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背后:教育究竟应该做什么

    李珂楠 吴亮奎

    [摘?要]“听话教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中“顺从”思想的影响、权威意识对儿童话语权的剥夺以及教育者对儿童规则意识培养方式的误解。“听话教育”盛行的背后,反映的是教育应然价值的缺失:对儿童自然天性保护的缺失、对儿童自我认同培养的缺失、对儿童独特生命价值尊重的缺失、对儿童创造能力发展的缺失。因此,应该从教育目标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转变等入手,彻底改变“听话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听话教育;儿童观;教育现象;教育的缺失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1-0031-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1006

    “听话”这个词在中国的教育过程中使用频率极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对儿童灌输听话的思想。学校里,教师总是更愿意亲近和重视听话的儿童;家庭中,父母也会对儿童的听话行为进行嘉奖。这无形中对儿童形成了一种价值导向,不断地强化儿童的听话意识。当儿童屈服于听话背后的权威时,他们逐渐失去了自我表达的主动性,听话的思想让儿童丧失了表达的欲望。

    一、听话教育背后的原因探析

    (一)传统文化中顺从思想的影响

    中国封建统治强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为了控制百姓的思想,让臣民顺服于皇权。在文化层面,统治者倡导儒家伦理文化中的三纲五常,提出了人在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时所必须遵从的顺从关系,承袭至今,仍有一部分渗透在伦理道德中,对当今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孝顺思想,要求子女不仅要奉养父母,还要顺从父母的意志,否则便是不孝。此外,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长幼有序的思想,要求儿童要尊重长辈、顺从家长。正如学者所言:“在这一制度下,个体被埋没于封建伦理秩序之中使个性无法得到彰显,我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1]这种传承下来的顺从观念导致听话教育成为家长、教师的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在传统文化所营造出的顺从氛围里,儿童的个性悄然地埋没于顺从的教育思想之中。

    (二)权威意识对儿童话语权的剥夺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中,教育者与儿童的地位都是不平等的。教师和家长很少把儿童作为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他们更乐于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通过权威的旗帜来控制儿童的言语和行为。对教师而言,他们需要树立教师无所不知的权威,以方便教学管理。学生如果对教师提出质疑,便是在挑战教师的权威,会被看作是一种不听话的行为。对家长而言,父母习惯在家庭格局中占主导地位,他们以爱为名,以“为你好,要听话”为借口,让儿童达到自己的某种期待;儿童在家长的权威控制下,不得不压抑自己内心的诉求,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权利。在权威压制下失去话语权的儿童,在学校或者家庭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三)儿童规则意识培养方式的误解

    教育需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让他们学会服从规则,方便班级的管理和家长的养育。但服从并不等同于顺从,不等同于对教育者盲目地言听计从而失去判断能力。对听话教育的批判决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放纵,自由是有边界的。但教育者不能以让儿童遵守规则为借口,一味地要求儿童听话。服从规则可以是对话的结果,可以是儿童理解并接受的结果,这需要沟通引导,而不是用听话来约束儿童。《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曾提到:“教育不是一种特定的概念,不能用约束去规范孩子的行为和性格。”[2]听话教育并不是培养儿童规则意识的手段,而是束缚儿童天性的围栏。

    二、听话教育背后折射的教育应然价值的缺失

    (一)教育对儿童自然天性保护的缺失

    听话教育折射出的是我们的教育对儿童天性重视与保护的不足。当今的听话教育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它忽略了儿童原来具备的一切值得保留的美好品质,企图以无差别化的方式对待和培养儿童,以共同的标准和范式去约束儿童,剥夺儿童的天性。每个儿童都有不同性格和特点,而听话教育忽视了这一点,教师和家长达成了某种共同的期待标准,期待所有的孩子通过听话来达成他们的教育目的。听话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者毫不关心儿童做出某种行为的原因,不去了解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一味地灌输“你要听话,你应该这么做”的思想,利用奖惩的形式进行诱导,致使儿童年幼时养成不经思考就顺从的习惯,而不是价值判断后去选择主动服从,这样教育方式的背后是对个性的抹杀和思维的控制。这种教育方式在儿童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时,能够行之有效,一旦儿童到达青春期,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开始渴望独立,儿童会对教育者所言的正确性产生质疑,一旦教育者企图用听话教育让儿童继续顺从,势必激起他們的强烈不满与反抗,导致教育者与儿童之间产生矛盾。出于叛逆心理,儿童会否定教育者的一切教育行为,听话教育反而促使儿童成为规则的破坏者。

