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游戏

    陈映

    钓鱼游戏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它寓学于乐,能给幼儿带来乐趣和成功感,深受小班幼儿喜欢。

    小鱼不乖不上钩

    我用筷子制作了钓鱼竿,钓线上垂着小钓钩,还用彩色纸制作了鱼。

    当我把“鱼”和钓鱼竿投放在区域中时,孩子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可过了一会儿,区域里出现了争吵,有的孩子还用钓鱼竿打闹。我问孩子:“为什么不钓鱼呢?小鱼多可爱呀!”“小鱼不乖,不上钩。”西西说。的确,钓线容易晃动,孩子们根本无法控制钓钩,很难钓上鱼。这时,杰杰向我诉说:“我好不容易钓上来一条‘鱼,放在地上被豪豪踩到了。”确实,钓上来的“鱼”没地方放,只好扔在一边,难怪孩子们失去兴趣了。

    游戏材料的投放要立足孩子的年龄特点,满足孩子的需要。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手部控制力弱,动作的稳定性、精确性欠缺,这种钓竿不适合他们操作,而且对他们的劳动成果——钓上来的“鱼”的处置也很草率。

    经过思考,我将材料改进如下:去掉钓竿上的钓线,直接在钓竿上固定鱼钩,这样能力较弱的小班幼儿也能掌控。我还在墙上布置了一个“鱼缸”,钓上来的“鱼”可以挂在“鱼缸”里,这样既方便统计,也让孩子们更有成就感。“鱼缸”被分隔成几格,上面贴有标记,“鱼”身上也增添了彩色的图案。这样,孩子们可按图案把“鱼”分类挂好。

    小鱼不跟我好

    去掉钓线,将鱼钩直接固定在鱼竿上,操作难度降低了。大部分孩子都能够掌握钓的动作,鱼一条接一条地上钩了。孩子们把钓上来的“鱼”挂到“鱼缸”里,笑开了花。

    忽然,翔翔叫了起来:“老师,涵涵赖皮,他用手抓‘鱼了!”我一看,果然,涵涵用手抓“鱼”直接把它挂到鱼竿上。我问涵涵为什么不用鱼竿钓,涵涵说:“我钓不上鱼,小鱼不跟我好。”

    为什么涵涵钓不上“鱼”呢?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鱼”和鱼竿,发现平面的“鱼”放在地上,“鱼”嘴上的环也是平躺着的,位置比较低,对手眼协调能力弱的孩子来说确实有挑战性。孩子动作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更何况涵涵年龄偏小。所以,投放材料时不仅要纵向考虑不同年龄孩子的发展水平、特点,更要横向照顾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孩子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达到最近发展区。

    于是,我作了改进,将单层的“鱼”变成了双层的“鱼”,它既可以合起来平放在地上,也可以打开来立在地上。鱼的位置高了,大大降低了钓鱼的难度。既有平面的“鱼”,又有立体的“鱼”,满足了不同动作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

    鱼竿要乖乖站着哦

    游戏结束了,孩子们把“鱼”挂好,把鱼竿放到了区域的柜子里。因为钓竿比较长,柜子不够深,孩子们一向都是将鱼竿斜着放的。

    巧巧经过时一碰,鱼竿掉出来摔断了,鱼钩也分离了。孩子们指责她太不小心。巧巧不服:“我从柜子边走过,鱼钩自己勾住了我,是鱼竿自己不乖。”鱼竿确实挺长,还有个钩子,在宽度、深度都不够的柜子里横、竖都放不下,只有斜着放,但还是有一节露在柜子外。孩子们来往经过,特别容易碰到。

    鱼竿重新拼好后,巧巧说:“不要放柜子里了吧。鱼竿这么长,要让它站起来,站在门后面,就像我们家的扫把一样。”可是,鱼竿站着很容易倒。巧巧着急了:“鱼竿不要摔倒,要乖乖站着哦!”看到孩子们无可奈何的样子,我提醒道:“你们想想看,鱼竿要怎样才能不摔倒呢?”良良说:“让鱼竿扶着墙壁。”我说:“鱼竿没有手,不能自己扶住墙壁。该怎么办呢?”巧巧突然说:“要抱着它,就不会倒了。”她边说边用手做了一个环抱的姿势。对呀,我们可以用一种环形材料把鱼竿固定在墙上。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在墙上粘了一个透明的塑料圈,鱼竿可以竖在圈中,既不会倒掉,也方便取放。巧巧愉快地说:“瞧,墙壁妈妈抱着鱼竿宝宝,它就不会摔倒了!”

    孩子们用改进后的材料玩得得心应手,钓鱼、按图案分类,乐在其中。结束的音乐响起,孩子们有序地把“鱼”挂好,把鱼竿套在圈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完全不需要教师的提醒。环境在吸引幼儿的同时,也在巧妙地暗示幼儿要有序收拾和整理。

    孩子们在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中,运用已有经验解决了实际问题,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小鱼要上幼儿园

    在几次游戏后,孩子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游戏的玩法,按照“鱼”的图案进行分类对他们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了。孩子们开始随心所欲起来。琪琪说:“今天我玩的是幼儿园游戏,小鱼要上幼儿园。”丽丽提醒道:“小鱼要按图案分类的。”琪琪说:“我就不喜欢按图案分类,我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我仔细一看,琪琪没有按照“鱼”身上的图案分类,而是把“小鱼”挂在了一个格子里,把“大鱼”挂在了另一个格子里。我问:“琪琪,你为什么这样挂呀?”琪琪说:“这个小格子是幼儿园,小的鱼都要上幼儿园;这个是大格子,大的鱼爸爸、鱼妈妈都留在这个家里。”

    “钓鱼—按图案特征给鱼分类—挂鱼”,孩子对这一玩法已经烂熟于心,它对孩子已经缺乏挑战性和吸引力了。孩子们开始自己增加新的元素,创造新的玩法。

    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材料的设计、规则的制定等都应该让孩子参与,让学习成为孩子的需要,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感。教师应把游戏的选择权和参与权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准备了大小、颜色、图案及数量等许多分类卡,把“鱼缸”上固定的分类标志也换成了可活动的插卡。新的分类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孩子们在钓上“鱼”后要动一番脑筋,才能正确地把“鱼”挂到“鱼缸”里。

    小鱼接龙

    一天,从钓鱼区里传来阵阵笑声。只见文文和良良在钓“鱼”,不过,文文没有把钓起的“鱼”挂到墙壁上,而是把鱼竿伸向了良良。良良则小心地伸出自己手里的鱼竿,与文文的鱼竿对接,勾过文文鱼竿上的“鱼”,放在一边的地上。就这样,不一会儿功夫,文文脚边的“鱼”都传递到了良良的脚边。两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惊叹于俩孩子的玩法,问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文文说:“我要把钓起来的‘鱼传给良良。”良良说:“我们在玩小鱼接龙。”看来除了原有的玩法,孩子们还发明了自己的玩法。这是他们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材料的结果。

    钓鱼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欢乐,他们的表现也让我们获得以下感悟:首先,尊重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并不是挂在嘴上,也不只是蹲下身子与孩子对话,而是真正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认可他们的行为。其次,读懂孩子。教師只有深入研究孩子的想法、兴趣,真正理解孩子,才能读懂他们的内在需要,找到有效支持他们发展的策略,使每个孩子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成长。最后,回应孩子。在读懂孩子后,把握时机,抓住兴趣点,积极引导,与孩子们共同尝试,分享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