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职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王春莲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高教学培养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提高其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职高院校在教学中加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前,我国职高德育教学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有效性不高是其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对如何提高职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高职德育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 键 词] 职高德育课;有效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237-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报告的提出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在教学中落实德育教学的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职高院校要在德育课中重视三大教育,即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好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协调发展,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感,最终达到学生学习能力、专业素养、道德水平的同步提高。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多数职高院校的德育教学效果有效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更是差强人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其学习态度,以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育人的功能。为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以生活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诚如陶先生所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深入人心离不开生活元素的加入。高职院校德育课有效性的提升更需要以生活为切入点,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用生活来教育,用教育来促进生活向前、向善、向上发展。德育课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和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只有将内容回归到生活中,才能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做生活的智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悟生活,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提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值得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此方法。创设趣味、有用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原来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形象生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轉变其学习态度,使其在面对学习压力或难题时,保持更积极的心态,使他们在学习中摆脱等、靠的心理,变得更为积极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去,从知识中体悟做人的道理,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真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方面发展。例如,职高学生由于心理、生理尚不成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往往会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此时,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防护墙”和引导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根源上制止不良信息的侵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可让校团委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如诵读古诗词比赛,在该比赛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使其领略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德育精神。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体现了孝道。如组织学生去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开展纪念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等;当高职学生热衷于打网络游戏时,学校可组织网页设计大赛,将学生的精力转移到专业素养提高上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灵活采取相应的应对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三、创设探究式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现阶段的教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究活动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意在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设置疑问时,应选择合适的难度,以免难度太高,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要尽力避免难度太低,引不起他们探究和挑战的兴趣。在答疑环节甚至在设疑环节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他们去尝试,通过创建轻松、愉悦、民主的探究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小结
职高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问题较多的时期。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根据职高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使职业素养、道德水平得到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江少佳.中学政治课自主和谐教学的探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4(S1).
[2].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