    也有一部分儿童在听话教育的控制下,变得唯唯诺诺,不会激烈反抗,但他们在内心并不真正认可教育者的教育方式,这种忽视了儿童内心真正想法的听话教育并不能真正帮助儿童树立规则意识,反而因为压抑儿童内心,促使儿童变成两面型人格。卢梭曾言:凡是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3]。他所强调的正是不当的教育会对儿童自然天性进行破坏,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保护儿童的本心。听话教育的背后反映出了当今教育中许多教育者忽视了儿童的中心地位,而始终以自己的标准和准则为中心来约束儿童,造成儿童自然本性的丧失。

    (二)教育对儿童自我认同培养的缺失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自我评价的占比往往比较小,而对他人评价往往比较重视。因此,儿童会更看重他人的认同。当他们发现听话的行为可以获得教师的青睐、他人的掌声、父母的赞许时,儿童会选择听话和顺从,服从规则,从这个方面看,听话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这样的听话教育也会将儿童推向另一个深渊。儿童长期依靠对他人的顺从来建立对自我的认同感,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当他人的评价成为个体建立成就感最主要的来源时,个体就会变得盲从,会不懂拒绝,会为了认同而压印内心真实的想法。听话的前提是放弃自己的思想,转而迎合他人的期待,成为他人眼里的“好孩子”。正如学者所言:“我们只是将目光投注到训诫与讽喻上,强调对儿童要严加管束,固守培养正统的‘好孩子‘模范儿童的教育思路。把‘本我委弃在地上,看似要让生命飞起来,但飞起来的不是生命,而是生命的幻梦,因为生命离不开它的‘本我,生命整体起飞不仅需要乌托邦,也需要现实的根基。”[4]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对儿童自我认同的保护,比起让儿童听话,教育者更应该帮助儿童树立信心,从自身获得认同感,了解自我,实现自我。

    (三)教育对儿童独特生命价值尊重的缺失

    听话教育是教育者以成人的模式来要求和约束儿童,教育者与儿童始终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状态。当儿童与成人的期待不一致时,教育者往往会固守自己的准则,以成人的标准去约束儿童,要求儿童做出改变。奉行听话教育的教育者很少考虑成人的要求对儿童的合理性,因为教育者成人后,很难真正地去亲近和理解儿童的思想,考虑儿童思维的独特性,他们总是把儿童看作是未来人,现有的一切教育都是为儿童成人做出的准备。教育者让儿童学习各种技能、遵守各项规则,都是为了让儿童将来能够获得体面的生活。但过分注重过程,就忽略了儿童现在应该享受的快乐时光。童年是一个人人生当中值得怀念的美好时光,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教育者不应当无视儿童所拥有的独特生命价值。《爱弥儿》中有一句经典的话:“儿童是有它特有的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教育者应当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生命历程,有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他们的想法必然是与成人不同的。一味地要求儿童听成人的话,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儿童理解这个世界的权利,剥夺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美好的童年体验。

    (四)教育对儿童创造能力发展的缺失

    有研究表明,教师对儿童个人事务控制越大,儿童自主性水平越低[5]。当教育一味地让儿童听话,控制儿童,儿童的自主水平就会下降。许多教师为了让班级有序,方便管理,制定各种条条框框,控制儿童的个人事务,导致许多儿童做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习惯于服从的儿童常常只知道怎么做,却不能知道要这么做的原因,行为的形式常常大于本身的意义,使儿童只知道去盲从,导致儿童日后做选择时陷入迷茫与困境。他们习惯于他人所设置的条条框框,无法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对独立自主的生活感到困惑,失去判断力的同时,也丧失了创造力,把自己禁锢在了某种人生范式中。让儿童不假思索的听话,在短期内也许会有益于教育者对儿童的管理工作,但从长远意义来看,变得听话的儿童习惯于顺从教育者,他们不再提问,不会判断,也不知选择。等到儿童长大进入高等教育或是工作领域时,却会被教师和领导评价为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独立见解,或是没有创新思维。我们的教育者一方面用听话教育来控制儿童顺从于规则;老老实实,循规蹈矩,让儿童不假思索地遵守成人制定的规则,一方面又期待儿童能够在这样的高压控制下,乐于提问,思维活跃,学会创新,这难道不矛盾吗?

