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抑郁症患者到心理干预技术型教师的成长历程

    刘野

    〔关键词〕元认知干预技术;心理干预技术型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工作繁重,面对学生、家长、领导、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容易患抑郁症。近年来偶有曝出教师因患上抑郁症引发的事件:杭州某高校女教师上吊自杀,据悉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甘肃一名女教师杀死三名儿童后自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健康情绪中心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两成受访的中小学教师患有抑郁症。2012年6月4日,人民网海南视窗报道了《三亚一中学女老师宿舍自杀遗书称“累垮了”》一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网友纷纷对这位年轻女教师的离去表示惋惜。我看到这样的新闻更是悲痛万分,对这位年仅24岁的青年女教师的情绪感同身受。我曾经和这位年轻的女教师一样痛苦和绝望,如果没有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帮助,我很可能也会无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有了高效的心理干预技术,抑郁症不再是精神癌症

    2006年9月,我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中学教育事业中。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仅仅两个月,一向乐观、开朗的我竟然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在北京、天津久治不愈,彻底绝望,多次试图自杀……幸运的是,我的抑郁症被辽宁师范大学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的王晓楠用十次心理训练彻底治愈,我重返工作岗位。现在的我是一个幸福的妻子、母亲,高中英语教师、班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学校心理咨询室主管。

    2012年3月17日,90后南京大学生“走饭”上吊自杀。“走饭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开始关注数量庞大的抑郁症群体。“走饭事件”让我终于下定决心,顶着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站出来,帮助抑郁症患者,公布了自己的抑郁症经历,向社会呼吁:“抑郁症不是精神癌症,是可以通过高效的心理干预技术彻底治愈的!”

    元认知干预技术认为,几乎所有的心理障碍现象都是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几乎所有的潜意识心理活动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关键与核心因素的;而条件性情绪反应是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容易建立也容易消除。因此,几乎所有心理障碍都是可以消除的。

    在我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因为找到了有效的治疗途径而走出抑郁重获新生,他们中有些人也站出来帮助其他的抑郁症患者。《大连晚报》《现代女报》《天津日报》《环球时报》《南开有线》等十多家报纸和电视媒体对我走出抑郁症、帮助抑郁症患者、在学校开展元认知心理健康教育等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或转载。

    这一年多时间里,我要教英语课、当班主任,要抽空解答网友们的疑惑,同时还要照顾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和住在一起的婆婆;报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还创办了校心理咨询室,压力也算是很大了,可是我的心理状态却越来越好,每天大脑中工作灵感不断,我不仅健康,而且我感觉自己生活得很幸福!

    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可以用心理干预技术塑造的

    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下,难免会出现烦躁、压抑、焦虑等消极情绪。消极情绪的出现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教师和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甚至是和家人的关系。工作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消极情绪会进一步加重,还会出现焦虑情绪的躯体化症状,如失眠、早醒、神经性呕吐、厌食等。这时教师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陷入恶性循环,就会出现职业倦怠,接下来可能会患上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障碍。

    元认知干预技术能解决这一问题,对我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如果教师拥有元认知智慧技能,能时刻调控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总是处于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下,那么工作一定是高效的,人际关系会很融洽,职业幸福感也一定是较高的。在我从大连治愈抑郁症回到天津后的前两年时间里,我为了预防抑郁症复发,采用元认知干预技术不断地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就是处于这种状态下的。

    第二个原因:通过学习和练习元认知干预技术,把自身的个性和智力调适到良好状态,这种状态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进入一种潜意识增强循环的、持久的积极心理状态。

    金洪源教授说过“立足本职岗位,不断闪现灵感,潜意识地努力工作的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就是走进了这种幸运和幸福增强循环系统中的人。我最初学习元认知干预技术是为了彻底治愈被称为“心理癌症”的重度抑郁症。学着、练着,渐渐地把心理干预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当上了有本事的、心理干预技术型教师。因为高效地解决了教育教学问题,赢得了学生、家长和领导的高度评价。这样的转变让很多人,甚至是我身边亲人和朋友都感到不可思议。

