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人 创新见

    周志恩 孔凡成 吴钟婕

    【教学设想】

    文言文教学中,注重字词落实、语句翻译与精彩片段的背诵,这都是对的,也是重要的。但对文中某些重点句,我们在落實字词理解、语句翻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勾连上下文,作整体的分析挖掘,或作内容要点的归纳,或作行文思路的梳理,或作构思技巧的分析,或作文本意蕴的开掘,或作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的透视,或作传统文化的揭示传承,这样在恰当的延伸拓展中可以升华学生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鉴于此,在组织学生研读《游褒禅山记》中的重点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之时,引导学生作了一番前后勾连的研讨,将该句切分成几个探讨点,每一个探讨点都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发散开来,联系开去,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研读、去挖掘。这样的片段教学,能极大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学得有生气,学得有创见。

    片段呈现

    师:“于是余有叹焉”中的“于是”是古今异义词,怎么解释?

    生:“于是”今义为连词,表承接;古义是单音词连用,“于”,对于;“是”,此,这;合起来是对于这件事的意思。

    师:很好。作者从游褒禅山的前洞与后洞的亲身经历中生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生:作者游洞后的感慨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师:找对了。将这一句话压缩一下,简洁一点怎么说?

    生: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师:非常好。“求思”怎么翻译?

    生:探求思考,探究思索。

    师:用近义词去翻译,都是对的。“求”翻译成“探求、探究、研究”都可以。作者对古人的“求思”为什么会发出感慨?

    生:“深而无不在”,即古人的探究思考非常深入而且很广泛。

    师:是的,“深”是深刻、深入,“无不在”是时时这样,事事这样,处处这样。这是作者对古人治学精神的赞叹与钦佩。

    师:“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中的“之”怎么解释?

    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对,这种用法,也可以说成是用在主谓之间,延缓语气。这表明“之”前面的“求思”作主语,后面的“深而无不在”。是不是?

    生:是的。

    师:“求思”本来是动词,现在作了主语,表示这是一个话题,是句子陈述的对象,那么它的谓语有什么特点?

    生:谓语的特点?

    生:“深”与“无不在”之间有一个“而”,应该是并列关系的谓语。

    师:对,它的谓语应该是两个,是并列关系的。那么,作者发现古人在探求思考时有两个表现,一是深入,二是无所不在,很广泛。实际上,作者发现了古人的这两个特点,在赞古人的同时,也在学古人。

    那么,从本文内容看,作者的“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分别有何表现?

    生:首先,作者通过对前洞与后洞的游客多与少进行对比,得出了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认识,能够透过事实分析原因。

    师:很好,这是作者善思的表现。

    生:其次,作者由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并且推测出“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进而得出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的认识。

    师:根据事实作推测,进而得出一种普遍性规律的认识,确实思考得深入。

    生:再次,作者出后洞后,发现自己当时还有力气可以继续前进,火把还可以继续照明。由此,他想到了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志、力、物”三因素,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志”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力”与“物”也不可缺少。

    师:对啊,作者从一次寻常的游洞经历中不但认识到了“志、力、物”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且分别从正面与反面论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作用。这实在是探究思考之深入、深刻的表现。

    师:同学们刚才分析的是作者“求思之深”的表现,非常好。那么,作者“求思之无不在”有何表现呢?

    生:对于华山脚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的现象,作者有自己的思考,对于山上五六里的后洞游人很少,作者也有自己的思考;作者从后洞出来之时,对洞的两边“来而记之者已少”不但作了观察,而且有自己的思考。这都是“求思之无不在”的表现。

    生:作者对于“其文漫灭”的仆碑,有自己的悲叹,因为从仆碑剥蚀、磨损的文字里勉强还能辨认出“花山”的名称中,作者知道如今叫“华山”实际是“花山”的音误。作者由此深刻认识到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缘故。

    师:作者能够选择有代表性的东西来印证古人“求思”之“无不在”,可见他的“深思慎取”做到了家。同学们刚才找的依据,都非常准确,不是什么材料都拿来说,说明同学们也是“深思慎取”的。为同学们的出色表现点赞。

    师:作者这次游褒禅山,所到之处,确实作了细心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他在赞叹古人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学习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与“深思慎取”。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发现了作者求思之深与慎取的可贵精神,我们在赞叹、钦佩作者的同时,也学习了作者的“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和“深思慎取”的精神。同学们刚才研讨、交流的看法都是自主分析、挖掘完成的,而且是从文本内容出发提出了教学参考书上没有的新成果,这种学古人,创新见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希望同学们能将这种精神继续化为今后求学的实际行动。

