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刘水强
先进的教学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育的改革,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样,任何先进的教育理论都要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其可行性,促进教育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高效课堂的理论,是当今教育界比较先进的理论,通过近百所学校的实践,证明高效课堂是可行的,也是今后教育改革必行的,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究竟怎样给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才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启,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达到问题设置科学合理,学生跳一跳能够解决的目标?下面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两种设计探究性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与同仁共同商榷。
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性问题要避免简单和死板,应具有统摄性、普遍性、代表性和灵活性,要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务必要达到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目的,不能一看就明白,或模式化、固定化,既要有学生基础能力的训练,又要对学生的概括、理解、鉴赏、评价等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的运用,又要兼顾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尝试。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对此做过一些尝试,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课结尾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在课外探究的问题:收集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分析概括毛泽东诗词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整体风格,并体会他在各个时期的生活境遇对其诗词创作带来的影响。这是学生刚进入高中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的探索性问题设计的第一次尝试,从效果上看,整体比较好。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对其创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等了解后,然后才向横向、纵向延伸。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完成,能形成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整体认识与思考,并通过这项活动来理解:作品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及作家的思想发展等是密切联系的。
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在以后的学习中,为了深入理解文本,会自然地将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作家各个时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阅历等有机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且,这个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将所学的零星的、分散的内容进行巧妙整合,既统摄了以前所学的毛泽东的部分诗词篇目,又能够以点带面,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使其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以一个问题的学习来掌握一类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考虑所探究的问题的维度,既体现学生对文本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同时又巧妙、灵活、恰当地对学生实施思维方式的启发性训练。既能充分体现所探究的问题的延展性,又能兼顾学生多种能力的整合与有效迁移。
对语言学科的学习,形象思维是一种主体思维模式,但启发性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思维方式的训练亦是非常必要的。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其学科特征中的工具性功能,尤其是思维工具功能,亦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语文学科思维工具功能在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是在深入解读教材,横向、纵向全面掌握文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离开了文本去探究,问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所以,探究性的问题要在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才能充分体现出问题的实效性特点。如在对《故都的秋》一文进行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探究性的问题,试图体现探究性问题设计的维度。
在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初步掌握文本基本内容之后,我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课内进行深入讨论、合作、探究的问题:从文章开篇和收尾中的一些相关句子都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喜欢北平的,却为何又写得如此悲凉呢?如果本文由你来写,你将进行怎样设计与思考呢?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解答,既有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同时亦体现出对文本内容恰当拓展延伸和有效迁移。
这个问题的第一问,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解答分为四个步骤进行探究:一是把握情感基调,即热爱故都的秋,尤其喜欢其秋味;二是概括要点(文中最能体现秋味的句子: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是分析表现秋味的五幅画面(秋院图、秋雨图、秋果图、秋蝉图、秋槐图);四是联系作者审美情趣和时代背景解读其写作意图。而第二问则是在第一问的内容探讨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外向性延伸,并将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这样设计,学生可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产生属于自己的东西,对他们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大有裨益的。
这个探究性的问题,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来回答。学生要充分把握好文本的深度和广度,让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有效信息的迁移能力与综合写作能力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得以全面训练和展示。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完成探究性的问题,这恰恰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同时亦实现了学生的学习目标由知识掌握向能力提升的转换;学习方式由个体独立学习向集体合作探究的转变;学习内容由纯粹的文本解读向文本之外拓展延伸的转变;思维方式由单一的点性思维、线性思维向面性思维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语文探究性学习要做到“一个不能少”。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大胆放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一定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种探究式模式也必然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赣县中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