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维度、实践要求与激励动因

    孟祥林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涵四层意思: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层思想需要转变人们的实际行动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每个人都成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和受益者。社会环境的养成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强化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状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机制。为此需要做到:以科学精神培养优秀人才;以创业精神激励奋发图强;以爱国精神引导甘于奉献;以正义精神明辨荣耻界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和升华,具有主导性、普遍性和包容性,反映了人民普遍的价值诉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维度;实践要求;激励动因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19)02-0021-0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几个层面相互联系,从灵魂、精髓、主题、基础等不同侧面界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不同层面对人的行为提出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健康氛围,通过内在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

    (一)以科学精神引领社会发展是灵魂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商品为分析的起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且终将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科学结论。哲学思想则以辩证的思维方式研究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分析了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三个理论实际上都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阐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必然”的道理。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在前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但是在继承前人的过程中并不拘泥和保守,而是在甄别前人理论真伪的基础上成就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但并不是一味地批判,而是认为要真正地改变现实就必须对现实进行客观的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区别,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为人们分析事物提供了方法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的世界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变化了的客观情况相契合才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事实表明,在这些重要理论成果的指引下,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事业最终取得了成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也取得了重大成就。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灵魂的前提下,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坚持科学发展思想并且高效率地发展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事业。

    (二)发展道路体现中国特色是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曾经做过深入阐述,不但否定了“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思想,而且论述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我国不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观点,因为这样做,本国封建主义不允许且外国资本主义也不允许,“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历史发展规律使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犯了“苏联模式”以及“急躁冒进”的错误,不但使得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而且中间还浪费了诸多非常宝贵的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迅猛。“赶超战略”不但没有奏效反而让我国的经济落后了,不但国家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不能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而且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没有显著提高。所有这些方面让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思考一个问题,即:原先的发展模式错在了哪里?种种事实表明,只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够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中总结出的科学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已经冲破了“计划与市场”、“姓资与姓社”的思想禁锢,并且将发展方式由粗放变为集约、分配方式由平均变为多元、所有制由单一变为多元、经济运行机制由计划转变为市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行为方式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不但要着眼于当前,而且要放眼来来,通过坚持科学发展思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各个国家的情况有较大差别,所以国家通往强国的发展思路不能复制,但通向强大过程中的精神、方法等是可以学习、借鉴和消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中国人的创造,而这种创造就是通往强大国家的桥梁。

    (三)爱国强国才有民族尊严是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种精神对于国家凝聚人才和打造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爱国”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都要忠于职守。每个岗位上的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他人的最好服务。“爱国”不能停留在“喊口号”上,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爱国是强国的基础,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经历过贫弱时期,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就是转变这种局面的重要行动。这种行动必须通过群体行为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展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爱国”是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力,在此基础上生产力水平得以提升,从而引领世界的发展,国家就会在世界上树立强国的形象。爱国主义就是凝聚力,就可以将更多的人才聚集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事业当中去。当然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还需要依托相对完善的用人制度环境,在这种制度环境下能够让各方面的人才全心全意做其要做的事情。改革创新就是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铺平道路,使得各方面的资源都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属于经验文化,墨守陈规似乎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但是保守、封闭就会沦为挨打的对象,近代百年屈辱的中国历史已经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改革创新就成了中华民族成为强大国家的重要支撑。所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就成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的强大需要奠基在这种坚实的文化基础上。

