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研,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李春香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新的方法、新的模式纷涌而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怎样在常态的课堂学习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怎样能够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讨论为媒介从而获得知识性的收获呢?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以下问题值得讨论。
1.删繁就简,设置课堂中心问题
走进课改的课堂,教师的角色基本上由讲授者而变成了提问者。但是在经历了预习课之后,尤其是在学生手中把握了很多教辅资料的时候,需要研究的问题,就要经过仔细的思考了。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抛出数个互不相关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太少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整合材料,删繁就简,用一个问题贯穿课堂。
如执教鲁迅的《祝福》,就完全可以“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主问题进行教学。这个问题总揽课文全局,而且要研究深透,还得凭借其他材料。①这个问题与课文的三次肖像描写有关,肖像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生理上的衰老。②生理上的衰老是反常的,祥林嫂不过中年,她怎么会变得老态龙钟了呢?与心理压力、精神打击有关。③心理与精神上的打击者是鲁四老爷吗?祥林嫂是如何看待自身命运的?再嫁,本来有利于新生,她为什么撞香桌?④是穷死的吗?又不是,祥林嫂对生活容易满足,她丧夫之后来到鲁家,不是有了“笑影”,也有“白胖”起来了吗?总之,抓住这个问题,层层推进下去,集中了学生思考注意力,完成了既定教学任务,使学生处在思考的较量之中,效果很好。
2.注重辨析,允许学生自由发挥
课堂教学的老习惯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请某位学生回答,回答错了,再请一位,直到回答正确为止。这样教,目的是为了求取答案;而重视“问题辨析”这一重要环节,效果就有质的不同。
例如,执教《荆轲刺秦王》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一个问题:“荆轲的三次‘笑有何不同含义,反应其怎样的性格?”一个学生回答:“荆轲最后的笑是英雄式的笑,是一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笑。”一个学生反驳说:“一个正常的人在事情失败后,按常理推断,又如何不是无奈而绝望的苦笑呢?”接下来学生讨论了许久,在辨析的过程中完成了揣摩人物内心的学习。
这样辨析的好处主要有:①促进学生对文章作更深层的理解,寻找事实根据的视野更开阔一些;②学会分析众多观点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所在,吸取别人思考的长处。③不简单肯定,也不简单否定,尽可能想办法完善别人的观点,或者沿着别人思考的路子再往前走几步。这三条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应有素质。课堂上抓住例子作出示范,学生在课下自己研究时,就能慎重对待所搜集的材料,就能知道补充什么,纠正什么,发展什么。
中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不可能有填补空白式的成果,大多是综合多种意见,选定一种并阐述理由。而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确有研究的味道,那就不可能缺少辨析这一环节。而要学会辨析,就必须在课堂上经受磨炼。
3.真凭实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笼统居多,在陈述理由时很少有同时摆出一二三四条的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对问题的认识还不深透,理解还不全面;二是不知道把一个中心话题分成若干方面来说,缺少分析的本领。而要进行研究性学习,显然是不行的,因为研究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分析。
比如朱自清《春》中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问学生,这句话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答“好在形象生动”。对不对?对的;但又不对。说对,是指“形象生动”确实可以概括这句话的特点;说不对,是指朱自清用具体的比喻和动词把形象生动的春雨写得如在眼前,而你分析却又用“形象生动”这样不具体的概括语把可触可摸可视的“形象”推远了。显然,这样的回答不叫分析。
恰当的分析应该从四方面入手;①写雨丝形态——像牛毛,像花针,②写眼前一片雨丝的状态——密密的斜织着;③写微风——斜;④写雨的动态——织。引导这样析句,也许有些琐屑,但对于养成分析的习惯,知道分析的套路是很有效果的。
有人说,这是读书读得细,其实不然,不是读得细,而思考得细。没有精细思考的习惯,是读不细的。语文课一定要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能力发展需要。分析,就是思辨的具体表现。教师要通过课堂的设问来培育这方面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这位“引导者”极其重要,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因此,教师更应多多思考,真正的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遨游,让学生在语文的天空中放飞思想!
(作者单位:赣县中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