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提升大学生职业体能的实践研究
张舒畅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不同的社会职业分工对劳动者也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要求。如今,学历教育正向着实用型职业教育转变,任职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于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即在身体素质培养方面,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体能。高校体育教学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体能的重要任务,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简单,不能够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人才需要,教学基本是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和技能上,忽略了其身体素质是否适应职业要求。本研究以吉林工商学院的专业设置为基准进行职业分类,针对不同的职业类型,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训练,以期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体能保证,为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职业体能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职业体能;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3-0117-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3.020
一、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体能。又称“体适能”,是指身体各部位或各系统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其涵盖的范围较广,如速度、反应、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软性、协调性和敏捷性等[1]。
2.职业体能。职业体能,是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过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应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包括重复性操作能力、背肌能承载静态力的能力、其他肌肉群能达到维持工作姿势要求的能力,以及人体对湿热工作环境的忍耐程度等[2]。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以职业体能训练为基准,使学生掌握与自身职业特点相关的体育训练方法和锻炼項目,从而树立正确的锻炼意识。根据吉林工商学院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职业体能训练内容,并进行实验测试,得出有效的训练方法,使体育教学更具实用性和职业性,为高等院校职业体能教学提供实践参考,进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服务。
2.研究意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也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具备的特殊性。目前,高校体育与职业教育的特点不相适应,教学中几乎没有职业体育训练的相关内容,基本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为主。而职业体育的双重属性不仅要求体育教学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任务,还要承担增强学生职业体能素质、强化对职业工作极其重要的身体能力和相关能力培养的特殊任务。职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大量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和实用性技术人才”。近年来,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变,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高校成为当今社会劳动技能者身体职业体能培养的第一场所。职业体育训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工作素质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的增加,对于劳动者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因长期劳作而形成的一些“职业病”。因此,实施职业体育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训练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职业生涯中自我锻炼、自我保健与自我治疗,使之成为新一代高素质劳动者。
(三)关于职业体能的研究现状
王玉扩等人指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思想滞后、与现代劳动职业特征不相符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实践。王恩惠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聚焦于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变,树立新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和内容,革新教学方式方法。范素萍、曾文波提到,要从教育实际、就业方向、工作需求出发,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创新适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3]。陈圣平提出,在任职教育背景下,要对教育管理、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吴龙、何健、汪德华提到,体育教学目标应与高职学校整体的职业教学目标相结合,要根据职业教学要求和特点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4] 。郑大明提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职业体能的训练,加强体育保健教学[5]。罗久良认为,高职院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6]。
二、实践分析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吉林省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查阅了大量与职业体能训练、职业能力、实用性体育职业等相关的书籍及论文,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参考和依据;根据研究内容拟定访谈提纲,通过与职业体能相关专家、高校体育教育相关专家、工厂及用人单位相关主管等人员进行调研和交流访谈,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课程开展的现状、学生体能体质对工作岗位的胜任情况;通过对吉林工商学院各专业教师和用人单位生产一线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生产劳动的一手资料,以及不同工种对劳动者身心组织方面的要求。
