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研究唱お
谢忠平
[关键词]
天津市涉农区;村级党组织;农村党建;整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8)020009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在深刻的变革转型中出现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农村“小村大腐”“小官巨贪”层出不穷、“土霸王”“土皇帝”横行、宗族恶势力猖獗、社会关系恶化、法治良俗不彰、道德滑坡、迷信赌风盛行,特别是一些“村霸”呈现了乱政、抗法、霸财、行凶等典型特征,这些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侵蚀基层政权,亟须警惕与整治。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为党在农村执政的主体和乡村治理的主导力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功能退化,发挥不了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是不少村级党组织功能弱化、虚化、淡化与边缘化,造成了党与农村社会的疏离,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阻碍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引起了决策层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强化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这一重要精神的迫切需要。一、村级党组织发挥整体功能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着力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给农村基层党建带来许多新课题,更使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发挥状况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一是思想观念不相适应。有的村书记思想观念不解放,眼界思路不开阔,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碎片化,不全面、不透彻。部分村干部担当不足、危机意识不强,总是愿意纵向跟过去比自己的成绩,不愿横向跟别人比自己的差距,存在等、靠、要心理,只讲外在的客观条件,不讲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进取争先精神,满足于“守好摊子、维持好班子、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的状态。还有的村干部担心丢了选票,事事弥缝,处处乡愿,当和事佬,不敢得罪人,说话办事的原则性与魄力不足。有的村干部慵懒懈怠,精神萎靡,办事拖拉,工作不犯原则错误但也没激情和干劲。
有的村干部工作“无精打采”,干私活“劲头十足”。
二是工作方法不相适应。有的年纪大的村干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还停留在过去,难以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面临着“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无法适应现代治理的需要,也发挥不了领头羊作用。有的年轻村干部入党时间不长,党性锻炼不够,群众观念不强,想问题、办事情不能从群众利益出发,也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与耐心。
三是工作能力不相适应。有的书记对要做哪些事心中无数,在做决策、办事情上苦于无所适从,存在有经费不会用、不敢用的现象。一些基层党组织既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招法,也缺乏为群眾排忧解难、解危疏困的智慧,更缺乏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宗族纷争、派性纠葛等矛盾冲突,往往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有的城郊农村的村干部,对于农村城镇化中如何抓好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物业租赁与农民就业不知所为。一些村“两委”班子明显缺乏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和投融资知识,对于集体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息分红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欠缺,个别村出现了盲目投资、卖光集体资产或粗放管理所属企业的现象。
四是作用发挥不相适应。部分农村党组织依然软弱涣散,存在弱化、虚化、悬浮化与边缘化现象。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得不到彰显,不能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凝聚、动员和组织群众的能力下降。有的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服务载体、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跟不上群众的需要。个别农村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混同于普通群众,在农村各项事业中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村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弱化,造成一些农村的集体经济薄弱
调研发现,天津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东丽、津南、西青和北辰等环城郊区传统村落很少,农业比重很小。四个环城郊区都出现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过亿甚至数亿的强村富村与明星村,有自己的工业园与创意产业园。如西青区凌庄子村2016年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到22766.2万元,净利润达到11712.7万元,每家几套房,村里还为村民设立了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待遇。西青区中北镇2016年有的经济强村村书记、村主任年均报酬达到13万元,“两委”副职、监督委员会主任年均报酬达到10万元,其他干部也能达到6万元。村集体经济的强大,带动了党组织建设在内的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干部积极性、大学生回村工作积极性和青年人入党积极性都明显增强。
部分农村如静海区、宁河区以及蓟州区的一些边远偏僻地区集体经济仍然十分薄弱,“无钱办事”和无力服务的问题突出。有的村基本上或完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自身没有造血功能,出现了不少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的办公开支完全依靠上级拨款维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相当困难。一些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征了,村子拆了,在收取一次性土地补偿金和土地承包款后,集体资产分得一分不剩,缺乏产业支撑,“吃前任的饭、端后人的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为“无米之炊”。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村干部整体境况是权力小、责任大、事务杂、条件苦、待遇低、机会小、出路窄,不少村干部“靠经验吃饭、凭党性工作”,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农村招不来也留不住懂经济、会管理、有能力又熟悉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也缺乏经济基础、物质依托和人才保障,导致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党支部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强,出现想干事又无钱干事的尴尬,严重制约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调研发现,越是村集体薄弱的村,往往村内矛盾冲突越多,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越弱化,农村青年流失越多,优秀人才入党积极性越小,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短板和瓶颈也越难克服。