    (四)明辨荣辱需从身边做起是基础

    胡锦涛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人们在行为自己的时候,要辨是非、识荣辱。“八荣八耻”要求人们从日常小事情做起,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正能量,做好小事是做好大事的基础。“八荣八耻”中论及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这些如数家珍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让人们时刻保持警醒非常重要。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混淆荣耻,就会给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共产党人尤其应该成为辨是非、识荣辱的典范。毛泽东曾经强调: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时候,保持艰苦朴素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后,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精神,就不太容易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社会在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发生变化,但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论及的诸多方面就是不能变化的东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并且需要人们有较高的诚信水平。市场经济给人们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使得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都可以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富裕起来。但是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暴露出了社会诚信隐患,这表面上看是经济行为问题,而实际上则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只有人们的思维方式步入正轨,人们的行为才能够步入正轨。当商家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时,商家的行为就会被扭曲,消费者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西方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企业唯一有效的目标是创造顾客。在这条准则下,商家才会将行为重点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轨道上来,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强调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知荣辱,在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服务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消费者为商家“反复投票”。商家在此基础上就能够得到收益,消费者也因此享受到预期的收益。如果商家将目标重点放在利益层面,就会模糊荣辱的界限,商家虽然会暂时得到收益,但消费者的利益蒙受损失后,消费者会对商家的诚信水平报以怀疑态度。当所有的人对其他人都持有不信任的态度时,人们在社会上相互交往的成本就会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求财在短期内看似省力但是在长期中造成的危害很大。整个社会是一个闭链系统,在这个闭链系统中每个人最初发出的动作最终还是要影响到自己,这个人最初发出的是好动作则最终接受的是来自外界對自己的好的影响,如果这个人发出的动作是坏的,则最终要接受这个坏动作对自己的影响,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八荣八耻”所涉及的实际上都是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方面的事情。只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成为较高的道德水准的发起者,社会风气就会健康向上,每个人也会因为处在较好的社会风气中而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健康向上。“荣”与“辱”是价值观的基础,只有知“荣”“辱”并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才会在自身的行为过程中形成对他人的好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通过人们的日常行为得以实践,只有将理论付诸行动,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

    (一)强化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把握住了先进文化的方向,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反映了人们的主流诉求。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不仅需要好的理论,还需要有好的行动,理论只有转化为人们的行动,才能够让每个人为社会发展贡献正能量,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就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通过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从不同侧面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做贡献。在此过程中,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该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坚力量。理论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仍然要回到实践当中去,才能够对实践进行指导,发挥理论的提领作用。毛泽东认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前者解决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后者正在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期,一定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抓住关键问题,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公平正义。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宣传和教育引导,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实践化。

    (二)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状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解决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问题之后,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着手解决“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总设计师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思想解放的盛会,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开始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时代,在此基础上将中国经济引入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上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上曾经出现过诸多误区,包括:将“一大二公”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平均主义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单纯的精神崇高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曾经没有很好地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邓小平重新思考了社会主义“名”和“实”的关系,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使得社会主义建设从“一国模式”走向了“本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体实践的又一次重要结合,这是一次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和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举什么旗和走什么路”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同时,也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国人民要逐步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再到“伟大复兴”的跨越。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荣辱观的规范、保证和引领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的价值观开始趋向多元化,有一些行为是违背传统道德的,模糊了荣与辱的界限。“八荣八耻”引导人们以健康高尚的价值观引领人生。“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人们对社会风尚的诉求,为人们在区分是非曲直、美丑善恶问题上提供了基本标准。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氛围,进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囊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进程中,领导干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我是人民的儿子”,江泽民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知荣辱,辨得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有这些方面,只有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入党了,才能够自觉地用党章约束自己的行为,将正确的思想变成高质量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思想上有不断提高自己素质的强烈愿望,只有知识、能力、境界等各方面都提高了,才能以较高的思想水平服务社会和人民。“服务水平”和“服务愿望”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前者属于素质问题,后者属于道德问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健康的道德体系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

    (四)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需要在较长时期内完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相对完善的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很多价值观念需要上升到法律层面,才能够让人们从他律走向自律进而形成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让理论变成可操作的规范。每个人都是受约束者,同时也是这种约束的受益者。在強化法律制度的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激励机制,让好的行为受到褒奖,让坏的行为受到惩罚,让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感受到较高的“违法成本”,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敬畏心理。只有这种形态成为一种大众化心态后,才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要求,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才能够将好的理论变成人民大众的行动。法律强制假以激励机制,就能够让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行为,在长期践行中就会由一种“外在强制”演变为“内在约束”。每个人都会从他人的反馈中强化自身的良性行为,每个人都会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受益者。在此过程中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人格化,这些人格化的典型可以让更多人感觉到可学和可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是就由抽象的理论演变为具体形象。不同层次理解能力的人都能够较好地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并深刻体会理论的内在要求,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激励动因

