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语文兴趣教学模式
徐利娟
智慧课堂是如今新兴起来的一种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语文学科是人文性最为突出的学科,如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不防以打造智慧课堂为方向,通过沉浸生活情境、搭建多元互动、链接丰富素材的教学实践,推进语文课堂智慧的教与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智慧课堂的助力下激活体验、碰撞思维、拓展视界,从而真正建构起语文兴趣教学模式,打造丰富智能的初中语文课堂。
一、沉浸生活情境,激活体验
沉浸生活情境的教学思路是教师要依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教室的视听、投影、计算机、交互白板等设备,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真实观感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生活情境中激活体验,从而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文中有四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其中第二次写到走路蹒跚的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动词用了“攀”“缩”“微倾”等,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写了父亲经过铁道去给作者买橘子的场景,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文中最动人的部分。在教学时,教师可运用“智慧课堂”中“教材资源”里选择flash动画的方式为学生直观地展现这个场景的情境,抓住细节描写精细设计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和动作,运用互联网技术将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的想象用flash动画的方式形象的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生动的文字转化到形象的画面,更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形象和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在智慧课堂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过程是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萌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去探索知识,求解答案,逐步向课堂的知识目标靠近,这种方式是学生容易接受的。
二、搭建多元互动,碰撞思维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强调思维间的碰撞和融合,我们打造智慧课堂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要为学生搭建起多元互动的沟通平台。师生间、生生间,都可以通过互动来表达各自的观点,在不同观点和思维的碰撞中带来全新的思考,获取深刻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社戏》这篇课文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作者描写的社戏并不吸引他,他还那么怀念呢?”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中“互动教学”的“讨论”功能,也就是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疑惑或者观点不同的问题或想法,直接在平台上进行提交,通过移动终端上传和发布到班级讨论栏。教师把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投影到白板或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和交流。有学生说:“这是因为作者看戏的过程发生的故事都是很开心的。”也有学生说:“作者怀念的不止是社戏,还有他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教师再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升华,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借社戏表达其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伙伴的诚挚情谊的深层次意蕴。
教师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引导学生通过多元互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鉴于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和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和观点会存在偏差甚至错误的情况,这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修正认知偏差。
三、链接丰富素材,拓展视界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背景,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选择可用的、丰富的信息来扩展、充实语文课堂。在课前导入、教学过程和课后拓展环节,教师都可以为学生链接丰富的素材,寻找广阔的资源来辅助教学,进而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教学氛围中更加高效地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把这节课的教学转化为苏州园林的一次视觉上的旅游。文中采用空间顺序介绍了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等著名的景观,教师就可以利用“智慧课堂”中的海量素材进行备课。在教学时,讲到每一个景观,就链接到这个景观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素材。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边看边听边学,学习课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畅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中的游客之旅。通过丰富的素材的展示,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作者描绘的苏州园林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直观地认识到了苏州园林处处讲究图画美的特点。
其实关于智慧课堂的实践模式,现在还处在一个摸索和尝试的阶段。无论是上述提到过的沉浸生活情境、搭建多元互动、链接丰富素材的教学方式,还是其他更有效、融合性更好的教学模式,我们都是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知识形成和消化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与其说智慧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是教学服务平台,其实这种教学模式的兴起更体现的是我們教育理念的进步和更新。在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性化差异,把教与学的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互动、交流、发展的体验式活动,从而构建起高效互动的智慧教育生态圈,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沟通与交流中,进一步触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也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