(三)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不力,违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
有的村干部干工作全凭经验和主观臆断,民主法治观念不强,秉持“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的行事风格,认为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工作任务完成,采取什么方式方法不重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依法维权进行冷处理。有的党组织采取“花钱消灾”,无原则地满足一些群众的不合理要求,诱发了部分群众无理信访、偏执缠访和非法闹访,使得个别农村出现了“信访信闹就是不信法”的现象。个别“能人富人”当上村书记后,心无敬畏,手无戒尺,说话财大气粗,做事独断专行,任性霸道,群众口碑差。
调研中一些从事纪检工作的同志反映,一些乡镇和村“微”腐败与个别党员干部顶风违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诸如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国家支农惠农强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非法买卖、出租集体土地,大吃大喝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四风”等脱离群众的作风问题仍然存在,换届选举中的“贿选”现象仍未禁绝。津南区纪委2014年收到信访举报174件,其中反映农村基层问题的95件,占54.6%;2015年收到信访举报334件,其中反映农村基层问题的216件,占64.7%;2016年收到信访举报474件,其中反映农村基层问题的245件,占51.7%。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贪污侵占拆迁补偿、补助补贴等方面,而且信访举报数据呈逐年攀升状态。2016年静海区在开展整治和查处农村“两补”中“微腐败”专项行动中,查处违纪问题98件,给予村干部党纪政纪处分的98人。2016年东丽区纪委受理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132件,核实130件,同比上升75.1%;立案76件,同比上升39.3%;给予党政纪处分的92人,同比上升111.9%,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共查办村“两委”干部16人,占处理总人数的12.7%。2016年东丽区共查办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等涉法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78人,占处理总人数的61.9%,包括酒驾24人,醉驾5人,吸毒9人,聚众斗殴11人,赌博18人,违反计划生育1人,嫖娼1人,传播邪教1人,其他妨碍社会管理秩序案件8人。
总体来看,当前村级党组织在管党治党、发挥功能上存在着不少短板,主要表现为五个不够强:一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不够强;二是推进农村治理的能力不够强;三是服务群众的功能不够强;四是在农村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功能不强;五是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功能不强。这些问题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削弱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侵蚀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二、村级党组织功能弱化的原因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
当前我国农村正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农村的虹吸效应越发强烈,传统乡村出现了农业弱化、农民分化和农村空心化的新趋势。农村社会结构由一元向多元、静态向动态、同质向异质转变,农村的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层出不穷,使党组织与农村基层社会的嵌入融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和脱节,基层党组织自身权威和话语权也受到削弱,对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双覆盖提出了新要求,给新时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提出了新挑戰。一方面,当前党组织体系的渗透和扩张无论是在速度上、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赶不上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造成了党组织自身的悬浮化。另一方面,新生的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强化,对农村党组织的影响力提出了新挑战。如一些公益性、开放性、独立性、草根性很强的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在团结和吸引群众方面具有越来越大的优势,无形中挤占、替代了基层党组织的部分功能,甚至对村级党组织进行渗透、侵蚀,如一些农村宗族和宗教组织的人数和影响力远远超过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人数和影响力,这些组织在基层社会从基层党组织手中争夺了一部分群众,自然造成了农村党组织的功能弱化和边缘化。
(二)农村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层面缺乏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重经济轻党建”现象还比较严重。部分党员干部对当前农村社会变革认识不深,对党组织在农村发展和农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重视也不愿意抓党建,总认为抓党建是务虚,不算什么真本事,而抓经济抓发展才是真功夫。有的地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走过场,要么没有成熟配套的党建考核制度机制,要么党建考核的比例权重过低,要么将考核的结果束之高阁,使得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流于形式,导致党建考核发挥不了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也激发不出来。一些地方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考核主要与经济指标挂钩,经济实力往往是“一俊遮百丑”,导致农村党建工作的考核最终被异化成经济工作评优。还有一些地方农村党建搞形式主义,出了不少所谓的“展板党建”和“盆景党建”,经验在点上,问题在面上。有的先编经验后实践,甚至编了经验也不实践,把党建工作变成了纯文字材料工作,文字材料写成了花,实际党建工作豆腐渣。一些农村党组织长期游离于中心任务而开展党建工作,或者摒弃自身建设而开展中心工作,导致农村党组织的功能实现不充分。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不规范不严肃
根据调研,农村党组织党内生活与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员队伍建设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对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引导方式不灵活,学习教育大多以看文件、看报纸、看录像为主,教育内容和手段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普通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出勤率不高。由于农村大多数普通党员工作繁忙,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很多,流动性很大,在本地上班工作的党员工学矛盾突出,上班请假难,导致普通党员参加组织学习活动的较少。
