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幸福课堂建设
张瑶华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课堂;启示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领域中研究幸福的新的分支学科,其核心目标是帮助人们理解并获得幸福。200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内尔·诺丁斯教授在《幸福与教育》中,从教育哲学的高度论及了“积极心理学”,提到“幸福最好不要被理解为一种寄希望于未来而获得的一种状态。当前的幸福与未来的幸福之间不是互不相容的,它甚至可能对未来的幸福产生重要作用。因而,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学生当下经验的质量。”笔者结合教育实践对上述理论作了学习与思考,得到三点有意义的启示:
第一,教育应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不可否认,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的幸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幸福是终点,它更是过程,是每一个实实在在的当下幸福的积累与延续。
第二,课堂是增进学生当下幸福感的最重要场景。课堂占据了中国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因此,每一节课的质量关联着每一个学生当下的幸福,并时刻铺垫着成就学生未来人生的幸福。
第三,学生的课堂幸福感可以通过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心理特征、公众品质来予以提升。这也正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所涉及的三个层面,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提出。具体包含: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坚持、前瞻、天才、宽容和智慧灵性等;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如责任、利他、关爱、文明、自制力、容忍力以及职业道德。这一理论成果,为我们的幸福课堂建设提供了清晰适切的行动思路。
基于上述理论,笔者带领团队以提升学生幸福感为旨,立足课堂寻求变革。经过几年努力,已喜见成效:在前不久的一次校本问卷中,统计得出“上课”已被我校学生普遍认为是校园里最有意义、非常喜欢的一件事。现将实践所得整理成文,以供同仁参考。
一、课室“三园化”建设,营建积极的文化环境
美国心理学专家坎安宁(Cunningham)于1979年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强烈的积极情绪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与物理环境中等程度相关。如人们在有植被、水、光线明媚、色彩丰富、声响悦耳等环境中会报告更多的积极情绪。同时,研究也发现公平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带来更强的主观幸福感。
受到启发,我们以“学园、家园、乐园”为主题,对课堂场景进行了“三园化”改建,在物理环境中融入了自然、艺术、休闲、希望、尊重、公平等文化元素。我们让讲台靠边,使师生互动呈物理零距离,以此积极暗示心理的零距离;让铃声柔和,以轻音乐替代急促的铃声,积极暗示着上课与下课都无比美妙、值得期待。我们让每位学生拥有一个小储柜,可自由摆放私密物品,可自由上锁,通过物质安全对心理安全形成积极暗示;让每位学生拥有一片展示区,在墙壁、屋顶、窗台等方寸间展示学生的原创作品,在尊重作品中培养尊重他人的积极品质。我们开辟了生物区,游鱼、绿株等鲜活的小生命都由学生亲自照料,让学生从呵护生命中体验生命的可贵;设计了评价区,通过班级自主创建的幸福树、幸福果、幸福星等项目,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成长,避免在与他人比较中产生妒忌、怨愤等负面情绪;还有游戏区、阅读区等,让学生在教室里的业余生活也能培养与满足一定的兴趣。
我们努力将教室经营出“三园”的味道,让学生体验愉悦、放松、被尊重的美好情感,唤醒了学生感恩、欣赏、宽容等富有建设性的美德与力量。
二、课桌“协作式”围座,培养积极的社交智慧
积极心理学指出,社会活动是积极情感提升的有效形式。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也指出“人的大脑需要与他人交流,大脑的实质就是社交性的。社交智慧仅仅关心自控能力是不够的,更关心与他人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如何对待他人,他人如何看待我们以及如何回应,这其中的人际互动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可见,培养学生的社交智慧是帮助学生成为幸福社会人的关键因素。
