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形势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窦文阳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及后备人才、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校园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探索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内地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内地高校应从观念、内涵、机制、平台等方面创新,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培育的主动性,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9-0040-02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对于维护校园稳定和增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内地高校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存在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滞后、党课缺乏吸引及教育途径单一等问题。如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高校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摇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增长已成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前往内地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随着民族班、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等招生计划的持续实施,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求学,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已成为内地高校党建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二)抵制非法宗教渗透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不断加强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明确提出了“知识化、年轻化、武装化、国际化”目标,宣称“必须争夺有知识的人,必须在高校中发展力量”。[1]在内地高校发生的典型案件证明,极端宗教渗透的突破口正是利用少数民族学生对宗教的朴素认识,引诱蛊惑他们陷入反党反社会的境地。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在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导地位,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对于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极端宗教的本质,自觉抵制民族分裂,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为少数民族学生政治成长提供平台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上明显高于同龄青年,政治敏锐性强,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热点焦点问题,面对有损于国家、民族利益的言行时,敢于挺身而出,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2]内地高校应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优势,强化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树立牢固的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建设的领导者和民族团结的捍卫者。
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存在的问题
一是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角度有待调整。内地高校对入党学生学业设定了严格的硬性指标。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起点较低,过于强调成绩客观上使他们丧失了加入党组织的机会;二是民主推荐方法有待优化。由于语言文化障碍,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内地高校表现出内向、自卑和不善交往,在民主推荐环节,常常因缺乏群众基础很难被推选;三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观念存在错误认识。部分基层党建工作者对民族和宗教持“一刀切”错误认识,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为宗教信徒。将所有民族行为活动都界定为宗教活动是不可取的。[4]
(二)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课授课缺乏针对性。内地高校党课普遍采取的是民汉合一的授课方式,未考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理解水平差异和多元文化背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党课学习,似懂非懂,没有达到思想提升和转变的预期效果;二是党课内容有待丰富。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受民族风俗和宗教文化影响较深,进入大学之前已初步形成自有的价值取向,党课内容应结合实际,适当加入多元民族文化元素,提高党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三是党课形式需要创新。减少理论灌输,丰富案例教学,在互动过程中给予思想上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提高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入党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基层党建工作者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情况。在当前“三股势力”的渗透干扰下,敌对势力往往是借助宗教问题、学术交流、社会敏感话题等散布错误思想和价值观,这些不利思想、言论及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认知。[5]二是专职党务人员不足。随着学生党员人数增多,组织生活、发展党员等工作量越来越大,专职党务工作人数却没有增加,导致疲于应付,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入党后教育工作。三是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四是网络平台开发滞后。现有入党后教育形式基本延续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没有利用网络平台的自主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来提高入党后教育效果。
三、构建新形势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一是积极慎重加大组织工作力度。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需要坚持一般的组织发展程序和思想教育内容,但是在特定时期更需要采取特殊的组织路径加大培养发展的力度。二是克服一系列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问题。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组织发展问题上不能用一般的发展党员的固有模式来对待,而要在坚持政治方向和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克服固守模式、僵化标准。三是积极引导,早期入手,重点培养。受宗教文化影响较深,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愿望不是很强烈。内地高校应强化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杜绝把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觉悟低作为党建工作滞后的障碍。四是树立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在少数民族预科期间着手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重点纳入培养的途径,在不降低条件的基础上加快组织发展步伐,发挥先锋示范、典型引领作用。
(二)丰富内容,注重实效
一是与“中国梦”教育相结合。“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梦。以“中国梦”为目标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固信仰根基。二是融入多元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决定了多元性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党课中适当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发掘各民族流传的史诗文化、民间传说和各少数民族英雄革命斗争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三是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障碍、交流不畅、就业困难等实际问题,通过党的发展历史教育启发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四是强化社会实践教育环节。通过社会调研、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等形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去,融入社会,开阔视野,切实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主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践行者。
(三)健全机制,严格管理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党建专职队伍是推动内地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配强配足基层党建组织工作队伍,把业务能力强,热爱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人员充实到党建工作队伍,充分利用民族地区选派到内地挂职的少数民族干部,发挥他们的民族身份和熟悉民族政策优势。二是完善多元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考察发展机制。因材施教,因教施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创新工作方法。针对有入党愿望的新生,增设少数民族学生“预备党课”,普及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引导,重点培养;调整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角度,杜绝以成绩评价的单一考察方式,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发展潜力评估;单列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指标,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激励考评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激励机制的督导作用,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通过责任目标化管理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四)搭建平台,创新载体
占领网络阵地,建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入脑入心教育平台,是当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一是搭建民族文化与宗教知识培训平台。通过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介绍各民族文化风俗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政策水平。二是搭建思想政治课与党建互动平台。借助思政课堂载体,通过网络延伸课堂教育内容,将思政课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紧密结合。三是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在线学习平台。构建出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分层次党建学习系统,内容上可以分为业余党课(针对民族预科和大学一年级)、初级党课(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高级党课(针对预备党员),发挥平台优势满足随时随地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凤强.高校抵御“三股势力”渗透 维护安全稳定 的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0).
[2]秦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M].中北大学,2015.
[3]段阳伟.“泛清真化”的内涵、危害及防治研究[J].新 疆社会科学,2017,(5).
[4]姚静仪,贾润东.试论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工作 的指导原则与科学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7).
[5]范锡文.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族大学生党员教 育的策略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7,(3).
