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教学策略

    曾迪 葛瑞红

    

    内容摘要: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能愿动词一直是重难点,其中最难的部分是那些有多个义项并在某些句法、语法功能上具有相近性的能愿动词。本文以相似能愿动词“想、要”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它们进行语义和语用分析,再从语义、语用与句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辨析,最后在教学策略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关键词:能愿动词 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

    一.能愿动词“想”“要”的语义和语用分析

    对相似能愿动词词义的理解有助于正确和更好地使用能愿动词,但相似能愿动词在语义上存在交叉点,这是导致外国学生犯错误的重要原因。为减少误用,对相似能愿动词进行语义与语用分析十分重要。

    (一)语义分析

    关于能愿动词“想、要”的语义问题,前人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释义为基础进行语义分析。

    1.“想”

    吕叔湘在其著述《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把“想”这个动词概括出了六种义项:①表现思索;②表现回忆;③表现预估;④表现打算或期望;⑤表现怀念或期盼;⑥表现记住,不要忘了。[1]在这本著述中,“想”为一般动词。但其中第四个义项,“表现打算或期望”,就有能愿动词中表意愿的内涵,因此,“想”作为能愿动词时的语义是表现打算或愿望。

    2.“要”

    吕叔湘在其著述《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给“要”定位了五种义项:①表示做某事的意志;②表示需要,应该;③表示可能;④将要;⑤表示估计。[2]在这里要注意区别意愿类能愿动词“要”和动词“要”的区别,作为能愿动词时,主要是表现“意愿”或表现必然性。因此,我们归纳语义主要是:①表意愿;②表理应;③表可能;④表估计。

    (二)语用分析

    1.“要”

    ①表意愿:“要”侧重表达意志,语气坚决。例:“我要学习汉语”,表明自己学习汉语的强烈意愿。可以单独回答,但不常用。

    例:“你现在要去上课吗?”可以单独回答“要”,但常用“要去”;

    否定形式:表否定时一般用“不想”或“不愿意”。

    例:“我要去国外旅行”“他要来中国留学”的否定表达是“我不想(不愿意)去国外旅行”“我不想(不愿意)来中国留学”。

    ②表理应:多用在将来(未然)的情况。

    例:“路很路很滑,大家要小心”,“说话前要三思而后行”。

    否定形式:表否定时多用“不要”、“不用”,一般用来表示禁止或劝阻。例:“安静,不要吵了”,“做事不要冲动”。

    ③表可能:表示预计,可能性很大。

    例:“快点走,我们就要迟到了”中的“迟到”的可能性很大,“天黑了,大概要下雨了”中的“下雨”的可能性较大。

    否定形式:表否定时用“不会”或“不可能”。

    例:“A:快点走,我们就要迟到了!B:别担心,不会(不可能)迟到的”。

    ④表估计:只用在比较句中。

    例:“我比哥哥要高一些”,“他的汉语水平要比我好很多”。

    2.“想”

    表示意愿之意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仅停留在心理层面的想法;二是包涵着一种有商有量的语气。第一种表达想法时,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例如“我很想学习汉语”,“我非常想学习汉语”带上这些词后,意志上的要求更强烈一些。

    二.能愿动词“想”“要”的辨析

    “想”和“要”是一对相似能愿动词,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留学生常常将这一对相似能愿动词的用法混淆,造成偏误。因此对它们从语义、语用和句法上进行详细地对比分析,让留学生能够清晰地明白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才能够在具体的日常语境中恰当的使用能愿动词进行交际。

    (一)从语义上比较

    根据上文归纳的语义,二者都有“表现打算或愿望”的意愿,当有表现“意愿”而并不明确强调行动必然时,可以用“想”,也可用“要”。

    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区别:表示意愿时,能愿动词“想”比能愿动词“要”的语气弱一点,“想”有商量的意味,能愿动词“要”偏向于表现行动的必然性。

    例:妈妈,我想去上海。

    妈妈,我要去上海。

    “想去上海”中的“想”表达了自己打算和愿望,但没有明确强调自己决心和意志,有和妈妈商量的语气。而“要去上海”中的“要”语气更强硬,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意志,没有和妈妈商量的意味。

    ①“程度副词+想+VP”、“表强烈意志的副词+要+VP”