三是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不经常。“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坚持和落实不严格、不到位,随意性大、原则性差,甚至流于形式,以至于个别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对组织活动和村级事务不关心、不参与,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存在被动应付现象,造成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农村党组织的政治生活不严肃,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都不到位,自然会影响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效能,弱化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薄弱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对农村的虹吸效应越发强烈,传统乡村出现了农业弱化、农民分化和农村空心化的新趋势,加之个别村的家族、派系斗争痼疾难除,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作用减弱以及相关的政策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农村党员队伍出现了年龄老化、结构不优、青黄不接、源头流失等问题。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明显。天津市农村党员队伍整体上老化严重,截至2017年5月,60岁以上的约占40%,35岁以下的只占约10%,个别农业比重较大的区农村党员老化现象尤为突出,如静海区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才把全区农村党员60岁以上党员占比从49%降为48%,但60岁以上的比例还是偏高,
2017年这一年59岁的农村党员就有700人,农村党员老化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且有越发严重的趋势。
二是发展党员数量呈递减趋势。尽管近几年天津市涉农区都加大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但全市不少涉农区发展农村党员占比都出现了下降趋势。
三是入党申请人队伍缩减。目前,一些涉农区农村入党申请人数呈缩减趋势,后备力量明显不足。个别村甚至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和新发展党员比例为1∶1∶1,有的村很多年没有人申请入党,加之乡镇党委有完成计划指标和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的压力,客观上使发展党员工作变成“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有合适人选就动员提交申请,造成发展对象培养周期过短,影响发展质量。正是由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薄弱,导致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配优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的先进性发挥不出来,有的农村党务干部缺少参加集中学习培训的机会,总体素质提升难。三、强化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对策建议
强化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要求,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围绕村级党组织功能弱化难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从思想观念、制度政策、体制机制、方法举措等方面强化村级党组织功能,把每个村级党组织都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个村级党组织都能切实“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1](P65)
(一)厘清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一是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基本功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重要的也是体现在政治引领上。党的十九大强调,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政治功能”。村级党组织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要严肃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引导农村党员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农村出现的各种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基层出现的各种困难考验面前能够冲得上去、顶得上去。
二是服務功能。要把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以服务功能来体现政治功能。村级党组织不服务好群众,群众就不会跟村级党组织走。村级党组织要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把服务作为鲜明主题,通过建立村民“办事不出村”网络服务平台等,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向心力。
三是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功能。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的凝聚,既靠物质力量,也靠精神力量。村级党组织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推进到哪里,防止群众出现“口袋鼓了、脑袋瘪了”现象。要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村级党组织尤其要善于用农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为群众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
四是对村级其他组织的领导功能。我们党是执政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2]。
村级党组织要敢于负责、主动作为,旗帜鲜明地加强对农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领导。要加强和改进农村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等领域党的工作,可以通过把这些组织中的骨干分子培养成党员,也可以让党员合法加入这些组织这种“双进入、双培养”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农村其他组织自觉服从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在农村社会各领域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二)探索村级党组织发挥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是把握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功能。要防止党组织自身建设与中心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村级党组织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开展党的活动,善于宏观领导而自身不应成为市场主体,从“全能主义”模式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解决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制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找准农村本地发展的好路子,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村发展储备人才,当好农村发展的引路人和参谋长。
二是转变领导方式,在引导、协作、示范和服务中实现功能。村级党组织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要求,实现从人治模式向法治模式、从微观事务到宏观事务、从单向指令到双向互动、从依靠政策到依靠制度转变。对于村级党组织而言,实现以上转变的关键在于改变以往行政手段包揽一切、决定一切的方式,采取协商、合作、参与、引导、示范、服务的方式来处理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的关系,工作方式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学会依靠非权力手段开展工作,改变市场化背景下村级党组织边缘化的趋势,实现政党社会功能的重新回归,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控制力。