[责任编辑:褚永慧]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及后备人才、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校园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探索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的长效机制,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内地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内地高校应从观念、内涵、机制、平台等方面创新,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培育的主动性,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9-0040-02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为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对于维护校园稳定和增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内地高校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存在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滞后、党课缺乏吸引及教育途径单一等问题。如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高校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摇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增长已成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前往内地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随着民族班、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等招生计划的持续实施,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求学,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已成为内地高校党建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二)抵制非法宗教渗透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不断加强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明确提出了“知识化、年轻化、武装化、国际化”目标,宣称“必须争夺有知识的人,必须在高校中发展力量”。[1]在内地高校发生的典型案件证明,极端宗教渗透的突破口正是利用少数民族学生对宗教的朴素认识,引诱蛊惑他们陷入反党反社会的境地。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在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导地位,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对于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极端宗教的本质,自觉抵制民族分裂,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校园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为少数民族学生政治成长提供平台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综合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上明显高于同龄青年,政治敏锐性强,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热点焦点问题,面对有损于国家、民族利益的言行时,敢于挺身而出,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2]内地高校应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优势,强化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树立牢固的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建设的领导者和民族团结的捍卫者。
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存在的问题
一是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角度有待调整。内地高校对入党学生学业设定了严格的硬性指标。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起点较低,过于强调成绩客观上使他们丧失了加入党组织的机会;二是民主推荐方法有待优化。由于语言文化障碍,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内地高校表现出内向、自卑和不善交往,在民主推荐环节,常常因缺乏群众基础很难被推选;三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观念存在错误认识。部分基层党建工作者对民族和宗教持“一刀切”错误认识,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大多为宗教信徒。将所有民族行为活动都界定为宗教活动是不可取的。[4]
(二)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课授课缺乏针对性。内地高校党课普遍采取的是民汉合一的授课方式,未考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理解水平差异和多元文化背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党课学习,似懂非懂,没有达到思想提升和转变的预期效果;二是党课内容有待丰富。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受民族风俗和宗教文化影响较深,进入大学之前已初步形成自有的价值取向,党课内容应结合实际,适当加入多元民族文化元素,提高党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三是党课形式需要创新。减少理论灌输,丰富案例教学,在互动过程中给予思想上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提高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入党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基层党建工作者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情况。在当前“三股势力”的渗透干扰下,敌对势力往往是借助宗教问题、学术交流、社会敏感话题等散布错误思想和价值观,这些不利思想、言论及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认知。[5]二是专职党务人员不足。随着学生党员人数增多,组织生活、发展党员等工作量越来越大,专职党务工作人数却没有增加,导致疲于应付,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入党后教育工作。三是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四是网络平台开发滞后。现有入党后教育形式基本延续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没有利用网络平台的自主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来提高入党后教育效果。
三、构建新形势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一是积极慎重加大组织工作力度。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需要坚持一般的组织发展程序和思想教育内容,但是在特定时期更需要采取特殊的组织路径加大培养发展的力度。二是克服一系列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党组织的问题。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组织发展问题上不能用一般的发展党员的固有模式来对待,而要在坚持政治方向和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克服固守模式、僵化标准。三是积极引导,早期入手,重点培养。受宗教文化影响较深,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党组织愿望不是很强烈。内地高校应强化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杜绝把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觉悟低作为党建工作滞后的障碍。四是树立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在少数民族预科期间着手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重点纳入培养的途径,在不降低条件的基础上加快组织发展步伐,发挥先锋示范、典型引领作用。
(二)丰富内容,注重实效
一是与“中国梦”教育相结合。“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梦。以“中国梦”为目标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固信仰根基。二是融入多元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决定了多元性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党课中适当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发掘各民族流传的史诗文化、民间传说和各少数民族英雄革命斗争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三是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障碍、交流不畅、就业困难等实际问题,通过党的发展历史教育启发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四是强化社会实践教育环节。通过社会调研、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等形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去,融入社会,开阔视野,切实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主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践行者。
(三)健全机制,严格管理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党建专职队伍是推动内地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配强配足基层党建组织工作队伍,把业务能力强,热爱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人员充实到党建工作队伍,充分利用民族地区选派到内地挂职的少数民族干部,发挥他们的民族身份和熟悉民族政策优势。二是完善多元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考察发展机制。因材施教,因教施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创新工作方法。针对有入党愿望的新生,增设少数民族学生“预备党课”,普及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引导,重点培养;调整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角度,杜绝以成绩评价的单一考察方式,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发展潜力评估;单列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指标,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激励考评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激励机制的督导作用,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通过责任目标化管理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四)搭建平台,创新载体
占领网络阵地,建立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入脑入心教育平台,是当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一是搭建民族文化与宗教知识培训平台。通过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介绍各民族文化风俗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政策水平。二是搭建思想政治课与党建互动平台。借助思政课堂载体,通过网络延伸课堂教育内容,将思政课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紧密结合。三是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在线学习平台。构建出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分层次党建学习系统,内容上可以分为业余党课(针对民族预科和大学一年级)、初级党课(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高级党课(针对预备党员),发挥平台优势满足随时随地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凤强.高校抵御“三股势力”渗透 维护安全稳定 的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0).
[2]秦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M].中北大学,2015.
[3]段阳伟.“泛清真化”的内涵、危害及防治研究[J].新 疆社会科学,2017,(5).
[4]姚静仪,贾润东.试论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工作 的指导原则与科学措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7).
[5]范锡文.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族大学生党员教 育的策略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7,(3).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