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危机背景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占侃+王之国

    

    

    【摘要】自1999年普通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自学考试等学历继续教育报考人数持续下滑,并已逐步呈现生源危机。学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中间环节,应在广泛宣传、积极拓展生源的基础上,建立严格评审、评估机制,选优劣汰,确保存续的专业和高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现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打通学校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壁垒,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关键词】生源危机;学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内涵发展;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07-0021-04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并强调继续教育要“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1]这一纲领性文件表明,我国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技能培训一样,都应当坚持以增加学员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劳动技能为基本导向。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为个体学习者职业生涯发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已成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伴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严重困境,与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二、1999年以来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现状回顾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目前主要包括自学考试、函授、远程教育等形式,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学员群体。以全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的1999年为例,当年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仅为159.68万人,毕业生84.76万人。而学历继续教育规模远超过普通高等教育:函授本专科招生人数达115.77万人,毕业生88.82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更是达到1 305.16万人次,毕业生42.20万人。[2]

    此后,随着高考扩招逐渐达到极限,而全国各省市区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却不断减少,导致高等教育生源紧张,部分重点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争夺生源,而普通本科院校又与专科院校争夺生源,从而导致近年部分高职、专科院校录取时出现生源短缺,甚至线上零投档,因而不得不采取“注册入学”。这给高校的学历继续教育带来严重的生源危机,以自学考试为例:从1999年到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从159.68万人扩张到699.83万人,而与此同时,自考的报考人数从1 305.16万减少至766.3万人,[3]具体变化如图1所示。

    三、我国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高考报考人数减少和普通高等教育扩招,直接影响到学历继续教育的规模。在生源危机背景下,我国学历继续教育应首先保持规模,确保生存。如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积极努力,现以自学考试为例,分别予以说明。

    (一)建立严格评估机制,确保自考良性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需要定期接受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的合格评估、审核评估等形式的监督,但评估重点主要是普通本科教学工作等领域,而对于数量庞大的自学考试,则较少涉及。

    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自学考试评估机制,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设立符合自学考试特色的评估实施细则,并定期对各主考院校进行考核,规范自学考试的专业申报、招生宣传、师资配备、教育质量控制、考务考籍管理、毕业登记办理、学位授予等一些列工作。对于达不到自学考试合格评估要求的院校,应逐步限制甚至取消其自学考试主考资格;对于通过合格评估但在审核评估中发现部分专业达不到办学要求的院校,应视情况勒令减少或者停止该部分专业的招生。

    通过对自学考试办学过程严格规范,同时采取竞争的策略,逐步淘汰一部分不合格的高校、专业,全面提升各主考院校、各申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在自考报考人数整体下降的趋势下,优质自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二)创办特色专业,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中国今日之大学,已经极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单学科专门院校,伴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绝大部分高校在校生人数激增的同时,也迅速向多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部分热门专业,如计算机、人力资源管理等,几乎成了各高校必设专业,同一层次高校之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大同小异,千校一面;同一专业学生之间,使用教材甚至学习课程几乎雷同,千人一面。[4]而我国学历继续教育则主要依托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进行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基本上以高校已有的普通高校专业为主。[5]我国学历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在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今天,加之社会群体的固有偏见等因素,使得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就业更加不容乐观,从而一定程度阻碍了学历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避免各高校低水平重复竞争,各高校应加强发展特色专业,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的专业,高校间实行错位发展,培养具有独特竞争能力的社会劳动者。

    (三)广泛发动宣传,积极拓宽自考招生渠道

    自考规模只有维持在合理水平,主考院校才会积极推动自考工作,进而才能创造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源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自考工作者应广泛发动宣传,积极拓宽自考招生渠道,将生源范围扩大到工厂、办公室、本校或是区域内高校校园,努力稳定在校生规模,确保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推行学历提升计划,积极加强与周边高职、专科院校合作办学

    随着扩招造成高等教育人数剧增,大量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导致教育的信号功能弱化,为了获得满意的工作,大学毕业生不得不继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6]根据信号理论,为在就业市场中释放更高层次的学历信号,获取较好的工作机会,相当部分的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生具有续读本科学历的潜在需求,而这一需求为自学考试的本科主考院校创造了巨大的潜在生源。本科院校应积极把握机遇,推行学历提升计划,积极加强与周边区域的高职、专科院校进行专接本等形式合作办学。如苏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先后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25家高职院校进行自学考试合作办学。[7]淮阴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与宿迁技师学院等高职院校达成协议,开展专接本对接合作。[8]

