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
孙洁
[摘 要]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应遵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学原则。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流程来看,应实施模块式教学,分为自读模块、讨论模块、迁移模块。实施研究性学习外部条件,则是要改变目前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块教学;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87-02
近几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呼吁高等院校应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应者甚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语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未能充分发掘,价值受到低估。大学的培养目标有别于中学,其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判断且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才,而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方法与中学差别甚微,而且要求不如中学严格,学生感到收获不大,颇多微词。这自然不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大学语文教学,除了巩固和加强中学阶段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语文研究能力在主观上能为学习好大学语文提供心理动力,在客观上能为学生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一、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研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20世纪末期流行于欧美及日本。如美国在各个学段倡导“主题研究”和“项目设计”学习活动;法国则在中学生中对已有的学科成果开展“批判性”研究;德国要求在各学段开展“自由学习”活动;日本则从小学三年级起增加“综合学习时间”……这些学习方式的核心都属于研究性学习,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如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分析、合作学习等能力。
我国在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列为必修课。2001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但是,囿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高中生肩负着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使“研究性学习”难以真正深入地开展。进入大学阶段后,在一些公共课程领域率先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作为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举措,更能凸显其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在公共领域学科中,大学语文比较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学语文具有通融性,它总是与史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因此,大学语文学习就应该是一种广义的、综合性很强的学习,其具备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其次,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文献研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献量极为丰富。而信息收集渠道也比较通畅,大学的图书馆相关藏书丰富,电脑检索对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此外,大学语文文本涉及的事件包括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进行分析考量,认识其经验教训,服务于现实生活,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需求。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的经验和方法也可以在其他学科进行推广。
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本文所指的研究能力,不等同于专业学术研究。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文本涉及的时代背景、事件的因果关系及未尽事宜、作者与事件的关联等方面予以探究,这是从文史的角度进行研究。思考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其他人对文本事件的不同见解,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所揭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从哲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可以对同一题材不同文体、不同作者的文本进行比较,从比较学的角度,对作品、作者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以上所述,也就是清朝桐城派提出的,文章的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观点。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考据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包括搜集、整理、甄别文献资料;义理是对考据的辨析和总结,可以看成是考据能力的提升;在辞章方面,对学生不做统一和硬性要求,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
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应遵循《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原则。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不把现成结论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布鲁纳在《发现的行为》中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发现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为“审问”、“慎思”、“明辨”打好基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现”的内容应围绕文本展开,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者的背景信息,课文事件的背景信息,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造成的影响,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评价等。对信息的收集要求既要“博”,也要“精”。“博”体现为收集面尽量宽广,“精”体现为信息要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审问”,即质疑。研究过程是在消化所获信息的基础上纵观全篇,思前顾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前人的结论,做比较性、鉴别性思考,即是做到了“慎思”。如果在“慎思”的基础上,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或某方面的特点进行明确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就达到了“明辨”的要求。“笃行”是指语文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方法论,应该“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这样既拓展了语文学习的领域,又充分发挥了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功用,达到了“知行合一”。
(三)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流程
实施大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需制定一套便于执行的教学流程作为研究的“导航”。目前的大学新生一般不适应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会让他们产生无所适从之感。而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人类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历史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可研究的东西很多,必须要筛选与甄别出典型代表。然后采用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流程”可能比较僵化,但在研究性教学初期,可以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具体流程是先将班级学生合理搭配,分成若干研究小组,每组不超过5人为佳。再将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分成三个模块:自读模块、讨论模块、迁移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具体的研究项目与任务,使研究性学习者有章可循。自读模块包括文本认知、内容理解、质疑与解疑三个项目。具体任务是通过查阅工具书,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弄清楚文本事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社会影响、他人评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再借助文献资料进行自我答疑。此模块主要在课外进行,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讨论模块主要在课堂进行,方式是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各小组的发言由组长进行组织,教师进行整体控制,课代表和学习委员负责记录主要问题及见解。在迁移模块,教师要成为主导并提供范例。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先点拨迁移方法,如横向迁移、纵向迁移、类比迁移、对比迁移等,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书本知识与现实能力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查找迁移所需的资料,然后形成体会、小论文等迁移成果。
在讨论模块,教师只以普通发言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切磋,不下结论,必要时做些解释和评论。教师以应有的学识、智慧和威信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深化并趋向正确。在迁移模块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高为师”的教师风范,使学生克服固有的思维定式,逐步形成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三、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保障措施
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其劳动量都大大增加,都需要做“爬坡”式努力。没有“前拉后推”式的激励措施,难以维持,或者不会持久。这就需要学校改变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将那些单项灌输式教学定义为“偷懒”和“残缺”,并予以否定;将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定义为缺乏学习能力的表现,并加以否定。应建立健全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一是教师自身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二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三是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程度。评价优秀学生的标准,应由注重通过考试形成的结果性评价转向注重研究过程评价:一是由任课教师对其研究性学习能力进行描述;二是展示其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如读书笔记、心得、论文等;三是扩大评价者的范围,比如图书馆可以提供其所借阅的书目,阅读的时间长短等;社团可以提供其在社团的表现资料;校刊学报也要开辟展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专栏。只有改变过去那种一张成绩单、一栏操行评语式的档案资料模式,增加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资料内容及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整个学校的学习方式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菊先.语文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2]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9.
[3] 陈堂君,赵天珍.教法研究与事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1.
