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摘要: 新媒体具有丰富的交融性、双向的互动性和平等的开放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交往实践性有着天然的内在契合。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浅显、模糊,价值取向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明显,呈现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不高。新媒体环境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着力创设交往实践的网络场域、观照价值事实的支撑引领、注重价值教育的方式方法、构建循序渐进的涵化机制,进而搭建网络交互机制、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打造网络生活平台、重视大学生情感关怀,优化网络教育载体、拓宽大学生交往渠道,强化网络监控管理、致力大学生实践养成,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往实践;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8)01-0103-14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80101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长足发展和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人们“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1]3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65小时,移动互联作为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全面嵌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新媒体传播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即时交互性等特点,正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实践方式,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态势,探索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交往实践特性
交往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在本质上是多极异质主体物质、能量、信息、情感的社会变换所形成的交互主体间精神沟通、视界融合、共识达成的过程,其缔结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方式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世界和社会存在。新媒体具有丰富的交融性、双向的互动性和平等的开放性,这些特点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虚拟空间,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转型创设了宽广的平台,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交往实践性有着天然的内在契合。
(一)交往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建构基点和内在规定
教育源于交往实践,交往实践生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同样起源于交往实践,并依赖于交往实践而达成。在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是开放的、资源是共享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果没有交往实践或者不去交往实践,难以想象,在一个封闭的或者自封的时空中,教育主体的精神世界将会受到怎样的抑制和阻隔。从某种意义上讲,缺乏交往实践的价值观教育,就丧失了教育本来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效果也无从谈起。事实证明,交往实践为“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提供了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以发生的逻辑前提。因为“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格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2]125。马克思也曾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3]515换言之,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只有在普遍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精神相契合”,人才能获得道德的唤醒和人格的独立。所以说,以“育德成人”为旨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交往实践活动作为建构基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交往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情感、观念的对话交流和沟通,构建丰盈完整的精神世界和独立健全的品格,促进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交往性主要体现在教育主体借助言语或非言语符号系统,通过主体间交往对话、相互协商和深度理解而在精神上相遇相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接受、加工和内化,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从而将“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4]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交往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交往实践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生俱有的内在规定。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何华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二)交往实践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生动能和实现方式
交往实践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实形态。从生成机理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无中生有,既不是飘浮在天上,也不是在思辨的云雾中,其深刻根源存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中,存在于社会主义鲜活的实践及其内在的逻辑中,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及其价值诉求的表达中[5]。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于交往实践关系,人的价值认知、人格陶冶和品德涵养都是通过交往实践过程来实现的。交往实践关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以进行的实现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生动能。另一方面,交往实践关系为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厚植了滋养的沃土,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生成了现实条件。交往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其本质的外在表现和实现方向,实践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始终,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检验标准,以内在方式促使受教育主體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能力提升[6]。
交往实践是人的天性,“人只能用人的方式去把握”。交往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独有方式,既包含思维空间外的交往实践,也包含思维空间内的交往实践。在网络共时态环境下,虚拟交往实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形式,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去中心化的互动性日渐凸显,使“人对人的教育”更容易实现。简而言之,“始于符号,终于符号”的交往关系使人的本质表现得更加充分,也让人的社会关系更加丰富、多样。用虚拟交往实践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互动机制,有利于实现“双方(你与我)的对话和敞亮”,促进主体间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的有机统一,推动个体思想道德的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自觉、价值自信和价值实践。
(三)交往实践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显在力量和根本指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一个道德浸润、价值认同和行为引领的过程,离不开优良的秩序体系和合理的制度规范。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目的就是重构价值秩序,重建价值体系,重塑精神信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往活动的产物”[7]532。人经由交往“在世界中”生活,生活需要建立秩序。秩序是一种“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它“并非仅仅是单个意向的加和而且还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集体后果”[8]305-306。从一定意义上说,基于互动演化的交往实践秩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显在力量。它承载着价值理念内在的规约性和方向性,通过构建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公民道德准则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的场域,“把以知识为本位、以学科为本位,转变为以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本位;把停留在单向灌输的认识活动,转变为全面开展的认识活动、交往活动和各种实践活动;把只注意教育者的单方面活动,转变为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共同活动;把单纯传授结论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从而自己得出结论的体验式教育”[9]。因此,交往实践秩序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化的价值追求。
