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师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新特色
何靖
摘要:在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在各类高等院校中迅速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高等师范院校中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及如何发挥高等师范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实现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及学科建设的提高和完善,着力打造办学品牌,进一步构建高师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特色。
关键词:高师院校 艺术设计 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2-0088-02
引言
艺术设计专业是我国各高校最常见的一个专业,其办学模式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专业性艺术院校,如中国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二是在综合性大学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如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等,三是本文要探讨的高等师范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
一、高师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二十世纪末以来,在高校扩张、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的设计教育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迅速发展。目前,几乎所有的本科师范院校都开设了设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也逐渐超过美术学和绘画专业招生人数的总和。高师院校具备多学科背景和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学科都积累一定的教学理念、成果和方法,这些教学思想彼此间相互交融贯通,如果经过选择、提炼、加工之后,便可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所用,这就进一步丰富了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师范院校规范严格的管理、普通话等教师基本功的要求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也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一些院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高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处于进退两难的现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专业设置上不尽合理
在专业设置方面,一些高师院校没有充分论证自身办学条件和定位情况,常常盲目跟风式地上马所谓的热门专业。如果说最早依托美术学专业的办学条件开设平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尚能应付过来的话,那么很多院校纷纷开设工业、建筑、动画甚至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就显得过于急功近利了。据笔者了解,前年一所省级师范大学借着成立传媒学院的东风,开始设置了动画专业,当年招生人数为省内20人,今年已经将招生计划扩大为100人,且面向全国5个省。办学规模上去了,师资、设备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办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教师评价体系存在导向误区
在一般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中,科研一般以项目、论文、著作、获奖为主要参考量,其中项目、论文是必要条件,获奖为参考条件。而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固有的应用性特点要求教师不仅会写论文、拿课题,更要有参与专业比赛、展览,主持相关设计项目的经历,可这些经历在高师院校的职称晋升上不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在一些情况稍好的高等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部分实践成果和获奖(必须要官方承认的,一些专业性很强、业内反响很大的比赛获奖并不被认可)仅能折合为一篇省级一般的论文。如此评价导向的驱使之下,势必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部分高级职称教师竟然对设计实践一无所知或是实践能力一般,设计实践能力强,频获专业奖项的教学骨干教师却因不擅写论文而长期无法晋升职称,有的干脆放弃高级职称申报。同时,不建立在专业实践基础上的艺术设计科研论文也只能是言之无物、无病呻吟,对现实无任何指导意义的拼凑文字,这种片面强调理论科研的做法势必会极大制约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缺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环境
师范院校的管理相对严格和死板,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和约束。从各院校的课程情况来看,课程体系冗杂,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学生的工学知识、理性思维较为欠缺。除了一些必备的绘画基础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技术、工程和机械类知识学习不多,不仅在手绘能力、工具使用等方面稍显薄弱,而且又缺乏工科背景的严谨性、严肃性。再加上市场营销、消费行为类课程很少开设,也缺乏经济类学生的市场意识。宏观层面上的教学环境也较为封闭和独立,与外界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缺乏沟通缺乏,喜欢用内部管理来解决问题等。
二、特色构建的途径
(一)整合优势资源,倡导“大设计”概念
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艺术和商业的交融结合,具有极强的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特征,具有沟通和融合其他专业、学科的属性和能力。在高等师范院校里,一般应当包括有文、理、工等多个学科(院系)。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如果能够与相关的强势学科进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利用高等师范院校学科专业、研究资源等有利条件和内部优势,使艺术设计专业和学校其他学科专业的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使其得以更充分、更全面地发挥。
高等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积极倡导“大设计”理念。传统的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是指停留在对“物”的设计上的专业技能的关注上,这种狭隘的“小设计”观已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所谓“大设计”就是从更加宽阔的背景与视野去审视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站在设计之外思考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对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萌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不仅是在设计一种产品,更主要的是在创造一种文化。企业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是仅限于具有一定的技能和实践水平,更要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创新意识,具有解决问题的较为全面的能力。高等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转变传统艺术设计教育观念,把设计教育真正置于一个大的学科背景之下,真正认识到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与设计、感性和理性、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要在众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来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让学生接受文学、哲学、美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二)专业定位明确,加强师范性教育