[责任编辑:陈 明]
[摘 要]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应遵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学原则。从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流程来看,应实施模块式教学,分为自读模块、讨论模块、迁移模块。实施研究性学习外部条件,则是要改变目前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块教学;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87-02
近几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呼吁高等院校应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应者甚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语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未能充分发掘,价值受到低估。大学的培养目标有别于中学,其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判断且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才,而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方法与中学差别甚微,而且要求不如中学严格,学生感到收获不大,颇多微词。这自然不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大学语文教学,除了巩固和加强中学阶段的知识积累、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语文研究能力在主观上能为学习好大学语文提供心理动力,在客观上能为学生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一、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研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20世纪末期流行于欧美及日本。如美国在各个学段倡导“主题研究”和“项目设计”学习活动;法国则在中学生中对已有的学科成果开展“批判性”研究;德国要求在各学段开展“自由学习”活动;日本则从小学三年级起增加“综合学习时间”……这些学习方式的核心都属于研究性学习,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如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分析、合作学习等能力。
我国在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列为必修课。2001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但是,囿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高中生肩负着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使“研究性学习”难以真正深入地开展。进入大学阶段后,在一些公共课程领域率先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作为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举措,更能凸显其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在公共领域学科中,大学语文比较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学语文具有通融性,它总是与史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因此,大学语文学习就应该是一种广义的、综合性很强的学习,其具备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其次,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文献研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献量极为丰富。而信息收集渠道也比较通畅,大学的图书馆相关藏书丰富,电脑检索对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此外,大学语文文本涉及的事件包括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进行分析考量,认识其经验教训,服务于现实生活,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需求。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的经验和方法也可以在其他学科进行推广。
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本文所指的研究能力,不等同于专业学术研究。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文本涉及的时代背景、事件的因果关系及未尽事宜、作者与事件的关联等方面予以探究,这是从文史的角度进行研究。思考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其他人对文本事件的不同见解,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所揭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从哲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可以对同一题材不同文体、不同作者的文本进行比较,从比较学的角度,对作品、作者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以上所述,也就是清朝桐城派提出的,文章的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观点。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考据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包括搜集、整理、甄别文献资料;义理是对考据的辨析和总结,可以看成是考据能力的提升;在辞章方面,对学生不做统一和硬性要求,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
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应遵循《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原则。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不把现成结论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布鲁纳在《发现的行为》中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发现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为“审问”、“慎思”、“明辨”打好基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现”的内容应围绕文本展开,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者的背景信息,课文事件的背景信息,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造成的影响,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评价等。对信息的收集要求既要“博”,也要“精”。“博”体现为收集面尽量宽广,“精”体现为信息要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审问”,即质疑。研究过程是在消化所获信息的基础上纵观全篇,思前顾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前人的结论,做比较性、鉴别性思考,即是做到了“慎思”。如果在“慎思”的基础上,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或某方面的特点进行明确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就达到了“明辨”的要求。“笃行”是指语文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方法论,应该“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这样既拓展了语文学习的领域,又充分发挥了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功用,达到了“知行合一”。
(三)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流程
实施大学语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需制定一套便于执行的教学流程作为研究的“导航”。目前的大学新生一般不适应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会让他们产生无所适从之感。而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人类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历史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可研究的东西很多,必须要筛选与甄别出典型代表。然后采用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流程”可能比较僵化,但在研究性教学初期,可以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具体流程是先将班级学生合理搭配,分成若干研究小组,每组不超过5人为佳。再将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分成三个模块:自读模块、讨论模块、迁移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具体的研究项目与任务,使研究性学习者有章可循。自读模块包括文本认知、内容理解、质疑与解疑三个项目。具体任务是通过查阅工具书,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弄清楚文本事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社会影响、他人评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再借助文献资料进行自我答疑。此模块主要在课外进行,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讨论模块主要在课堂进行,方式是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各小组的发言由组长进行组织,教师进行整体控制,课代表和学习委员负责记录主要问题及见解。在迁移模块,教师要成为主导并提供范例。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先点拨迁移方法,如横向迁移、纵向迁移、类比迁移、对比迁移等,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书本知识与现实能力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查找迁移所需的资料,然后形成体会、小论文等迁移成果。
在讨论模块,教师只以普通发言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切磋,不下结论,必要时做些解释和评论。教师以应有的学识、智慧和威信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深化并趋向正确。在迁移模块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高为师”的教师风范,使学生克服固有的思维定式,逐步形成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三、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保障措施
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其劳动量都大大增加,都需要做“爬坡”式努力。没有“前拉后推”式的激励措施,难以维持,或者不会持久。这就需要学校改变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将那些单项灌输式教学定义为“偷懒”和“残缺”,并予以否定;将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定义为缺乏学习能力的表现,并加以否定。应建立健全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一是教师自身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二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三是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程度。评价优秀学生的标准,应由注重通过考试形成的结果性评价转向注重研究过程评价:一是由任课教师对其研究性学习能力进行描述;二是展示其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如读书笔记、心得、论文等;三是扩大评价者的范围,比如图书馆可以提供其所借阅的书目,阅读的时间长短等;社团可以提供其在社团的表现资料;校刊学报也要开辟展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专栏。只有改变过去那种一张成绩单、一栏操行评语式的档案资料模式,增加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资料内容及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整个学校的学习方式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菊先.语文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2]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9.
[3] 陈堂君,赵天珍.教法研究与事例[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1.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