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行合一”模式在高校德育中的实践径路探索

    刘建荣 张文靖

    [摘 要]“知行合一”作为当代德育的根本特征,强调“德知”与“德行”的辩证统一,“德知”以“德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德行”确证“德知”。然则当代高校存在“知行分离”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学生主观上的“知行”错位、内在良知难以显化及其“德行”能力不足。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也具有综合性,其不仅包含学生自身因素,也包含社会整体价值多元化的侵蚀及高校管理单一等因素。改进高校德育的根本点与落脚点仍然是立足于行,从增强学生、教师主体内部积极性和主动性到制订高校强效制度等措施,内外结合、相互引导,最终推动“德行”的落实。

    [关键词]高校德育;知行合一;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3-0071-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3.012

    德育,顧名思义,分为“德”与“育”。“德”者,品质也,其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必然需要广而推至,需知其然、了其意以明德,在自省、交往等形式中立德,达到知德与行德的统一,才能真正归于“德”;“育”者,活动也,是包括多方主体在内的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是个人以道德与自我完善的需求为动力促成的一种实践性活动。授意者以其较高的德育理论与实践水平而实施“育”。然而,“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首先应明确其内容,知育之理与法,才能行育之事,进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整个德育的过程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知”与“行”作为德育的两个基本范畴,分别贯穿在德与育的过程中,且德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隐性动力,以传授德育理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个体为直接目的,但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推动社会实践的进步。因此,德育始于“知”,终乎“行”。

    一、学生主体在当前高校德育模式下存在的“知行”困境

    “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1]。大学生是德育的重要主体之一,培养其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是国家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整个学校德育的重心。当前,学生主体存在着对 “德知”与“德行”的认知错位,进而使其“德性”难以内化,部分大学生在面临良知选择与困境时难以显化坚定的德行,并存在“德行”转化乏力等主客观问题。

    (一)观念上存在“知”“行”错位

    认知浅显且缺乏实践体悟。当代德育模式虽然在不断强调“知行合一”,但是学生对于“知行合一”的认知较浅,通常是浮于表面。而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德育重在认知。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完美的理性王国,但纯粹的、抽象式的理论教育很容易脱离实际。学生在理论上对德育体系的“知行合一”掌握相对完善,究其根本,是由于传统德育模式主要采取机械灌输的教育形式,将“知行合一”理论以硬性手段传播与推广。学生主体缺乏内在体悟,即便是全面掌握理论也仅停留在认识论的层面,而认识不能通过实践来确证和深化,所形成的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

    “德育”“德知”界限模糊不清。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难以对“德知”与“德育”进行区分。高校“德育”与“德知”在教育模式和教育目的上存在区别。二者虽然都以德为基础,但“德知”是使个人能够掌握相关专业理论而进行的认知教育,“德育”则是以现实为转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德知”教育强调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掌握与运用,其具有普遍性和规定性的特征,“德育”则更强调道德与现实的契合,具有灵活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应试教育中德育模式的实质是高校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着重采取“德知”教育,其以理论传播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对于道德文化理论的掌握。在认知教育背景下,学生难以将“德育”联系实际,将德育理论抽象化,学生过多地接受纯粹理论指导,而理论的真理性因缺乏实践而无法得到确证,“德育”理论沦为纯粹性经院哲学的问题。“德知”教育与“德行”教育失衡。“德知”教育与“德行”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高校“德知”的教育的完善反衬出“德行”教育的缺失。在德育中,学生形成正确与完善的“德知”是基础,而以“德知”推动“德行”才是高校德育的根本。在高校现有的德育体制下,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上,“德知”教育远远超出“德行”教育。高校在“德知”教育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与措施。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未制订有关“德行”教育的相关准则,且高校环境的不完全开放性使其“德行”教育本身存在难度大、范围窄、不可控因素较多等限制因素。反观“德知”教育的完善成本较低,推行难度较小,因而促使我国高校德育面临重知轻行、有知无行的教育窘境。

