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进一步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马少辉
【摘 要】增强思政課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思政课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符合学生特点,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教学宗旨,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9-0093-02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教育途径:“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实践教学是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2005年2月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在当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做到能够理性、客观、科学地把握实践教学问题,还要将实践教学的理念充分融合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当中,以提高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
一、从思政课担负的使命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担负的使命
科学把握和理性分析思政课担负的使命是提升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必要条件。“立德树人”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教学担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注重的是理论体系、逻辑思维,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缺乏联系,理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大打折扣,教学理论抽象、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要求和教学实践之间的需求不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之间的不协调。久而久之,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倦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仍旧单纯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很难实现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易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高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如何使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发挥应有的作用,将教学与育人实现有效结合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帮助高职学生了解世界、认识国情、适应社会,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的方法
实践教学在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基础上产生,思政课加强实践教学,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延伸理论教学,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变为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参与思政课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感知。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生动的社会素材、尖锐具体的热点关注可以加深学生对许多抽象理论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感、吸引力和教育功能,同时,能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思维,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综合素质并不高的高职学生释疑解惑,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锤炼品格、适应社会,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培养合格接班人的目标。
二、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思政课的理论不仅是一个认知问题,更是一个践行问题,是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多因素渗透、融合与转化的综合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实践教学功能的强化,实践教学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民情社意的有效途径,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从“知”到“行”转化,实现知行合一,落实于行。因此,遵循教育规律及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挖掘并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实践势在必行。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理想信念不能简单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教学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让高校思政课走进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甚至今后工作岗位实际,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大学生对于思政理论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实践过程,实践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了理性思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具有基础作用,是促成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知行合一”的关键,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把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模式有效运用、分类实施,用多元化手段促成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和世界观的形成,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去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让学生自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规律。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三、从高职学生特点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当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展开。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者居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厌学情绪,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自身创造性不强,没有很好掌握学习规律,学习上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但也存在一定的自身优势,思想比较活跃,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很少会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对于客观事物有独到的见解,乐于表现,有积极地热情处理问题,热衷参加社团活动,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
(二)实践教学的作用
根据高职学生的相应特点可以发现,实践教学更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到主动融入,主动探究實践教学内容中的问题。由于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新颖活泼,学生可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近距离地接触和体验,教学内容更是生动的事实和各种资料等,因此具有愉悦身心、开拓视野、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点,是大学生乐于接纳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因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理论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化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增强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强调实践性的主体活动为形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可以开拓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提高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更真实生动地理论如何应用实践、理论应用到什么样的实践中、具体活动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参与意识、自觉服务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升华为自觉的行动,使教学真正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四、结语
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应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独特作用,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遵循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严格履行思政课的神圣使命,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目的。
[责任编辑:马雅兰]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