    2以技能培养和学历提升为导向,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

    在我国,占据经济总量较大比重的传统生产型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员,而部分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有限,这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主考院校应积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技能培养和学历提升作为双重目标,为企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和管理人才,使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以苏州大学为例,该校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师资和科研力量,与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交通运输专业自考生。[9]且该专业自考生在校期间就被企业提前预定,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使专业与行业直接对接,[10]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而该校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则与江苏阳光集团等企业开展自考本专科人才培养,为公司骨干员工进行学历提升。[11]不仅如此,该校还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自主招生考试,最大限度服务企业人才培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群体数量庞大,承担了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任。然而,由于师范生培养质量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小学校的教学要求,导致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问题突出;同时,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以提升学历为主要目标,而教学水平、教学素养和教育理念等关键因素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继续教育呈现出形式化倾向,导致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质量保障不足。[12]因此,要求针对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必须以努力提高其教学水平为目标,坚持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相结合,切实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广泛推行由政府主导和财政买单、以教学技能提升为导向的中小学教师学历继续教育。

    4以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大力发展“二学历”教育

    由于高考填报专业存在一定盲目性,导致部分学生入校后发现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而各个高校对于转专业往往又设置有一定门槛,从而为在本科院校中开展“第二学历”教育提供潜在的生源基础。不仅如此,时下艰难的就业环境,也迫使大学生不得不主动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满意的工作机会。根据信号理论,求职者的学历等外在信号往往最容易被劳动力的需求方所关注,而本科在读期间多修习一个专业,多获得一个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二学历”教育,无疑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在校生有较大吸引力。以江苏省为例,自2010年试行在本科院校中开展“助学二学历”教育以来,就读人数持续不断增长,不少毕业生以第二学历成功就业。各本科院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应积极打造应用型特色专业,并在校园内广泛宣传,大力发展“二学历”教育,切实加强本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学历继续教育的生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趋势,但并非不可控制,传统的学历继续教育,无论是自学考试、函授、还是远程教育,在上述学历提升、校企合作、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发展潜力。

    四、学历继续教育——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关键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为高校“一体两翼”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而学历继续教育则居于继续教育的核心地位,在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是国家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

    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终生教育”的概念,现已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其本质要求是教育要成为对人的终生、对生活有所贡献的工具,成为人们能担负起当前责任的工具。[13]显然,从这个角度看,传统学校教育已经不足以承担教育的全部功能,在此基础上,继续教育便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于继续教育中心位置的,是学历继续教育,其历史使命在于衔接学校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是国家发展终生教育体系的桥梁。

    我国在大力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应打通“职业路线”和“学术路线”的隔阂,并保障二者在教育系统中享有同等的地位,使得继续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借鉴英国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试图让继续教育成为能同时培养具备高级专门技能的技术人才和具备高水平理论素养的学术人才的综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传统技能培训课程和学术理论课程的界限,将学历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分别向学校教育的理论课程、非学历培训的技能课程两端延伸,使学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职业路线和学术路线之间自由转换,为学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余地。学校教育、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技能培训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纲要》要求“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近年来又有大量学者研究在继续教育领域推行“学分银行”制度的可行性,为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指明了道路。但需要明确的是,学分银行等理念的引入,应当以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专门技能人才、有助于延伸和发展学校教育知识、有助于打通人才合理流动和晋升渠道为原则,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致使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最终沦为文凭批发的工具。

    确立学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从而确保学校与社会的衔接、学术与技能的衔接、课堂与车间的衔接。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位社会成员的个人意愿,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位劳动者的个人优势,使得每一位劳动者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能自由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真正调动全社会成员参与构建终生教育体系的积极性,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融合、学术与技能的融合、课堂与车间的融合,为全体社会成员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之间自由发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劳动力要素的社会流通,实现人力资本储量的最大化。

    五、结束语

    总体来讲,我国现阶段学历继续教育仍然停留在“扩规模、促发展”阶段,内涵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需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分步推动实施。在生源危机背景下,以广泛宣传、积极拓展生源为基础,通过建立严格评审、评估机制,选优汰劣,确保存续的专业和高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实现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在上述目标前提下,努力彰显继续教育的本质含义,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中心,打通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中间壁垒,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48/201407/xxgk_171904.html.

    [2][3]教育部.历年教育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35/list.html.

    [4][6]占侃,宗晓华.论高等教育投资的信号成本与市场扭曲[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28—32.

    [5]占侃,陈娟.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发展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15—17.

    [7]苏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自学考试合作学校介绍[EB/OL].http://cjy.suda.edu.cn/news/66/1.aspx.

    [8]淮师新闻网.淮阴师院与宿迁技师学院举行“生源基地共建”签约仪式[EB/OL].http://news.hytc.edu.cn/jxky/jxjy/2014-12-01/17386.html.

    [9]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继续教育专业介绍[EB/OL].http://jtxy.suda.edu.cn/show.asp?id=985.

    [10]苏州新闻网.自考毕业生不“愁嫁”[EB/OL].http://news.subaonet.com/2014/0605/1342530.shtml.

    [11]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处.苏州大学 江苏阳光集团自考助学专业2014届毕业典礼在我校举行[EB/OL].http://cjy.suda.edu.cn/news/show-322.aspx.

    [12]周晔.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现实问题的基本判断[J].现代教育管理,2011,(7):62—65.

    [13]别敦荣.西方国家职工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教育研究,2000,(2):71—76.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