    (二)内在良知显化易受动摇

    个人利益至上的道德原则。“德行”本身是主体在具有“德性”基础上的基于客观事实做出的符合道德诉求的道德选择,主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理应以事实判断为本。但当前部分学生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发生冲突时,道德意识薄弱、价值迷失甚至歪曲事实。学生主体在面对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双重选择时,往往以个体价值至上为判断准则;在面对道德选择时,以是否符合本人相关利益为尺度,奉行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在以是否保证个体价值为转移进行价值判断时,形成不良价值取向歪曲“德性”,以及采取不符合事实与正确价值取向的道德行为。

    “明哲保身”式的道德选择。“德行”是个体运用“德知”与主客观因素进行交互、影响、斗争而显化“德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德行”在实现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是个体对道德的主动追求。当前,高校部分学生缺乏明确坚定的道德立场,在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下易发生道德流变。尤其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速食化与双标化,使学生在道德标准与要求上严以律人,宽以待己。道德实践的缺乏也间接造成了学生道德承受力较弱,缺乏道德责任感;道德具有实践与精神的双重特质,精神的发展相对于实践更易受“折损”。因而高校学生在践行“德行”时,容易在思想上出现漠视道德的现象,其以不作为的立场明哲保身,从而避免因主动作为而造成的物质与精神上的贬损。

    (三)实践能力上“德知”转化“德行”乏力

    “德知”内容在实际运用时无法转化。当前高校德育系统不断完善,但是德育改革仍然侧重于完善认知教育,即学生通过传授与考察等一系列德育方法,对“德知”理论掌握相对全面。由于长期的纯粹课程知识灌输,使学生形成惯性思维,将德育课程的学习等同于应试教育,德育的实践性被理论性同化,且“德行”实践在教学中缺乏贯彻与落实,高校本身并未形成相对全面的“德行”教育措施与考察方案。学生缺乏“德行”教育,导致其缺乏将“德知”转化“德行”的能力。因此,知德无用,有德无行之风在学生主体内盛行。

    “德知”理论生活化和社会化乏力。“德知”源于生活,社会化于实践。高校德育理论在学生主体的贯彻中存在“时空分离”的现象,即将“德知”的运用看成是在学校等特定场所进行的特殊活动。首先,学生在意识上将“德知”作为特殊理论,将德育理论“神圣化”,导致其“德行”与生活和社会相异化,德育的现实基础被抽离。其次,学生在具体实践 “德知”理论时缺乏实践性经验而难以与实际结合,德育的根本实现途径被阻隔。德育理论不能与生活相结合,学生一方面难以在生活中体悟“德知”,用德而不自知难以深化“德知”;另一方面“德行”不能被赋予正确认知而难以普遍化和日常化;“德知”在实践中不能具体化则难以克服学生固化的经验性认知,在特定时机才行德用德,学生“德行”被赋予功利主义色彩。

    二、学生主体“知行分离”的原因探析

    高校德育面临“知行合一”困境的成因具有综合性,不仅有宏观背景下文化冲击带来的价值冲突,而且高校在管理上也长期存在单一化的倾向,同时学生主体也存在能力不强、自身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一)文化交流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冲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元价值观通过各大媒体渗透,进而冲击学生的“德性”。文化多元化作为社会开放的必然趋势与显著特征,也是当前德育面临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多元化在社会面临重大转型时具有消极影响,且目前高校学生尚未形成独立完善的价值观,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难以分辨其背后的实质。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冲击下,学生对各种思潮的了解浮于表面,未能深入探究其隱藏的价值实质,学生道德观受到资本主义唯利至上观念的侵蚀。“德性”的外化过程缺乏良好的客观环境,也缺乏强有力的、主观方面的意识支撑,因而“德行”难以实现。在网络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的背景下,学生价值观易受网络不良言论与观念的牵引,各大媒体的发声对于价值观念引导存在滞后性,部分消极价值观先入为主占领学生意识领域,部分学生道德观产生偏差,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德行”难以催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口号化”与“空洞化”使学生对其缺乏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是德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但是其在德育理论传授与引导的实质性教学中缺乏强效的支撑力。学生虽然能够全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要求学生深入探究其实质性内涵,并与德育理论相结合时,难度较大。有些学生对“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缺乏课间认知,对“富强”“民主”等理念的内涵模糊不清,有些学生的“友善”“敬业”等意识淡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因此,“德知”的浅显化使学生难以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与共鸣。同时,学生主体缺乏道德信仰也是“德性”难以生成的重要内在因素。其一,部分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过于表面化与事实化。他们内心缺乏对于道德的坚定立场与信仰,在各类社会现象中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面对各类不道德行为时缺乏自身的道德标准,甚至以功利主义为道德判断的首要依据,缺乏良知。其二,社会需要道德模范与楷模。但近年来道德绑架扩大化、道德模范黑化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已有的道德信仰在各种“道德黑化”的冲击中备受打击,其内心的道德信仰遭受重大冲击,道德标准分裂,难以具有道德恒定性。

