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
边玉芳+等
〔关键词〕道德认知发展;两难故事;实验研究
一、引言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品质的学习也是教育心理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心理学上将道德定义为:由社会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共同支持,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行为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可见,道德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每个人都会经历道德的发展,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又是如何获得这些道德观念或准则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类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道德判断能力是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在整个儿童时期逐步形成的。通过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道德判断的机会,可以对其道德形成的阶段加以区分和探究。1969年,柯尔伯格基于这些假设,设计了一系列道德两难故事,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对这些故事的道德价值判断,来推测儿童道德形成的过程。这便是著名的道德两难实验。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通过道德两难故事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道德判断标准和特征,揭示儿童道德发展形成的阶段和规律。
2.实验过程
为进行实验研究,柯尔伯格共设计了10个假定的道德两难故事。其中被人引用最多的两则是“弟弟的难题”和“海因茨的难题”。
(1)弟弟的难题
乔的爸爸许诺说,如果乔挣够了50美元便可以拿这笔钱去野营。但后来他又改变主意,让乔把所挣得的50美元都交给他。乔撒谎说只挣到了10美元,他把10美元交给了爸爸,拿另外的40美元去野营。临走之前,乔把挣钱和向爸爸撒谎的事告诉了他的弟弟阿里克斯。阿里克斯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的爸爸吗?
(2)海因茨的难题
在欧洲,一位妇女因患有一种特殊的癌症而濒于死亡。医生们认为只有一种药或许能挽救她的生命,那是她所在的镇上的一位药剂师最新研制的一种镭。这种药的成本昂贵,而且这位药剂师向购买者索要10倍于成本的高价。他花了200美元制造“镭”,但在售出时,一小丸镭他就卖2000美元。这位病人的丈夫叫海因茨,他向他认识的所有人都借了钱,但在最后他也只能借到1000美元,仅仅够要价的一半。他向药剂师恳求说他的妻子快死了,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支付另一半的钱。但药剂师却说:“不行,我研制该药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绝望了,他后来闯进了药店,为他的妻子偷了治病的药。海因茨应该这样做吗?
柯尔伯格的第一批被试是住在芝加哥郊区的72名男孩。他们分别为10岁、13岁和16岁。为避免家庭环境对被试道德判断水平的影响,所选被试有一半来自于社会经济水平处于中上等的家庭,而另一半来自于社会经济水平处于中下等的家庭。
实验时,柯尔伯格把这些故事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看,让他们对故事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用以分析被试使用的道德准则。下面是4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对道德两难故事所做的论述:
丹尼(Danny),10岁,他对第一个故事评论道:“一方面,他应该告诉爸爸事情的真相,否则的话,他的爸爸或许会生他的气,甚至会打他的屁股;另一方面,也许他应该保持沉默,否则他的哥哥会揍他。”
道恩(Don),13岁,对第二个故事的评论为“是药剂师的错。他是不公道的,索要高价且不顾别人的死活。海因茨爱他的妻子,想救她,我认为任何人都会这么做的,我相信他不会被关进监狱。法官会全面看待这场官司并明白药剂师是在漫天要价。”
乔治(George),16岁,对第二个故事的评论是“我不这样看,因为药剂师有权决定药的价格。我不能说海因茨确实做对了,尽管我猜想任何人都会为了妻子而这么做,他宁愿进监狱也不愿看到妻子死去。在我看来,他有正当理由这么做,但从法律的角度看,他是错的。至于究竟是对是错我不能发表更多的意见。”
3.实验结果
柯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们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每隔3年重复一次,一直追踪到22、23岁,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精细而系统的梳理,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道德判断动机。
(1)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
这一道德水平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处于这一道德水平的儿童会以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好坏是非。它包括两个阶段: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认为凡是受到惩罚的行为都是坏的,凡是可以避免批评、责罚的行为都是好的。
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的利益与需要,他们对行为好坏的评价取决于能否满足自己需要,也包括能否满足别人的需要。有利益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
处于习俗水平儿童的特点是能够理解社会规范,认为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行为是为了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赞同。能否被别人喜欢,能否得到赞扬,是他们行为评判的标准。当个好孩子就应该遵守规则。
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法律与秩序的存在,表现为服从权威,服从社会规范,尊重法律的权威,认为只要遵纪守法就是好的。
(3)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l)
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人,他的道德评价会以普遍的道德准则和良心为基本依据,超越法律与权威的标准。它同样也包含两个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人开始认识到,现实中存在着合情不合法的事,也存在着合法却不合情的事。他们不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他人的行为,承认不同的人可以拥有不同的价值观。柯尔伯格认为,这一阶段的人会尝试调和道德与法律间的冲突。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人的道德建立在对普遍道德的信仰之上,如正义、公正、平等、自由等,而不再拘泥于法律。此时,决定道德的是个体内在的良心。柯尔伯格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完全达到最后一个阶段。
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遵循这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以固定的顺序向前发展,不能省略或跨越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也决不会出现倒退的情况。尽管每个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但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一般来说,0~9岁的孩子属于前习俗水平,9~15岁的孩子属于习俗水平,16岁以后有部分人能够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此外,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一个阶段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只能够理解和接纳本阶段道德价值的判断,外在的教育或练习都无法提升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
三、实验应用
柯尔伯格作为“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研究道德发展的理论问题,还强调把研究结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其道德发展理论对我国的德育实践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在道德教育中,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避免成人式的道德灌输。柯尔伯格的实验研究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它按一定的规律以固定的顺序向前发展,不会倒退,也无法超越。然而,在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成人常常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将许多道德准则灌输给儿童,而忽视他们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因而就出现了向小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的思想,而向大学生强调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倒挂金钩”的德育现象。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空洞而没有说服力,这样的德育效果可想而知。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 教育者需要理解成人与儿童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在道德理解上的差异,了解儿童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而后再根据他的认知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例如,对于小学生来说,爱自己的父母、爱身边的同学要比爱祖国、爱人民显得更真实,更容易理解。
2.在道德教育中,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他律内化为自律。道德规范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外界直接灌输的,而是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逐渐构筑起来的。因而,在道德教育中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内在需求,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他律内化为自律。
在具体方法上,柯尔伯格主张采用编制道德两难问题,让儿童有机会接触学校、社会中的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儿童对道德认知的冲突,并通过讨论、体验分享等方式来解决认知冲突,促进儿童的道德水平向更高一级的层次发展,使儿童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明辨是非,具备做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
根据研究结果,柯尔伯格还主张在道德教育中采用“加一法”,即在道德两难问题中,让儿童面对比自己当前道德水平更高一阶段的道德认知观点,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相关信息,理解更高一级的道德认知观点,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研究现实,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加一法”道德两难故事讨论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3.在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行为的实践。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只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没有道德情感的共鸣,没有道德行为的训练,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道德问题并非通过课堂讨论就可以解决,它往往与团体氛围、人际环境有关,因此,道德行为的实践也是提升道德推理水平的重要环节。1974年柯尔伯格和他的同事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中学建立了“校中校”,进行了“公正团体”的道德教育尝试。团体实行民主管理,并且在最高的道德推理基础上作决定,因而称为“公正团体”。实验对象是六十多名学生和六名教师,他们共同组建了一个独立的团体,实行民主管理。他们每周开一次全体会议,大家共同协商如何管理团体,并制定团体规范。教师将学生所能理解的最合理的推理提供给他们,并不断地鼓动学生运用道德推理以做出有利于集体的决定。研究者试图通过在团体中推行亲社会行为,强调集体感、责任心、平等、公正等普遍的道德准则来加深学生对道德学习的体验。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
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