挥舆论功能。高校可以与媒体联动,通过网络、报刊、广播、橱窗、电视等途径大力宣传,从而在学校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4]
(三)创新活动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新活力
高校以传统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受众对象集中等特点,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顾及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转型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各类活动中进行传播、践行。
1.打造特色育人环境。一是挖掘校园文化内涵。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将学校“办学思想”、“校训”、“校歌”、“校园道路”等具有校园气息的文化载体进行有机融入,用以教育和感染教职工。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搬进“校史馆”,让教职工身临其境,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气”。可以通过开辟“名人讲坛”“道德讲坛”等途径来激发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热情。黄冈师范学院在转型期大力开展了“院士名师进黄师”大型学术活动,邀请了李培根、张宪龙等大师来校讲学,引起了广大教职工的学习热潮。二是用好地方文化资源。高校要加大与地方合作力度,充分利用校地合作基地,发挥地方特色资源,将地方的红色精神、人文景观等文化内涵有效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可以不定期组织教职工到红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参观学习,从而增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转型期,黄冈师范学院依托地方资源,建设了以“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平台,其中打造了一台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歌舞剧《红色薪传》,建立了一个以黄冈革命老区为素材的“红馆”参观基地,让全校教职工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礼。
2.建设思政网络平台。高校要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搭建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拓展育人新阵地。一是建立沟通平台。高校可开通校园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使其成为新时期教职工沟通交流的主渠道。二是建立教育平台。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设一批紧密联系教职工的思想和实际,贴近教职工的学习和生活,满足教职工的兴趣和爱好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舆情教育、形势教育等主题网站,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一个内容更全、结构更优、效果更好的网络综合教育平台。
3.拓宽对外交流渠道。转型期,我国地方本科高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经验。但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创立及办学实践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经验。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加大与国内外同类别学校和相关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力度,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教职工赴外交流、学习,从而取长补短,提高教职工眼界和思想境界。[5]
(四)激活考核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输入新动力
高校教职工中道德失范现象屡有发生,不能根治。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如不及时加以干预或采取有效措施,不仅会对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负面效应,更会对学校转型发展带来阻力。
1.健全考核机制。高校要像重视教职工业务能力考核一样,制定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监督与考核措施。高校可以采取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社会反馈或设置投诉热线、信箱等方法,定期公开、公平、公正地对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坚决对师德存在问题的教职工实行“一票否决”,并以此作为教职工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长期贯彻下去。真正让教职工知道“课堂讲授有纪律、个人言论要负责、课外做事受监督”,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2.加大考核力度。一要坚持依法治校,按章办事。高校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挥好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课时不能少、学习笔记不能丢、考核环节不能松。二要大力倡导“三严三实”工作作风。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要敢于查问题、揭矛盾、抓典型,勇于问责追责,确保教职工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在源头上根除,以确保校园思想纯净。
[ 注 释 ]
[1] 刘伟杰.祝胜男.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学理论,2008(22).
[2] 何祥林.高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11).
[4] 史庆伟.当前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创新思路[J].求知,2011(5).
[5] 迟志恒.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J].师资,2011(9).
[责任编辑:钟 岚]
[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面临社会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职工思想状况变得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学校发展和生存也直接受到影响。结合地方本科高校黄冈师范学院在转型期的摸索认为,研究转型期地方本科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探索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需从强化育人理念、弘扬思想主流、创新活动载体、激活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61-03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务院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新一轮综合改革的战略主题。地方本科高校黄冈师范学院作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在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实践中发现,转型期研究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重要途径意义重大。
一、转型期抓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需要
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分化组合、文化霸权主义横行等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国内来看,社会变迁引发价值观念新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出现新动向,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从高校综合改革来看,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办应用技术型大学,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显然是不能适应学校面临的新变化。
(二)当前部分教职工的思想已凸现误区
第一,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教职工思想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多元化现象,有信仰宗教的,有追捧实用主义的,有信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或有的教职工什么也不信,存在信仰缺失现象。
第二,思想政治意识淡薄。部分教职工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认为政治空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觉得政治理论学习是额外负担。少部分教师还不致力于本职工作,忽视教学效果,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兼职上,造成“教学、育人”脱节。
第三,个人主义思想凸显。教职工中以个人和小家庭为中心的思想较为严重,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极易使教职工逐渐产生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从而导致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
第四,教育思想理念传统。主要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经验主义,缺创新教育。这不仅偏离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期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还严重影响了教职工自身的成长和进步。[1]
(三)当前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创新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期,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受传统模式影响,存在不足:
第一,教育内容单调,参与主动性不高。当前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浓厚的政治色彩,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窄化为政治教育,重政治教育,轻品德培育和心理素质培养。这就导致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教职工难以接受以政治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提高个人素养的教职工参与主动性也不高。
第二,教育方法滞后,教学效果不大。当前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以传统理论教育法为主,就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和学习以及宣传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作用,教学效果显然不佳。
第三,教育形式呆板,吸引力不强。当前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以听报告、讲座,看文件,开会议等理论“灌输”为主。这种教育形式不顾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对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较强思想意识的高校教职工,根本达不到教育者的理想预期,也经常会使受教育者反感。
第四,教育效果评价不力。当前对教职工的评价标准主要还是重业绩、轻思想。对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往往是填表时写一堆套话、推荐时说一堆空话,再就是简单的把教职工写了多少学习体会、参与了多少次专题学习等形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2]这种空泛的考核难以促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情。
