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父爱
朱卫阳
男孩多多内向、乖巧,我发现他不太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在班里与女孩子互动更多,也不像其他男孩那样喜欢铠甲勇士、奥特曼,这引起了我的关注。我翻看了一年多来他的所有绘画作品,居然从来没有出现过爸爸的形象。
为什么多多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约多多妈妈面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原来多多是二胎孩子,他有个大他15岁的哥哥,妈妈42岁时意外怀了多多。爸爸觉得养孩子很累,压力太大,坚持不要二胎,而妈妈则坚持要生下来。这也是多多小名的由来。多多出生5年以来,爸爸没有陪他玩过,甚至两人互动都很少。到后来多多自己也不愿意亲近爸爸。父子之间已然存在一堵无形的墙。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改变多多的现状,必须帮助他找回缺失的父爱。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有所作为。我多次尝试联系多多爸爸,可他拒绝和我聊多多的事情,所以我只能建议多多妈妈与他爸爸多交流,希望多多爸爸多了解多多的情况。
同时,在幼儿园我尝试每天给多多讲亲子绘本故事,如《我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长大了当什么》《我的爸爸真麻烦》《会魔法的爸爸》等,希望多多从中明白有爸爸的家真好,唤醒他对爸爸的爱。
一天,多多妈妈病了,多多爸爸第一次来园接多多。尽管多多爸爸神情紧绷,但我还是抓住这个机会与他进行交流。我更多地與他交流了多多在园的好的表现,希望引起他对多多的关注。同时,我委婉地与他沟通多多某些反常的行为,并告诉他如果不及时干预,不利于多多的健康成长,希望他能和我们一起努力,帮助多多改变现状。这次多多爸爸没有拒绝和我交流,并表示愿意改变自己对多多的态度和行为。我便趁热打铁鼓励多多主动靠近爸爸。在“我爱我家”主题活动中,我引导多多调查爸爸的职业等信息。第二天,多多顺利完成了任务,我非常惊喜。当时,多多妈妈兴奋地告诉我,这次调查过程是父子俩5年来最长时间的相处与对话。父子俩终于走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那天,多多在班里唱了一首《孝心到永远》,我把多多表演的视频发给了多多爸爸,他回复了一句“谢谢”,这让我很受鼓舞。之后我又经常把多多在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份美好都以视频、照片等形式发送给他爸爸。而他爸爸的回复不只是感谢,还会跟我说一些多多在家里发生的事以及他的感受。
看来多多的爸爸真的改变了。我便和多多约定:双休日和爸爸一起做一件喜欢的事情。每周一多多都会告诉我他和爸爸一起做的事:他们有时一起下棋,有时一起讲故事,有时一起散步……渐渐地,多多和爸爸一起做的事越来越多。
新学期,我发现多多开朗了很多,和男孩子在一起时有了共同话题,偶尔还能听见他谈论自己的爸爸。爸爸也偶尔会接送他上、下幼儿园。在班里组织的“桥这一家子”主题活动中,多多爸爸还陪多多制作了手工桥带到幼儿园。亲子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
我让多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和爸爸一起做过的最快乐的事情。于是,一家人去动物园、去逛书城、去做客,这些家庭日常事被呈现在多多的画面中。多多稚嫩的画笔还画下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爸爸讲完故事后问我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在我回答完后,爸爸妈妈咯咯咯地笑了。”“我和爸爸比赛跳绳,爸爸总是不守规则,后来我的成绩远远超过了爸爸,爸爸只好认输了。”从多多的画作及其讲述中,我能感受到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更能感受到多多内心激荡的喜悦。
天长日久,积水成河。爸爸终于回到了多多的身边,多多也越来越像个男子汉了。
在现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不少家庭把养育孩子的重任或交给老人,或交给母亲。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在减少,甚至成了“隐形父亲”。这就需要家园沟通保持畅通,家园共同努力,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