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
李进军+++金世能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教育部门合力来完成。学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人才不是零件,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模式进行量产。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既要注意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兼顾人才的个性特长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统一,为受教育者将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的许多孩子限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特长、天赋得不到较早的发现和培养,在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里的孩子,尤其是个性特长培养方面几乎是空白。
一、关于农村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目前,农村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总数远远超过城镇学生数量。对农村学生的培养,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不论从教育教学设施、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虽然近几年来国家致力于农村学校的建设和硬件配备,差距略有缩小,但还是没有可比性。通过我们的初步调查,仅仅就多媒体课程开设这一项而言,农村学校起码要比城市学校平均晚十多年!有些勉强已开设多媒体课程的农村学校质量和师资力量远远比不上城市学校,许多农村的中小学生甚至还不会开关电脑。
农村学校课程的开设情况更就是五花八门,有些老师身兼几种学科的课程,要想专业对口去上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老师有时候一天上几种课型,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至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那就是未知数了,更遑论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发现与培养了。人才的有些特长和天赋是要早发现早培养才能在黄金年龄段得到较好的发展的,否则就出不了成果,失去了培养的意义。我国有些体操艺术滑冰等运动员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了,发现他(她)们并进行培养应该是多大年龄的时候呢?这样无形中就让一些农村有天赋的孩子没有被发现,少量的被发现的好苗子也限于条件而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培养,结果肯定会出现“把一个科学家的苗子培养成了一个放羊娃”的情况。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的孩子由于看好城里学校优越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大量拥进城里的学校上学,无形中增加了城里学校和重点学校及名校的负担,造成城里学校班额过大,住宿紧张等诸多问题。据了解,许多城里的中小学,农村学生占有的比例已超过城里的学生。相应的一些城镇周边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出现了班额只有几个孩子的尴尬状况,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办不下去了,只好停办合办!这种状况同时又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有些农村家庭孩子的父母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了孩子进城念书之中,家长同时进城一边打工一边租房陪孩子念书!农村的只剩留守老人,又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而有些较为边远地区的有些学校则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进城上学,结果也有不少学校存在校舍不够,班额过大,师资匮乏的情况。像这样极端的现象在甘肃省白银市的平川、靖远、会宁、景泰等地十分普遍。
二、农村学校应加强人才意识,要有“伯乐”观
目前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配备形势严峻,比如外语、艺术、科技、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配备参差不齐,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待遇相对较差,生活条件落后,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思虑个人前途和成家等问题,根本不安心农村教育,在农村学校待不了几年就纷纷向城镇学校调动。农村学校落后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也制约了一些年轻教师才能的发挥,多功能教室、微机室、图书室、美术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等在很多农村学校仅仅只是一个奢望。边远地区甚至闻所未闻,造成了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方面与城市孩子相差甚远;虽然国家这几年来致力于推进教育均衡,有些地方实施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对口交流,城里教师到乡下学校支教等举措,但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而作为农村学校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设法走出困境,一方面应该设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将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足开全,统筹兼顾,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具备慧眼识英才的“伯乐”意识,留住教师和学生。同时应该和城里的教育机构达成交流合作,及时发现一些具有各种特长和个性天赋特点的孩子,如果学校无法给予较好培养,就应该和孩子的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将孩子送到有条件的学校加以培养造就。
农村学校还应该设法开设各种兴趣、特长、艺术小组等,并指定有专长的老师进行指导培养,使得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有一个施展才艺和发展个性能力的地方,有助于学校和老师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和特殊才能,因材施教,让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三、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减少城乡差别
尽管近年国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仍相当低,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相当大。国家应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大对中西部省份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努力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更大范围内教育均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和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让农村学校也有吸引力,能留得住年轻教师。由此才能逐步实现生源和教学质量均衡,消除“学生择校热”、“教师进城热”等乱象。
(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13]G201)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五中学)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就需要教育部门合力来完成。学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人才不是零件,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模式进行量产。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既要注意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兼顾人才的个性特长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统一,为受教育者将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的许多孩子限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特长、天赋得不到较早的发现和培养,在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里的孩子,尤其是个性特长培养方面几乎是空白。
一、关于农村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目前,农村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总数远远超过城镇学生数量。对农村学生的培养,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不论从教育教学设施、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虽然近几年来国家致力于农村学校的建设和硬件配备,差距略有缩小,但还是没有可比性。通过我们的初步调查,仅仅就多媒体课程开设这一项而言,农村学校起码要比城市学校平均晚十多年!有些勉强已开设多媒体课程的农村学校质量和师资力量远远比不上城市学校,许多农村的中小学生甚至还不会开关电脑。
农村学校课程的开设情况更就是五花八门,有些老师身兼几种学科的课程,要想专业对口去上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老师有时候一天上几种课型,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至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那就是未知数了,更遑论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发现与培养了。人才的有些特长和天赋是要早发现早培养才能在黄金年龄段得到较好的发展的,否则就出不了成果,失去了培养的意义。我国有些体操艺术滑冰等运动员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了,发现他(她)们并进行培养应该是多大年龄的时候呢?这样无形中就让一些农村有天赋的孩子没有被发现,少量的被发现的好苗子也限于条件而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培养,结果肯定会出现“把一个科学家的苗子培养成了一个放羊娃”的情况。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城市周边的一些农村的孩子由于看好城里学校优越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大量拥进城里的学校上学,无形中增加了城里学校和重点学校及名校的负担,造成城里学校班额过大,住宿紧张等诸多问题。据了解,许多城里的中小学,农村学生占有的比例已超过城里的学生。相应的一些城镇周边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出现了班额只有几个孩子的尴尬状况,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办不下去了,只好停办合办!这种状况同时又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有些农村家庭孩子的父母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了孩子进城念书之中,家长同时进城一边打工一边租房陪孩子念书!农村的只剩留守老人,又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而有些较为边远地区的有些学校则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进城上学,结果也有不少学校存在校舍不够,班额过大,师资匮乏的情况。像这样极端的现象在甘肃省白银市的平川、靖远、会宁、景泰等地十分普遍。
二、农村学校应加强人才意识,要有“伯乐”观
目前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配备形势严峻,比如外语、艺术、科技、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配备参差不齐,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待遇相对较差,生活条件落后,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思虑个人前途和成家等问题,根本不安心农村教育,在农村学校待不了几年就纷纷向城镇学校调动。农村学校落后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也制约了一些年轻教师才能的发挥,多功能教室、微机室、图书室、美术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等在很多农村学校仅仅只是一个奢望。边远地区甚至闻所未闻,造成了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方面与城市孩子相差甚远;虽然国家这几年来致力于推进教育均衡,有些地方实施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对口交流,城里教师到乡下学校支教等举措,但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而作为农村学校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设法走出困境,一方面应该设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将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足开全,统筹兼顾,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具备慧眼识英才的“伯乐”意识,留住教师和学生。同时应该和城里的教育机构达成交流合作,及时发现一些具有各种特长和个性天赋特点的孩子,如果学校无法给予较好培养,就应该和孩子的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将孩子送到有条件的学校加以培养造就。
农村学校还应该设法开设各种兴趣、特长、艺术小组等,并指定有专长的老师进行指导培养,使得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有一个施展才艺和发展个性能力的地方,有助于学校和老师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和特殊才能,因材施教,让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三、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减少城乡差别
尽管近年国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仍相当低,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相当大。国家应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大对中西部省份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努力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更大范围内教育均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和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让农村学校也有吸引力,能留得住年轻教师。由此才能逐步实现生源和教学质量均衡,消除“学生择校热”、“教师进城热”等乱象。
(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13]G201)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