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办特色鲜明高职院校

李福兰+卜珺
王伟,教授。1963年11月出生,山东人。198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曾担任北京农学院副院长、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12年3月至今担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3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一项,在《生产力研究》《农业科技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7部,主持、参加科研项目9项。
6月27日,为期1个月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闭幕,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荣获7个一等奖,总成绩位居北京市高职院校第一名。为此,记者就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特色专访了该校党委书记王伟。
记者:欣闻贵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成绩骄人、名列前茅,作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请问贵校的办学优势、特色有哪些?
王伟:通过这次大赛,多年来学校坚持竞赛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以赛带教 以赛带学”、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注重实训设施建设和“双师型”师资模式改革等工作受到了肯定和鼓舞。今年我们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得的一等奖数量在全国也是第一。
学校始终坚持“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为适应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按照建设以生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为特色的京西现代产业体系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将办学定位调整为“立足工业,面向北京,辐射首都经济圈,为北京现代制造、城市建设、电子信息、安全生产及现代服务等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办学特色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把握高职内涵准确定位,深化教学改革保证质量。学校结合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动态,实施“三个全部”,即全部专业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全部课程统一更新了课程标准、全部课程融入了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完成了人才培养标准的优化工作,巩固“重点专业引领工程”。二是重视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教育过程整体推进。学校近三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国家级重点专业对口率近90%,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持续增长,2012年被评为“全国就业50强”。学校在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统一,学训一体”的基础上,按照“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要求,把传统教学楼改造为学训一体楼。三是产学合作服务区域发展,校企互动构筑就业平台。学校追踪区域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积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重实效的校企合作,构建了“学校+科技园区”“专业+大型企业”“专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专业+校办企业”和“专业+行业协会”五种典型产学合作模式,构筑起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平台。此外,学校按照人才培养定位,依托行业优势,创建了“一体两翼”的特色办学模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刚刚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记者:您觉得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职业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伟:这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非常重要。在新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第一,会议更加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李克强总理也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第二,会议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功能。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从个体的发展层面,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职业教育成为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第三,会议更加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既要包括各个层次、各种类型,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又要突出中国特色,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的同时,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与中国教育的特色。第四,这次会议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要求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第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新形势对职业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呢?第一,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提升就业品质。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内涵,适应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定位,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高品质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立足服务新型城镇化,扩大职业教育培养对象。一方面,随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是对新型职业农民与现代化农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高职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自觉责任和重要使命。第三,发挥职业教育特色功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满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构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沟通衔接的“立交桥”。
记者:新形势下,您认为高职院校该如何定位?其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教育部提出“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可以举办职业教育,并鼓励三本院校开展职业教育。您是如何看待这个举措的?
王伟: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众多,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因此,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明确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教育公平和区域统筹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要上层次和水平,要有发展的效率和成功率,核心竞争力是重要筹码。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使高职院校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法宝。另外,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水平高不高,要看其是否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相对优势,即独有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并深深融人高职院校内质中,并支撑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能力系统。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室教学是能够突显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在我看来,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院校都有其定位和特色,也有其相应的办学优势和资源条件。如果培养出来的人“高不成低不就”,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我们在开展职业教育时,要始终明确这一清晰目标。我认为如果要想真正加强职业教育的地位、改善职业教育的现状,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才是明智之举,让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有较好的继续教育机会,让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可以很好地融会贯通,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记者:人才培养是贵校“三个面向”战略方针的落脚点,您对大家普遍关注的高职学生的学历问题怎么看?
王伟:我国社会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学历社会”难以避免,无论用人单位、学生家长,还是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看重学历。实际上,这个问题正在逐渐转变。一方面,国家在强调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同时,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应聘者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本科毕业生已经不是社会精英的象征。这种情况下,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教育的意义就是激发他把自己这个优势、潜能调动出来。高学历不一定适应每一个人,没有高学历也可以成为优秀人才。学历重要,能力素质更重要。
在这种环境下,学历问题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构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沟通衔接的“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开放融合、互连贯通的完备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才可以有更长足的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学历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贵校未来的发展思路?
王伟:北京职业院校需要围绕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为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的成员之一,也提出了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全国领先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为此,要努力使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达到举办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水平,跻身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前列。经过7年的建设,实现“六个显著提升”,即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育人条件显著提升。
今后五年是学校实现发展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重点完成以下主要任务:一是着力推进专业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结合学院传统优势和办学条件,加快专业改造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形成结构协调、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重点建设服务现代制造、城市建设、电子信息等产业的专业,扶持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建设水平,办出特色。二是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道德文明素质和职业素养。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教学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继续推行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三是着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围绕专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分类管理、分层建设、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优化结构,大力提升水平,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四是着力推进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社会贡献度。依托专业优势,以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为平台,重点加强科研和技术服务团队建设,强化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开发;通过联合攻关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服务企业、服务行业的水平和层次。五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内涵发展驱动力。完善合作发展长效机制,依托专业优势,联合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组建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健全两级管理体制,增强系(部)发展动力,强化系(部)发展责任;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健全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优化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的环境,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
微访谈:
记者:对您启发最大的一句教育名言是?
王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记者:您最崇敬的教育大家是?
王伟:陶行知、蔡元培。
记者:您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是?
王伟: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好学生。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
王伟:品德好、学问高、爱学生。
记者:您的兴趣爱好是?
王伟:读书和打乒乓球。
记者: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王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换位思考、互相尊重。
[责任编辑:李艺英]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