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成为“第一贤相”原因的延伸探究
肖如宏
《管仲列传》是史学巨著《史记》的重要一篇,也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读其书相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中选编的一篇。选文不长,连同教材删节的有关管仲的167个字,不过千余字。但非常充分地把管仲“春秋第一贤相”的形象以一种“理想人格”的状态呈现了出来。
教材编者设计了一个配套思考题:“从这篇传记看,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原因有哪些?”配套教学参考书给出如下答案:“客观上有鲍叔牙的无私举荐,主观上有‘上下相亲‘令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单从教材节选部分看,这个答案周全工稳。但这个答案的缺憾也在于无需研读《史记》其他篇章,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的延伸阅读。
为有效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笔者结合高考综合评价的硬性任务“研究性学习成果考核”这一个学生绕不过去的兴奋点,提出了一个“变式”的延伸思考题:“出身平民此前还‘站错队的管仲何以能够高光地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第一贤相? 除教参所列的主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哪些综合因素?”明确要求:阅读《史记》全本的有关内容,作探究性思考。
为避免学生大讨论时教者跟不上节奏,再度研读了《史记》全本及其他有关典籍,再读的过程是倍感惊喜的:管仲能够登上历史舞台并如此高光,原因是多方面的,真可谓汇聚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外因,同时其强大的“理想人格”的内因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整理如下,供方家参考。
外因:得尽天时、地利、人和。
恰逢天时。所谓“乱世出英雄”,管仲生逢这样的“乱世”。
一是周王室之乱。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无力掌控诸侯的局面,各诸侯国盘踞一方,王室甚至要依赖诸侯平内乱、抵外扰。《齐太公世家》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在齐桓公三十五年召集的葵丘会盟中,周襄王派遣宰孔把周文王武王用的祭肉、红色的弓和箭以及大车赐给齐桓公,而且还特地交代不必拜谢。完全把自己这个“王”与本该为臣子的“侯”平起平坐,甚至有点俯首讨好的味道了。至于诸侯相互的征伐,更是无法掌控。这意味着什么?相当于原来的一个大家庭,老子尚健在,但他的几个儿子相互残杀而且不跟老子打招呼也丝毫不考虑老子的感受,这样的父亲还有什么权威?这样的“家”又乱到了何种程度。
二是齐国之乱。齐桓公是姜太公十二代孙,第十五位掌国者。前任是谁?是他的哥哥齐襄公诸儿。这个猪儿——真的可以唤作猪儿——至少可以列数四宗罪:一是极度荒淫。作为一国之君喜好美色,招几个妃子天下人都不会管你。但是他的荒淫奇葩,还是超越了常人的想象力,或者说古今第一的了——居然和自己的妹妹通私情。二是醉杀诸侯。后来这个妹妹成年外嫁给鲁桓公。但这位老兄居然为了长期和自己的妹妹私通,竟然安排自己的属下大力士彭生去杀死了鲁桓公。三是乱杀臣民。彭生为他杀了鲁桓公,他为了向鲁国交代,又杀了彭生。四是欺骗大臣。在位第十二年,安排大臣连称、管至父到鸟不拉屎的边远地区葵丘戍边,约好了瓜熟时前往,瓜熟时派人替换,时间到了不派人换防,别人求情也不答应。这样的主子自然难免众叛亲离,最后落得被自己的堂兄弟公孫无知、自己的妃子(也是连称的堂妹)等人联手诛杀……他死不打紧,强大的齐国被弄得乌烟瘴气。他的胞弟小白和纠也唯恐为祸及,趁早逃离。这样的乱世呼唤一个强大的组合来收拾烂摊子,于是齐桓公和管仲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占尽地利。齐国有丰沃的人才土壤。
首先,齐国有较为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基础。上文已经交代,早在周成王时齐国已经获得了征伐五侯九伯的权力,同时也显示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这就是说,从强军和促进经济增长角度看,管仲并非是力挽狂澜者,而是锦上添花者。同时,也正因为齐国有这样的军事和经济基础,齐桓公的“强国梦”也有根基,也才有强烈的人才渴求。
齐国还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土壤。管仲为政能够成功原因多方面,但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从俗”。说白了,就是顺应民意民心。这是管仲首创吗?不是。请看《齐太公世家》另一段记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可见,管仲主张的“从俗”“俗之所与,因而与之”的指导思想并非个人创见,包括管仲促进经济采取的农工商并举、盐铁专卖等举措都有很好的基础,有姜太公的做法在先。姜太公无论在齐还是在整个周王朝,威信那是一个高。同时他的政策完全顺应了民意,强大了齐国。管仲采取的政策就是承继了太公的做法。这样一来,他的政策有很好的百姓土壤。当然,也可以说管仲善于学习,善于运用先贤的智慧。但是,假若我们将管仲送到鲁国,对不起,英雄将无用武之地。——其实不用送,此前管仲押宝的是公子纠,而收留公子纠的正是鲁国。在小白变成齐桓公之后,他曾要求将管仲押回剁成肉酱,以解心头之恨。如果管仲之贤也能在鲁国的土地上生长,留下就是。但他宁愿冒着被杀的风险“请囚”——请注意,是主动请求被押送回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这一套在鲁国将完全行不通。《鲁周公世家》记载:
