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救助队伍在国家水上应急中的定位与发展

    赵世野

    

    

    

    摘 要:为了专业救捞队伍在新时期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进一步明确潜水救助队伍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可提升专业救捞队伍在国家水上应急队伍中的地位和分量,有利于专业救捞队伍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潜水救助队伍 职能定位 发展目标

    潜水救助队伍是海上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救捞体制改革应运而生,是我国专业救捞队伍的三大核心力量之一。近年来,潜水救助队伍在应急救助、抢险打捞、重大事件应急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专业救捞队伍发展的“四项战略”和救捞行动的“四个转变”,潜水救助队伍的定位和发展必须要适应新形势、体现新要求、实现新常态。

    潜水救助队伍现状

    潜水救助队伍与船舶救助队伍、飞行救助队伍共同在中国沿海水域形成了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的立体救助网络。具有中国特色“三位一体”的专业救捞队伍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得中国救捞力量在十余年时间内快速健康发展,具备了处置各类海上事故灾难的综合能力和应对重大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我国专业救捞队伍的综合实力。

    潜水救助队伍概况。潜水救助队伍主要分布在救捞系统各救助局的应急反应救助队和各救助基地应急反应救助分队,由潜水员、潜水员管理的救生员和艇员组成。目前,救捞系统拥有3支应急反应救助队和18支应急反应救助分队,分别部署在辽宁大连到广西北海我国沿海。潜水救助队伍的职责是负责责任海区内港湾、江河、湖泊及沿海等水域的紧急救生、抢险救灾。近年来,潜水救助队伍的应急抢险能力显著增强,救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救助业绩连创新高,有效保障了近岸50海里和周边500公里的人命财产安全。

    《国家职业大典》关于救生员职业的规定。根据新的《国家职业大典》中关于救生员职业的描述,救生员职业属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第六大类,即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6-24中类,即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6-24-04小类下,即水上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与潜水员并列。救生员职业设有与救捞行业相关的工种3个,即直升机救生员、应急救助队员和船舶救生员。救生员职业是救捞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兴职业,对水上人命救生、水上环境救助及应急抢险作业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救捞领域属于水上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范畴,是水运交通行业履行应急保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潜水救助队伍的构成。从这支队伍职业特点来看,各个工种的共同特点是应急救助和潜水救生,因此这支队伍的名称为“潜水救助队伍”比较合适,在本文中这样表述。潜水救助队伍包括应急潜水员、应急救助队员和船舶救生员2个职业、3个工种。潜水员作为一个单独职业,在专业救捞队伍中主要有打捞局的工程潜水员和救助局的应急潜水员。工程潜水员是重大潜水抢险作业的重要保障,日常从事海洋工程作业及其他经营活动,一旦重大抢险打捞任务需要即可调用;应急潜水员是根据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加上“应急”二字以区分其他潜水员。应急潜水员是潜水救助队伍的主要组成人员之一,24小时值班待命,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水上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的应急保障。应急救助队员是救生员的主要力量之一,目前各救助局的应急反应救助(分)队中的潜水员管理的救生员均属于此类。船舶救生员,通俗地讲是具备相应船员资格证书的救生员,救助船舶船员与商船船员在技能方面重要的区别就是救助船员具备水上专业救助技能,目前作为艇员管理的船员属于此类。

    潜水救助队伍发展的形势分析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海洋开发活动必将越来越活跃,海洋经济发展必将越来越持续,海上从业人员必将持续增多,发生各类海上突发事件的几率大大增加。作为国家专业海上救捞力量,必须紧跟形势需要,加强自身发展的定位,全面履行救捞职责,有效保障海上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海上应急任务的需要。潜水救助队伍自2003年成立以来就承担了抢险救助打捞的神圣使命,执行抢险救助任务的比重持续增加,完成了诸如7.16大连清污、北京警务直升机打捞、“富华1号”轮、“国茂08”轮救助等一批重特大抢险任务,展现了潜水应急救助抢险能力和水平,为专业救捞队伍赢得了荣誉。目前潜水救助队伍执行救助任务总起数约占全局救助出动次数的50%,近几年更是超过了60%。以北海救助局为例,截止2015年4月25日,北海救助局潜水救助队伍共执行抢险救助打捞任务1626起,救助遇险人员590人,救助遇险船舶177艘,获救财产价值3.12亿元,打捞遇难者遗体424具。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除2003年成立仅半年和队伍刚刚组建外,其他年份救助次数呈逐年增长态势,特别是2009年以来救助次数大幅度增加且比重越来越大。

    重大突发事件的需要。应对海上重大突发事件是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政府声誉和国际形象。受到海洋开发活动增多、船舶大型化、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大规模人命救援、大深度扫测搜寻、大吨位船舶遇险、大面积溢油污染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增大。海上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考验一支应急救援队伍的实力和水平。多年来,专业救捞力量在应对海上突发事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2007年5月12日,韩国籍货船“金玫瑰”轮在渤海弯口以东海域碰撞沉没,16名船员全部随船沉入海底。在“金玫瑰”轮的应急抢险中,应急潜水员和应急救助队员下水90余班次,潜水搜寻作业时间达3495分钟,水下搜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为顺利完成搜救任务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后,交通运输部派出了包括潜水救助队伍在内的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参与马航MH370的搜寻,参与搜寻人员超过2600人,在泰国湾、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等海域搜寻面积超过140万平方公里,水下扫测面积超过8441平方公里。一起起重大突发事件,时刻警示我们这支潜水救助队伍必须时刻准备着,随时应对可能发生重大海上突发事件。韩国 “岁月号”事件发生后,事故造成包括4名中国乘客在内的295人遇难,迄今仍有9人下落不明,韩国国际声誉严重受损。潜水救助队伍作为海上应急救援队伍的主要力量之一,必须时刻准备,苦练内功,随时应对。