二、转型期抓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转型期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成效不明显
一是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根本不能充分发挥出在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体系缺乏监督、考核,管理者、组织者开展工作时底气也不足,经常走过场、完成任务即可,教职工认为学得也很虚、不实用。
(二)转型期教职工思想上存在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是学校转型期教职工思想不够统一。在学校转型发展期,存在杂音,有的教职工认为当前转型期提出的思想是“一阵风”,时间一长,还是各行其是,参与的积极性不持久。
二是学校转型期教职工思想意识淡薄、认识不足。一些教职工认为学校转型成功与否,主要靠领导,事不关己,教师只管教好书、钻好研,职工只管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即可。
三是学校转型期有的教职工产生错误思想。学校转型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并非是有的教职工认为是退回去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型高校也并非等同于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3]
四是学校转型期教职工存在能力不足问题。学校转型发展落脚点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更高,教职工业务素质、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等都必须进一步增强。
三、转型期抓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育人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奏响最强音
理念是一所学校源于办学历程,基于现实,引领未来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必须尊重教育理念,强化育人理念,理直气壮的开展好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强化“爱校如家”是教职工理性的选择。一要树立教职工主人翁意识。高校要及时将学校转型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失败的后果告知教职工,让教职工真正意识到“没有学校,就没有家”的危机感,从而使教职工主动将个人梦融入学校梦。二要强化教职工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高校要坚持开展“爱校兴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职工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和情操的陶冶,最终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从而让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
2.强化“以人为本”是教职工生存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精髓和灵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一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教职工把学生的成人成才和学习放在首位,把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职工自身适应学校发展的生存需要。二要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注重满足教职工的个性需求,又要使其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从而真正发挥教职工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二)弘扬主流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可以说,转型期大力弘扬主流思想,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剑和法宝。
1.坚持思想引导。一是注重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宣传。高校要顺应时代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为指引,武装教职工的头脑,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觉悟,不断增强教职工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自信、道德自信、制度自信,从而使教职工更加坚定紧跟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二是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教职工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教职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2.发挥典型引路。一是要注重顶层设计。高校党委和行政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精心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宣传长效机制,在全校营造“全环境育人”的思政教育模式。二是要深入挖掘典型。高校要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精心树立先进典型,挖掘提炼典型精神,把学习宣传先进典型与学校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贴近学校实际,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广大教职工,充分发挥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三是合力宣传先进典型。高校要积极主动依托学校宣传阵地,充分发挥舆论功能。高校可以与媒体联动,通过网络、报刊、广播、橱窗、电视等途径大力宣传,从而在学校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4]
(三)创新活动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新活力
高校以传统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速度快、传播信息量大、受众对象集中等特点,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顾及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转型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各类活动中进行传播、践行。
1.打造特色育人环境。一是挖掘校园文化内涵。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将学校“办学思想”、“校训”、“校歌”、“校园道路”等具有校园气息的文化载体进行有机融入,用以教育和感染教职工。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搬进“校史馆”,让教职工身临其境,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气”。可以通过开辟“名人讲坛”“道德讲坛”等途径来激发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热情。黄冈师范学院在转型期大力开展了“院士名师进黄师”大型学术活动,邀请了李培根、张宪龙等大师来校讲学,引起了广大教职工的学习热潮。二是用好地方文化资源。高校要加大与地方合作力度,充分利用校地合作基地,发挥地方特色资源,将地方的红色精神、人文景观等文化内涵有效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可以不定期组织教职工到红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参观学习,从而增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转型期,黄冈师范学院依托地方资源,建设了以“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平台,其中打造了一台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歌舞剧《红色薪传》,建立了一个以黄冈革命老区为素材的“红馆”参观基地,让全校教职工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礼。
2.建设思政网络平台。高校要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搭建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拓展育人新阵地。一是建立沟通平台。高校可开通校园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使其成为新时期教职工沟通交流的主渠道。二是建立教育平台。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设一批紧密联系教职工的思想和实际,贴近教职工的学习和生活,满足教职工的兴趣和爱好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舆情教育、形势教育等主题网站,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一个内容更全、结构更优、效果更好的网络综合教育平台。
3.拓宽对外交流渠道。转型期,我国地方本科高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经验。但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创立及办学实践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经验。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加大与国内外同类别学校和相关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力度,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教职工赴外交流、学习,从而取长补短,提高教职工眼界和思想境界。[5]
(四)激活考核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输入新动力
高校教职工中道德失范现象屡有发生,不能根治。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期,如不及时加以干预或采取有效措施,不仅会对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负面效应,更会对学校转型发展带来阻力。
1.健全考核机制。高校要像重视教职工业务能力考核一样,制定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监督与考核措施。高校可以采取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社会反馈或设置投诉热线、信箱等方法,定期公开、公平、公正地对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坚决对师德存在问题的教职工实行“一票否决”,并以此作为教职工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长期贯彻下去。真正让教职工知道“课堂讲授有纪律、个人言论要负责、课外做事受监督”,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2.加大考核力度。一要坚持依法治校,按章办事。高校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挥好党总支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课时不能少、学习笔记不能丢、考核环节不能松。二要大力倡导“三严三实”工作作风。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要敢于查问题、揭矛盾、抓典型,勇于问责追责,确保教职工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在源头上根除,以确保校园思想纯净。
[ 注 释 ]
[1] 刘伟杰.祝胜男.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学理论,2008(22).
[2] 何祥林.高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11).
[4] 史庆伟.当前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创新思路[J].求知,2011(5).
[5] 迟志恒.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J].师资,2011(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