    (二)高校管理单一化致使教育活力不足

    单一化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管理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其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消极影响较大。目前,高校单一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与管理模式上。首先,高校教育模式单一化是高校德育难以落实的主要源头。“德育”教学模式统一采取机械灌输的方法,以学生在“德知”方面的掌握程度衡量德育的整体实效性,“严重地忽视了德育过程中教学的情感性、学生的主体性、过程的实践性、途径的多样性”[2]。“德育”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时间与重视程度上大大让位于理论教学,导致德育只注重“德知”教育部分,“德行”教育仍处于真空状态。而且,“德育”理论教学也仅停留于思政课堂,难以体现和贯彻在其他学科教育中。其次,管理模式单一也是打击学生积极性、漠视学生内在丰富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处于创造力与行动力生成的关键期,合理的引导不仅能够加固其“德知”的理论体系,更能促使其创新“德行”的形式,以多元化德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德性”。高校管理模式固化使得“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单一化的管理迫使学生必须按照特定的形式与内容完成既定教育,学生的个性在单一管理模式下被压制成共性,思维创造力也难以在统一的管理模式中迸发。因此,学生的个性无法凸显,思维创造力难以激发。

    (三)学生主体社会交往程度较低且缺乏具体“德行”实践

    高校德育在“德行”活动上存在数量少、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日常结合不足等问题。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缺乏,其“道德意识”生成滞后。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育具有完整人格的社会个体,学生不仅具有家庭人格、学校人格,也需要具备完整的社会人格。学生缺乏社会主体认知的成因具有双向性。首先,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整个社会将其定为特殊主体,将其划分为“保护型”对象,从而社会道德对于学生的约束性在主观上被削弱。其次,学生在自我认知上也将自身定位于“特殊群体”,“道德感”在特殊化的定位中被主观弱化,学生在主观上减少“德行”活动,逃避社会道德问题。学生毕业离校后,社会角色突然转变,形成与预期心理不符的现实落差感,观念上的误区使观念上出现主体定位断层,“道德意识”的生成跟不上道德现实的需要,从而产生“德行”能力不足的危机。学生实践范围与形式过于局限。在实践形式上,学生主体仅仅局限于学校所要求的实践活动,缺乏与社会的互动而造成其社会化“德行”能力的缺乏。学生“德行”活动的实践范围过度集中于学校,区域局限性明显,因为社会“德行”活动的实践主体、关系、层面相对而言更加多样化,而校园实践不能完全呈现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高校德育不能全面的详述各类事实,只能采取方法论的形式传授学生,学生缺乏社会德育实践,其在面对和处理真实道德问题时往往难以抉择。高校本身注重德育校园化、轻视德育生活化。高校德育的内容及其实践不能转化为日常,“德行”的普遍性被抽离。当前,高校德育单一的践行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德行”固化。“德知”来源于生活,目的在于推动人生活的有序化和规范化。特定场所只是德育过程完成的载体,德育的实现始终应以社会主体“德行”的普遍化为考证。

    三、學生主体“知行合一”实践能力提升的径路

    高校德育“知行合一”困境的解决之道在于立行、促行、实行、践行。“德行”是“德性”的外化与实践,也是“德性”的确证。从主体动机角度分析,“德行”具有两种实践方式,首先从个体主观意识出发,树行德之念,起行德之意,以主动的方式进行贯彻;其次则是在主观意识不足以促动“德行”的情况下,由外力推动,以客观条件进行约束,促使主体进行实践,以达到强化“德行”的效果。因而高校德育需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同时入手,既通过调动主体积极性,由内而外以“德性”推动“德行”,又要由外而内以“德行”催生学生“德性”,使学生最终达到“德知”与“德行”的内外交合、“知行合一”。

