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
马英竹
摘 要:高校不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其研究成果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创新方法进行分析,以此与广大研究者共同讨论,共同提高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及质量。
关键词:高校 社会科学研究 管理 创新
社会科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各类现象的一门研究性学科,同时,社会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涉及的分支学科较多,包括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其研究范围也十分广泛。高校作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基地,需要采取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以促进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
一、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社會科学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在科研方法与科研项目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说,许多高校在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方面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经费争取与项目争取方面,却对科研成果的质量的关注却很少[1]。从我国当前高校社会科学的研究情况来看,存在比较严重的科研经费浪费的情况以及人才浪费的情况,产出的科研精品却非常少。在科研人才管理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部分高校的学术研究与学习风气较差,重复研究的情况也比较严重,部分科研人员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不重视科研的创新,从而导致科研结果很难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另外,在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部分科研人员由于得不到合适的精神与物质支持而逐渐退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或者科研的积极性降低,很难产出高质量的科研作品。
二、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
(一)创新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观念
首先,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理念。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同时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两个特性,所以,在对科研人员进行管理时不可仅仅依靠单一的强制管理策略,应当更多地考虑各科研人员的精神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关心以及信任。并为实现科研目标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合理的科研服务。其次,树立协作共进的科研理念。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需要涉及与人相关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应当避免闭门造车的情况,主义整合各个分支机构以及个体的研究成果,形成共同的研究方向与目标,从而尽快实现科研目标。然后,应当坚持“质量第一”的科研理念,从本质上提高科研目标的质量[2]。因此,社会科学管理需要从科研计划、经费使用管理、科研过程与结果评价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质量的提升。最后,应当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对科研过程与结果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各项科研工作能够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
(二)创新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制
首先,应当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下,科研人员的研究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才能保证科研成果的创新性,摒弃科研中不断翻出“陈芝麻烂谷子”的情况。因此,一方面,应当加强高校学术道德良好风气的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科教兴国理念,促使他们明确自身应当承担的科研重任[3]。另一方面,应当采取激励机制,鼓励科研的创新,端正各科研人员的学术风气。同时,坦然面对科研的失败,淡然看待成功的科研结果,将重心放在不断提高科研质量与创新性上。其次,应当制定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对科研项目的整个科研过程进行控制,保证各个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然后,加强科研成果管理,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对科研成果的水平进行评价,对于符合质量要求与水平要求的科研成果,应当及时进行成果转出。
(三)加强社会科学科研人才的管理
想要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也必不可少,因此,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需要加强人才的管理,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为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夯实基础。首先,应当设置合理的科研人才筛选机制,选拔一批经验丰富、知识充分的科研人才,夯实科研队伍。其次,注意科研人员创新理念、综合素质的培养,并给予科员人员适当的精神支持、物质支持,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保证科研队伍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具有复杂性、广泛性的特征,所以在研究中对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研究难度也较大。就当前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想要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必须加强高校社会科学的管理观念、管理机制以及科研人员管理的创新,为科研工作提供充分的服务与良好的环境,促进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资源配置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1):77-82.
[2]孙兆刚,葛方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分布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5(03):20-25.
[3]孙红,林春逸.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绩效考核探究[J].社会科学家,2018(08):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