    别人越是说我变得不简单了,我越发现自己能够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的潜意识心理观看到许多教育同行和学生家长看不到的学生潜意识心理结构。于是,我深深地相信:看到潜意识心理结构的教师,更容易发现解决许多难题的杠杆,工作效率也会实质性地大大提高。

    第三个原因:我听说北京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培训机构采取特别优惠政策,提倡和鼓励学员、患者反复地到培训班重复学习和练习应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在这些重复学习、练习的学员中,确实有许多人使自己变成了高效临床心理干预技术专家,在解决自身康复问题和解决其他人的心理问题方面,变得特别高效。于是,我一有空就去北京元认知干预技术培训班重复学习,反复听讲和练习同一门课程的内容。三年来,我先后6次到北京参加元认知干预技术培训班重复学习同一门课程。我很快就从那种仅仅“知道了”的知识结构状态飞跃到了一碰到患者、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大脑中就立刻涌现出高效解决方法、方案的灵感的水平。有了这种灵感思维状态,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层出不穷,灵感泉涌般冒出来,我每天都处于兴奋中,时刻沉浸在快乐中。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马立丽撰文分析这种状态时,称其为教师的天才思维状态,即灵感思路频繁、无倦怠的幸福状态。

    三、给学生插上元认知干预技术的智慧翅膀

    2013年10月26日,《天津日报》发表了记者肖秋生第二次采访我的文章《筑起一道“心理防火墙”》,报道了我如何培养自己的学生掌握元认知干预技术、防患于未然的事。我的想法和做法就是让学生拥有元认知干预技术智慧,高效调控情绪,塑造优秀性格,压根就不会和抑郁症沾边儿。

    “事实上,治愈神经症、分裂症、学习障碍等过程和培养天才生及培养优秀个性是同一过程,做的是同一件事,达到的是同一目标。”2013届毕业班里有个很优秀的女孩叫小宇(化名),各科成绩都很好,英语相对薄弱,在班里是中上等水平。天津高考听力20分满分,小宇班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满分,但小宇在天津市南开区高考听力模拟考试中只得了11.5分,在班里排倒数。小宇意识到这不是自己能力有问题,而是考试心理的问题。她主动找老师汇报自己的情况,老师判断她有严重的英语考试焦虑,并帮助她在放松情况下想象英语考试听力现场的情境和她的积极态度与行为。只做了四次训练,小宇在高考时听力就得了满分。小宇不仅解决了听力考试焦虑,还收获了干预自身心理的元认知能力。在接下来的高考复习中,她能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成绩稳步上升,最后被一所知名大学录取。高考结束后,小宇专门去北京参加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培训班。在北京学习期间,小宇说她每一天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她妈妈说孩子简直变成了另一个人,不但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大气了,还能用学到的知识教妈妈如何教育弟弟。进入大学,她当选班里的心理委员,还加入了学校的心理协会,用自己所学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去帮助更多的同学。

    “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天才不是天生的。”学习天才生和学习“低能生”都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心理学界的共识。教会学生元认知干预技术,不仅是为了预防各种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塑造自己天才的个性,把自己培养成某一领域的天才。给孩子们插上元认知智慧的翅膀,他们会飞得更高更远。

    四、培养家长们的元认知干预技术智慧

    世界上任何一个需要专业技能的职业都会有严格的岗前培训,持证才能上岗。唯有家长这个世界上最有挑战的职业却可以未经过任何培训直接上岗。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难免犯错误、走弯路、迷茫困惑。因此,家长需要学校教师给予科学的指引和帮助。我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精心组织设计每一次家长会,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案例,深入浅出地教会家长一些元认知干预技术知识。很多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考试后开家长会,而我班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们喜欢开家长会。因为每次开完家长会,家长们都会变得更加理解他们,家庭氛围也会更加融洽。