正如布罗姆利所说:“没有一个社会是没有指导行为的规范的。”任何具体目的的提出、规范的制定,都要依据事情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秩序,事情自身的这种内在逻辑和秩序,是根本性的目的或规范[10]。循此思路,交往实践内生秩序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指向。秩序体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规范。查尔斯·泰勒曾指出:“一个人只有在其他自我之中才是自我,在不参照他周围的那些人的情况下,自我是无法得到描述的。”[11]48-49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产生、形成和扩散处于自发状态,虚拟交往秩序保障了人们沟通心灵、交流精神、分享情感的有序进行。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的目标指向性,通过协调多元价值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对多样化价值作出科学合理的排序,为人们解决思想混乱、信仰迷茫和价值困惑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面临的具体工作艰巨而复杂。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于2016年5月至6月对广东省内16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五邑大学、嘉应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调查,发放问卷3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8份,有效回收率9088%(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性别攻读学历所学专业政治面貌宗教信仰男女专科本科研究生文科类理工类艺体类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有无比例(%)529471178634188365403232227606167123877
(一)部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缺乏,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
大学生是新媒体的忠实使用者和积极拥护者,了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中(结果如表2所示),发现386%的大学生每天花费2~3小时在新媒体上,335%的大学生每天花费3~4小时在新媒体上,高达211%的大学生每天在新媒体上花费的时间甚至超过4个小时,只有68%的大学生每天能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显然,新媒体已经深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学生学习工作的“必备品”和“必需品”,对大学生价值观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统计发现,社交通信(389%)、资讯获取(282%)、休闲娱乐(253%)是大学生选择最多的3个选项。这表明,新媒体良好的交互性满足了大学生交往心理的需求,推动了大学生交往实践的开展,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在获取信息渠道的调查中,网络新媒体(675%)远远超过课堂教学(154%),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说明了运用新媒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空前的优势。需要指出的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教育、微引导,并不意味要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因为仍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选择报刊书籍(67%)、电视广播(56%)、讲座报告(48%)等方式获取信息,因此对传统媒体同样需要予以重视和关注。
虽然新媒体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并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大学生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选择、质疑和创造的能力还不高。在对大学生媒体素养情况的调查中(结果如表3所示),发现407%、110%的大学生对新媒体“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仅有6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新媒体。此外,大学生对信息真实性的分析和评估不够,在问及“通过新媒体与他人分享信息之前,你是否会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筛选”,172%的大学生表示不会,416%的大学生表示偶尔,表明许多大学生还没有养成对信息分析和甄别的习惯,媒介批判能力较弱。在网络新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下,用户庞杂,言论活跃,176%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人肉搜索、散布虚假信息、网络骂战等行为,充分暴露了一些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的薄弱。而比较乐观的是,652%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大部分的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新媒体的積极作用。(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情况
深化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性要求。在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的调查中(结果如表4所示),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绝对的认知度,高达962%的大学生表示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途径的调查中,655%的大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以人际传播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但不可忽视的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发挥作用还不够,覆盖面也不广,仅占到125%,这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偏好形成强烈的反差,反映出高校还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访谈发现,高校基本都建立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主题网站等平台,但将之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还不显著。用好新媒体、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亟待重视。在回答“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吗”时,分别有129%、53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说明多数大学生能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但仍然有334%的大学生回答“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访谈结果也显示,只有少数大学生能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说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较为模糊,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观的迷茫、困惑和质疑,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总体来看,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积极认同的,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中(结果如表5所示),659%的大学生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中国梦,732%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学习工作的联系,627%的大学生认可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意义。当问及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主要动力时,458%的大学生选择“受社会环境影响”,312%的大学生选择“实现自我价值”,114%的大学生选择“受到表彰激励”,105%的大学生选择“受周围人认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停留在表层化。以上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在新媒体“去中心化”和复杂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37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或者无所谓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媒体的“碎片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增加了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亟需主流思想和舆论明确、积极地引导。