前文提到的熱门专业人才几乎都有专业的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培养,例如动画类专业有以中国传媒大学为首的传媒类院校,服装类专业有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也是品牌专业,和这些院校相比,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尚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出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现实,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教育系统外就业时无法和专业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竞争,在教育系统内又无法与美术学专业毕业生相抗衡。因此,要办好高师院校的非师范艺术设计专业,就要努力彰显“师范性”办学特点,发挥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处理好“师范性”和“专业性”之间关系。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基本功的传授。要改变前文说到的尴尬事实,就要发挥高师院校“师范性”教育教学的优势。在理念上和行为上注意加强教育教学观念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传授学生的“做设计”技能外,还要注重“讲设计”、“教设计”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优化课程结构,注重教学实践。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创造多方面条件,在保证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广泛开设各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模式,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构筑全面科学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上也要做到和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对于《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普遍性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拓展,例如可适当开设针对青少年培养和艺术设计教育类课程,例如《艺术设计教学案例分析》《艺术教育优质课鉴赏》等。
由此可见,作为非师范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也要依托师范专业,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不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是相互促进、协調发展的关系。
(三)拓宽办学思路,服务区域发展
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师范类高等院校143所,基本上每个省、每座大中城市都会有一两所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办学特色,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着眼点,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的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这些高师院校共同面临的课题。从部分高师院校本科教学评估报告中凝练的特色项目中可以发现,不少地方师范院校把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地理位置所延伸的服务地域作为特色项目的重要支撑。如西南师范大学的“特立西南”、云南师范大学的“立足湄公河次区域”、岭南师范学院的“扎根粤西”、山东师范大学的“传承齐鲁文化”等。
高师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深入地方,寻找地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作为着眼点和研究方向,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除少部分同学可能进入当地基础教育学校从事美术专业教师外,大部分毕业生也可以成为当地的艺术设计、文化创意及相关专业领域发展的生力军,因为他们比别人更为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消费者行为特点等。我们应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因地制宜的建设和发展特色专业(或方向)。众多西方艺术设计院校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开设了玻璃、徽章、铁艺、会展等专业。同样,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省的几所师范院校,就可依托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在工业设计相关专业(或方向)上做一些尝试和探索;在服装业十分发达的浙江省,杭州、湖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师范院校则可结合开设服装类专业。这些专业的开设不一定要很大很全,只要做到有依托、有特色,做到小而精,就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
另外,学校在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依托当地独有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以笔者所在的江苏师范大学为例,学校所在地——徐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淮海战役主战场,两汉特色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各专业方向都开发了适合其专业发展的课题。如平面设计的同学对汉画像石图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动画、多媒体的同学就设计出了淮海战役数字博物馆、网上模拟展厅等;工业设计的同学也为服务于中国最大工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做出了一些尝试。例如在我校新媒体广告设计专业办学中,围绕汉文化的研究与教学主要做了以下尝试:其一,以我校汉文化研究院为依托,先后申报了各类汉文化相关的科研、教研项目近10项。这些项目大都是有关汉文化元素在徐州当地城市形象、旅游开发、文创产品等中的应用研究,很多项目不仅完成了理论研究过程,更是将设计成果转化成了设计实践。其二,在学生参与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对于汉文化的关注。例如笔者指导的“徐州两汉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获得了江苏省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该项创新训练的目的主要致力于将汉文化资源信息实现数字化的展示和传播。其三,在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上,也大力提倡学生选择汉文化研究课题,其中“汉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品牌设计研究”获得了2015年江苏省优秀团队毕业设计奖。总之,两汉文化相关元素的开发研究已经成为我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科研的重要特色之一。
结语
为打造好艺术设计专业及学科建设,高等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努力改变尴尬局面,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教学培养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明确专业定位,彰显“师范性”办学特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性强、选择性大”的高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同时,也只有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师院校自身特点,符合艺术设计专业自身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构建出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高等师范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