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浅谈
刘莉娜
【摘 ?要】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阅读的过程,是唤醒已有生活体验、认知的过程,是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的过程。然而,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针对初中学生没时间阅读,不知道阅读什么,没有氛围阅读,不知道应如何阅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学生阅读有一定指导作用。
【關键词】
中学生 ?阅读 ?方法指导 ?习惯培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笔者认为,阅读能力是其必备要素之一。阅读不仅具有认识功能,而且影响着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反观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简单总结来说:没时间阅读,没有氛围阅读,不知道阅读什么,不知道应当怎么阅读。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实践,对中学生阅读现状进行思考,并尝试相应对策。
一、有阅读计划,才有阅读时间
学生真的没有时间阅读吗?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许多成功人士都有着严格的读书计划,如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采取“自督读书”措施,每天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可见,并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计划,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应长期坚持才能见效,它应成为学生每日的“必修课”。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每天的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而且阅读时间、阅读量尽量要相对固定。这样,习惯成自然,阅读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二、插上“导读”的翅膀,将阅读引向更宽广的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的副校长兼二附中的校长戴立益在“N个百分百”育人模式内容中提到“100%的学生精读推荐名著”,即学校列出精读名著书单,书单上除了有详细的书名和作者外,每本名著后配上导读文字。而这些书单要求100%的学生都要完成。而《共产党宣言》《论语》《圣经》《独立宣言》竟也在书单中。
初看,笔者认为这些书对初中的孩子来讲,略有些阳春白雪。但是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却用常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推荐阅读不应只局限于几本名著,也不应当是几个书名。推荐书目的领域要拓宽,种类应丰富。除新课标名著必读书目外,可以结合课文介绍中外名作;贴近生活介绍难易适度、取材广泛、篇幅短小的“时文”,使之成为学生课余饭后的文化快餐;结合学生当下生命特点,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引领的作用的书;工具型书目如《唐诗鉴赏辞典》《古汉语词典》;科普文;人物传记等。每个推荐书目配以精简的导读,不求面面俱到,可将书的内容部分透漏,调调学生的胃口。如此,便可解决学生不知道读什么的难题,有效改善学生以消遣娱乐为主,盲目选择通俗读物和快餐式阅读的现象。
三、独“阅”乐,不如众“阅”乐
笔者对周边学校及社会阅读组织进行调查,发现每所学校都曾经或者正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阅读尝试和努力,诸如名著讲坛,通过教师引领阅读、家长参与阅读、学生分享阅读的形式,分享阅读名著的收获;话剧表演,撷取经典作品的片段,以话剧表演的形式诠释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为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提供平台。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加入到阅读推广的行列中来,如威海公益读书演讲平台——“开心豆读书沙龙”。这个沙龙里,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自由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扩大了交流,锻炼并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由此可见,独“阅”乐,不如众“阅”乐,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进行自主、充分、个性化阅读。我们需要更多一些尝试,更多一份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一步一步迈向更深入的阅读境界。
四、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告诫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汉代路温舒的蒲草笔记,南北朝时任未的树干笔记,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布袋笔记,元末学者陶宗仪的陶罐笔记都是很好的例子。
针对许多学生阅读量并不少,读完却如过眼烟云,收获甚微的现象,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的重要体现。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运用批注式方法进行阅读。即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内容的部分章节或词句抒发欣赏、疑问、批评等感受,并用符号或文字加以标注。首先“得法于课内”,在课文学习中教导批注阅读法,接着“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读书笔记整理,变被动阅读为有思考、有深度、有个性的阅读。
对于阅读能力稍高的学生,笔者则鼓励他们使用提炼精髓法阅读。这个方法的灵感来自于惠普女总裁卡莉·菲奥利娜的读书之法,即每一星期阅读有关中世纪哲学的著作1000页,每一个周末将其提炼总结为两页纸的精髓。那么,如何提炼精髓呢?笔者引导学生使用“阅读三步法”。初读即略读第一遍,只求对全文或全书的结构、大意初步感知,即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再读即分段(章)研读,每读一段(章)概括出大意,梳理其之间的关系,并概括出每部分的精髓之处,进而归纳出全篇或全书的精华;三读即思读,在研读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或感受。长此以往,学生概括、提炼、表达等综合能力将迅速得以提升,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1)
【2】读写天地【J】.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