(三)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实用性和功利化倾向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新媒体隐藏性、匿名性以及负载的消费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受到侵蚀而发生偏离和混乱。在对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中(结果如表6所示),392%的大学生选择“拥有财富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低”作为判断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超过“对社会贡献大小”(326%),说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为缺乏;还有348%、12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关系等潜规则”和“运气”是影响人生理想实现的最重要因素,这些不良风气(472%)与“个人的努力”(475%)基本持平,反映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而在学校、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时,432%的大学生表示“对自己有用才参加”,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不够;当问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时,334%的大学生选择“增加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用性和功利化倾向明显。值得警惕的是,183%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想入党。出现这种情况与大学生个体本位意识的过度彰显和西方思潮的“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等有关,严重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也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多样、多变。
从认知转向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依归。只有内心认同方能自觉践履,知行合一是达致价值共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价值目标的重要手段。如前所述,大部分的大學生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但在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中,只有452%的大学生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甚至有113%的大学生不愿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而问及对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态度时,477%的大学生表示“关注但不积极参加”,288%的大学生选择“不关注也不积极参加”,表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不一”,价值行为滞后于价值认知。当面对马路边的老人突然跌倒,228%的大学生选择“不扶,可以拨打120”,124%的大学生怕招惹麻烦而走开,反映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冷漠心态,“和谐”“友善”意识缺乏,更凸显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脱节”。在日常生活中,327%的大学生为了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会选择简历造假;面对身边同学的考试作弊行为,只有148%的大学生选择“坚决反对并予以制止”,262%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或“赞同”,204%的大学生持“无所谓”态度,以上两项调查说明,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下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做好新媒体平台建设工作,是高校以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在对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调查中(结果如表8所示),访谈对象都表示所在高校已经建立起新媒体平台,但这些平台的建设良莠不齐,部分平台欠缺管理,更新时效性不够,内容生硬陈旧,没有很好地起到信息传递和教育引领的作用。在“你所在学校采取什么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调查中,理论教学法和实践体验法是高校使用最多的两种方法,分别占到524%、295%,说明当前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呈现一边倒的倾向。高校往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门知识来讲授,说教色彩浓厚,新媒体技术运用不够,时代感和吸引力不强。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反映,高校在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时,通常是在传统活动中简单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号,活动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不够紧密,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归根到底,这与部分高校和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有关,各单位往往迫于完成任务,敷衍应付走过场,这样的教育必然缺乏吸引力,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从实效性来看,55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一般”和“没有效果”。
网络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对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的调查(结果如表9所示)中,68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论”是影响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是“学校教育”(568%)“家庭教育”(536%)“自身价值观念”(462%)“社会不正之风”(393%)和“西方社会思潮”(355%)。这说明网络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应该因事而化、合理引导,借助“互联网+”开展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当问及“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有哪些”时,852%的大学生选择“社会实践的体验体悟”,765%的大学生选择“网络新媒体宣传教育”,604%的大学生选择“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567%的大学生选择“典型事迹的榜样示范”,526%的大学生选择“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鉴于此,分别有382%和203%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社会实践”“网络教育”的渠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实践和网络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必要途径。为此,高校要不断建立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广的社会实践活动,优化可信、可控、可判的网络舆情机制,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致思理路
人脑中的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的获得,主要来自4个方面,即正规系统的理论教育、亲身经历、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影响、大众传媒和文化娱乐4种基本渠道[12]。在数字化形态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复杂严峻,高校要把握好以下4个着力点,引导大学生自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事。
(一)创设交往实践的网络场域,扩大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场域中,人的价值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的发生总是基于特定的情境,关涉到具体的时空场域。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也就是场域[13]134。在新媒体环境下,创设交往实践的网络场域,就是要借助数字化、符号化的信息系统形成一种崭新的人际互动形态和交往活动,从而实现主体间精神观念的影响和转换,这有别于现实人际互动在网络空间的简单移植和复制。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延伸,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域。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树立虚拟交往理念,创建师生共同语境,开拓新兴媒体渠道,优化媒介生态环境,提高媒介教育素养,加强传统文化渗透,营造“参与—对话—互动”的渲染气氛,以平等交流、双向建构、民主开放等方式消除传统场域存在的教育对象化、关系主客化、环境封闭化等弊病,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日常生活化、情景化,进而培育价值认知、价值认同和价值实践的惯习路径。
