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群体心理特征与影响探析

王维
【摘 要】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体心理在网络舆情生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媒体视域下的群体心理具有情绪的传染盲从性、心理的趋于同一性、道德的鲜明指向性、态度的易变排他性。在这种群体心理影响下生成的网络舆情,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风气和道德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群体心理;网络舆情治理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9-0083-02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P.197)体现了我们党从战略层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治理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中,网络心理群体在网络舆情生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谓“心理群体”,是指所有成员的有意识个性消失,并且他们的情感取向和思想观念转向同一方向的一群人的集合。群体心理和行为最早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研究,在勒庞看来,“在特定情况下,也只有在特定情况下,群众表现出全新的特点,与其中的个人的特点别若云泥。群众里的个人的情感和意念完全一致,自觉的个性化为乌有,集体心理随即形成”[2](P.15),即群体心理。新媒体时代,当某个事件发生后,原本孤立的个体通过网络汇聚在一起,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转向一个相同的方向,形成整体发声、共同发声的舆论群体——网络心理群体。
一、新媒体视域下群体心理的特征
(一)情绪的传染盲从性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指出,“群众极易得到暗示,并且在一切人类集群中,暗示的传染性能够达到很高的程度。”[3](P.30)这种传染或者暗示,更多的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支配的,从而听命于一切暗示,不受理性支配。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群体心理更多的表现为“野蛮人”的特征,不加以思考或者短暂的、浅度的思考,具有盲目从众的特点。群体心理的这种情绪传染盲从性,在正面群体事件中难以发现,很容易掩盖群体心理这一“原始”“野蛮”的特点,但并非证明这是例外,只是因为正面的群体心理受到某一共同的正面精神暗示,亦或被组织或个人有意识的正面引导,从而“野蛮的”进行正面传染,比如2016年最大网络舆情热点之一“南海仲裁案”事件就是典型案例,共同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是事件中群体心理形成的共同精神基础,再加上官方主流媒体的顺势宣传,这种暗示就会在网络新媒体平台迅速蔓延传播。而负面中的群体事件就更是如此,阴暗、丑陋、谣言等正好符合群体的冲动、易躁的“野蛮”特点,受到一点暗示,就会闻风而动。
(二)心理的趋于同一性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成为群体的一员,无论是谁,无论有何种生活方式,是何种职业、性格或智力,就会获得一种群体心理,从而丧失个人的独特性,产生与孤立时的个人截然不同的行为、思想和感情。这时,群众的心理反而逐渐趋于一致,形成一致发声、一致对外的行为,勒庞将其称之为“群众心理同一律”,实际上就是心理的趋于同一性。网络舆论事件在发生之初,会有些许凌乱杂碎的声音,或者声音略显微弱,但一旦受到某种暗示,就会形成群体心理的特征,个体的自觉个性消失,这些特征一般只为群体所特有,孤立的个人不会有。当群体中的个人感觉到群体中个体的模糊、群体的力量和群体的狂热后,会被暗示和传染思想感情转到同一个方向,趋于同一,最后形成统一的群体行动。“南海仲裁案”事件中,在舆论发酵之初,有许多人可能还不知情或者没有意识到其影响,存在于群体之外,但在主流媒体的不断宣传以及事件的持续升级后,民族情绪上升,站在群体之中,往往表现得英勇无畏,热情洋溢,情绪、心理和感情在无意识的支配下被群体摆弄。由于负面群体事件更利于野蛮、狂躁、冲动和平庸的发挥,心理趋同性在负面群体事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道德的鲜明指向性
每次舆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最后都会形成鲜明的道德指向,群体往往热衷上升至道德高度,对他们所不认同的“不道德”现象群起而攻之,进行“道德审判”,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群体对道德现象特别敏感,对于违背人伦常理的现象很容易达成精神共识,一旦融入不用负责任的群体之中,无意识就会充分释放,形成集体无意识心理,在共有道德常理支配暗示下,对不道德现象进行围攻。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群体中个人所谓的“不道德行为人”就会成为群体舆论的众矢之的,再加上群体的盲目追随性和放纵性,群体中的个人受到这种道德暗示后,会更加肆无忌惮的进行践踏,因为他知道在群体中,无论做出怎样的行为,自己一定会免于惩罚。“群众可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也可能有献身、牺牲和无私的壮举。”[2](P.45)群体也有表现出极为崇高的道德行为,特别是对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的诉求。比如“南海仲裁案”事件展现的就是爱国主义诉求;十九大召开前夕,“我爱你中国”的媒体宣传也是指向崇高的爱国情感。
(四)态度的易变排他性
群体心理上趋同性表现为极端感情,全盘接受,或者彻底拒绝。他们对于群体之外异于群体的声音围攻打压。一方面,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人多势众,理所应当地把自己看作权威,不接受反驳和讨论;另一方面,群体心理又具有态度的易变性,因为群体是受某种暗示后传染形成,没有自己的思考,具有盲目性,很容易发生错误或者偏差,一旦事态逐步清晰,得到一点风吹草动的暗示,就会发生群体态度集体转向,呈现出易变的特点,这种特点也使得群体心理的引导成为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排他性受到否定,转向之后的群体心理同样偏执、保守,态度上采取极端的感情。真相往往最后出现,比如2017年“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中,相當一部分网民是不明白事情原委的,只是道听途说从第二手甚至经过很多手加工后得来的消息,却盲目的加入了舆论群体的队伍,这时候如果有反驳的声音,立即就会被群体的强大力量淹没。随着真相慢慢浮出,直至最后官方进行表态,群体的态度才得以转向。
二、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
(一)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传播具有重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P.192)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一项战略性政治任务。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新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由于新媒体便捷、虚拟等特点,新时代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也变得更为严峻和复杂。一方面,网络舆情能够为主流阶层塑造良好形象,营造出良好公共管理环境。如果管理者有意识的规范引导网络舆论,借助新媒体开通网上政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利用群体心理引导舆论,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为西方国家通过网络舆情行使网络霸权、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颠覆提供了便利,网络舆情如果处理不得当,会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极大的冲击和消解。“大数据时代,谁掌握了网络信息主导权和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意识形态治理的主动权。”[4]因此,政府把握群体心理的特征引导网络舆情对于意识形态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影响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文化感召力的最大公约数,也直面着我国现阶段在精神文化、思想道德领域面临的种种问题,通过把握网络群体心理的特征,借助新媒体多样化平台的传播来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使主旋律奏响成时代最强音;同时,网络舆情的聚众性又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迎接异质文化价值观的挑战提供了现实基础。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作为群体事件,受群体心理影响,具有易变的特点,如果引导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引起社会价值观发生混乱甚至倒退。
(三)对社会风气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深刻影响
网络群体心理的传染聚集形成网络舆情,网络群体心理作用下的网络舆情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整体道德素质的好坏。群体心理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基于一定影响范围上的群体道德反思,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激发和引领人人向善的社会风气,抵制和反对自私自利的不良社会习气。另一方面,如果被别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施加网络暴力,进行道德审判,反而将对社会风气起到相反的恶化作用。“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事件,暴露了社会上还存在严重的道德缺失问题。网络舆论的不良情绪不加控制一般会出现反社会、反政治倾向,牵引着社会风气朝着低俗化方向发展,拉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从整体上看,近年来,我国网络舆论开始呈现出更加理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舆论形成過程中要积极对群体心理施加正面的暗示和引导,汇聚一股强大的正向网络群体力量,从而引领整个社会风气的良性发展和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勒庞.乌合之众:群众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6.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付安玲,张耀灿.大数据助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及 提升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5).
[责任编辑:马雅兰]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