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新媒体 推进艺工融合大学文化建设

郄程++朱光好++席宇梅
摘 要:新媒体是舆情传播、信息集散的新载体,为社会文化的丰富和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对高校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新媒体在北京服装学院培育艺工融合大学文化过程中的应用为例,总结新媒体传播在艺工融合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提出强化对新媒体的引导和监测,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的必要性。
关键词:新媒体;艺工融合;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大学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1]加强特色大学文化建设,不仅是发挥大学文化引领作用所必需的,而且也符合大学培养高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需要。北京服装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以艺工为主,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艺术设计学为重点,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近年来,本着“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2]逐步呈现出以“艺工融合”为主要特色的大学文化。
特色大学文化必然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飞信、QQ群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成为舆情传播、信息集散的新载体,为社会文化的丰富和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对高校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精神文化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抢占新媒体舆论高地,使其成为传播知识、弘扬文化、打造品格、和谐关系、构建大学文化的有效途径,提高艺工融合高校的“软实力”,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20世纪后期,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在信息传播领域内,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交互地传播信息的新兴媒体。[3]大学文化的传统传播方式主要有课堂、第二课堂、社团、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随着学生公寓宽带、校园WIFI、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门户网站、微博、微信、飞信、QQ群等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的大学文化传播路径黯然失色。
新媒体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极强的实效性;融合了文字、图像、影音、超链接等元素,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具有较强的互动交流性,传播主体多元化;能够实现对受众的分层次处理,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些特征不仅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而且也促使新媒体以润物无声的姿态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媒体传播在艺工融合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1.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学生跨界融合。学校秉承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战略,将提升艺术理论素养与锤炼工程技艺、服务前沿应用相融合,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艺术、理工、经管三大类专业资源,打造“艺术与科学、传统与时尚有序融合” 的特色校园文化。通过在学校门户网站设置的“特色资源库”,依托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将服装设计、印花图案、服装材料、工艺美术等特色资源打包,供有需要的师生下载,探索美育教学新方法。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分享资源、探讨学术、交流思想、凝练共识,促进艺术类学生加强科学修养、非艺术类学生加强艺术修养,从而激发更为旺盛的创造力。
2.强调互动性,深化师生沟通交流。艺工融合高校学生锐意创新、思维活跃,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科学的严谨规范性互补、互动。因此相较传统媒体而言,学生更倾向于诉求一种便于其倾诉交流的更为轻松便捷、平等有效的传播方式。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飞信、QQ群等新媒体,师生可以“点对点”地沟通思想、释疑解惑,实现信息双向快速传递;学生能反客为主地对特定人群、特定内容进行搜索、设置,成为兼具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创造者身份的“自媒体”,理想人格在便捷化交际网络中得到了发展。
3.应用超文本传输,利于大学文化传播。新媒体传播融合了文字、图像、影音、超链接等传播形式,蕴含的信息量成倍增长,较之传统媒体更利于创新作品的解读和推广,激发艺工融合高校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毕业季期间,学校官方微信推出的“创意北服”栏目,使用多媒体形式展示纺织品、珠宝首饰、鞋品箱包、工业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字媒体、动画、摄影等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用时尚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直观呈现创新成果,助力创意、创新、创业为特点的艺工融合大学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向社会呈现。
打造联动式新媒体传播格局,拓展大学文化建设新阵地
为使新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艺工融合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学校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打造立体化、联动式的新媒体传播格局,传递主流声音与正能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搜索,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创新,拓展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1.门户网站引领文化建设主航向。高校门户网站展示着学校的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等,在反映校园文化和促进文化建设中担负着传播与引导者的使命。因此,门户网站既要做好典型宣传、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工作,融合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贴近师生文化需求,又要资源丰富、信息多样、更新及时、运行便捷。[4]学校门户网站已成为学校新闻宣传的主流权威媒体,主页开辟近二十个栏目,立体化地呈现学校在文化理念、重点专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动态与特色,并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日点击率高达近万人次;利用学校人物、新闻追踪等栏目,深入教研一线采访,广泛宣传优秀师生的突出事迹,报道丰硕成果背后严谨治学的作风、求实创新的品格、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勇攀高峰的勇气,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以50年校庆为契机,梳理传统文化,开设了校庆专栏,进行网上校史展、校庆专题片滚动播放以及校庆新闻动态报道,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高度开放性等特点对校史进行发掘、阐述、宣传;校庆当天,50名学子身着50套“国服”在中山装主题雕塑前走秀,校庆专栏的同步图文报道引起较大反响,以开放、包容、亲切的形式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助其探寻到文化之根、追溯到精神之源、寻觅到安家之所。
