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究

    

    

    

    摘 要:2016年教育部发布中考改革指导意见,2020年起广州市将地理纳入中考录取参考科目。文章根据初中地理的教学现状、地理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思维水平,分析优化图像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在课堂中优化图像教学的策略,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归纳、运用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新中考;优化图像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9-0075-02

    一、优化图像教学的背景

    1.教育部提出中考改革方案

    2016年教育部发布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包括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细节,如改变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成绩表达等。同时,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在考试内容上,强调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 按照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这个文件,2020年起广州市中考将地理纳入中考录取参考科目,成绩D级以上可以报考普通高中,C级以上可以报考示范性高中,以此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这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2.初中地理的教学现状

    从近年广州市学业考试的情况看,初中学生的地图知识较贫乏,空间概念模糊;不能把已学到的基础知识灵活地迁移运用到地图上,或者不能提取地图中的信息用于分析、解决问题;见到不熟悉或稍复杂的地图容易产生畏难、气馁等负面情绪。因此,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亟待提高。大部分地理教师都知道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却不懂得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教学要求,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二、优化图像教学的必要性

    1.从初中地理教学需求分析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是地理教学过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学科素养。近年来,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或竞赛的命题几乎是“无图不成题”, 加上教育部郑富芝司长提出“减少单纯记忆,重能力”的改革方向,提升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从初中学生思维特点分析

    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初中生的思维水平不高,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也不强。遇到抽象或未曾见过的事物,仅靠语言或单张图片进行教学,很难让缺乏空间思维的初中生留下深刻印象并全面了解。初中生通常只是机械记忆,并非从空间意义上理解了知识,并掌握了相互间的关联。针对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借助于优化图像教学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通过感觉、知觉、概括、分析、运用这种思维过程,达到感知地理事象的分布,把握地理事象本质及发展、变化过程的目的。这是知识生成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

    三、优化图像教学的实践探究

    1.应用AR图像突破教学难点

    AR是增强现实技术,是能把虚拟信息和真实世界中的物体实时叠加在一起的多媒体交互技术,这种技术将知识与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现代信息技术之一。通过AR技术操作演示,学习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促进知识的迁移,让缺乏空间感和想象力的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球与地图”中“等高线的判读”这一内容抽象难懂,成了教學难点。图1为教材中展示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特征的图片,仅从平面图片和文字描述,学生很难想象并理解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和“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这两句话。教师若能灵活运用AR技术或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制作符合初中学生感知规律和理解能力的教学素材,则能化难为易,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一些事物现象的原理。图2是利用AR技术设计的课程中某一画面。通过AR图像呈现3D地形,图像中的细线为标注了高度的等高线,粗线为山脊、山谷所在的位置,在相应部位写上山顶、山谷、山脊、鞍部等文字。这样的AR图像直观、形象地展示山体不同部位,便于学生观察、归纳等高线的形态特征。

    2.结合文字图像形成感悟归纳

    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难以适应新形势,难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对文字、图片、活动等进行整合,把教材中的文字图像化,让教材里看似平淡无味的文字和地图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地理教师可像画家画画那样,把教材中的地图经过构图、着笔、润色、修改、成画等过程,创作出一幅幅优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即使是简单的线条或不同颜色的字体、符号,都应该是教师经过认真构思而精心设计的,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资源,如图3至图5。

    如此简单的几笔线条加上不同的符号、图形,给地图赋予了生命,让静态的地图活起来了。图3形象直观地展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的名字、4条河流的流向等内容,便于学生顺利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38页活动的表格(如图3表格所示)。图4在图3的基础上删减了一些内容,增添了“东部”“西部”, 以便学生通过读图清晰地了解、归纳俄罗斯的地形特点。经调整的图5仅展示河流及流向,方便学生归纳河流流向的特点。图文并茂的画面不需要教师多费唇舌,便能清晰明了地展示各地理要素,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比用语言描述要强烈深刻,有效帮助学生全面观察、认识和分析俄罗斯的地理环境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3.巧借模型图像复习巩固

    在教学实践中,某些抽象的知识对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的初中生来说,靠读文字、听讲解、看演示,都不能让他们深刻理解、记忆和运用。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经纬线、经纬度”这一知识,是初中地理教与学“棘手”的难点,但这是入门必学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可鼓励学生动手制作有经纬网的地球仪模型。

    制作地球仪模型需准备的材料:乒乓球、铁丝、圆规、线、尺、铅笔、水笔、瓶盖或橡皮泥等。步骤:①先用圆规在乒乓球两端戳两个小孔定为南极和北极;②在两极中间画最大纬线圈——赤道,把赤道分成六等份标上点。将标好的点与南北极点连成线,便是经线;③以0°为界按左西经到右东经写上经线度数:0,60°E,120°E,180,60°W,120°W;④把0°经线也分六等份,标上点,用圆规以极点为中心经过标好的点画圆圈便成纬线;⑤以赤道0°为界分上北纬下南纬,写上纬线度数:0°,30°N,60°N,90°N,30°S,60°S,90°S;根据自己能力可多画一些经纬线,最后给乒乓球穿上铁丝,做好底座,使地轴倾斜、模型能放稳。这一活动从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中跳出来,将抽象的内容与模型立体图像联系起来,通过模型立体图像以观察、感悟来“唤醒”学生大脑信息库中已贮存的“空间信息”,让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空间概念,拓展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深化对空间图形的理解。

    四、优化图像教学的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若要优化图像,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对地图或图像的处理比对文字处理有难度。我们在探索和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样一些困难和问题:互联网上有些地图不够严谨、有错误,引用网上地图要谨慎;对地图进行加工、添加信息,需有很强的绘图技术并能熟练操作制图软件,有时因制图技术限制无法制作出满意的图像。

    通过实践发现,运用图像来呈现和构建知识体系,更符合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灵活地选择教学资源,不断完善图像为教学所用,让优化图像教学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常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新中考的形势,切实提升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勇刚.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思路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26).

    [2]张晓纯.重视学情分析,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J].师道·教研,2014(7).

    作者简介:刘艳平(1979—),女,广东广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