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协商机构:新时代人民政协的价值重构与使命担当

张祝平+郑晓丽

[摘要]把人民政协定位为专门协商机构,这与人民政协组织的性质定位高度吻合,决定了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发挥作用的行动逻辑。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更加明确其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方位,需要把握好政治方向、主题主线和提升协商能力这个重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优化协商政治文化环境,充分体现“有事好商量”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把我国的民主政治优势与国家治理核心理念传导到人民群众中去,有效增进社会公众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
[关键词]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8)01002408
人民政协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自成立以来,人民政协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断丰富履职内涵,在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坚实基础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把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多次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并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和使命担当做出了新的定位,开启了人民政协工作的伟大新篇章。党的十九大对如何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用做了全面系统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定位,为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是全面提升政协工作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政协协商民主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专门协商机构: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定位
性质定位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组织、机构的本质特征,决定其职责所系、使命担当和行动逻辑、实践价值。人民政协的定位问题至关重要,“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1]。回顾人民政协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我们党对人民政协重要地位认识的不断增强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其性质定位也在不断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完善、从单一到丰富的演变过程。
(一)人民政协组织性质的确立与丰富
1.统一战线组织性质定位的确立。人民政协的组织性质及其优越性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得以检验和巩固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在新型国家建设的特殊时期,人民政协被赋予了特殊重要的性质——代行国家权力机关职权,在新生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经济社会秩序重建中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从法律和事实上表明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将面临重大的调整——回归本位。基于人民政协历史作用、政治优势,特别是从现实国家建设需要考量,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会明确了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并把其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定位被载入宪法加以明确,并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82)等国家法规和重要文献中反复体现。
2.人民政协组织性质的丰富。李维汉在党的八大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是政治协商机关,又是统一战线组织。” [3](P452)当时,尽管这一提法未载入中央文献,但表明人们在政协实践中已经关注政协性质、作用的丰富性和可延展性。1990年,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首次提出“人民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 [4](P238239)。199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5]。同时,首次将 “参政议政”概括为人民政协职能写入章程,认为“参政议政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一致的”[6]。200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又对表述人民政协性质的三句话进行了规范和调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7] 。同时,该修正案还把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写入章程、规范了人民政协的职能,形成了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完整、准确的表述,这些对政协事业的发展和政协工作的开拓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坚持把发挥团结统战功能作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组织的性质定位。
(二)人民政协作用定位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得到廓清。我们党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等基本定性;提出了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渠道和基本步骤程序;确定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方向[9]。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一系列新部署、新举措给政协系统以极大的鼓舞,对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定位经历了一个认识转变和提升的过程。
1.從“专一”协商机构到重要渠道的认识转变。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有天然联系,以至于人们常常把协商民主视同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或者认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就是协商民主。在廓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的过程中,还有些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包括有些学者,仍然习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囿于人民政协范畴加以理解和解读,视协商民主为人民政协所独有,或将其等同于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因此,厘清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主义协商民主及其他渠道协商民主形式的关系,准确界定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和价值功能,对于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独特作用、体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10],这是我们党在中央层面首次对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作用做出明确表述。此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201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2015)等重要决策部署中,都强调人民政协的这一作用定位——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从“独有”到“重要渠道”,表明我们党对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角色、地位与使命已逐步清晰。
2.习近平关于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的论断。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了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同时做出了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论断,并提出要 “把协商民主贯穿(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全过程”[1] 。习近平的这一重要思想,被明确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都是给新时期的人民政协作用的定位,二者“一体二表”,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体现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只是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七大渠道”中,人民政协协商是重要渠道;相较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其他机构而言,人民政协是专门机构。然而,重要渠道作用的发挥要以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地位为依托,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地位的确立要以重要渠道作用发挥来体现和巩固。
上述表明,我们党对于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变迁以及国情世情的变化紧密相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关于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的论断,体现了“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准确、严谨地定位了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角色、地位、价值和使命,是我们党对人民政协作用认识的重大进展,也是人民政协理论的与时俱进。把人民政协定位为专门协商机构,与人民政协组织的性质定位高度吻合,决定了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发挥作用的行动逻辑。习近平多次强调“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1],这道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真谛。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的组织属性和作用定位,意味着人民政协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履行都必须体现协商民主的要求,建立在一定程度的民众话语权实现的基础上,努力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更好实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的统战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关于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论断,是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历史性跨越,开拓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二、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价值优势和基本特质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1]习近平全面阐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核心目标、本质要求、价值取向等,要求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认为协商就要真协商,应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要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让来自各方面的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意见建议在人民政协中得到充分表达[1]。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特点在“专”,优势也在“专”。所谓“专”,就是专门从事某一项事,人民政协就是专门从事协商民主的,将协商民主贯穿于其履职全过程,体现在其组织性质和功能中。相较于执政党、人大、政府协商在协商后或作出重大决策、或形成国家意志、或开展某一行政活动不同,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只是进行协商,通过协商形成共识或接近共识,然后作为政策建议提供给党委政府作为决策参考(见表1)。