针对学校现有的专业设置,对会计专业、金融专业、机械专业、酒店专业、烹饪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并按照设定好的项目进行测试,最真切地了解学生现有的体质体能现状,并根据调查法与统计学原理对调查和实验取得的各种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从而得出结论。
(一)学生的职业作业特点与生理负荷特点
根据吉林工商学院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进行归纳总结(如表1):其就业岗位主要以需长时间久坐的,如会计专业和金融专业;需长时间用眼的,如电子信息专业;需长时间久站的,如烹饪专业;需精细化操作的,如机械专业为主。(二)学生体质体能的现状分析
体质体能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职业健康状况。本研究在分析我院学生体质体能的现状时,分列了两个统计结果,即体能(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体质(职业性疾病),并选用了常用的几个比较通用的体能测试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院学生的体能现状。同时,将测试结果与我院毕业并参加工作3年内的学生的体能情况进行比较,了解已参加工作学生的体质现状。
1.身体形态方面:身体形态的测量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特征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身高、体重、围度的指标来反映学生的发育、营养和身体状况。从表2的对比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院在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7.31cm、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60.67cm,参加工作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8.67cm、女生为161.55cm;在籍男生的体重指标值为65.61kg、女生为57.51kg, 参加工作男生的体重指标值为75.04kg、女生为69.59kg;在籍男生的围度指标为78.21cm、女生为71.88cm,参加工作男生的围度指标为85.60cm、女生为80.34cm。这表明参加工作以后,学生的体重、皮下脂肪厚度有所增加。根据国家的平均值标准,体重和围度的增加不仅仅是数值的变化,也是一些疾病的反映,如高血压、高血脂,甚至有些年轻人会患上糖尿病,影响工作效率。
2.身体机能方面:身体机能水平是反映和评价人的机体状况的指标测试体系。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持续运动时间和负荷后心率恢复速率的比例关系(即台阶实验指数),能够评定心血管系统的机能状况。如台阶指数,通常把男生70次、女生60次作为合格标准。但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籍学生台阶指数的平均值为男生70.23次、女生55.60次,而参加工作的男学生台阶指数的平均值为65.28次、女生53.80次。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参加工作的学生以及在籍女生的台阶指数明显低于标准水平,这表明他们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较差。
3.身体素质方面:身体素质是完成各类工作任务所必需的运动能力。按照职业体能通用的评价要求,本研究的测试内容包括下肢爆发力、上肢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柔韧5个方面。从表2各项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来看,在籍男生纵跳平均值为40.79cm、俯卧撑平均值为21.29次、10m×3往返跑平均值为11.23秒、立位体前屈平均值为7.81cm、1000米跑平均值为4分35秒,在籍女生纵跳平均值为30.68cm、俯卧撑平均值为6.02次、10m×3往返跑平均值为14.23秒、立位体前屈平均值为15.10cm、1000米跑平均值4分55秒。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男生的纵跳项目和女生的立位体前屈项目平均值均高于标准,这说明女生的身体柔韧性较好,男生的下肢爆发力较好;另外,男女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灵活性均低于标准(已参加工作的学生指标均低于在籍学生,在这里不做说明)。
4.日常锻炼方面:通过表3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籍学生参加日常体育训练项目的排序:255名学生中,有117人选择球类运动、54人选择跑步、43人选择器械、41人选择操课,但没有人选择专项体能训练和游泳。从数据上看,选择球类运动的学生较多,这跟学校的体育教学密不可分。查阅近几年我院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以球类为主,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足球。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技能,课上教学给课余训练提供技术支持。专项体能训练无一人选择,其原因有二:一是体育教学没有教授其训练方法;二是体能训练枯燥无味。关于参加工作学生体能训练的情况,通过表4可以看出。参加工作的学生只有8人经常锻炼身体,有8人从来不进行体育锻炼,其余34人偶尔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已参加工作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5.职业健康方面: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健康状况是与职业特点和作业负荷相关的人体健康程度。本研究将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中所列举的常见职业性疾病作为参照,对我院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虽然该调查所采集的样本局限性较大,但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问题。从表5的统计结果来看,我院参加工作学生的职业性机体损伤与病痛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其中,58%存在颈椎不适、76%存在腰肌劳损、22%存在腕管不适、34%存在肩周炎、80%存在视觉疲劳综合症。
(三)学生体质体能的影响因素
1.学生的体能锻炼意识薄弱。很多高校对学生体能不做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高校比较重视技能教授,忽视了体能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在今后职业发展中的必要性。
2.缺乏明确的体能训练目标和有效的训练手段。在与调查对象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多数高校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没有训练计划及具体目标,没有专人组织指导,缺少具有适合职业特点的体能训练项目,体能训练无非就是完成体质测试项目,导致训练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针对性;缺乏直接、有效的考核监督,导致参训人员在训练过程中开小差;体能训练的场地、器材不足,导致学生没有开展训练的平台,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学生体能训练的正常开展。
