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化指导中学生作文之我见
高泽宏,刘武
[摘 要] 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由量的积累促成部分质的飞跃,而部分质的飞跃又促成整体能力的提高。这个过程是循环反复的,需要教师通过有序的指导才能实现。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安排有序的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 键 词] 中学生;作文指导;有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222-01
由于目前的作文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常常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随机命题,对学生缺乏过程和技巧指导,因此学生的作文训练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前一次作文和后一次作文或者一个学期内、一个学年内的作文训练题目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题目为了训练学生什么技能,一个阶段的作文训练能不能形成一个体系,缺乏总体高度的序列性思考。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任何活动要保证效率,就必须形成一个基本的操作程序,作文教学亦不例外。
我们可以把作文教学看作一种从“积累”到学会“创造”的过程,期间还要经历“模仿”和“借鉴”。但这个过程是螺旋上升而不是线性排列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两个序列:(1)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序列;(2)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序列。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写作水平也是在不断实践中逐渐提高的。因此,我们在设计作文序列时,就要考虑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特点,关注他们的写作现状,对学生的写作状态作出较全面的分析,判断其已有的水平,把准脉象,有的放矢。比如初一的学生,他们在作文时往往表现出三个特点:语言上对事物的描述概括能力比较弱,对词汇及表达方式的运用机械而生涩;取材时普遍拘泥于自己生活的圈子,范围很小;结构安排上“日记化”,多平铺直叙,少机智巧妙。因此,安排初一作文训练序列时,就应着重在语言、取材、结构等方面适度加强训练,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只有制订明确的训练目标,配合以精确的训练要素和训练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其次,作文训练也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序列。中学生的写作训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功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素质。例如,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来说,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是单一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环。因此,具体训练时要有所侧重,叙事还是议论、写人还是状物,必须明确具体。但对学生来说,每次都需要完成一整篇作文,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素材,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从整体上做出考量。这要求我们每次进行作文训练时,必须既要照顾到具体单一的目标,又要照顾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整体提高;既要重视“一次作文教学过程”,又要重视平时写作训练的合理有序,结合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和写作规律做出循序渐进的安排,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有序的训练中渐次提高。
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基本规律是“积累—模仿—借鉴—创造”,即先“积累模仿”,后“借鉴创造”。这个过程不但表现在各类文体的写作训练中,在同类文体的训练中也可以不断循环往复。在构建写作训练序列时,这个写作规律起到纲本的作用。由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看到:
1.作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课例文本资源,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知识的渗透。利用教材编排的整体性、阶段性特点,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比较,领悟同一主题的不同写作方法,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学生从模仿到创作是一條基本规律,从模仿中起步,是中外作文训练的成功经验。所以读写结合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应该科学系统地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范文以供参考仿写。比如说明文写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古今中外不同的说明类文章进行阅读,通过比较不同文章的立意角度、说明方法等汲取营养,形成学生自己的观点,提升他们的写作策划能力。
3.每次作文目标不能单一,训练一种写作能力时必须兼顾其他写作能力的发展,多种能力的发展应齐头并进。
总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由量的积累促成部分质的飞跃,而部分质的飞跃又促成整体能力的提高。这个过程是循环反复的,需要教师通过有序的指导才能实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通过安排有序的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健伟.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涂晓霞.红花还需绿叶轴,佳作尚需修辞妆:新课标下巧用修辞提高中学生作文文化底蕴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3(31):164.
[3]汪富金,宋顺生.基于文本解读培养学生概要写作能力的读写课课例[J].基础外语教育,2017,19(3):47-53
[4]陈惠英.注重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5).
[5]王亚玲.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材料积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