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我确立人生坐标

王祖毅
我与上海市航海学会有着无法割舍的缘。
多年来,我参加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专题研讨以及行业座谈会,受益匪浅。今天,在学会诞生四十周年之际,我想坦露肺腑之言,是学会为我确立了人生坐标,成为以海上救捞纪实文学为特色的作家。
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参加学会在高阳路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令人惊喜的是,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著名“海员作家”陆俊超老师!陆俊超的代表作《惊涛骇浪万里行》影响了一代有志于航海事业的中国青年。当时,刚刚脱下土布衣的我被分配进上海救捞局机关,从事团委专职工作,不久又被增补为上海海运局团委委员,并被推荐到上级团委——海运局团委工作(在广东路20号办公)。自此,我有很多机会与资深船长和劳模船员亲密接触,“小扁担”精神的代表杨怀远就是那时相识的。我还有机会登上“战斗”轮航行到秦皇岛港采访青年船员。我惊奇地发现,陆俊超作品中的海员与现实生活中的海员一模一样。陆俊超把海员写活了,其深厚的海洋文学根基,离不开扎实的航海生活。
转眼,我已年届三十,内心萌发了创作“救捞文学”的念想。回到单位,我创办了行业报——《上海救捞报》,注重深度挖掘,很接地气。每逢救捞重大抢险事件,我就主动请缨跟船现场采访,较成功地反映跌宕起伏的救捞事件,办出了救捞文学特色,深受一线救捞船员欢迎。在创刊十周年时,局党委特意发文命名我为优秀主编。20世纪90年代初叶,上海宝钢原料码头引桥发生了严重碰撞事故。一股强风驱使在码头卸货的外轮船体倾斜失控,顷刻间,在风流作用下,横扫码头引桥,宝钢发生原材料危机!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亲自赶赴现场视察,上海救捞局紧急救援,派出了“大力号”浮吊船以及大批潜水员开始了昼夜施工。怀着救捞抢险激情,我即刻随船赶到一线,办起了“宝钢抢险特刊”,让行业报根植救捞一线。好几个深夜,我没有合眼,始终注视着潜水作业精彩细节,潜水员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引桥桥墩很快修复。潜水员个个都是“乐天派”,他们笑傲江湖的风采,让抢险工地顿时活跃起来。我记下了此刻的所有感受。宝钢引桥抢险工程圆满完工,我留宿船上连夜动笔,撰写有生来第一部纪实报告文学《为了钢城的生命》,被《宝钢文艺》刊用。作品刊登在《上海救捞报》上,在企业报年终评比中,荣获头等奖。
学会主办的《航海》杂志是一本颇有文字质量、可读性较强的综合性读物。一段时间,我翻阅了自己在杂志上刊登的文章,汇编成册,居然成为一本书籍。从此以后,为了“救捞文学”,我决意下海当一名真正的救捞船员,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在救捞一线,我担任船舶政委,第一个航次是前往日本长崎港。航途中,我与船员打成一片,如鱼得水,是一名“快乐的水手”:爬上十多米高的桅杆刷油漆;值航行班,在船尾为拖缆加油;夜航时,当班瞭望,发现情况及时向船长汇报。我发誓要为一位船员写一个特写,长崎航次完成了,我完成了三篇散文《毛师傅和他的四喇叭》《好人张林》《格鲁依,你好吗》。主角是大厨毛师傅、报务主任张林、水手长朱来云。先后被《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副刊录用。
2001年9月下旬一天凌晨,受强台风“百合”影响,鹭岛海域生态环境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威胁!一艘装载近满载油轮“运鸿”轮在厦门港正南6海里处倾覆沉没,在千钧一发之际,上海救捞局出动救捞船队紧急救援,在鼓浪屿待命的“华意”轮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此刻,我本能地醒悟到:这是一次难得的采访纪实机遇,机不可失!救助指挥登上倾覆的“运鸿”轮艉部勘察,我紧跟不舍,聆听专家高见,记下谈话概要。工程确定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清理油污,第二步是将油船原地板正恢复原貌,第三步进入船厂修复。我循着工程“三步走”思路,我开始构思抢险纪实报告文学的“姊妹篇”《鹭海攻坚战》。救捞指挥部提出了国庆前清理油污的目标。我适时推出抢险工程上篇《鹭海保卫战》,《中国交通报》全文刊登,受到交通运输部救捞局领导高度重视,并指示上海救捞局拿出续篇。抢险工程中,“华意”轮担任现场守护工作。我不负众望,搭乘小艇参加每天晚上工地汇报会,有机会与工程师、潜水员交谈,收集工程精彩片段。紧接着,我又着手构思抢险工程纪实下篇。“运鸿”轮抢险工程进展顺利。12月10日,中国农历小潮汛。“运鸿”轮在浮吊船牵引和浮筒抬举下,浮出水面,厦门海域威胁清除了。就在这个时候,我的抢险“运鸿”轮纪实报告文学续篇《鹭海攻坚战》亮相。作品在《中国交通报》副刊发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抢险转载,被同行视为纪实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
进入新世纪,海上人命救助成为国家应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在烟台、上海、广州建立救助局。我在上海救捞局大马力远洋拖轮“德大”轮担任政委,立志亲身感受惊涛骇浪中救捞船员首当其冲的精神。当时,“德大”轮是荷兰“大船俱乐部”成员,曾参加希腊失事油轮国际海上救助,奇特的海上救助经历驱使我不忘初心,激发了继续从事海上人命救助的愿望,立即申请加盟东海救助。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南下,东海海域海是海事频发时段,东海人命救助硕果累累。我是有心人,在常规新闻报道的同时,建立“事件档案”,格外注重事件的细节,构成故事的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尤其探访获救者心理演变过程,在东海救助局成立凉周年时,我以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东海大营救》,文章有事件被《中国报告文学》采用。我再接再厉,撰写一批有社会影响的纪实救捞纪实报告文学《海峡处女航》《安达曼海的感动》,以及救捞人物纪实报告文学《黄浦江边的老潜水员》《OK,未来的水下尖兵》等。
几年前,学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了“跃进”号事件回顾专题论坛。会上,当年的“跃进”轮报务员讲述了出航经历,提供了“跃进”轮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还原了历史原貌。参与学会专题论坛是对我从事救捞文学创作的一次加油。进入新世纪,我已经成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豪情满怀地走“海员作家”陆俊超文学创作之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里,我要说,衷心感谢航海学术平臺——上海市航海学会!衷心感谢海员文学的启蒙老师——《航海》杂志!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