我们对课桌摆放进行了改革,采取协作式小组围座,形成培养社交智慧的有效情景。协作小组由班主任根据“同组异质”或“同组同质”原则进行设定,人数因需而定。每个协作小组都有一个宽阔的学习平台(用柔和洁净的布套将独立的课桌合并铺设成一个统整的台面,以暗示团队意识)。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也鼓励按学科需求设定其他岗位,如科学学科的材料员、英语学科的语音提示员等,各角色按需轮岗。同时用心建设小组协作的相关制度,分“课堂通用规则”与“各学科个性规则”两方面,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制定,力求指导性强,细节处彰显关怀。比如,我们要求教师在评价协作小组活动时,尽量避免“你”“某某同学”等个体指向,而应对团队状态予以关注。再如,就学生协作中的“发言”行为提供了三点建议:自己发言时,要有中心观点、有支撑材料、有说服策略;听同学发言时,要专注倾听、摘记要点、适时评议;交流发言时,要有礼有序、有节有力、鼓励包容等。
课堂协助小组的建设,帮助学生获得了团队归属感,积极的社会关系是幸福健康的重要因素,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性智慧。需要强调的是,小组协作是幸福课堂中主要的学习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操作中,我们需要谨慎避免协作小组的形式主义,倡导将其与学生独立学习、班集体互动、师生对话等相融共存、有效互补。
三、课始“3-X”自主活动,强化积极的主体意识
积极状态体现在高自我评价和积极对待自我方面。自我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只有人类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会提出“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身份上确认“我是课堂主人”,形成积极的主体意识。
为此,我们设计了课始“3-X”分钟自主活动。具体是指:当上课音乐的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学生便开始自主活动,教师持欣赏的态度作旁观,不实施任何组织性干预。我们限制了3分钟的时间长度——适时而止,以保证课时计划的落实;限制了内容的选择——与学科内容相关联,尤其倡导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技能挂钩。但同时鼓励参与成员自由组合——可以是单个成员、小组团队或全班学生组合;鼓励参与形式的创新——可以是动嘴、动笔、全身动、借助媒体、使用道具等。实施的初始阶段由教师帮助,后期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形式、内容、人员等安排。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活动策略,如语文课始的美文诵演、英语课始的小短文演讲、音乐课始的节奏演绎、美术课始的名作欣赏、科学课始的小魔术揭密、社品课始的新闻分享、数学课始的数独与魔方游戏等。这样的课始活动益处颇多:它帮助学生在学科知识技能方面实现了优化积累;它帮助学生很快从课间的玩乐情绪中调整过来,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自主活动,在第一时间暗示“我就是课堂主人”,及时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
四、课中“10+X”实践练习,促成积极的流畅体验
积极心理学提到一种幸福的特殊时刻——流畅体验(Flow)。处在这种时刻中的人内心充满相容、和谐的感受,个体感觉到认知高效、动机激发、无比的快乐和幸福。运动员所谓的“巅峰状态”,艺术家或者音乐家的“灵思泉涌”,其实都是流畅体验的感觉。
如何在课堂上促成学生的流畅体验?我们提出了课中“10+X”实践练习的改革,具体要求为:在时间分配上,可以是一整块时间段的完成,也可以分成几个时间段达成,但10分钟的累计时间是必须的保证,其关键是教师需要把握好“动静结合”的课堂节奏,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在形式呈现上,鼓励进行写、说、做、表演、实验等多种创新,在专注投入与自我挑战中激活智慧灵性;在伙伴选择上,除了相对稳定的协作小组外,更鼓励在有限的课堂上作广泛的交流;在实践态度上,鼓励人人参与、积极专注、勇于质疑、敢于创新。
需要进一步认识的是,流畅体验更是人在思考与行动中,苦苦挣扎后瞬间展现的光芒。若不苦苦挣扎,便体会不到光芒照耀自身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因材而施,让目标既不可轻易达成,也不能高不可及。为此,我们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人,明确每一项任务分别指向哪一个学生,或哪一学力层次的学生,努力设计多元化、开放式、难度呈梯次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进行充分选择,获得“努力跳一跳,终于摘得桃”的意义感。如此,每个学生始终在适切的压力驱动下专注于学习,课堂涌动着生命成长的蓬勃激情。
五、课内20秒异动管理,保护积极的情绪状态