(二)关注价值事实的支撑引领,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在信息传播进入“媒介即信息”“形式即内容”的新媒体阶段,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匿名性“掩护”虚假消息泛滥,尤其是个别媒体一味追求眼球效应,没有研判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就大量引用、转发网络信息,助长了网络谣言的滋生。这种“言论自由”对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的大学生会产生强烈冲击,极易使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模糊、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漠。正如曼海姆所说:“如果一种思想状况与它所处的现实状况不一致,则这种思想状况就是乌托邦。”[14]196人是价值的主体,核心价值不是空中楼阁,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依托价值事实才能落地生根。讲故事就是传播价值的最佳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人-事-情”的有机融合,深入浅出,以情动人,情理交融,更容易为大学生所理解和认同。从根本上讲,要想让大学生真正认同和自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事实作支撑[15]。“成功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直接对于公民提出要求,而是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以获得国民的认同,并使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16]8因此,高校要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和主阵地,关注价值事实,讲好中国故事,主动承担起引领思潮、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责任,树立阵地意识,坚定政治方向,坚守价值取向。
(三)注重价值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效应和新媒体“碎片化”“去中心化”的趋势渐显,导致传统的知识灌输和道德说教逐步失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通过政治化、教条化的刻板说教让受众接受,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必须适应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考虑市场的需要,贴合大众的口味”[17]74,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课题。一是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解读机制。理论解读要有针对性,生硬的理论灌输已不适合大学生需要,高校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契合大学生对碎片化信息的接受偏好,开展“微宣讲”“微党课”等微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线上线下的联动,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二是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机制。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喜爱的教育方式,高校要延伸思想政治课堂,以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思践悟,达至知行合一。三是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机制。“行治修制,先民服也”,制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石和保障。从制度建设、利益诉求等方面入手,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的相互衔接,创新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实现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的统一。四是要占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阵地。高校要积极推进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建设,主动进入大学生的“朋友圈”,把“大理论”与“小事件”“文件话”与“流行语”相结合,开展“键对键”的沟通,营造积极正向、格调高雅、多样活跃的校园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感召力、教育亲和力和目标引领力。
(四)构建循序渐进的涵化机制,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涵化的基本含义是学习,是分属不同文化圈群的个体通过持续接触和影响(即“涵”的过程)而发生的原有文化形态改变的现象(即“化”的结果)。涵化实质是一种文化的浸润和传统的延续,揭示了符号现实对受众观念的作用过程。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要素,也必然是涵化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加剧了文化的激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愈加激烈,随之带来的“信息迷雾”“信息污染”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信息“选择的纠结”,可能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念、政治信仰的混乱,极大地影响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困惑和迷失,构建循序渐进的涵化机制,完善人际互动的动力结构,提升文化鉴赏的品性能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从涵化理论出发,高校应当积极探索一条“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把握价值接受的心理过程,引入科学合理的符号现实,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网络文化体系,将高深理论转化为有温度有情感的内容,将抽象的、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化为通俗的、具象化的文化形式,形成积极的情感互动,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消除观念的代际隔阂,提升民族精神的信仰,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力、说服力和渗透力,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和“信”,使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春风化雨间“行”与“成”。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提升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从价值认知到价值认同,再到价值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新媒体环境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网络境域有机结合起来,遵循新媒体互动传播规律,整合和推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优势和育人功能,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交往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
(一)搭建网络交互机制,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
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多对多”的网络交互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构建完善的网络交互机制,通过自由平等的互动转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和主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对交往的需求,实现人的内部灵性,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表明,大学生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交往互动行为越积极,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就越显著(蒋晓丽,2010)。一是建立新型师生交往关系,构建“双向关注模式”,通过“师生交往-提供服务-活动引导”的途径,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多主体、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18],让师生在内化和外化的双向互动中增进共识。二是联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现实空间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对象广泛性、精准性的优势,尤其是善于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关注”“转发”“评论”等功能,推动教育主体间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互动。三是净化网络环境,科学预防新媒体的“蝴蝶效应”,直面时代挑战,解答思想困惑,化解信仰危机;使用参与式德育理念,综合运用“议题设置”,把握导向引导舆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与传递最大化;同时消弭“沉默的螺旋”效应,净化杂音、重建话语、巧转角度、逆转舆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清朗生态。