    (一)以科学精神培养优秀人才

    科学精神是一种基于遵循客观规律的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这需要人们克服艰难险阻,用创新意识创造未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就是人们的思维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革命性就是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推动各方面的事业高效发展。在和平年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并不需要像战争年代那样在战火硝烟中奋勇杀敌,不能将革命性再单纯地理解为“枪林弹雨”,革命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即为了人民的事业而不惜个人代价努力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导下将事情做好的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都曾经犯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并且分别给革命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只有纠正这些错误并且开拓正确道路,才能够取得更大进步。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科学精神要求专家坚持真理、一丝不苟、不畏艰险、坚定信念。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事业都必须由有“科学精神”的人才进行把舵和运转,社会各方面的事业就会秩序井然,这就需要在各个部门不断完善“科学精神”的培养制度。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而是要求每个人都按照既定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他人提供自己应该提供的服务。

    (二)以创业精神激励奋发图强

    在竞争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不但要养成国人内部的竞争局面,而且要与国外相竞争,这就需要使创业精神成为国人的文化。“安于现状”、“墨守陈规”是在封闭条件下的“夜郎自大”,创业精神就需要不断突破这种瓶颈,不断超越他人和不断超越自己,使自己永远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几代领导人在不断探索中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经济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到“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再到“中国人民强起来了”,中国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趋近的过程,此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变化,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很多方面都没有成功经验遵循,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正像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就是创业的过程。这种创业精神使得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后继的领导人不断开创新事业探索前人没有完成的事业,使得中国的面貌不断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原来的贫穷区域逐渐变成了富裕区域,居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居民的子孙后代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不但使得居民自身在人生轨迹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且有更多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建设事业做贡献。好的创业需要有好的素质做基础,为此就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包括知识学习和技术学习等多方面,以便使得创业行为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可持续发展。

    (三)以爱国精神引导甘于奉献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化,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人们一言一行当中。只有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的人才能够下决心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的能力虽然不同,但在爱国情怀这一点上是一样的。爱国主义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实际上每个人只要认真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那一丁点工作就是爱国主义。和平年代不需要人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人们就需要通过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体现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不能单纯停留在口号上,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爱国需要人们不但要做好现在的事和打算好未来的事,而且要很好地记住以前的事。年轻人要多读历史并且读好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够以史为鉴,以便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辨认是非丑恶。爱国主义需要人们甘于奉献。对于每个人而言就是精于、安于和耐于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应该非常诚实,将工作与自己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不能单纯地将工作降低到“谋生的手段”。爱国就是爱自己身边的人,包括与自己相识的人和与自己不相识的人,每个人都能够诚信相待他人,自己就会得到他人对自己的以诚相待。

    (四)以正义精神明辨荣耻界限

    知荣知耻就需要以正义之心扬荣抑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模糊荣辱的界限,每个人都要有正义之心并且行正义之事,能够用正常的思维方式和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的方式行为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周边的人产生好的影响。这种正义的性格需要从幼年时期养成,从学校到家庭都要以此为中心开展教育,而且将该项教育作为终身教育让所有的人都充分参与进来。每个人在做事情之后要尽量想到是否给其他人带来不方便:如将私家车横停在人行道上、让宠物散步时随地大小便、在街上行走时穿着过于暴露、将吃零食剩下的皮壳随意扔在路边等。所有这些事情自己感到了方便,但给其他人带来了不方便,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准绳,强化自己的公德意识,减少对社会的抱怨,成为优良的社会环境的发起者和执行者,能够很好地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并参与到良好的社会行为当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能够在最普通的行为方式中得到实践。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和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和升华,包括了12个范畴三层意思:“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国家文明的价值目标方面做出了规定,“自由、民主、公平、法治”在国家文明的价值诉求方面做出了界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道德价值规范方面做出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主导性、普遍性和包容性,“主导性”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念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人们会存在多种价值观念,这就需要解决不合理的价值排序和多元化的个体价值排序问题。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所有这些价值观念中起着核心作用、主导作用、支配作用,核心价值观是灵魂的归宿。“普遍性”体现了“最大公约数”原则,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反映了百姓的普遍价值诉求。“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所有人的愿望,人们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够充分展现自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公平对待,并且用公平的心态对待他人。“包容性”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纳了人类文明的成果,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的思想指南,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方向,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非常注重“人民性”。我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几代领导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总设计师说,“我是人民的儿子”,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思想,为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了雄厚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认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人民性”在国家层面上表现为“人民至上”,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以人为本”,在百姓之间表现为“与人为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在12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具体和深化。核心价值观对民族的发展具有统领作用,通过核心价值观发挥“凝聚中国力量”作用,这对于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正在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以及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全社会方位内实现均衡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陈建娜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