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理论比较研究
闵琳芝
【摘 要】需要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和不断的追求,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对需要来源和定义的阐述,揭示出唯物史观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内容、特征,从而分析比较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立场、角度、途径和方法上,其研究对哲学社会科学起着丰富的作用,也对需要理论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需要理论;唯物史观;马斯洛;比较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9-0062-02
一、需要的内涵
(一)需要的来源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想要满足的东西,这种现象被语言学家称之为“需要”。早期的需要,产生于主体对生存条件的要求及种族的延续,后来形成于满足生存的生理需要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然产生的社会需要,例如饥饿和劳动。这些需要反映于他们的头脑中,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中,能动性的体现出来。人类生活的进步促使了需求的增加和提升,物质文化水平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高,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也不断上升发展。个体的需要是由生理性需要到社会性需要、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发展的,主要是个体在满足生存之后在参与社会实践,进行创造中进行。
因为人类有着想要追求和满足的东西,所以,社会才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知识和文明才会得到不断地传播,世界才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并得到解决,人类也在这种变化中得到进步。
(二)需要的定义
古往今来,需要的定义得到不断地完善和理解,发展至今,已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它是人类社会积极性的源泉,人们的欲望不会停止,人们对它的探索也不会停止,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膜拜他,去追逐它,所以,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各有其不同。需要在社会上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意义,但它们在大体上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像在不同的个体上,某些人需要食物,某些人需要荣誉,某些人需要找一个相伴一生的人,但有些人需要找一份能够使自己衣食无忧的工作。尽管想要满足的对象不同,但是都对这些对象产生了依赖。
在心理学上,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常以意向、愿望和动机的形式表现。个体通过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活动,使自身和外部环境保持平衡,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这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缺乏感”,分为生理和社会需要,精神和物质需要。而精神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一切生物。它的满足过程,是动态发展的状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为经典,被大多数人接受。
在经济学中,需要指的是一种渴望,对某种物品的渴望。所有经济学分支都默认人类是理性人,他们对资源有需要,有欲望,并且这种无限的欲望直接推动了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但是其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也直接促成了经济学的产生。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相反,经济就是为满足这种需要形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管是经济学还是哲学还是其它学科都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必须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商品的有用性。
二、唯物史观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有意识的、有需要的个体,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的需要不只是寻求本能,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意识地、能动地去创造或改造一切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时站在实践的角度上,实现了伟大的哲学变革,内容包括唯物史观。需要这个马克思主义基础性范畴,不但是构建唯物史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還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义重大,在考察与分析人类全部历史活动中,它是根本出发点。它的形成建立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经过了四个阶段。
需要是人的本性,在唯物史观里指的是人的需要,区别于其它生物。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P.24)人为了使肉体组织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这与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观点相区别,前者认为这是本能,等同于动物,丧失了人的立场,这是一种退步;后者从社会环境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机械的简单看为是一种“投射”;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需要是一种动力,从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人的积极活动中产生,就如同人们由于饥饿需要食物,就想要生产100斤大米,所以就去播种生产,然后好好经营努力向100斤大米靠近,希望解决温饱问题。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正是犯了把人与动物不相区分的错误。人有自我意识,与动物直接获取自然界生存资料的摄取方式不同,人具有创造性。人还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具有一般生物没有的社会精神需要,并以扬弃的方式表现出了人的需要是高级的、复杂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因此,马克思才说,“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有很多需要”“需要是他们的本性。”[2](P.5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需要是主题,即“现实的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马克思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根据唯物史观原理,扩展到六个层次,即生存、情感、服务、社会、享受和发展需要等六个层次,即马克思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需求,才能产生更高层次的其它需求,比如在满足了衣食住行问题后,人们才会尽力去追求听音乐会,外出旅游,上学读书等更高层次的享受。马克思把需要及需要引起的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或因素,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划分出人的需要层次的雏形。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这是天然的,无法泯灭的,只要人存在和发展,人的需要就会存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是不一样的,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饥饿虽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具有客观性、具体历史性、社会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特点的需要理论正是唯物史观所阐述的需要理论。
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中所讲的需要,即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联系,是主体的存在和发展对客体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表现为它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根据和原始动因。