三是适应现代治理的要求,在加强完善乡村治理中实现功能。一方面,现代治理是民主治理和法治治理,村级党组织要探索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通过民主恳谈、民主协商、健全村级监事会、“四议两公开”等方法,推动农村事务决策民主化。同时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的意识,了解自己的职权范围,形成用法治的原则、观念、精神和逻辑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另一方面,村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机制,既要向上及时真实地反映民意,又要结合实际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到位,既要关注和处理群众的现实矛盾和物质利益,又要预防潜在的矛盾,疏导民众的心理情绪,在推进农村治理中彰显利益整合功能。
四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中实现功能。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为村级党组织提升服务功能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发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改革体系;激发农村内部活力,优化农村外部环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集体经营资产股份制改革,让农民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三)建好建强村级党组织
打铁必须自身硬。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状况取决于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与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
一是要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打破地域、单位、行业和身份的限制,采取以强扶弱、村企联合、城乡统筹的办法,通过委派、兼职、内选、外请的方式,从机关干部、农村本土能人富人、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两新”组织负责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同时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村级干部队伍,从整体上推动传统农村家族型与资历型干部向素质型与能力型干部转变。
二是抓好抓实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要针对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的年龄老化、结构不优、青黄不接、源头不足等问题,实施“农村好青年”培育工程,加大青年党员培养力度,通过“外部发展”“党委派入”等形式解决个别村不能发展党员的问题,通过完善政策规定来打通农村发展党员的“瓶颈”,通过到农民群众中主动接近和发现对象的方式去启发和吸引农村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同时要严格农村党员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格处理农村不合格党员,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实施“党员先锋”工程,积极推行农村“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作用,彻底解决农村党员会议召集难、农村党员发展难、农村党员管理难的问题,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针对农村党员特点,创新组织活动方式,推广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微型党课等做法,增强村级党组织活动实效性。
三是严格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说到底就是个责任问题,但这个责任并不单纯是村级组织自身的责任,而是各级党组织的共同责任。区(县)及乡(镇)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通过“书记抓、抓书记”的方法,深入推进基层党建“联述联评联考”活动,按照量化到岗、细化到人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筑牢环环相扣、首尾衔接的党建工作链条。坚持从严从实的要求,
把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工作评优的依据,对因责任不到位、工作不力而造成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缺失、导致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给予问责追责,增强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优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整体环境
组织与环境紧密相连,环境的变迁对组织功能的发挥影响很大,强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就要优化村级党组织发挥功能的整体环境。
一是要优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内部环境。优化村级党组织的内部环境,关键是要构建以农村党员为主体、以制度为支撑、以能力为本位的组织环境。在党员主体地位方面,要在农村基层组织生活中,摒弃家长制、官本位、等级观念,防止片面强调义务和纪律而使党员合法权益被漠视和党员在党内主人翁意识的弱化,切实维护党员参与日常活动、维护自身政治权益和对党组织进行监督的权利[3]。在制度方面,要把制度建设放在村级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从强化制度意识、树立制度权威、强化制度执行力、发挥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表率带头作用、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高村级党组织制度建设的质量,以制度来保证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发挥。在能力方面,要严把党员入口、疏通党员出口,确保农村党员发展质量,加强素质能力建设,为村级组织功能发挥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二是要优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外部环境。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境况和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制约着村级党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功能实现效果。要坚持资源下沉和力量下沉,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农村“一定三有”的政策,建立确保村级党组织正常运转的经费增长机制,切实保障村干部工作和生活待遇,使村级党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只有真诚帮助村干部,多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多为他们正面宣传,既给待遇,又给机遇,基层干部才能扎根农村,村级党组织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要加强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对农村党员干部实行从严监督、从严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村干部权力清单、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机制,防止农村党员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要改革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着力解决村级党组织权责不对等、村级干部任期过短、村与乡(镇)之间配合不够、农民权益表达不通畅等深层次问题,为村级党组织发挥功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刘云山.在全国农村基層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5,(8).
[3]孙占元,张书林.努力把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与方法[N].光明日报,20131217.