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有其历史的成因,更与其自身优势密不可分。这种优势主要包括组织系统的完整性、利益表达的整体性、意愿支持的客观性、协商活动的自主性、协商过程的能动性等,这些都是其他协商机构所不具备的。也正由于人民政协的优势和历经六十多年的历史锻造,成就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特质。一是最具专业性。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其他渠道协商形式比,人民政协协商已有长期的政治实践和理论积淀,具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且日臻完善;人民政協协商有较好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协商民主流程更加完备,协商形式载体更加多层多样,且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二是最具包容性。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的政治定位决定其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而“政治协商”的功能定位也决定了该协商民主渠道形式的包容性、多样性以及社会性。人民政协既自成体系,又与其他层面协商民主有着密切联系,成为各渠道协商的交汇地。三是最具权威性。这既源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的相对规范性、完备性,更源于其突出的协商能力与协商的实际效用[12]。四是最具凝聚力。发挥好人民政协的凝心聚力作用,是党中央提出的要求。人民政协的政治定位、组织体系、成员构成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政协协商相较于其他渠道协商形式,更有利于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利益诉求得到兼顾,更有利于联接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统一关系,更容易形成权力运作与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和人民民主的发扬[13]。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集中体现于其独特的民主形式,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其独有的特质和优势,使民意的充分表达有更可靠的制度保障。在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好以下三方面关系,坚守自身的性质定位和价值功能,确保不偏离政协协商的方向。
1.正确处理决策和献策的关系。习近平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1]人民政协不是决策机构,而是“献策机构”,是不执政而参政议政、不决策而献计献策、不立法而建言立论机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基本路径依赖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为保障,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广泛有序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中。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人民政协应以政协章程和相关法律政策为依据,不断拓展形式、丰富载体、延展渠道,进一步发挥协商平台、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优势功能,更好地联结群众、服务群众,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14]。
2.正确处理权力与聚力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政协协商的聚力作用,多次强调,要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坚持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正能量,不断为事业发展凝聚人心、增添力量,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15]。六十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人民政协虽不是权力机关,但在国家权力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的聚力作用。政协聚力不靠权力,靠的是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靠的是不断培育形成的一种有益于凝民心、聚民力的协商生态和协商文化的感召。
3.正确处理主体和平台的关系。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人民政协是协商主体还是协商平台一直有疑惑、有争论,也有实践探索。不少人包括一些政协干部和学者都存在理解的偏差,以为政协协商就是政协与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开展协商,人民政协是协商的一个主体。习近平关于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论断,从根本上为人们澄清了认识的误区,即人民政协不是协商主体,而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16]。发挥好人民政协的协商平台作用,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氛围,使参与协商各方意见在政协平台上能够得到理性而有序的表达;重点在于提高政协委员协商建言的能力,帮助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作了阐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主义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思想,对人民政协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作了具体部署,进一步归纳概括和精准阐释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作用定位、政治使命和工作要求。这主要包括: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要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要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11]。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阐述,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明确了方向。
(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重点在于做到“三个牢牢把握”
1.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1]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首要在于维护中央权威,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通过拓展民主协商活动载体、丰富民主协商活动形式、规范民主协商活动程序、健全民主协商活动制度,全面履行我们党赋予其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政治职责。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领导,凝聚各方共识,寻求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公约数,助推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2.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协商是政协的根本特征,政治是协商的根本属性。”[17]要担当专门协商机构的使命,就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11] 。如何切实围绕重要政治问题进行协商,提升政治协商的质量、水准是政协协商的关键和根本,也是当下迫切需要下功夫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协商民主的内容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期,不同意见、不同声音、不同主张、不同诉求层出不穷,如何使这些意见、主张在实施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过程中得以体现并获得充分有效的协商,人民政协必须积极面对。人民政协要立足全面准确反映民意,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力求议政议在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3.牢牢把握提升协商能力这个重点。习近平要求“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11],其重点在于强调提升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协商能力,根本在于制度建设。协商民主贵在协商、重在協商,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要着力突出“四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加强高水平参政议政人才培养机制、政协委员遴选生成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建设,引导政协委员把为民意识体现于履行职责的各方面和各环节。习近平强调“协商就要真协商”,而“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1],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包括完善协商交流的互动机制、协商成果的运用机制以及年度协商计划的统筹机制等,把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作为提升协商能力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协商民主的质量和效率。
(二)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核心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担当,真正把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协商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努力做到“三个聚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应当坚持大局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努力做到“四个聚焦”。一是聚焦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围绕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在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协商实效上下功夫。二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集民智、汇民意,努力在协商中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凝聚力量,促进各项决策部署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并得以科学高效推进实施。三是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对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方略、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民生领域重大问题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要牢固确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政协协商工作就深入到哪里;群众的愿望集中在哪里,政协协商工作就集中到哪里[18]。