当一个人接受信息超过其所能处理的极限(信息超载)时,思维就可能会发生紊乱。当前,网上信息纷繁复杂,网络事件真伪难辨,如何保证网络交互机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鉴别、分析和选择的能力,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大学生媒介素养主要包括新媒体的认知和甄别能力、新媒体的运用和传播技能以及新媒体的道德和法制意识等内容。高校推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化,通过制定教学大纲、开设公选课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将新媒体的认知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等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中,同时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和行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认识、分析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此外,高校还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把关人”队伍,旗帜鲜明地树立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议题设置能力,积极回应“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合理利用“群体模仿”效应,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引导作用,促进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二)打造网络生活平台,重视大学生情感关怀
正如怀海特所言:“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19]116网络生活,作为人类交往实践的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域。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不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脱离了日常生活,尤其是忽视了网络生活,从而导致教育未能与大学生全面对接,也未能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这种“将受教育者与其德性生成和发展的土壤,即社会生活隔离开来”的“无根教育”[20]104,是一种虚假的教育,缺乏具体的生活情境,必然遭到抵制和唾弃。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生活不仅是个体栖息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的关键居所。因此,高校要积极打造网络生活平台,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嵌入大学生网络生活。一是语言表述的生活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网络话语的重新编码,把抽象晦涩的理论体系转换为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的分众化和生活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夯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基础。二是教育方式的生活化,抓住重大节庆和纪念活动的契机,营造充盈生活气息的网络文化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生活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达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效果。三是活动内容的生活化,合理设计教育内容,增强理论的彻底性和感召力,从现实而鲜活的生活中寻求素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生活的无缝对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遵循。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网络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交往,并通过交往达成情感沟通、相互理解和共识达成。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生情感交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师生情感互动缺失、匮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沦为纯理性的知识灌输和思想引导[21]60-61。这种情感沟通的不足,难以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内心认同,教育也必然失去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重视对大学生的情感关怀。“一般来说,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意接受。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主体的认知因素,而‘愿不愿意则主要受制于主体的情感因素,也就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可以说,‘愿不愿意的问题始终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22]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关怀本质上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行为,而交往实践也是主体间情感体验的重要源泉。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注重创设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对话关怀的网络语境,关注大学生内隐的生命情感,满足其日常生活的期盼和情感需求,在发布、转发、点赞、评论中引发思想共鸣,形成情感认同,增强信任体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色彩、意义和活力。
(三)优化网络教育载体,拓宽大学生交往渠道
网络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面融合了声、光、影、像,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存在”。高校要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的空间维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整合网络教育的载体,实现宣传阐释的具象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和稳定的行为规范。一方面,关注大学生新媒体使用偏好,通过多部门、多层面的联合行动,打造包括微博、微信、QQ、易班、慕课等在内的“微”体系,统筹推进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的资源,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改进价值观教育“供给侧”的内容、方式和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嵌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生活、微时间,建设无“微”不至的精神家园,让大学生在细致入“微”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另一方面,尊重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习惯,打破新旧媒体的界线,建设即时性网络沟通平台,准确把握信息传播的契机,通过网络直播、同步交流等方式实现与学生的实时对接,随时随地回应大学生关切的时事热点、社会话题和突发事件,用正向的内容净化网络、拨开迷雾,引导师生养成健康、文明的新媒体使用习惯,避免信息传播的无序和负面信息的泛滥引发大学生思想的混乱。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传统方式仍然是当前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但高校应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不够充分。积极探索课堂学习、实践体验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载体,拓展大学生交往实践的新渠道,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方方面面,离不开家庭、社会和高校等多方力量的支持和配合。顯然,从“系统论”出发更新教育理念,开发网络资源,构建“大思政”“大教育”格局,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由选择。一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网站,改变教育模式的单向线性,实现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互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动”起来,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促进师生间双向建构、教学相长。二是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大融合,综合运用网站、微信、微博、易班等手段,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互融互通,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覆盖。三是推动高校群团组织的生态创新,建设新型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正气,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发挥社会整合功能,架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机制,避免高校“单打独斗”,延伸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子,促进交往实践秩序的生成。
(四)强化网络监控管理,致力大学生实践养成