    专业救捞队伍发展的需要。从表格“北部海区及潜水救助队历年救助次数及占比”和图表“北部海区潜水救助队伍历年救助次数占北部海区救助次数的百分比”可以看出,潜水救助队伍救助次数占专业救助队伍救助次数的很大比例,尤其是2011年以来救助出动超过或接近60%(见图表)。而潜水救助队伍规模仅占专业救助队伍的6%左右,相比船舶救助队伍、飞行救助队伍,潜水救助队伍规模相对较小。目前,专业救捞队伍正在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救、科技强救、管理强救和文化强救“四项战略”,推进发展战略由行业战略向国家战略转变、待命制度由应对常态突发事件向非常态突发事件转变、服务防范区域由浅海向深海转变、救捞行动由近海向远洋转变。推进“四项战略”,实施“四个转变”,潜水救助队伍的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与专业救捞队伍同步发展。潜水是专业救捞队伍的主要优势之一,潜水是潜水救助队伍的重要核心技能,发展这一优势技能是专业救捞队伍壮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四项战略”、实现“四个转变”的重要支撑。潜水救助队伍自身发展要适应战略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和扩展潜水这个核心技能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成为专业救捞队伍名副其实的核心拳头之一。

    建议

    潜水救助队伍自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水上抢险救助、重大任务应急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专业救捞队伍的发展战略发生了转变,潜水救助队伍的发展必须紧跟形势、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明确潜水救助队伍的职业定位。主要由应急潜水员、应急救助队员和船舶救生员组成的潜水救助队伍的职能应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水下及水面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或进入常态处置后应由工程潜水员来完成。要科学评估责任海区突发事件的性质、分布、概率、特点,以及所需潜水救助人员的数量等,适当扩大潜水救助队伍规模,合理确定各个工种的比例,科学部署队伍的待命密度和点位。以北部海区为例,潜水救助队伍规模应保持在100人左右,6支基地应急反应救助分队保持80人左右,1支应急反应救助队保持20人左右。尽快建立职业资格标准评价体系,明确应急潜水员、应急救助队员和船舶救生员的职业定位和工种要求,建立初级、中级、高级等各职级的聘任、晋保级和退出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应急潜水员、应急救助队员和船舶救生员工种之间以及与普通船员等其他相关工种之间的职业关系。应急潜水员原则上从应急救助队员中经考核产生,应急潜水员经考核不合格者可降级或转为应急救助队员或转为船舶救生员;船舶救生员经考核不合格者可转为普通船员或其他。

    推进“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潜水救助队伍是一支技能多元的队伍,相比工程潜水技能,其潜水深度为常规深度,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不完全体现在深度上,而体现在技能是否全面上。凡是与水下及水面救生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有关的技能都应熟练掌握,如水下排险、水下电焊电割、水下影像、水下搜寻等水下救助技能,救助艇操纵、直升机滑降、生命探测、水中救人等水面救生技能,防化救助、火灾扑救、火场救助、水上溢油清除、登高攀爬、抢险救灾等抢险救助技能等。为此,潜水救助队伍要确立“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一专”就是潜水技能,“多能”就是多种救生救助技能。还应按照应急潜水员、应急救助队员和船舶救生员工种要求不同,分别确立各自的“一专”、“多能”的具体目标要求。例如,应急潜水员应掌握60米以浅的空气潜水技能,一般海况条件下能在流速不超过0.6m/s实施有效的应急抢险作业;应急救助队员应掌握30米以浅的空气潜水技能,一般海况条件下在流速不超过0.3m/s实施有效的应急抢险作业;船舶救生员应掌握12米以浅的空气潜水技能,一般海况条件下能实施有效的应急抢险作业。在“多能”方面应分成几大类,根据工种和岗位要求,队员应掌握相应的几类技能,使之相互之间各有侧重,相互兼顾。这样既有利于个人专长的发挥,又有利于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

    建立平战结合的训练机制。潜水救助队伍是一支常态值守的应急队伍,与军队有类似之处,而且这支队伍也是交通战备预备役主要力量之一。常态情况下训练是主要工作,应急情况下完成任务是神圣使命。要树立“训练是平时的应急、应急是战时的训练”的理念,按照应急的要求严格训练,按照平时的训练完成应急。我们应根据应急潜水员、应急救助队员和船舶救生员的工种任务描述以及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的要求建立相适应的训练与考核标准体系。坚持训练科目贴近实战,训练考核日常化,考核成绩与综合绩效管理相结合。建立训练档案库,要掌握队伍整体训练情况和个人训练动态。建立水下应急抢险救助的预案体系,完善各种应急情况下的救助出动程序和风险评估机制,并针对性开展模拟训练和应急演练。

    潜水救助队伍、飞行救助队伍、船舶救助队伍三支队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坚持三支队伍的一体化建设,同步发展,是专业救捞力量“三位一体”模式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明确潜水救助队伍职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有利于专业救捞队伍在新时期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专业救捞队伍在国家水上应急队伍中的地位和分量,有利于专业救捞队伍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单位:北海救助局)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