责任编辑:陈文杰
[关键词]
天津市涉农区;村级党组织;农村党建;整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8)020009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在深刻的变革转型中出现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农村“小村大腐”“小官巨贪”层出不穷、“土霸王”“土皇帝”横行、宗族恶势力猖獗、社会关系恶化、法治良俗不彰、道德滑坡、迷信赌风盛行,特别是一些“村霸”呈现了乱政、抗法、霸财、行凶等典型特征,这些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侵蚀基层政权,亟须警惕与整治。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为党在农村执政的主体和乡村治理的主导力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功能退化,发挥不了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是不少村级党组织功能弱化、虚化、淡化与边缘化,造成了党与农村社会的疏离,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阻碍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引起了决策层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强化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这一重要精神的迫切需要。一、村级党组织发挥整体功能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着力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给农村基层党建带来许多新课题,更使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发挥状况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一是思想观念不相适应。有的村书记思想观念不解放,眼界思路不开阔,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碎片化,不全面、不透彻。部分村干部担当不足、危机意识不强,总是愿意纵向跟过去比自己的成绩,不愿横向跟别人比自己的差距,存在等、靠、要心理,只讲外在的客观条件,不讲内在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进取争先精神,满足于“守好摊子、维持好班子、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的状态。还有的村干部担心丢了选票,事事弥缝,处处乡愿,当和事佬,不敢得罪人,说话办事的原则性与魄力不足。有的村干部慵懒懈怠,精神萎靡,办事拖拉,工作不犯原则错误但也没激情和干劲。
有的村干部工作“无精打采”,干私活“劲头十足”。
二是工作方法不相适应。有的年纪大的村干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还停留在过去,难以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面临着“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无法适应现代治理的需要,也发挥不了领头羊作用。有的年轻村干部入党时间不长,党性锻炼不够,群众观念不强,想问题、办事情不能从群众利益出发,也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与耐心。
三是工作能力不相适应。有的书记对要做哪些事心中无数,在做决策、办事情上苦于无所适从,存在有经费不会用、不敢用的现象。一些基层党组织既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招法,也缺乏为群眾排忧解难、解危疏困的智慧,更缺乏协调利益关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宗族纷争、派性纠葛等矛盾冲突,往往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有的城郊农村的村干部,对于农村城镇化中如何抓好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物业租赁与农民就业不知所为。一些村“两委”班子明显缺乏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和投融资知识,对于集体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息分红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欠缺,个别村出现了盲目投资、卖光集体资产或粗放管理所属企业的现象。
四是作用发挥不相适应。部分农村党组织依然软弱涣散,存在弱化、虚化、悬浮化与边缘化现象。一些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得不到彰显,不能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凝聚、动员和组织群众的能力下降。有的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服务载体、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跟不上群众的需要。个别农村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混同于普通群众,在农村各项事业中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村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弱化,造成一些农村的集体经济薄弱
调研发现,天津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东丽、津南、西青和北辰等环城郊区传统村落很少,农业比重很小。四个环城郊区都出现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过亿甚至数亿的强村富村与明星村,有自己的工业园与创意产业园。如西青区凌庄子村2016年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到22766.2万元,净利润达到11712.7万元,每家几套房,村里还为村民设立了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待遇。西青区中北镇2016年有的经济强村村书记、村主任年均报酬达到13万元,“两委”副职、监督委员会主任年均报酬达到10万元,其他干部也能达到6万元。村集体经济的强大,带动了党组织建设在内的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干部积极性、大学生回村工作积极性和青年人入党积极性都明显增强。
部分农村如静海区、宁河区以及蓟州区的一些边远偏僻地区集体经济仍然十分薄弱,“无钱办事”和无力服务的问题突出。有的村基本上或完全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自身没有造血功能,出现了不少集体经济“空壳村”,村的办公开支完全依靠上级拨款维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相当困难。一些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征了,村子拆了,在收取一次性土地补偿金和土地承包款后,集体资产分得一分不剩,缺乏产业支撑,“吃前任的饭、端后人的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为“无米之炊”。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村干部整体境况是权力小、责任大、事务杂、条件苦、待遇低、机会小、出路窄,不少村干部“靠经验吃饭、凭党性工作”,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农村招不来也留不住懂经济、会管理、有能力又熟悉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也缺乏经济基础、物质依托和人才保障,导致干部工作热情不高,党支部凝聚力和吸引力不强,出现想干事又无钱干事的尴尬,严重制约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调研发现,越是村集体薄弱的村,往往村内矛盾冲突越多,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越弱化,农村青年流失越多,优秀人才入党积极性越小,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短板和瓶颈也越难克服。
(三)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不力,违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
