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班级建设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史立伟
班级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集体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当前,部分大学生班级仍存在部分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积极性不高,班级活动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对班级缺乏归属感,同学间、师生间缺乏沟通交流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班级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充分发挥班级建设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班级为核心,着力营造同学和谐共处、责任共担、发展共荣、亲如家人的班级“家”氛围,取得积极成效。
倡导“以班级为家,以同学为亲”的建设理念
学院倡导“以班级为家,以同学为亲”的人文建班理念,即每位同学之间都是自家兄弟姐妹,都是家庭中的核心成员;引领学生树立“家庭成员一个都不能少”的全员建班精神,在集体的智慧与亲情的温暖下,和谐共处,共同成长,携手走过丰富多彩的大学岁月,成为“同甘共苦”的“一家人”。在“以班级为家,以同学为亲”理念的指引下,学院班级建设的一些活动均围绕“家”进行,新生的班级“家”年华、“宿舍文化节”“文法戏剧节”等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均强调班级整体的凝聚力,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有极大的参与热情,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很大提高。
强化辅导员与班导师、学生基层组织间的“两联动”机制
1.强化辅导员、班导师联动育人机制。以“团体辅导”和“深度访谈”为载体,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基础作用。在班级“家文化”的构建过程中,辅导员一方面深入学生班级开展班会,与学生就学业、生活、班级建设等问题开展“团体辅导”;另一方面针对班级学生骨干就班级工作进行“深度辅导”,对难以融入大家庭的成员开展“深度访谈”。同时,以“专业教育”为落脚点,充分发挥班主任建班的牵引作用。定期举行班主任见面会,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及时传递专业领域发展的新动态,对思想困惑、课程学习、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班主任从小处入手,切实地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努力解决他们内心最困惑、最烦恼的问题,赢得学生的接纳和信任,为增强班级整体凝聚力作出了贡献。
2.深化学生基层组织联动建设机制。目前,学生基层组织包括党支部(党小组)、团支部和班委会。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注重发挥三者的联动作用,构建了“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在班级内部形成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会三者通力协作、全力建家的合力,充分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班级党小组是班级的政治核心。党小组负责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有关精神,组织开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教育和党建活动,指导和协助团支部、班委会处理相关班级事务;班级团支部是党的助手,全面负责班团支部的日常性工作,定期召开班级团支部会议,研究、计划、组织团支部活动并配合班委会开展各种活动等;班委会主要负责班级事务性工作,定期召开班委会例会,协调班级的学风建设、文体活动、心理帮扶、寝室建设等工作。
把握好班委选举、集体活动、班级内建“三个时机”
1.把握班委选举重要步骤。学生干部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也是班级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学院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引导班级学生在选举班委时优中选优。“第一管”: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打破班级初建时的陌生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第二管”:通过学生在军训期间的日常表现,选出新生联络员,对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以点带面构建班委会雏形;“第三管”:通过发挥新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入党积极分子等其他成员参加班级建设,同时增进同学间交流沟通,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综上,班级骨干力量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通过自主竞选、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众心所向、代表全班同学利益的班委会,为班级发展和班级凝聚力、向心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把握集体活动关键时机。班级全员参加的大型活动是推动班级向心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全员型精品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例如:新生的班级“家”年华活动、“文法戏剧节”活动,各个班级积极编演、全员参与。学院开展的新生“3+2”篮球赛、拔河比赛、师生综合运动会等精品体育活动均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参与。“全员型精品活动”为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同学们在竞争中为集体荣誉而作出的努力,成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的强大动力。
3.紧抓班级内建重要节点。班级内部建设是提升班级向心力的重要载体。除了传统班级内建工作中的班级聚餐、集体出游等形式,学院还提出“紧贴学院文科特色,广泛开展红色教育”的主题,开展了“班级红色文化行”系列活动:组织班级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60 余年的历史变迁;带领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专题展览,学习革命先辈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的光辉历程。活动中,学生们认真讨论学校发展史、共产党奋斗史,看到了学校60 余年的沧桑巨变,看到了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作出的牺牲和奉献,无不动容。
着力搭建学风、班风、舍风、学生成长“四大平台”
1.学风建设平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学院结合国家、学校的相关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持久的学习习惯。在日常工作中,学院设计了“导员足迹”工作手册,坚持实行辅导员每周“3+2”计划—三进课堂、两进宿舍,实现对学生动态的全面把握;实施完善“三个一”工程,即引导新生每学期阅读一本专业名著,每个月与专业导师进行一次深度交流,每周由学习委员总结一次班级学习情况并邀请教师答疑解惑。此外,学院通过开展专业交流会、系主任见面会、优秀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掌握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通过建立班级集体自习制度、学习小组互助制度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发挥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在学风引领中的重要作用,开展“1+1”帮扶计划。
2.班风建设平台。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学院充分挖掘文科学生心理特质与潜在能力,搭建突出以“班级”为核心的精品育人平台,打造了如“戏剧节”“五四赛诗会”“宿舍文化节”等独具魅力的文化活动,引领学生思想,以学生为本位,以班级为核心,重点突出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以积极的文化影响人、鼓舞人。在戏剧节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剧目,积极动员班级力量,调动班级成员积极性,发挥班级成员创造力,鼓励每位班级成员积极参与戏剧节剧目的构思、编排和演出,为班级尽自己的一份力。每个班级的剧目都饱含着对于班级建设的文化思考,每一次演出都是对学生的精神洗礼。
3.宿舍建设平台。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宿舍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舍风建设。举办以“学会生活、品味生活,共建你我小家”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通过对宿舍布置、宿舍日志、才艺展示、宿舍个性文化等多方面的考核,评选出勤学楷模之家、学生公仆之家、温馨小屋之家以及环保卫士之家。
活动增进了宿舍成员间彼此的了解、深化了友谊,并且促进了彼此间的团结与互助。学院在班级内部,以宿舍为单位,面向班级其他同学,开展“宿舍大讲堂”活动,丰富班级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深化寝室文化生活内涵,营造富有特色的寝室文化氛围。
4.共同成长平台。在班级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传统单一的说教模式并不能满足当下学生需求,高低年级的朋辈辅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院充分注重先进班集体的榜样作用和“传、帮、带”的引领作用,不仅打造了获得校级“最佳团队”的班级,而且以首都大学、中专院校“先锋杯”优秀团支部作为班级建设榜样,积极探索建立高低年级互动的“1+N”班级共建模式,以老带新,以先进带后进,推进一个优秀集体对接多个低年级集体,发挥先进班集体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