2.努力坚持“两个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从根本上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好地组织动员社会公众依法有序地参与到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也就是在国家治理中坚持走群众路线[14]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加强与群众的联系,这对于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至关重要。一是要让群众走进政协。“政协既然是协商载体、而不是协商主体,是‘在政协协商、而不是‘和政协协商,党委、政府到政协来,是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19]这就意味着人民政协不仅要为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表达意见提供空间,还要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让民意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充分表达,夯实政协协商的社会基础。二是要推进政协走进群众。要努力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就需要深化人民政协组织自身的改革,特别是要加强政协委员的主体性建设,把推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作为履行职责的立足点,不断增进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自觉意识、能力水平,进而带动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的健康发展[20]。
3.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1]这就要求在推进政协协商民主过程中,既要谋求多数大众的共识、让多数人满意,也要包容少数人的意愿、尊重少数人的权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尊重“少数人”也是维护“多数人”,因为如果不尊重“少数人”的权益,那么迟早有一天会失去“多数人”[21]。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当体现服从多数与尊重少数的双重要求,这也是协商民主的精髓。人民政协要为广泛接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有效参与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充分动员和尊重引导与议题相关的社会公众参与协商或设置议题,享受充分的话语权。尊重少数就不能简单、草率地运用“多数原则”,经过审慎协商、理性倾听,少数人的意见有时还会被多数人认同和接受,真正达到共识或接近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2]。
(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动力在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十九大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同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道写入党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并初步形成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并在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培育和推动下日臻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人民政协的使命,也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持久动力。
1.通过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发挥引导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社会公众民主政治理念和素养。要通过专门协商机构这个平台,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加强对人民政协历史的学习和了解,增强使命感。要推进政协协商民主的研究和价值理念传播,深刻认知和把握世情国情社情民情,重视协商民主的文化本源性,客观理性辨析西方社会各种政治民主思潮,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要通过不断拓宽参与主体和政协协商民主实践滋养社会公众的民主政治素养和宽容的政治情怀,以及对待政治、社会和民生问题的理性态度。同时,基于专门协商机构这一平台,通过各种公开的方式进行政治协商和讨论,把我国的民主政治体系与价值理念传播到社会公众中,促进人们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任与拥护[2]。
2.通过不断优化协商政治文化环境,改善专门协商机构的协商氛围,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发展。习近平指出:“人民政协要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提高协商实效,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1]良好协商氛围的形成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普遍的价值追求,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协商效果来促进,需要通过规范的程序和健全制度来加以维护和保障。这一切的总和即是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是民主的、平等的、具有公共理性和充分尊重个体的,与协商民主的精神本质高度统一。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开展可以为优化协商政治文化生态涵养生动载体,协商政治文化生态的不断优化则是推进协商民主向更高程度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广泛宣传协商民主制度,既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协商民主实践、培育人们的协商意识,也要增进公权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协商意识、推动协商成果落地。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协商民主的激励机制和互动机制,切实尊重政协协商各参与方的民主权利,鼓励政协委员开诚布公提问题、提建议,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22]。当然,也要培育政治包容,始终坚持“三不”方针 ,避免“怕说错而不敢说”的情况。此外,要大力推动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将其列入各级各类干部院校的教学计划[23] ,形成以理论引导实践、以实践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创新的政协协商民主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2.
[2]张祝平,郑晓丽.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主体功能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3]李维汉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江泽民.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5]李瑞环.在政协八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0320.
[6]高杨,谢颖.人民政协职能:从一项到三项[N].人民政协报,20140920 .
[7]郑万通.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答记者问[N].人民政协报,20040313.
[8]李昌鉴.深入学习和把握政协章程的精神实质[J].中国政协,2004,(7) .
[9]莫岳云,唐丕跃.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5,(7).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2]张祝平.政协协商与其他渠道协商形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6,(1).
[13]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发挥好人民政协的凝心聚力作用[J].求是,2013,(6).
[14]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发挥政协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政协报,20150415.
[15]南方日报评论员.在推进民主监督中凝聚人心汇集力量[N].南方日报,20170304.
[16]陈永弟.准确把握好人民政协性质定位[N].人民政协报, 20160810.
[17]侯建民.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体会[N].人民政协报, 20150211.
[18]周银芳.政协协商要把握好“五个度”[N].人民政协报, 20150812.
[19]金建明.把握精神實质 推进政协协商——深入学习《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N].人民政协报,20150722.
[20]张祝平.论地方政协委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J].桂海论丛,2015,(3).
[21]浦兴祖.为什么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N].人民政协报, 20151028.
[22]谭小君.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N].人民政协报, 20140626.
[23]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50626.责任编辑:何敬文
Abstract:Positioning CPPCC as a specialized consultative organization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 orientation of CPPCC,which also determines the action logic of CPPCC playing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To grasp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CPPCC in the new era accurately, we should firmly grasp the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 major line and theme, and the key points of enhancing consultation capacity. We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value pursuit, strengthe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optimize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consultatio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superiority of our country and the core idea of state governance should be passed on to the masses so as to enhance the public'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value identity.
Key words:CPCC, Specialized Consulative Organization,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Socialist New Era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