有的村干部干工作全凭经验和主观臆断,民主法治观念不强,秉持“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的行事风格,认为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工作任务完成,采取什么方式方法不重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和依法维权进行冷处理。有的党组织采取“花钱消灾”,无原则地满足一些群众的不合理要求,诱发了部分群众无理信访、偏执缠访和非法闹访,使得个别农村出现了“信访信闹就是不信法”的现象。个别“能人富人”当上村书记后,心无敬畏,手无戒尺,说话财大气粗,做事独断专行,任性霸道,群众口碑差。
调研中一些从事纪检工作的同志反映,一些乡镇和村“微”腐败与个别党员干部顶风违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诸如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国家支农惠农强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非法买卖、出租集体土地,大吃大喝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四风”等脱离群众的作风问题仍然存在,换届选举中的“贿选”现象仍未禁绝。津南区纪委2014年收到信访举报174件,其中反映农村基层问题的95件,占54.6%;2015年收到信访举报334件,其中反映农村基层问题的216件,占64.7%;2016年收到信访举报474件,其中反映农村基层问题的245件,占51.7%。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贪污侵占拆迁补偿、补助补贴等方面,而且信访举报数据呈逐年攀升状态。2016年静海区在开展整治和查处农村“两补”中“微腐败”专项行动中,查处违纪问题98件,给予村干部党纪政纪处分的98人。2016年东丽区纪委受理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132件,核实130件,同比上升75.1%;立案76件,同比上升39.3%;给予党政纪处分的92人,同比上升111.9%,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共查办村“两委”干部16人,占处理总人数的12.7%。2016年东丽区共查办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等涉法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78人,占处理总人数的61.9%,包括酒驾24人,醉驾5人,吸毒9人,聚众斗殴11人,赌博18人,违反计划生育1人,嫖娼1人,传播邪教1人,其他妨碍社会管理秩序案件8人。
总体来看,当前村级党组织在管党治党、发挥功能上存在着不少短板,主要表现为五个不够强:一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不够强;二是推进农村治理的能力不够强;三是服务群众的功能不够强;四是在农村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功能不强;五是对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功能不强。这些问题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削弱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侵蚀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二、村级党组织功能弱化的原因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
当前我国农村正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对农村的虹吸效应越发强烈,传统乡村出现了农业弱化、农民分化和农村空心化的新趋势。农村社会结构由一元向多元、静态向动态、同质向异质转变,农村的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层出不穷,使党组织与农村基层社会的嵌入融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和脱节,基层党组织自身权威和话语权也受到削弱,对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双覆盖提出了新要求,给新时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提出了新挑戰。一方面,当前党组织体系的渗透和扩张无论是在速度上、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赶不上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造成了党组织自身的悬浮化。另一方面,新生的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强化,对农村党组织的影响力提出了新挑战。如一些公益性、开放性、独立性、草根性很强的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在团结和吸引群众方面具有越来越大的优势,无形中挤占、替代了基层党组织的部分功能,甚至对村级党组织进行渗透、侵蚀,如一些农村宗族和宗教组织的人数和影响力远远超过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人数和影响力,这些组织在基层社会从基层党组织手中争夺了一部分群众,自然造成了农村党组织的功能弱化和边缘化。
(二)农村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层面缺乏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重经济轻党建”现象还比较严重。部分党员干部对当前农村社会变革认识不深,对党组织在农村发展和农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重视也不愿意抓党建,总认为抓党建是务虚,不算什么真本事,而抓经济抓发展才是真功夫。有的地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走过场,要么没有成熟配套的党建考核制度机制,要么党建考核的比例权重过低,要么将考核的结果束之高阁,使得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流于形式,导致党建考核发挥不了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也激发不出来。一些地方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考核主要与经济指标挂钩,经济实力往往是“一俊遮百丑”,导致农村党建工作的考核最终被异化成经济工作评优。还有一些地方农村党建搞形式主义,出了不少所谓的“展板党建”和“盆景党建”,经验在点上,问题在面上。有的先编经验后实践,甚至编了经验也不实践,把党建工作变成了纯文字材料工作,文字材料写成了花,实际党建工作豆腐渣。一些农村党组织长期游离于中心任务而开展党建工作,或者摒弃自身建设而开展中心工作,导致农村党组织的功能实现不充分。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不规范不严肃
根据调研,农村党组织党内生活与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员队伍建设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对党员教育管理和组织引导方式不灵活,学习教育大多以看文件、看报纸、看录像为主,教育内容和手段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普通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出勤率不高。由于农村大多数普通党员工作繁忙,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很多,流动性很大,在本地上班工作的党员工学矛盾突出,上班请假难,导致普通党员参加组织学习活动的较少。
三是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不经常。“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坚持和落实不严格、不到位,随意性大、原则性差,甚至流于形式,以至于个别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对组织活动和村级事务不关心、不参与,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存在被动应付现象,造成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农村党组织的政治生活不严肃,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都不到位,自然会影响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效能,弱化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薄弱
