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三实”
陈礼华
【摘 ?要】
“怎么教”围绕“教什么”着力,教学方法的辅助作用没有强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作背景,很难达到“极简至极”的效果。紧扣学科知识,讲求本体知识的教学效果,简洁至上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往往这样的课堂上,精品课程产生时,一定少有繁多的教学手段,因为它没有繁琐的分析,有的只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在感悟中得到收获,得到发展。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课堂 ?三实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源于多方面的支撑与制约,它影响着课程精品的生成。教师课程力低下,致使基于课程(产品)的生产方法(总和)的缺失,总感觉自我离高效课堂生成的教师有着无法逾越的距离。其实,这更像是在看剧,只知演员的精彩表演却不知背后有着高超演技的支撑。要知道,他们整体流程中的推进给人的感觉是水到渠成,是因为很多复杂的技法最终都是通过简洁处理而达成的。
1.讲求手段的简洁
手段的简洁,就是没有肆意地使用、没有泛滥地乱用,脱离学科非本体知识的繁多和杂乱;一切教学实践活动、一切课程生产手段,都是围绕着教学展开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课程力提升后的教师更会明白,过多的手段、花哨的形式,有时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一种华而不实的泥淖,要以更加明快的方式投入教学,在课堂中删繁就简,像追求阳光普照一样,简洁而富有七彩内涵。
真的“极其不简单”——王崧舟《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对总理的这一夜都有了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哪一点让你感触特别深呢?让我们选择某一点,再次走进总理的一夜,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深切地体会和理解。(生讀画句子)
生:我对总理“简朴”这一点感受特别深,如“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了不起的发现,还有哪些同学也发现了这句话?(生举手示意)还没有画出的赶紧画出。(生补画)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有没有哪个词儿跳了出来?为什么?(师示句,生读句)
生:极其简单。(教师点画)
师:“简单”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极其”呢?请大家再读读句子。
生:因为周总理办公室内的陈设还比不上普通的人,所以作者在“简单”前加上了“极其”。
师:“普通的人”是指什么人,而你现在见到的是谁的办公室?
生1:普通的人就是千千万万一般的人,就是平民百姓。而我见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陈设只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还是小的,台灯也只有一盏。
生2:总理的办公室很高大,而且是宫殿式的,但里面的办公用具却少得可怜,真的是“极其简单”。
精心呵护小学语文课堂,创造出自己的精品课程,往往得力于最简洁的技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抓好专业知识的落实,做好教学方法的精准运用。特别是在当今多媒体融入课堂的时代,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意教法的简洁化,要明白,不在于追求教学手段的酷和炫,而在于找到适合本节、本体性强的教学内容的教法,而且越简洁越好。品读王老师的教学片段让人感慨多多,王老师在教学时仅仅靠巧妙引导,利用“同学们对总理的这一夜都有了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哪一点让你感触特别深呢?让我们选择某一点,再次走进总理的一夜,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深切地体会和理解”这一要求,然后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读书、领悟,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教法近乎无形,何来繁琐?
2.讲求手段的实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手段的运用在于一切为了精品课程的生产服务,不能独立于这一宗旨之外。为了展露教师教学技巧的高超,展露教师教学艺术的高明而故弄玄虚,这是最大的忌讳。其实,人们在采用教学手段时,应力求达到抗干扰的效果,让学生视觉、听觉更集中体现在学习上,而不是削弱教学效果。
崔峦先生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开放了,上课的形式丰富了,孩子的笑声也多了,但却是表面的繁荣,高效的没落。我们也发现,在追求精品课程生产的同时,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的背后却暴露出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教学手段多了,教学内容被淡化了,学生的纪律散漫了,师生的思维模式化了……其实,只要是没有真正促进学生成长,便是手段选择的失误,是为人所鄙夷的。
某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白鹭》一文,其中处理描写白鹭活动部分时,采取了三种活动,引导学生三次画画。其课堂中,学生手执彩笔,无一不专心致志。成果展示时,《白鹭钓鱼图》《白鹭栖息图》《白鹭低飞图》等贴上黑板,“唧唧喳喳”的评头品足,大有向全世界宣布教学的成功——因为有课程产品的生成来佐证。
这样的课堂,如果抛开学科本体知识,考察其课程产品,不免会感觉其教学方法的“时髦”、教学效果的高尚、教学成果的丰硕,甚至得出这便是创新教学的体现,这正与现代教育倡导的创新理念吻合。其实,如此的教学,人们并没有感知到简洁的教法后面所呈现的课程产品,因为它完全与本体教学内容相背离,这其实是低效:其课已经忘记语文教学的根本,而是将非本体内容贯穿于课堂,并作为本学科生成的重点,这是本末倒置的典型。
在当前追求自组织学习的时代,多媒体充实课堂之后,人们总在努力追求着课堂的简洁与高效,因为使用手段带有更高的技术含量,致使人们越来越感觉繁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体力进行课程产品生产的研究,但所干的尽是教育信息技术提升方面的工作,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与热情对学习者的教育心理学进行研习,没有对教材教法切合本体及本节教学内容进行钻研,表面上让课堂与信息教育技术接轨,而其结果呢?却令人难以信服。在此并不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的否定,而是提醒人们明白手段只为课程生产服务,当它在课堂教学发挥辅助功能上过甚时,其结果只能导致教学错位,学科本位隐身。
【参考文献】
【1】邢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6)
【2】赵世金.怎样学好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1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