3.不良工作体位和作业习惯的影响。因工作引起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性多发病,在致病的诸多原因中,由于不良的工作体位,造成局部肌肉骨骼静力负荷过重而导致的骨、关节、肌肉及韧带劳损成为许多慢性肌肉骨骼劳损的主要原因。由于工作性质的特定性,长期的岗位作业习惯与不良体位对身体的影响是潜在的,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在以往的各种体育训练研究中,对其关注度极少。康复医学与人体解剖学资料表明,坐姿体位是不符合人体脊柱最佳受力状态的,久而久之将引发不同程度的颈椎疼痛、腰肌劳损、脊椎强直、肩周炎、视疲劳综合症、心理焦虑等职业性病痛。长时间伏案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椎体前缘相互磨损,易形成劳损和增生。长时间保持坐姿体位,肩部肌肉韧带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周围软组织发生慢性劳损;腰部肌肉会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使血管受压供氧不足,代谢物堆积,从而刺激局部形成损伤性炎症。长期使用鼠标,使腕部正中神經受到卡压,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功能性障碍,如食指、中指麻木,拇指肌肉乏力等。长时间将精力集中于电脑屏幕,眨眼次数会明显减少,由日常的每分钟22次左右降到每分钟6~7次,造成眼球酸胀、干涩或疼痛,从而出现视觉疲劳症状。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不理想。由于缺乏必要的日常体能锻炼,已参加工作的学生体重和皮下脂肪厚度明显大于标准值,与之相对应的耐力水平,上、下肢爆发力和柔韧性等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均不理想。
2.学生的职业健康问题凸显。由于工作环境和岗位特定性所引发的身体局部肌肉、骨骼静力负荷过重而导致的骨、关节、肌肉及韧带劳损,已成为主要的职业健康问题,必须进行人为干预,才能使其得以预防和缓解。
(二)建议
1.加大学生职业体能训练强度与基数,以保证体能储备。根据专业的不同,体能训练的强度与侧重也应有所不同。如,久坐职业类型的专业应遵循力量—耐力—灵活性—速度—柔韧性的顺序侧重;久站職业类型的专业应遵循耐力—力量—灵活性—柔韧性—速度的顺序侧重;具有力量职业特点的专业应遵循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的顺序侧重;具有精细化专业特点的专业应遵循灵敏度—柔韧性—速度—耐力—力量的顺序侧重。
2.积极开展职业体能专项训练与辅助训练。职业体能训练是改善学生体质特征、提高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缓解其因作业所产生的疲劳和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如,营销、旅游专业需要长时间站立,对外在形体的要求较高,为此,职业体能课程要以腿部训练为主,体育课程教学应以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等为主;会计、文秘、计算机等专业需要长时间坐姿,对颈部、肩部等上肢体的体能要求较高,为此,职业体能课程需要以室内训练(瑜伽、办公室健身等)为主。此外,如建筑、机械工程等专业,需要对力量进行重点训练[7]。
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体育保健意识。体育教学要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对身体工作基础的认识与理解。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入职业体能训练环节,给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将职业体能训练纳入专业训练计划,统筹安排,突出体能训练的基础地位。另外,要积极地将体育保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职业体能训练相互支持,使学生形成既锻炼又预防还可治的职业体能锻炼理念。
参考文献:
[1][2]胡振浩,张溪,田翔.高职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3]范素萍,曾文波.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4]吴龙,何健,汪德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5):113-116.
[5]郑大明.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罗久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8).
[7]胡永锋.基于职业体能的高职体育教学体系构建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9).
(责任编辑:刘新才)
Practical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Physical Ability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ZHANG Shuchang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050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different social occupation division also has different physical requirements for labor. Nowadays, academic education is transforming into pract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office-holding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clear goa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frontline senior applied talents, in terms of physical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must have certain vocational physical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vocational physical ability. However,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mode and method are simple and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y and talents, the teaching is basically embodied in enhancing students physique and skills, ignoring whether their physical quality can meet the vocational requirements. In this study, occupation classification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ccupational types, combining with phys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is carried out for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physical ability guarantee for students to enter the workplace,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study of vocational physical ability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physical ability; teaching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