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手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中的应用

    吴建玉

    【摘要】教育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反馈机制,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与身心发展。视频手段是采集评价信息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把评价中记录和解释分成相对独立的步骤、可以反复回放及研究和可以进行视频分享等优越性。“评估———教学循环圈”运用视频观察与多主体研讨,搭建评价与课程教学的桥梁。运用视频信息开展评价的方法与路径:聚焦视频内容的多主体反思、指向全面发展的多维评价和追踪个体儿童发展的诊断性评价。

    【关键词】视频手段;教育评价;应用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育评价要“倾听幼儿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化课程评价改革,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收集评价信息,对课程实施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全面、全程、多方位的评价。”教育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反馈机制,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与身心发展,教育评价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育评价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基于对当代幼儿园课程改革趋势的分析,把握课程评价的应有价值取向,应该建构一套符合实践需求的幼儿园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课程评价来回答课程方案是否合理,过程实施是否有效,对课程效果作出一定的价值判断。传统的教育评价存在着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教育评价的价值标准单一化、片面化,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极端狭隘化等弊端。因此,教育评价需要多样化的评价信息采集手段,以全面采集全面丰富的评价信息,通过对评价信息的综合分析,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效果作出一定的价值判断,视频手段是采集评价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谓视频手段,就是教师通过视频拍摄、分析,收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让当班教师、幼儿自我与同伴以及教研组教师及第三方(专家、家长),来共同参与评价,从而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促进幼儿对学习过程的参与,优化幼儿园课程建设,实现幼儿的适宜性发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把握评价的时机、密度和力度,注重对评价过程的反思和评价结果的运用。

    例如,视频手段在“趣搭搭”园本课程评价中应用的价值在于,让幼儿尽兴去搭,感受搭的乐趣;主动多去搭,养成搭的习惯;能越来越会搭,提高建构水平。就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展自主建构游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通过视频手段,把一个个精彩片断记录下来,进行研究、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建构,形成良性循环。实践证明,视频手段评价在“趣搭搭”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是适宜的和有效的。

    一、运用视频手段采集评价信息的优越性

    1.视频手段把记录和解释分成相对独立的步骤。因为现在大部分教师对儿童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能力相对较弱,或者说处于评价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很难做到基于现场情境进行适宜的评价与指导,这个时候视频手段的独特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2.视频信息可以反复回放、研究。通过不同评价主体的观看与解释,可以实现三个主体的评价:即当班教师的评价、儿童自我与同伴的评价、教研组教师的评价及第三方(专家、家长)的评价。主要它可以展现出幼儿行为以及发展进步的过程与时间,为进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3.视频信息可以进行分享。与家长进行视频分享:如在家长会、家长访谈、或者其他家园活动中,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实现纵向及横向对比。与儿童进行视频分享:讨论与分享视频中自己与同伴成功的案例与出现的问题。与研究团队进行分享:增强团队的协同意识和职业发展。

    二、基于视频信息进行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理

    我们借鉴了美国教育EEDOU组织“基于视频的评价框架”,将视频作为记录的主要方式,企图建构一个从评估到教学的循环圈。

    “评估———教学循环圈”,运用视频观察与多主体研讨,搭建评价与课程教学的桥梁。观察:明确评估的领域和幼儿发展目标,观察事实、宽领域家园合作。记录:选择视频记录主要来自老师,也可以来自家庭或者其他。解释:针对记录信息进行提问,寻找模式或者不同,向专家、家庭征求意见。教学:在此基础上,对记录的解释进行反思,继续回到观察,开展教育。

    例如,为了构建“评估———教学循环圈”,我们制定了“趣搭搭”课程活动的评价流程图。第一步:教师拍摄(定点拍摄+随机抓拍)———第二步:教师编码、存网盘———第三步:教师自我反思———第四步:视频的进一步用途,用于与儿童的讨论,用于与园内其他教师的教研,用于与第三方(专家、家长)的研讨———第五步:归类存档等。