三、马斯洛需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理论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提出人的需要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其作品《动机与人格》和《人的潜能和价值》有详细阐述,认为人的需要都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才能使更高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按照这种说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类。前两层属于生存,中间两层是归属,最后面一层属于成长。前三种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满足,后两种要通过内部因素满足,各层次的需要互相依赖,而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愿望比低层次更加强烈。由于各人的动机结构的发展情况不同,这五种需要在人体内形成阶段也不同。他认为,人的需要具有主导性,而五个层次的需要逐步上升,波浪式演进,满足人的发展规律。
四、唯物史观和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比较
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马克思是以人的基本物质需要为主体来谈需要,认为人的需要首先是物质的,也就是人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为了满足它,人类进行创造,产生了历史活动,这是创造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否则就会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即用人的思想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总之,唯物史观需要理论是站在生产和历史的角度看待人的需要的;而马斯洛的角度是在人本主义学家和心理医生上,认为人的需要是一种本能,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其满足程度决定了不同的人格。提出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反之,将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这说明唯物史观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出发点和立场不相同。其次,两者对满足需要的根本途径、方法的看法不同。[3](P.6-12)前者认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要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阶级剥削,实现共产主义,乃至共同富裕,达到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满足人们不断追求的需要。而马斯洛却不一样,马斯洛认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是要实现民主、自由、尊重人权。而他的人权却带有资产阶级思想,是站在资产阶级的角度来实现的,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再次,两者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同。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主要研究说明的,其方法是辩证的,是唯物的,是辩证唯物的。马斯洛需要理论是形而上学的方法,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索人的需要、人的动机和人的人格之间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最后,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发现人的价值,促使人实践创造,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马斯洛需要理论相对而言具有片面性。马斯洛认为生理、安全、归属于爱、尊重的需要都属于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从人的自然存在角度出发,低估了客观环境的作用。他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层次需要对低层次需要的调节作用,忽视了多种需要是可同时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马斯洛需要理论,辩证的看待它在哲学领域上的理论局限性,肯定它在医学、心理学上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72.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60.
[3]張崇刚.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理 论及两者的根本区别[J].喀什师院学报,1994,(3).
[责任编辑:褚永慧]
【摘 要】需要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和不断的追求,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对需要来源和定义的阐述,揭示出唯物史观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内容、特征,从而分析比较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立场、角度、途径和方法上,其研究对哲学社会科学起着丰富的作用,也对需要理论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需要理论;唯物史观;马斯洛;比较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9-0062-02
一、需要的内涵
(一)需要的来源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想要满足的东西,这种现象被语言学家称之为“需要”。早期的需要,产生于主体对生存条件的要求及种族的延续,后来形成于满足生存的生理需要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然产生的社会需要,例如饥饿和劳动。这些需要反映于他们的头脑中,存在于他们的意识中,能动性的体现出来。人类生活的进步促使了需求的增加和提升,物质文化水平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高,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也不断上升发展。个体的需要是由生理性需要到社会性需要、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发展的,主要是个体在满足生存之后在参与社会实践,进行创造中进行。
因为人类有着想要追求和满足的东西,所以,社会才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知识和文明才会得到不断地传播,世界才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并得到解决,人类也在这种变化中得到进步。
(二)需要的定义
古往今来,需要的定义得到不断地完善和理解,发展至今,已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它是人类社会积极性的源泉,人们的欲望不会停止,人们对它的探索也不会停止,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膜拜他,去追逐它,所以,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各有其不同。需要在社会上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意义,但它们在大体上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像在不同的个体上,某些人需要食物,某些人需要荣誉,某些人需要找一个相伴一生的人,但有些人需要找一份能够使自己衣食无忧的工作。尽管想要满足的对象不同,但是都对这些对象产生了依赖。
在心理学上,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常以意向、愿望和动机的形式表现。个体通过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活动,使自身和外部环境保持平衡,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这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缺乏感”,分为生理和社会需要,精神和物质需要。而精神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一切生物。它的满足过程,是动态发展的状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为经典,被大多数人接受。
在经济学中,需要指的是一种渴望,对某种物品的渴望。所有经济学分支都默认人类是理性人,他们对资源有需要,有欲望,并且这种无限的欲望直接推动了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但是其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也直接促成了经济学的产生。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相反,经济就是为满足这种需要形成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管是经济学还是哲学还是其它学科都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必须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商品的有用性。
