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创建博士后培养新平台

林琳
[摘 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培养留学回国博士后的模式,为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创建了新的平台。通过联合培养,有效提高了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归国留学人员与国内科研人员不同科研理念和学术风格的融合,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疾病防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后;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34-02

随着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崛起,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作为知识与科技创新的“智高点”,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重点,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进入21世纪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没有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想进入一流发达国家的行列是不可能的。
为了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和新模式。[1]目前,我国的高校与企业联合(以下简称校企联合)、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以下简称校院联合)、高校与高校联合(以下简称校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与科技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就是这种创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2]
几年探索的实践证明,不管是校企联合、校院联合,还是校校联合,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打破了只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搞教学、搞培养的封闭模式,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彼此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产生了1+1>2的效果;能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双方共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西疾控中心)联合培养留学回国博士后工作,就是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在创新方面最好的探索和实践。

2012年6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同意广西疾控中心与中国疾控中心联合招收培养留学回国人员覃光球博士。为了充分发挥广西疾控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中国疾控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双方各自的优势,决定由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白雪涛(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和广西疾控中心唐振柱(主任医师)与赵鹏(主任医师)共同担任合作导师。
覃光球博士,毕业于(美)德州理工大学环境毒理学专业,在环境毒理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是美国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SETAC)会员,多次参加国际环境学和毒理学专业国际会议并发表会议摘要。
覃光球博士进站后,在三位导师的共指导下,以水生环境化学捕食信号与有机磷杀虫剂交互作用的响应和机制、水生环境化学捕食信号干扰杀虫剂毒性的响应和机制[3]、化学捕食信号干扰有机磷杀虫剂毒性的响应和机制[4]等研究创建了杀虫剂在含有化学捕食信号环境中的生态风险评估体系。[5]这为有效评估杀虫剂在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研究开发新型环保杀虫剂以及控制水域有害生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我国化学捕食信号与污染物的交互作用究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关键思路。
实践证明,中国疾控中心与广西疾控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后的模式,能有效促进教育与科研资源共享,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搭建新平台,是一种“多赢”的模式。

联合培养博士后模式能够实现中国疾控中心与广西疾控中心教育与科研资源共享。通过联合培养,有效利用了中国疾控中心与广西疾控中心各自的资源优势,并使其达到效益最大化。
中国疾控中心设有“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免疫学、病原生物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等诸专业;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约200人;有博士生导师6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这些导师均为科研、疾病预防控制的专家,承担着大量的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工作或国际合作项目,他们既有先进的理论,又有在长期科研工作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
广西疾控中心拥有自治区人才小高地之称,是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FETP)基地、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设有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科研人员中,45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为广西优秀专家;在地方病防治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奖励。
中国疾控中心与广西疾控中心通过联合培养博士后的模式不仅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互补和融合,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国家与地方疾控中心实质性的科研与知识交流,推动疾病防控事业的整体发展。

联合培养博士后模式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提了高培养质量。中国疾控中心是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四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公共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其重要职能。联合培养博士后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模式,而且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搭建了新的平台,尤其是联合培养海外回国博士后的实践,更加突显了这个新平台的重要作用。
海外留学人员在国外只身求学,独立自主的生活经历,历练了他们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的学术风格,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学习的留学人员具有更加前沿的知识结构和先进的科研理念。这种开拓创新的作风和前沿的知识理念,为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归国留学人员与国内科研人员不同科研理念和学术风格的有机融合,非常有利于我们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

联合培养博士后模式能够使中国疾控中心、广西疾控中心和在站博士后获得三赢的效果。不管是中国疾控中心的高层次人才下沉与广西疾控中心科研人员合作,还是广西疾控中心的科研人员上升与中国疾控中心的高层次人才联合,都打破了过去较为封闭的体系,为走出去、请进来开拓了新通道。通过上下结合,有效提高和拓展了博士后培养平台,为提高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实现了三赢。首先,对于在站博士后而言,能够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两级的教育和科研资源,更好地拓展研究思路,深化研究领域,实现研究目标。两年时间里,覃光球博士后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累计发表论文1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SCI论文3篇。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丰收。其次,对广西疾控中心而言,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纽带,在分享中国疾控中心智力和技术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进站博士后科研骨干作用,形成了以进站博士后为核心的创新团队,有效提升了中心的科研实力,促进了学与研的共同发展。再次,对中国疾控中心而言,能够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疾控事业发展相融合,为国家提供创新的科研成果,促进了疾病防控事业的整体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质量和标准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与科技的相互依存和结合也更加紧密。校企联合、校院联合与校校联合培养跨行业、跨专业和跨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将会是一种常态和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进程也证明了这种发展趋势。
中国疾控中心和广西疾控中心作为教学与科研的集合体,打破了行政和地域界线,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外延形式进行扩展和延深,创新资源共享的新平台,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次两级疾控中心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创建博士后培养新平台的实践,必将对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丰富培养内容和形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疾控中心与广西疾控中心联合培养留学回国人员覃光球博士后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是,培养的实践经历和可喜的成果却给我们留下了有意的启迪。1.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为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搭建更多、更好的新平台,使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拓展出一片新天地。2.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为人才培养与科研有机融合创造更加适宜和有利的环境,使之多出成果、出好成果。3.也只有通过创新,疾病防控工作才能适应国家快速发展的需求,有效提升疾控中心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传生,张琪主编.突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2] 李新男,张杰军,张赤东著.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模式比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3] 覃光球,卢豪良,等.水生生态环境中捕食信息素的生态学效应[J].生态学报, 2014(10).
[4]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ly realistic daily temperature variation on pesticide to xicity to aquatic invertebrates,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5] Bioaccumul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fiddler crabs (Uca minax) exposed to weathered MC-252 crude oil alone and in mixture with an oil dispersant,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