2.专题网页扩大思政育人覆盖面。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结合学校重大活动陆续开设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北京服装学院第八次党代会” 等专题网页,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言说方式,集中宣传报道、深度剖析解读,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理论高度,巩固校园主流文化的稳定性;以弘扬大学文化为主题的“北服讲堂”内容及时上传至“党建思政”专题网页,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学术内容的网上再传播;结合“科学·艺术·时尚”节、“十大新闻”评选、“感动北服年度人物”评选、毕业季、大学生创意集市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开辟专题网页,扩大育人覆盖面,塑造特色校园氛围,促进师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3.“微”平台延展文化传播关系群。当代大学生由于特定的生存环境和成长轨迹,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趋于疏离,在新媒体的众声喧哗中容易迷失自我。应利用新媒体庞大的用户规模、裂变的传播方式,演绎大学文化“微”内涵。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学校以微博、微信、飞信、QQ群为平台,介入师生关心的舆论场,搭建多点辐射型“微”关系群,从而畅通文化传播渠道,发展一种合作交流的思政教育新范式。学校官方微博及时发布学校资讯,并利用转发、评论、对话、私信等方式进行互动,展现学校风貌,传递精神理念,实现了现实教育和线上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官方微信开设了令人喜闻乐见的栏目,如“北服要闻” “创意北服” “舌尖北服” “范儿·北服”等,以图文方式及时推送学校要闻、讲座信息、生活资讯等;积极进行“议题设置”,开展“北服故事”栏目征稿,回忆校园点滴变化,鼓励师生、校友参与;发布内容上充分考虑师生的浏览意愿,发布时间配合多数师生浏览的时段。开通半个月的时间里,关注量迅速攀升,其中“舌尖北服”首篇稿件的阅读量达到日均7,000人,使师生、校友、社会人士更好地了解到学校的进步与发展,传播的实效性在互动中得以实现。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搭车”新媒体全面升级。学校依托艺术、工科强势,实施学科融合互补,在教学上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转变授课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渗透教育。以新媒体技术手段为支撑,尝试网上课堂、网络讨论会等灵活多样的双向交流模式,通过飞信、QQ群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使学生在接收到信息的同时,能够第一时间给予反馈,实现远距离的“点对点”交流,变“灌输—塑造”为“自主—生成”的教育模式;将新媒体知识纳入课堂教育,结合专业教学开展校园网页设计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媒体制作中,从不同角度启发和拓展学生思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提升其理解与判断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新媒体、掌握新媒体、运用新媒体,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育人。同时,学校坚持将第二课堂建设与新媒体紧密结合。目前有头脑风暴社、云裳话剧社、破立漫画社等学生社团近30余个,涵盖了理论、艺术、科技、公益等多方面,参加学生近千人。社团大多数开设了微博、微信平台,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打造传达党、团知识和学校文化的前沿阵地,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的放矢地发布引导性内容,以期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强化引导和监测,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新媒体时代,几乎人人都有“麦克风”,主流文化话语权被削弱,大学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更加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常可能面临价值判断的迷茫和价值选择的困境。需要牢牢把握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和导向性,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为艺工融合大学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1.加强思政工作,融入主流文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师生懂网知网、擅于用网。在新媒体传播中树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的文化理念,加强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通过讲座、课堂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海量信息的鉴别能力,促使其自觉主动地关注与本专业、学科或与大学育人目标相一致的知识和信息;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达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在科学发展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实现思想的引领。
2.开展文化活动,提升综合素质。新媒体对大学文化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为增强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筑现实人际网络,防止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断裂,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特长,在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开展“科学·艺术 ·时尚 ”节、北服讲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展、学生毕业作品展、创意手工染及创意焊接比赛等学术科技活动;在加强学生文化熏陶、艺术感染和身心锻炼方面,举办大学生樱花电影节、校园歌手大赛、云裳话剧节、“学风杯”班级展示晚会、服饰风采大赛、红色经典舞台剧大赛、“五四杯”体育联赛等文体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方面,承办北京市大学生创意集市,举办毕业生跳蚤市场,鼓励学生自主运行创新创业中心,到教学实践基地实习、调研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增强全员育人的氛围,加快艺工融合大学文化建设。
3.设计特色情境,营造文化氛围。新媒体时代的校园环境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加重文化砝码。学校的VI标识在保留原有创意特点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增添了时尚气息和国际化色彩,已广泛应用于宣传阵地统一规划中,包括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院报、宣传画册、橱窗、指示牌、楼宇标识及校车等多处;规划建造具有历史内涵和文化韵味的校园景点设施,如中山装雕塑广场、雕塑园等;建立网上博物馆和特色资源库,推动资源共享,促使校园特色文化品位的完善和提升。
4.推进网络实名制,加强舆论监测。要充分利用拥有完整准确的师生信息数据库、师生在校期间流动小、易于实现技术监控等优势,加快推进校园网络实名制的进程,力争做到每一个网络ID都对应一个真实的人,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学校相关部门应守土有责,借助网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关注焦点,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澄清不良观点,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真正使新媒体成为艺工融合大学文化传播的可靠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学生学习成才的崭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徐燕.新媒体传播方式对大学文化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2]北京服装学院教学评估小组.北京服装学院自评报告,2008.
[3]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创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5]李萌.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朱光好系该校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于 洋 实习编辑:卜 珺]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