有愉快感受的情绪称为积极情绪,它能缓解由消极情绪造成的心理紧张,使人的身体保持活力和健康,从而增进幸福。积极心理学指出,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体验都会使原来的思想或行为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需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情绪,以帮助他们的幸福感持续有深度地发展。
然而,课堂“异动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地干扰着积极的情绪状态。这些异动事件主要包括:分心型——学生不注意听讲、自制能力差等;风头型——爱出风头,故意为难教师与同学,或与同学打闹嬉戏等;恶作剧型——伺机发难、故意捣乱等;纠纷型——同学争执、互不相让等。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我们认识到,异动事件本身并不是主要干扰因素,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因势导利,成为很好的教育资源。破坏积极情绪系统的关键原因是,教师处理事件时没完没了地抱怨、不计后果地呵斥、生硬粗暴地阻止、无视尊严地发泄等行为态度。为此,我们设定了以“20秒”为时限,希望教师发挥最大的教育智慧,在最短时间里将课堂情绪迅速引导至积极状态。并重点推广了积极心理学的“安静时间”和“重新评估”两项策略:安静时间,是指面对偶发事件,通过“安静”为师生提供内省的可靠环境,反思所闻所见所行,这时结论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静默中的内省过程。重新评估,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身份去思考,比如“如果我是他……”“我想他这样做的理由是……”让师生在包容体谅中调整处于混乱状态的身心,做好情绪自控。
课内20秒异动管理的探索,有效保证了课堂情感系统的健康安全,也对学生认知产生了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在众多的课堂信息中进行有效追踪,去关注富有意义的部分,让课堂在积极健康的情绪中洋溢着智慧探索的美妙。
六、课终零延时与课间零距离,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在人际关系的广泛范畴中,配偶、亲戚、亲密的朋友、同事等都与持久的幸福与幸福感相关联。其中,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幸福感密切相关。笔者曾在本校开展了一次以 “幸福感”为主题的问卷调研,结果发现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最不喜欢老师拖课”“最开心老师和我们一起玩”。为此我们提出了“课终零拖延”与“课间零距离”两项改革,以培养积极的师生关系。
“课终零拖延”的落实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教师的理念偏差。许多教师认为“我多讲一些,是为了学生好,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是一种无私的行为。”为此,笔者首先帮助教师认识到拖课的消极影响,如剥夺了学生课间上厕所、喝水、游戏放松、准备下一节课等权利,极大侵害了学生的主体性;为了自己的课要讲完,而影响了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质量,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极有可能引发学生对教师的厌恶感,继而厌恶该学科,厌恶课堂,甚而扩展到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在行动中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至少有两处结尾预设。同时,在每次下课前五分钟,以“叮咚”铃声提醒教师预备结课,并设计较长时间的下课音乐“干扰”教师的拖课行为。我们还设计了“拖延症温馨处方”,上面写了“课间好时光”等小诗,并配有生动的插图,由班上的“学生校长助理”在课后悄悄递给有延课行为的教师,予以俏皮又不失温馨的提示。随着“拖课”现象从减少到消失,学生的课堂幸福感获得了提升。
“课间零距离”则倡导教师提早候课,与学生共度课间:可以指导学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充分准备,可以与个别学生沟通谈心,可以询问学生课堂上的收获与困惑。尤其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亲密谈心,在零距离交流中让情感亲密无间,并发现平时难以捕捉到的细节,如学生的兴趣倾向、性格、同伴关系、家庭关系等,为课堂上因材施教作好相关信息的收集铺垫。这样的课间10分钟安全、愉快、有意义,成为幸福课堂的重要延伸与前提
保障。
总之,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视野下,我们的幸福课堂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快乐、积极参与,获得幸福感的成长,将每一节课变成学生幸福人生的精彩积淀。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宁波,315040。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