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对农村的虹吸效应越发强烈,传统乡村出现了农业弱化、农民分化和农村空心化的新趋势,加之个别村的家族、派系斗争痼疾难除,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作用减弱以及相关的政策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农村党员队伍出现了年龄老化、结构不优、青黄不接、源头流失等问题。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明显。天津市农村党员队伍整体上老化严重,截至2017年5月,60岁以上的约占40%,35岁以下的只占约10%,个别农业比重较大的区农村党员老化现象尤为突出,如静海区通过连续几年的努力,才把全区农村党员60岁以上党员占比从49%降为48%,但60岁以上的比例还是偏高,
2017年这一年59岁的农村党员就有700人,农村党员老化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且有越发严重的趋势。
二是发展党员数量呈递减趋势。尽管近几年天津市涉农区都加大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但全市不少涉农区发展农村党员占比都出现了下降趋势。
三是入党申请人队伍缩减。目前,一些涉农区农村入党申请人数呈缩减趋势,后备力量明显不足。个别村甚至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和新发展党员比例为1∶1∶1,有的村很多年没有人申请入党,加之乡镇党委有完成计划指标和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的压力,客观上使发展党员工作变成“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要有合适人选就动员提交申请,造成发展对象培养周期过短,影响发展质量。正是由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薄弱,导致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配优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的先进性发挥不出来,有的农村党务干部缺少参加集中学习培训的机会,总体素质提升难。三、强化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的对策建议
强化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要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要求,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围绕村级党组织功能弱化难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从思想观念、制度政策、体制机制、方法举措等方面强化村级党组织功能,把每个村级党组织都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让每个村级党组织都能切实“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1](P65)
(一)厘清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一是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基本功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重要的也是体现在政治引领上。党的十九大强调,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政治功能”。村级党组织必须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要严肃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引导农村党员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农村出现的各种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基层出现的各种困难考验面前能够冲得上去、顶得上去。
二是服務功能。要把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以服务功能来体现政治功能。村级党组织不服务好群众,群众就不会跟村级党组织走。村级党组织要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把服务作为鲜明主题,通过建立村民“办事不出村”网络服务平台等,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向心力。
三是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功能。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的凝聚,既靠物质力量,也靠精神力量。村级党组织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推进到哪里,防止群众出现“口袋鼓了、脑袋瘪了”现象。要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村级党组织尤其要善于用农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为群众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
四是对村级其他组织的领导功能。我们党是执政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曾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2]。
村级党组织要敢于负责、主动作为,旗帜鲜明地加强对农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领导。要加强和改进农村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等领域党的工作,可以通过把这些组织中的骨干分子培养成党员,也可以让党员合法加入这些组织这种“双进入、双培养”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农村其他组织自觉服从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在农村社会各领域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二)探索村级党组织发挥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是把握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功能。要防止党组织自身建设与中心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找准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村级党组织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开展党的活动,善于宏观领导而自身不应成为市场主体,从“全能主义”模式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解决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制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找准农村本地发展的好路子,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村发展储备人才,当好农村发展的引路人和参谋长。
二是转变领导方式,在引导、协作、示范和服务中实现功能。村级党组织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要求,实现从人治模式向法治模式、从微观事务到宏观事务、从单向指令到双向互动、从依靠政策到依靠制度转变。对于村级党组织而言,实现以上转变的关键在于改变以往行政手段包揽一切、决定一切的方式,采取协商、合作、参与、引导、示范、服务的方式来处理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的关系,工作方式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学会依靠非权力手段开展工作,改变市场化背景下村级党组织边缘化的趋势,实现政党社会功能的重新回归,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控制力。