    小明(化名)在学校是一个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的男孩,可是在家里和母亲水火不容,母子一见面就会吵架,母亲不得不搬出去住。小明来自单亲家庭,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既要工作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妈妈无法理解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为什么会和自己反目成仇。每次吵架小明都会“面目狰狞”地对妈妈大吼大叫,出口伤人,妈妈的心都碎了。小明说妈妈心理不正常,总会为一件很小的事大发雷霆,自己在家里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母亲一冲他发火,他就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说出很过分的话,做出很过分的行为。小明事后很后悔,想向妈妈道歉,但一见面两个人又开始吵起来了。母子矛盾让双方都很痛苦,都想努力改变,却做不到。经过和老师一起分析,才知道原来妈妈处于高焦虑状态中,每次看到孩子磨蹭、拖沓就会火冒三丈,情绪无法自控,习惯性的刺激话语就会脱口而出。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母亲的过度言语刺激会让孩子委屈愤怒,导致情绪失控,做出很不理智的事情。时间长了,母子二人的大脑中都形成了严重的消极条件性情绪反射。只要母子一见面,就会引发两人大脑中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就会过度吵架,直到无法在一起生活。

    母子矛盾在元认知干预技术中可以用S-E-R表征,其形成机制就是一种条件性情绪反射,即一遇到小明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S)时,母亲就会自动地产生一种条件性的情绪反射。当她的焦虑情绪升高以后,她的思维也受这种高焦虑情绪驱动而不能自主。尽管她明明知道孩子有一些小毛病是正常的,但还是控制不了要发火,喋喋不休地指责。而母亲的言语指责是小明的刺激点,小明知道母亲的批评是为了他好,可还是忍不住和母亲争吵,恶语相向。明白了这个道理,母子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决定相互帮助、一起改变。我给母子二人分别做了临床放松暗示训练,塑造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应的程序及积极情绪反应,并教会他们一些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母子二人终于可以和睦相处。

    五、元认知干预技术应用于教学

    偏科问题在中学生中很常见,很多家长花高价请名师辅导孩子,往往收效甚微。经过长时间努力不见成效,家长和老师往往就会说,这个孩子天生就不是学这一科的料。一旦认为偏科是天生的,孩子、家长和教师都会放弃希望,不再作任何努力。很多学生因为某一两门学科的偏科,导致和自己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元认知干预技术》一书的观点认为:学生偏科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偏科是一种学习障碍,是容易改变的。

    金洪源教授指出,学习障碍学生大多对学习都有一种潜意识的条件性厌学情绪。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是指一种在条件反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本人不曾意识到的或本人意识到却不容易控制的情绪反射。如果带着消极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去学习,势必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林林是高一理科实验班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但是英语成绩在年级是倒数,每一次英语都丢很多分。林林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记不住单词,他每天花三个小时背单词也没有效果,一到单词考查时还是不及格。经过了解,林林在背单词时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害怕自己记不住,心烦意乱,不由自主地走神儿、自责。在我给他做完第一次放松暗示训练后,林林就反馈说:背单词时心很静,不烦了,能记住了。后来又做了两次放松训练,巩固林林背单词的状态。此后林林背单词再没出现记不住的现象,单词测验成绩直线上升,在班里考了前五名。林林的整体英语成绩也稳步提高,由年级倒数到高一结束时在年级中处于中等

    偏上。

    如果教师都会用元认知干预技术,那么在教学上就可以四两拨千斤,看似轻松却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会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最幸福的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会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而不会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无奈放弃学业。

    金洪源教授说:“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技术的传播与推广,能够为广大人民大众所知并服务于人民大众,可能是一件比研发这项技术还困难的大事,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从2006年到2014年的八年时间里,我由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成长为一名心理干预技术型教师,一直在宣传和推广元认知干预技术,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和学生都是元认知技术的受益者,他们中的一些人也站出来帮助更多的人。元认知干预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还能广泛应用于教育事业,有助于培养拥有优秀学科智力和优秀人格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天津南开翔宇学校,天津,3001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