    三、运用视频信息开展评价的方法与路径

    运用视频信息开展评价,要关注幼儿的多领域的發展,从而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在目标上实现多元化,在内容与选材上注重多样化,在操作的行进过程中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根据视频信息可以回放等优势,根据需要,通过三大路径开展教育评价。做到融入课程,强调真实性、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历程,推崇个别化、发展性评价。结构性记录幼儿的多领域发展,侧重多元化评价。

    1.聚焦视频内容的多主体反思。幼儿园课程改革注重对幼儿进行多主体评价,强调教师、幼儿本人、同学、家长等积极参与到幼儿学习的评价过程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为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可以设计基于视频的评价反思表,便于操作,有利于多主体反思。

    从表中可见,它是针对关键视频的总结性评价表,有当班教师本人的评价;有游戏结束后的全班讨论,儿童的评价;有幼儿园内的讨论,其他教师及第三方(专家、家长)的评价。反思表格中教师在这个环节观察到的孩子们科学领域关键发展指标,一个是观察,一个是经验交流。在观察和评价孩子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

    

    基于视频的反思,教师填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一步是围绕视频进行研讨。园内研讨时使用到三色纸策略:就是在研讨发给每位教师三种颜色的便利贴,让他们在红色纸上写“我看到的……”,在绿色纸上写“我想到的……”,在蓝色纸上写“我想知道的……”。写好后互相交流,共同研讨。通过视频评价模式我们积累了幼儿个体发展的各种信息,教师逐渐了然于心。

    2.指向全面发展的多维评价。指向全面发展的多维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评价,这种评价更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用视频信息开展评价,引导教师关注儿童的关键经验,提供探索机会,优化支持性策略。除了这种全程跟踪式拍摄,分环节剖析儿童发展,教师指导策略的方式,我们还要求教师针对儿童发展的某个关键经验,进行捕捉式拍摄。

    设计制作能够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增强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进行设计和制作时,幼儿需要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考、不断尝试,统整各项能力,发挥自身的创作力,这个过程就是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能够加深和丰富幼儿对有关科学现象的理解。在借助“不倒翁怎样才不会倒”视频,分析幼儿在玩不倒翁的过程中获得的相关经验,培养幼儿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结合反思表,在借鉴已有《指南》经验的基础上,老师们认真阅读《高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之《学前儿童观察评价体系》“学习品质”“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科学和技术”“语言、读写和交流”四个领域的内容,并适时对观察到的情景进行分析,并給出初步的指导建议。最后,我们将零碎的多维度指标进行分类收集,资源整理共享。

    3.追踪个体儿童发展的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指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诊断性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改进手段。任何类型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儿童任何活动的时候,要关注儿童所有的一个个的行为表现上。李季湄老师指出,“对孩子全面深入的了解,是教育最基本的东西。”而对于儿童的深入了解,需要针对个案通过视频进行诊断性评价。针对个体幼儿进行视频拍摄,来观察他们的项目行进过程。日积月累,可以对幼儿个体在一学期或一年中的动手操作技能、交往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学习品质等进行个体的发展变化进行纵向比较评价。

    以大班《您好,天安门》项目活动开展为例,在经历观察、发现、研讨、指导、成效后,孩子们的建构水平,老师的指导有效性都得到了提升。活动中,注重对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持续观察和记录,采用适宜的观察方法,分析幼儿的现有游戏水平,并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在教师适当的指引、提示、建议和启发下,促进幼儿的不断发展,为下次主题游戏的开展做好铺垫。

    总之,视频手段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中的应用,不仅评价了游戏中的儿童、支持中的教师,还完善了反思中的教研共同体构建,实现了与专家的合作、与家长的沟通,从而推动课程质量的持续提升。当然,我们要辩证看待视频手段的作用,正确认识它的不足。例如,视频信息的准备需要花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课堂师生感情的交流,也存在信息不全面的、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避免视频手段在评价中的不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要多元路径采集评价信息,注重不同来源信息的交叉验证,进行综合性评价。实现视频手段与传统教学评价是相辅相成,进行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帆.对幼儿园游戏异化现象的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2).

    [4]杨波.新课程背景下形成性评价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5]陈静爽.幼儿园课程方案评价的探索研究:以三套省编课程方案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6]田方,黄瑾.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分析———基于视频的微观情境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9(7).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