三是适应现代治理的要求,在加强完善乡村治理中实现功能。一方面,现代治理是民主治理和法治治理,村级党组织要探索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通过民主恳谈、民主协商、健全村级监事会、“四议两公开”等方法,推动农村事务决策民主化。同时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的意识,了解自己的职权范围,形成用法治的原则、观念、精神和逻辑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另一方面,村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机制,既要向上及时真实地反映民意,又要结合实际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到位,既要关注和处理群众的现实矛盾和物质利益,又要预防潜在的矛盾,疏导民众的心理情绪,在推进农村治理中彰显利益整合功能。
四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中实现功能。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为村级党组织提升服务功能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发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改革体系;激发农村内部活力,优化农村外部环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集体经营资产股份制改革,让农民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三)建好建强村级党组织
打铁必须自身硬。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状况取决于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与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
一是要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打破地域、单位、行业和身份的限制,采取以强扶弱、村企联合、城乡统筹的办法,通过委派、兼职、内选、外请的方式,从机关干部、农村本土能人富人、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两新”组织负责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同时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村级干部队伍,从整体上推动传统农村家族型与资历型干部向素质型与能力型干部转变。
二是抓好抓实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要针对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的年龄老化、结构不优、青黄不接、源头不足等问题,实施“农村好青年”培育工程,加大青年党员培养力度,通过“外部发展”“党委派入”等形式解决个别村不能发展党员的问题,通过完善政策规定来打通农村发展党员的“瓶颈”,通过到农民群众中主动接近和发现对象的方式去启发和吸引农村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同时要严格农村党员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格处理农村不合格党员,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实施“党员先锋”工程,积极推行农村“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作用,彻底解决农村党员会议召集难、农村党员发展难、农村党员管理难的问题,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针对农村党员特点,创新组织活动方式,推广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微型党课等做法,增强村级党组织活动实效性。
三是严格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说到底就是个责任问题,但这个责任并不单纯是村级组织自身的责任,而是各级党组织的共同责任。区(县)及乡(镇)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通过“书记抓、抓书记”的方法,深入推进基层党建“联述联评联考”活动,按照量化到岗、细化到人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筑牢环环相扣、首尾衔接的党建工作链条。坚持从严从实的要求,
把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工作评优的依据,对因责任不到位、工作不力而造成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缺失、导致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给予问责追责,增强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优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整体环境
组织与环境紧密相连,环境的变迁对组织功能的发挥影响很大,强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就要优化村级党组织发挥功能的整体环境。
一是要优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内部环境。优化村级党组织的内部环境,关键是要构建以农村党员为主体、以制度为支撑、以能力为本位的组织环境。在党员主体地位方面,要在农村基层组织生活中,摒弃家长制、官本位、等级观念,防止片面强调义务和纪律而使党员合法权益被漠视和党员在党内主人翁意识的弱化,切实维护党员参与日常活动、维护自身政治权益和对党组织进行监督的权利[3]。在制度方面,要把制度建设放在村级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从强化制度意识、树立制度权威、强化制度执行力、发挥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表率带头作用、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高村级党组织制度建设的质量,以制度来保证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发挥。在能力方面,要严把党员入口、疏通党员出口,确保农村党员发展质量,加强素质能力建设,为村级组织功能发挥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二是要优化村级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外部环境。村级党组织的整体境况和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制约着村级党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功能实现效果。要坚持资源下沉和力量下沉,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农村“一定三有”的政策,建立确保村级党组织正常运转的经费增长机制,切实保障村干部工作和生活待遇,使村级党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只有真诚帮助村干部,多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多为他们正面宣传,既给待遇,又给机遇,基层干部才能扎根农村,村级党组织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要加强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对农村党员干部实行从严监督、从严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村干部权力清单、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机制,防止农村党员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要改革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着力解决村级党组织权责不对等、村级干部任期过短、村与乡(镇)之间配合不够、农民权益表达不通畅等深层次问题,为村级党组织发挥功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刘云山.在全国农村基層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5,(8).
[3]孙占元,张书林.努力把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与方法[N].光明日报,20131217.
责任编辑: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