“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为表彰周公彪炳千秋的德行,周王朝给了鲁国“天子礼乐”。这给了鲁国无上荣耀,也成了鲁国后来发展的羁绊。再看《鲁周公世家》的另一段记载: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这一段表述和上文所引的《齐太公世家》记载恰好呼应,鲁国是个“尚礼”的地方——虽然后来也同样“礼乐崩坏”,多遭孔子诟病,但是鲁国客观上是形成了这个传统,同时鲁国的政治也是“不简不易”的。不难想象,如果让管仲呆在鲁国,也无法大展拳脚。
得尽人和。教材编者归纳的“鲍叔牙的无私推荐”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选文体现得很充分,历来学界和民间论述也颇多,不再赘述)。但是单纯这样概括,显然是有失全面的。人们对于齐桓公这一方面的“和”给予的关注不够。我们不妨穿越历史封尘再作一番回味。
在《管仲列传》中,只记载了鲍叔牙“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可以说是风轻云淡。而全本的历史则是惊心动魄的:小白和纠同时快马加鞭归国,狭路相逢,管仲搭箭射向小白,中了带钩。机智的小白咬舌头狂吐一大口血装死,公子纠一行放松了警惕,也放慢了脚步,小白一行先回国,顺利上位。这一段故事广为流传,但后一截历史流传不多,齐桓公不是圣人,一样是有脾气的,更何况是成了一个强国之君。一时间血雨腥风,大开杀戒,最狠的是逼迫鲁国杀了当时还在那里申请“政治庇护”的公子纠。亲兄弟不放过,自然也没有打算放过管仲。“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要逮回来看着他被炖了。召忽畏而自杀,管仲似乎和鲍叔牙有默契,选择了暂且保命,“请囚”。这里固然离不开鲍叔牙的力荐,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胸怀强国梦想而搁置私仇的齐桓公,管仲也只能死路一条,和众多历史人物一样湮没无闻。
内因:“理想人格”力量磅礴。
能够成为“第一贤相”,其异于常人的治国方略和治乱才能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教材编者概括很准确:“有‘上下相亲‘令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教材选文呈现得也比较显性,无可争议。但笔者认为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夠,其强大的“理想人格”才是更加重要的力量源泉:
首先,“孝亲”是他仁爱天下的道德基础。管仲在战场上“三战三走”,看似贪生怕死,实则是因老母在。自己走了不要紧,害得老母亲老无所养就是大不孝了。或许有人会问,“孝顺”和成为贤相有关系?当然!关系大了去了!“百善孝为先”,古人的话没有错!人之孝,是其怀万民的基础品质。或者可以直接点说,孝心是这位千古贤相爱民之心的基础。一个七尺男儿,倘若亲生父母都不知孝顺,却让他去爱民,岂不是天方夜谭?
其次,知恩而不谢私德是他国事至上的格局保证。本传中记载,管仲回忆鲍叔牙和他相处的往事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他官至一人之下,但始终不忘那个对他不离不弃的朋友,并将他与生养他的父母相提并论,是谓懂得感恩和回报。但是其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更可贵之处在于,他感恩而不谢私恩。《韩非子》载,管仲在从鲁国被押解回齐国的绮乌路上遇到一个“封人”,大约是看出来管仲要被重用,很尊敬地给他吃喝,然后想借机搭个人脉,问管仲如果被重用了,将怎么报答他。虽然处于落难之时生死未卜,管仲也义正辞严地告诉他:如果自己被重用,自己也会任用贤能之人,奖赏有功之人。除此之外,无以为报。作为堪与伯牙子期并论、旷古难逢的一对知己,管仲深知鲍叔牙对他无所私求,只求他能够振兴齐国。这就让管仲有了放下一切私人情分的束缚、全力推进富国强兵举措,进而实现齐国霸业的大格局。
第三,矢志不渝是他忍辱负重的精神支撑。在齐桓公回国当政后,曾经和他一起追随公子纠的召忽认为大势已去,必死无疑,自寻了短见。管仲却“请囚”。是管仲不重名节?还是管仲不怕死?虽然《史记》之《齐太公世家》载,鲍叔牙已经做通了齐桓公的工作让齐桓公放弃了杀念而答应重用他,但是毕竟对外发布的只是“召管仲欲甘心”,召见他回齐国接受烹刑。说是“假装”(“详为”),在那个没有互联网、没有短信、没有微信的时代,鲍叔牙是没有办法告诉他真实情况的。也就是说,此一回很可能是既丢名节又丢性命的未卜凶途。但是,他还是毅然选择了“请囚”,为什么?如其本人所言,“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即使是被天下人耻笑、即使是死,也要搏上一回,因为心中有着不灭的治国平天下——准确说,是变革兴邦的远大志向。这才是他忍辱负重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源泉。
历史已然尘封,但那些改写历史、创造历史的风流人物却历经千年屹立不倒,他们站成一棵棵轻松,一座座丰碑,管仲便是当之无愧的之一。今天的我们,在赞叹膜拜的同时,再做一些探究,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光耀千年,除了其所处的时代给了他们机遇,同样、甚至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理想人格。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此言得之。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