二、唯物史观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有意识的、有需要的个体,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的需要不只是寻求本能,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意识地、能动地去创造或改造一切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时站在实践的角度上,实现了伟大的哲学变革,内容包括唯物史观。需要这个马克思主义基础性范畴,不但是构建唯物史理论大厦的一块基石,還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义重大,在考察与分析人类全部历史活动中,它是根本出发点。它的形成建立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经过了四个阶段。
需要是人的本性,在唯物史观里指的是人的需要,区别于其它生物。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P.24)人为了使肉体组织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这与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观点相区别,前者认为这是本能,等同于动物,丧失了人的立场,这是一种退步;后者从社会环境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机械的简单看为是一种“投射”;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需要是一种动力,从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人的积极活动中产生,就如同人们由于饥饿需要食物,就想要生产100斤大米,所以就去播种生产,然后好好经营努力向100斤大米靠近,希望解决温饱问题。生物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正是犯了把人与动物不相区分的错误。人有自我意识,与动物直接获取自然界生存资料的摄取方式不同,人具有创造性。人还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具有一般生物没有的社会精神需要,并以扬弃的方式表现出了人的需要是高级的、复杂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因此,马克思才说,“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有很多需要”“需要是他们的本性。”[2](P.5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需要是主题,即“现实的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马克思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根据唯物史观原理,扩展到六个层次,即生存、情感、服务、社会、享受和发展需要等六个层次,即马克思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需求,才能产生更高层次的其它需求,比如在满足了衣食住行问题后,人们才会尽力去追求听音乐会,外出旅游,上学读书等更高层次的享受。马克思把需要及需要引起的物质生产活动看作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或因素,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划分出人的需要层次的雏形。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这是天然的,无法泯灭的,只要人存在和发展,人的需要就会存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是不一样的,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饥饿虽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具有客观性、具体历史性、社会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特点的需要理论正是唯物史观所阐述的需要理论。
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中所讲的需要,即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联系,是主体的存在和发展对客体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表现为它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根据和原始动因。
三、马斯洛需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理论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提出人的需要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其作品《动机与人格》和《人的潜能和价值》有详细阐述,认为人的需要都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才能使更高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按照这种说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类。前两层属于生存,中间两层是归属,最后面一层属于成长。前三种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满足,后两种要通过内部因素满足,各层次的需要互相依赖,而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愿望比低层次更加强烈。由于各人的动机结构的发展情况不同,这五种需要在人体内形成阶段也不同。他认为,人的需要具有主导性,而五个层次的需要逐步上升,波浪式演进,满足人的发展规律。
四、唯物史观和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比较
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马克思是以人的基本物质需要为主体来谈需要,认为人的需要首先是物质的,也就是人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为了满足它,人类进行创造,产生了历史活动,这是创造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否则就会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错误,即用人的思想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总之,唯物史观需要理论是站在生产和历史的角度看待人的需要的;而马斯洛的角度是在人本主义学家和心理医生上,认为人的需要是一种本能,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其满足程度决定了不同的人格。提出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反之,将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这说明唯物史观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出发点和立场不相同。其次,两者对满足需要的根本途径、方法的看法不同。[3](P.6-12)前者认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要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阶级剥削,实现共产主义,乃至共同富裕,达到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满足人们不断追求的需要。而马斯洛却不一样,马斯洛认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是要实现民主、自由、尊重人权。而他的人权却带有资产阶级思想,是站在资产阶级的角度来实现的,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再次,两者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同。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主要研究说明的,其方法是辩证的,是唯物的,是辩证唯物的。马斯洛需要理论是形而上学的方法,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索人的需要、人的动机和人的人格之间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最后,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发现人的价值,促使人实践创造,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马斯洛需要理论相对而言具有片面性。马斯洛认为生理、安全、归属于爱、尊重的需要都属于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从人的自然存在角度出发,低估了客观环境的作用。他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层次需要对低层次需要的调节作用,忽视了多种需要是可同时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马斯洛需要理论,辩证的看待它在哲学领域上的理论局限性,肯定它在医学、心理学上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72.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60.
[3]張崇刚.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理 论及两者的根本区别[J].喀什师院学报,1994,(3).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