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四两拨千斤

    周家翠

    “抄四旧”,“文攻武卫”,“大清洗”,“斗私批修”,“专政队”,“假大空、打砸抢”……这些文化大革命时的流行语在今天已经成了一种历史符号。新时代的人在学习《小狗包弟》这篇反映文化大革命时代疯狂境况的作品时,总会有诸多困惑,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小狗包弟》深奥,教师也觉得难教。笔者认为,《小狗包弟》中的细节描写是突破口。剖析细节,我们可以获得对当时人们普遍的命运难测、人性扭曲的状况的认识,获得对作者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的深入理解,获得对悲悯忏悔的高尚情感的体验。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先生的《随想录》。《随想录》被誉为“一部讲真话的书”,体现着“当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书中所写主要为对自身及周遭问题的深刻剖析和大胆揭示。在授课时,可以用《随想录》的影响作为导入内容,结合文本主旨引导学生思考:在《小狗包弟》中,巴金老先生说了哪些真话?他想揭示什么?忏悔什么?用心品味文章中的那些不加掩饰的平实的细节描写,可发现这些细节描写其实就有直逼人心的强烈效果,就是那最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真话。品味细节,了解文章深意。

    文章开篇写艺术家和一条小狗的故事,细节描写非常值得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以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要旨。

    第一段写到:艺术家被专政队“批斗”,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打得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打到他走不动了,再给拖着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半死不活。认识的人看见了都掉开头去,只有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用脚踢、拿棒打、赶它走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惨死了。

    这些细节揭示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深入品味鲜明的对比:

    人怎样对人?狗怎样对人?学生不难感受到那是一个怎样噩梦般的疯狂时代。狗是极具人情味的,在人与人充满冷酷、暴力和背叛时,狗却显示了人性所匮乏的忠诚和友爱。人性的扭曲如此摧残自我,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血泪控诉不言自明。

    再看看巴金写自己的小狗包弟。

    包弟是很讨人喜欢的,文中用很多的细节来突出这点:包弟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包弟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我们去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我们从外面回来,他看到我们,特别是看到萧珊,会不住地摇头摆尾,无比高兴、亲热的样子……可是这只想起来常常令人感动的小狗,它的对人亲热,给人作揖,它的善良和可爱终未能让它逃脱“文革”的厄运,它的命运是被“送到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

    包弟何以只能落得这样的下场呢?

    巴金用极其沉重的文字忏悔道:“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为了保全家人,巴金选择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接受荒诞历史的摆布。可是,送走包弟后,每天在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包弟,想来想去,不曾觉得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想着不仅是包弟,连他自己也在受解剖。

    其实,在“抄四旧”政治风暴中,红卫兵杀向街头,像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他们以打烂一切“四旧”物品为名,对一切外来的和传统的文化进行了颠覆性的扫荡。巴金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当时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四邻的许多狗都被小孩子强行抓走杀害,把包弟送到医院做教学实验的医学解剖对象,比起被人活活惨打致死,是在无助无奈中稍稍更有尊严的选择。然而在这里,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辩解,不是逃避,而是巴老摈弃一切华丽的辞藻,用最质朴最简洁的语言,毫无掩饰地说出真话,解剖自己,讲述着“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内心隐痛,讲述着那个时代中一段心灵苦难的经历。深深的自责、坚决无畏的态度中,我们感受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心仿佛又给放在了油锅里煎熬……”

    在那场浩劫中,巴金即使牺牲了包弟这个心爱的家庭成员,既使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却也没能换来自身的平安和家庭的完整:他在1966 年8月开始了遭关“牛棚”、被抄家、挨批斗的生活,并于1972年失去了最亲的亲人妻子萧珊。可是“文革”结束后,一切都好像恢复了平静后,却是这样一个也被那个动乱的年代所侵害所侮辱的无过错的老人,他“不怨天尤人,没有对个人遭际的愤怒,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而是用最诚挚平实的语言,剥茧抽丝般地层层解剖自我,道出无尽的自责、自省,率先发出来自内心的最深歉疚和忏悔!

    笔者认为,结合文中的细节描写,以小狗包弟的形象和命运作为切入点,以作者对包弟的怀念和歉疚之情作升华,引导学生感悟巴金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的良心”的思想价值,学生最终思考出文章的一些深度和意义就不那么艰涩了。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