    【简 评】

    随着语文课程目的转向形成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境教学的基础性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标认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可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与呈现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语境。语境不仅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而且还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存在状态和达成路径。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需要运用语境教学理论,需要在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内容规划和课程实施中借助语境加以落实。因而在语境中呈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用语境来助力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和在语境中检验语文核心素养,将是语文教学的常态。

    因此,立足高效形成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教师需要活用语境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学生形成在语境中学、用语境学的语文学习意识。周志恩老师在《游褒禅山记》一课的片段教学中,善于运用语境教学法,抓住重点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一、抓住课文重点句,深入解析重点句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语境教学解决问题,需要找到一个抓手,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立足点,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支架。其中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勾前连后,做到一线串珠则是重要的方式之一。

    重点句主要类型有含义深刻的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生动形象的句子、显现文章结构的句子、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等。其中显现文章结构的句子包括提纲挈领的总起句、收束全段的小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这种句子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起着重要作用。教学中,抓住这种结构上的重点句进行探讨分析,有助于由此及彼,前后勾连,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周志恩老师在教学中敏锐地把握住了《游褒禅山记》中的过渡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并以此组织教学,可谓独具慧眼。

    在抓住这个过渡句后,周老师不是急于联系上下文作分析,而是首先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本意。在做法上,周老师重视文言词语的教学,如注意引导理解古今异义词“于是”、实词“求”“深”,引导把握句义;注意理清过渡句内上下两个单句间的关系,弄清楚“叹”和“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之间的联系,知道“叹”的内容就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明白“于是余有叹焉”是针对上文而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则引发下文;再进一步指导学生缩写“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这一结构复杂的句子的核心意思是“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从引导学生理解“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中的“之”的用法入手,将“求思”的谓语切分成“深”与“无不在”两个并列的方面,为后面的研讨提供条件,打下基础。

    可见,周老师能够根据文言文语体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从词语理解出发,指导领会句意,理清句间关系,使文言学习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二、利用课文重点句,勾前连后巧深化

    李海林先生曾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语境教学。”语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语境在阅读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注意“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在《游褒禅山记》的教学中,运用语境教学,当然可以结合王安石写作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他的个人经历,展示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不过,在阅读教学中,语境教学方法的运用,首先应该选用勾连上下文的教学法,做到紧扣文本来理解作品,而非简单地借助历史文化背景来理解,一味地顺从学生有限的且与文本内容不相关的认知背景作解读依据,从而错误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这个片段教学中,周老师紧扣过渡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围绕作者王安石的“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记游和议论之间的关系,思考“求思之深”的表现及其依据,探索“求思之无不在”的表现及其依据。

    周老师在引导理解 “求思之深”中,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作者通过对前洞与后洞的游客多与少的对比,得出了结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作者由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并且推测出“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进而得出认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作者出后洞仍有力气继续前进,火把还可以继续照明,由此想到了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志、力、物”三因素,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求思之无不在”方面,周老师则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对于华山脚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的现象、后洞游人少且“来而记之者已少”的情况,均有自己的思考;作者由“其文漫灭”的仆碑,认识到“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缘故。如此,借助过渡句,勾连上下文,实现了“不待老师教而能自得之”的教学效果。

    这个教学片段紧扣重点句,使学生明白记游与议论间的关系,发现上文的记游是下文立论的基础,深刻认识到作者构思严谨,文章前呼后应,进而从中感受到作者论证思维的绵密,体味到文章的结构之美。

    三、立足课文重点句,传承文化促创新

    语文核心素养内在地蕴含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中华语言文字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周老师以其教学自觉,敏锐地感受到《游褒禅山记》中的重点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复古”中隐含创新的文化精神,因而一方面指出作者王安石赞叹与钦佩古人的这种治学精神,并努力追寻前人的这种精神,做到“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根据游历情景而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勉励学生在赞叹、钦佩作者王安石如此做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学习这种精神,将其转化为今后求学的实际行动。这其实是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精神与情怀的传承,在好古敏求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通过努力钻研来创造美好的未来。

    此外,周先生立足重点句,指导学生在勾前连后中学有所获,这种收获不仅有对课文的会心体悟,而且有对联系上下文的学法运用的暗示,因而就此而言,也内在地包含着对传统的学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作者通联:周志恩,湖南永州市四中;孔凡成,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吴钟婕,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