    能愿动词“想”“要”前出现的词语不同,“想”前面只能用表程度的副词“很、特别、十分、真”等修饰;“要”前面可以加上“一定、千万”这种表示强烈愿望、意志的词语,但是“想”前却不能加上这些词。

    例:我喜欢中国,很想学习中国话。

    我特别想吃饺子。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汉语。

    下雨了,千万要小心点开车。

    ②“想+……又想+VP”

    当同时存在几种想法时,只能使用能愿动词“想”,不能用能愿动词“要”,能愿动词“要”是表明某一种时刻态度坚定的愿望。

    例:他想听老师讲课,又想玩游戏。

    这个周末,我想在学校写作业,又想去逛街。

    (二)从语用上比较

    能愿动词“想”和“要”在语用上的区别主要是表达意愿的程度不同,当表达意愿强烈并且态度坚定时,常常用“要”表述;当表达意愿仅仅停留在心理层面,有商量的意味时,常常用“想”来表述。所以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表达意愿的程度,来选择使用“想”或“要”表达。

    ①请求他人帮助时,一般用“想”,不建议用“要”,因为能愿动词“要”在表示打算或愿望时,语气强硬,态度坚决,这样使得在请求他人时显得没有礼貌,不符合人际交往中的礼仪。

    例:老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我想麻烦您一件事,可以吗?

    我最近身体不太好,想请个假。

    表达请求他人帮助的意愿时,用“想”会让对方感到舒服,也能让对方感觉到你在与他商量,并渴望得到肯定的回答。

    ②表示做某事的态度时坚决时,一般用“要”,不用“想”。

    例:我一定要去中国学习汉语。

    今年暑假,我一定要去上海。

    (三)从句法上比较

    能愿动词“想”和“要”后都只能接谓词性成分,不能接名词性成分。句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想”后面接宾语一般较复杂,而“要”后面接的单个动词做宾语的情况很常见,所接的宾语也较剪短。

    在表示否定时,“想”与“不”直接组合成“不想”,但是“要”具有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的现象。在前面关于“要”的语用分析中有详细的讲解,并非直接加“不”,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可以看出,能愿动词“要”由于自身的义项较多,又存在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能愿动词“要”讲解时要注意方法;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区别。

    三.能愿动词“想”“要”的教学策略

    在前面对能愿动词“想”“要”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从课堂教学上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加强对比,强化对比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顺序,让学生掌握好能愿动词“想”和“要”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能愿动词“要”与“想”虽然都可以表打算和愿望,但是在语用上存在一些差别,教师可以针对它们的不同,设置对比练习。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侧重点。如果学生在学了几个义项之后就出现了偏误,这时就不要再继续讲其他的义项,否则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增加他们学习的心理负担。

    (二)创造情景,增强口语表达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很多学生在学习了能愿动词“要”与“想”的义项和使用规则后,仅仅在课堂上做练习时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甚至不会使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具体的语境,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提供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达的句子。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情景会话练习,鼓励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老师:下课后,你想去哪儿?

    学生1:下课后,我想去图书馆看书。

    老师:今天晚上,你想吃什么?

    学生2:今天晚上,我想吃饺子。

    老师:这个周末,你打算做什么?

    学生3:我要和朋友去看电影。

    这些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句子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记忆。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可以给予恰当的表扬,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只有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以致用,才能算是成功的语言教学。

    (三)精讲多练,设置多样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练习包括课前测试、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练习进行讲解。针对能愿动词“想”和“要”,课堂上不需要设计大量的堆砌式的练习题,提倡“精讲多练”,并且要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在形式上可以参考游戏教学法的设计,通过分小组比赛的形式,设置一些奖励,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练习题的热情,并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地方再次进行讲解和巩固。

    同时,要重視课后练习题,这是再次巩固和拓展知识点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掌握能愿动词“想”和“要”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相似能愿动词。总之,对外汉语教师要让学生在“精讲多练”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2009

    [2]张和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

    [3]吕兆格.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

    [4]段筱曼.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5]徐冶琼.能愿动词“想”和“要”的比较-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体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所,2009

    [6]马贝加.能愿动词“要”的产生及其词义[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

    [7]刘玉平.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8]杨阳.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与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9]马晶晶.外国留学生能愿动词偏误分析[D].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3

    注 释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2009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介绍:曾迪,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葛瑞红,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