    (一)主体内在自我升华以强化“德行”能力

    学生与教师作为德育的两大主体,双方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推动“德行”的有效落实具有指导作用。加强学生自主道德能力的培养,树立教师自主引导意识与积极性,以达到由内而外推动“德行”的目的。学生应加强自身各项“德行”的养成。高校德育仅停留于思政课堂,以“知”与“行”相结合的德育被压缩成为单一的“德知”理论输出型教育。学生面对德育时“未知先倦”“未行先退”,没有明确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因而,学生首先应树立自主接纳德育的正确态度,明确德育的利益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人,其与自身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其次,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道德能力。一是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意识领域的“德知”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学生在头脑中对各种道德实践进行预判,以自身具备的道德经验促进道德预判能力的发展,并指导自身道德实践;二是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注重在实践中自我感悟。通过多方面的体悟深化对“德知”的理解,以实践为依据,敢于形成与传统德育理论不同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德知”理论,增强道德认知的能力;三是明确道德实践能力。学生要敢于通过多种方式践行“德知”,考证“德知”,在实践中完善自身道德体系,学以致用;四是学生主体应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的道德实践进行评估,加强道德评价能力,做出符合事实的评价。

    教师应化“被动作为”为“主动作为”。教师主体在德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与渗透作用,教师主体德育的态度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德育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在意识上明确“德行”不能以“硬式”的方式推进,言传身教是高质量教育的实现方式。因而,教师更要明晰自身责权,明确自身的责任。教师于课内课外言行要一致,其自身的“德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德知”、感化学生的“德性”,对于学生违反道德的做法有权指正,有权阻止,也有责引导其向善;其次,教师在德育中要树立积极的心态。思政课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课堂”,而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实践课堂”。教师要树立积极的“主动作为”观念,在学生道德体系形成之前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自身的主动性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外部因素引导与规制以推动“德行”实践

    加强网络管理与道德价值引导,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当前网络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当前社会舆论议程更多地来自互联网”[3]。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化,信息全球化作为不可逆的趋势正在影响学生的多元价值判断。有效利用网络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高校德育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应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跟进时代潮流,运用“网络化”与“流行化”的表达将核心价值观切入生活实际,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与形式,有效化解学生内在的抵触感,提高学生对于主流道德价值的接受度与认可度,“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念养成十分重要”[4]。高校在进行网络引导的同时应对部分不良言论进行清理与规制,实行正面引导与侧面严制相结合的措施。

    高校应采取“软硬结合”的惩奖方式,结合学生在实践方面缺乏主动性与恒定性的特点,在德育的考察制度上制订强效措施。高校德育大多以少量的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德行”的考察依据,其松散性与漏洞性较大。首先,高校应增加“德行”在德育中占比,通过制度上的强化引起学生的重视;其次,高校应设立实践抽查机制与校对机制,确保学生“德行”实践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再次,高校应设立相应的惩处措施,对于缺乏实践及虚假、漏洞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强效措施起正面的规制作用,而奖励措施则起隐性的引导作用。高校德育重在引导,因而对学生应采取物质与精神并重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与感悟,以达到有效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文汇报,2014-05-05.

    [2]王德广.新时期高校德育现状及其建设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4):143-145.

    [3]邢鹏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与培育对策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 (02):117-124.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责任编辑:付英华)

    The Practice Path of Student Subjects in the Model of the Combin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for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Jianrong1, ZHANG Wenjing2

    (1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2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Loudi, Hunan 417500, China)

    Abstract: “Combin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a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 mainly emphasize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moral knowledge” and “morality”, “moral knowledge” takes “mora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landing point, “moral action” confirms “moral knowledge”, b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 separ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 exists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subjective “knowledge” misalignment, the internal conscience is difficult to manifest and the “moral” ability is insufficient. The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are also comprehensive, including not only the students' own problems, but also the erosion of the overall value of society and the singl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fundamental point and landing point of moral education improv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ill based on the line, from the students teachers to enhanc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within the main body to the university to develop a strong effect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mutual guidance and final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ral action”.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student subject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