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正处于价值观裂变与生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不能作出正确的筛选和评价,极易受到信息污染的侵蚀。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核心任务,强化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空间迫在眉睫。活动和交往不仅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得以表现和检验的场所[23]220。为促进交往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国家层面,要以《网络安全法》为基础,及时建立信息服务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基本制度,综合运用法律和技术的手段,注重分析网络舆情,规范网络传播行为,指导网络空间健康文明运行;在社会层面,要树立群体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网络“舆情员”和“把关人”,拓宽沟通渠道,顺势而变、主动而为,形成监督和制约“网络暴民”的规则,促进网络生态空间日益清朗;在学校层面,要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做好信息发布和反馈工作,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和响应机制,治理和纠正网络失范行为,保障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长青;在个人层面,要自觉学习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准则,保持网络自律意识,发挥榜样的力量,积极抵制虚假、低级、不良信息,营造积极向上的绿色空间。
马克思曾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的生命存在,更谈不上人的生命生成与发展[24]244。毋庸置疑,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因此,高校要重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重视网络空间的载体作用,尤其是要依托新媒体平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倡导实践思想,重视虚拟现实的仿真性。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比抽象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让大学生与现实保持经常的接触。在信息化时代,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视界融合、精神共鸣和理论共识,改变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其次,建构虚拟交往实践,嵌入生活的微时间。教育者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贴近青年、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生动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微时间,使大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自如地完成志愿服务、专业实习、就业创业等活动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生活体验,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再如,树立主体性理念,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价值世界以人类的实践为依托,实践活动的深层自觉则成就着价值世界[25]。高校要借助新媒体提高实践活动的深度、拓展学习教育的广度,积极探寻以虚拟交往实践为基础的主体间交往与关系,全面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强化养成,在养成中深化实效,切实把“说出来的价值观”转化为“做出来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5]袁银传,韩玲.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根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79-88.
[6]马贤永.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32-3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迈克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M].曾国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9]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2):4-10.
[10]张曙光.关于价值哲学的自设性对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0-39.
[11]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王成兵,乔春霞,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2]袁银传,田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4(10):10-14.
[13]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4]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李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潮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教育研究,2016(7):61-64,96.
[16]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蒋晓丽,董子铭,曹漪那. 新媒体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交互机制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46-152.
[19]怀海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教育的目的[M].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0]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1]屈晓婷.新媒体时空解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2]张远新,何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8-11.
[23]張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5]李英,盖伯琳.基于实践论和生产力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J].理论探索,2011(3):23-26.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Based on Marxs View of Communicative Practice
HE Huayu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tte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China)
Abstract: The new media has a rich blend of twoway interaction and equal openness, which has a natural fit with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A survey foun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s not high. The network morals and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weak, the cogni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simple and ambiguous,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has more materiality and utilitarian. Moreover, the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s separate from thought. All these urge to create the network field of communication practice, care for the value facts, pay attention to the method and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gradual acculturation. In addi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build the network interact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media literac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build the network life platform, focus on students emotional care, optimize the network education carrier,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 networ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commit to the practic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arnest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ity education.
Keywords:new media;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mmunicative practice; improving path
收稿日期:2016-10-19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