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反对形式主义的思想利剑

张谦
【摘 要】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一般与个别、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统筹全局的领导方法,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结合当前反四风的深入推进,灵活运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领导方法及指导原则,对于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提高领导水平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形式主义;四风;领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0-0030-02
反“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形式主义”则被列为四风之首。马克思曾经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形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厚的哲学根基和理论渊源,这个根基和渊源就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而在现实中,因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背景的影响,形式主义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呈现出愈演愈烈之风,特别对党的形象、党的事业产生了极其消极恶劣的影响。联系当前实际,重温《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这一党在延安时期关于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文献,对今天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建设党的伟大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诞生的历史背景
1938年武汉会战的结束,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斗争重点开始从国民党军队为主的正面战场逐步转为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为主体的敌后抗日。这一阶段,斗争形势复杂,根据地处境艰难,另外,从我党自身而言,随着红军时期保留下的精华逐渐消耗,大量新补充的党员干部素质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如此严酷的斗争环境,同时长期遗留下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之风尚存,这些都对我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斗争起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毛泽东同志1943年在延安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这一文章。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是毛泽东同志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在总结革命历史经验和延安整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革命斗争实践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就党员干部领导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所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精炼概括出毛泽东同志一贯的领导方法和指导原则,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改进思想作风、提升领导水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并进而取得全国解放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与理论准备。
二、文献的深刻内涵及重要意义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离开人的实践,离开人民群众的智慧,也就不会有正确的领导,更不会有英雄人物的出现。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听取采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文献中,毛泽东同志重点论述了两个结合与一个中心的思想理论。
(一)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科学的实践论第一次被引入到认识论当中,成为认识的基础、来源以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另外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思想也体现了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只有通过深入分析个别事物的个别规律特点并进而总结出适用于一般事物的普遍规律,以达到由认识个别事物到认识某一类普遍事物的目的。毛泽东同志通过阐述这一思想,指明了领导干部在面对不同的工作任务时,需通过对个别的深入探索研究,得出经验方法,进而推广至一般任务中去,同时进一步检验和完善,逐步升华。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特区的设立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在这一块块试验田中得到的个别经验做法,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并进行推广,以点带面,使得经济特区这个桥头堡成功引领中国经济实现了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中“三个活的灵魂”之一,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我们党的根本利益,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最高价值追求。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完成一切工作的根本途径。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才支撑着我们党走过了近百年的光辉历程,这是我们不竭的力量源泉。正如淮海战役胜利后陈毅同志深情的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前进。
(三)统筹全局,确定中心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这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又一重要原则。任何单位在任何时期,都只有一项是中心工作,在诸多矛盾中只有一个是最要矛盾。只有把握住这一原则,领导干部才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最优化运用,得到最大化效益。倘若鼻子眉毛一把抓,则必将导致单位工作混乱、人员顾此失彼,最终一事无成。领导者在这中间起到的是决定性作用,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通盘考虑、细致筹划、精确定位、合理布置,做到事有轻重缓急、活有主次先后,如此才能使任务紧张有序、效果事半功倍。
三、文献对新形势下反对形式主义的深刻启示
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面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国内复杂情况的严峻考验,十九大明确了一个时期党的奋斗目标和长遠规划。值此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更要秉承文献之精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改进作风,以建党之初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崇高追求、过硬作风做好各项工作。
(一)站在时代的高度——认清反形式主义的严峻形势
毛泽东指出,“形式主义害死人”,这句话从提出之日起就对我们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目前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大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风问题已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虽然纠正“四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依然严重,尤其是形形色色变换外衣的形式主义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警示灯和绊脚石。
形式主义是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来产生的一件有毒副产品。以文风为例,今天我们读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题词、批示以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一大批史料文獻,可以看出其文风之简洁朴实令人感慨。而当前有的机关的文字材料空洞冗长,并且不被圈阅修改数十次就体现不出领导的高水平。文风问题体现的是工作作风问题,甚至影响到党和国家的根基与形象。形式主义就像一个毒瘤,寄生在党和国家的肌体上,虽无形,却有切肤之痛。
(二)站在文化的高度——破除反形式主义的逻辑怪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随着反四风的深入,四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种,甚至出现了越反形式主义越多,以新的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等新现象,这值得我们深思与警惕。这些新现象突出表现为,以会议来落实会议,以抄笔记来代替学习思想理论,以新的形式来替代和反对旧的形式,特别是不少领导干部以传统文化为借口抵制落实。中国封建社会自隋朝建立科举制起,写文章就成了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基本途径,经过唐、宋、元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明清八股文的出现达到了顶峰。无数饱学之士凭一篇著作由此步入仕途、为民办事、为君效忠,以文章治国成为正道,但传承至今,这一正道已被扭曲歪解,不少领导干部只看写的不看做的,不去基层调查研究只坐在办公室冥思苦想,形式化的文字材料代替了实践中的勤学苦干,长篇大论的泛泛而谈代替了真实的文字表达,同时滋生出弄虚作假、空谈虚干等问题。这些都导致纠正四风陷入了死循环的逻辑怪圈。
(三)站在历史的高度——探究反形式主义的问题根源
真理只有通过最朴素的形式才能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办公室的形式主义会滋生懒政惰政,战场上的形式主义会导致兵败身死。简明高效应该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程式的最高追求。破除形式主义的怪圈,从领导入手,从领导方法入手是必须的、也是首要的。不论是基层干部群众、或是大多数领导干部,没有人愿意把时间精力耗费在无用且无效的形式当中。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没有了领导的喜好,形式主义也就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营养沃土。而破除这种喜好,文献中关于领导与群众的结合,可以说直指病根。形式主义之所以大行其道,无法根治,就在于部分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好大喜功,只求好看不求时效、只唯上不唯实。因此,要坚决从抓领导干部作风入手,从抓领导机关作风入手,切实做到与群众密切结合,真正从思想上打牢过硬作风、从行动上摈弃一切形式主义,将有限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当前,全党上下通过深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深化了我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要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夯实各级党组织主要领导的主体责任,针对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以形式主义为首的四风问题,努力使党的风气好起来,让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
[2]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领导方法探究—— 重温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J].安徽行 政学院学报,2013,(4).
[3]胡鑫敏.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群众路线思 想探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责任编辑:褚永慧]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