    听话教育的普遍存在,揭示的是当今教育对儿童的过度控制。过度关注儿童的学习和规则的服从,而缺乏对儿童创造性的培养,让儿童丧失自我和自主性,同时也失去了判断能力,不能真正的独立思考。教育应当培养有创造力的人,而不单单是对规则的服从者。况且,发展儿童创造力与让儿童遵守适量的规则并不矛盾。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应该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这个过程会比直接让儿童听话更加漫长,却不会抹杀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我们所期待的教育,应该是保护儿童的自然天性,让儿童能够自我认同,拥有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学会批判与创造。听话教育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恰恰是现有教育应然价值缺失的部分。

    三、教育生活中听话教育应当如何继续

    (一)目标的转变:从关注行为转向关注发展

    听话教育最初的出发点是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引导儿童遵守这个世界所必须遵守的契约和规则。但奉行听话教育的教育者过度地关注儿童行为的规范性,关注行为本身,而忽视了儿童理解规则的内在需求,忽视了儿童的长远发展。教育者应当明确,儿童对这个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做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这是他们天性中表达自己理解的方式,教育者可以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引导,而不是直接否定,以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儿童的言行。直接遏制儿童不符合成人标准的行为,这会将他们自然天性中美好的部分扼杀掉,不利于儿童的发展。教育者应当去理解儿童行为背后所表达出的内心诉求,而不是无视和否定,迫使儿童接受成人的规范和准则。听话教育的目标不应当只强调儿童行为的规范性,还应当关注到儿童理解这个世界的需求,关注儿童的长远发展。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唯唯诺诺的顺从者,而是要培养遵守纪律同时也有思想的公民。强迫儿童遵守某些规则,也许在短期内可以促使儿童行为更加规范。但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儿童成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公民。教育者应当引导儿童遵守规则,但这一过程不是让儿童被动服从,不是迫使儿童屈服于权威,而是要引导儿童达到理解接受并且服从的状态。

    (二)观念的转变:从单向说教转向双方对话

    听话教育最大的错误不在于教育者要规范儿童某种行为,使其养成某种习惯的目的,而是在于听话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育者剥夺了儿童的话语权,让儿童不经思考就被迫地接受某些并不适合他们的要求。反对儿童接受听话教育并不意味着让儿童不听话,成为不守规矩的人,而是要转变教育的观念,离开听话,走向对话。真正的教育往往是发生在教育者与儿童双方的互动中,单向的联系无法让教育真正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说教形式的听话教育是无效的。我们的教育应该要在教育者与儿童之间建立双向的联系,以双方的对话为主要形式。教育者应当以提出建议和征求意见的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让儿童在明白行为的后果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鼓励儿童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儿童共同制订规则来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教育者在沟通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儿童信任和信服自己,他们不再是儿童思维的代替者,而是儿童成长的引导者。儿童也不再是说教的听众、秩序与规则的顺从者,而是规则与管理的参与者。当教育者与儿童都拥有话语权时,儿童才会真正地参与到教育当中。理想的教育應该要转向教育者与儿童之间的平等沟通,教育者要唤醒儿童表达的欲望,让儿童学会思考,学会自我管理。

    (三)内容的转变:从学会顺从转向学会选择

    听话教育应当关注儿童辨别、判断能力的培养,学会选择,而不是习惯于不假思索地服从他人。听话教育应当转变教育内容,让儿童从一味地接受顺从他人的教育中走出来,而转向批判性的思考。教育者的要求和决定并不一定是正确且适合的,儿童应当要学会做出价值判断,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教育者应当把关注点从让儿童听话转向对儿童理性思考的培养。儿童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今后才能理性判断是非,主动遵守规则,才能够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知,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儿童只有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才会有创新发展的动力,才能够去努力创造未来,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总之,听话教育的本质是对传统顺从观念的继承,是家长彰显权威、剥夺儿童话语权的借口,也是儿童规则意识培养教育的畸变。而听话教育中应然教育价值的缺失也表明听话教育必须走向转变。我们期待的教育应当摒弃让儿童一味地听话顺从的教育形式,转向以平等姿态对待儿童的教育方式,关注儿童的长远发展。变听话教育为对话教育,促进教育者与儿童之间的双向理解与沟通,培养儿童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让儿童从顺从的桎梏中逃脱出来,在有边界的自由中发展个性,敢于批判和质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创造适合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程伟.“听话教育”的批判性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96-100.

    [2]王文敬.蒙台梭利自由教育观中的自由、纪律与独立 [J].学理论,2012(13):204-205.

    [3]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袁宗金.“好孩子”:一个需要反思的道德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2(01):18-22.

    [5]冯艳慧,郭启华.听话教育的负效应透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05):13-19.

    (责任编辑:王世君)

    Behind Obedience: What Should Our Education Do?

    LI Kenan, WU Liangkui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China)

    Abstrac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obedient education” are the influence of the “obedient” thought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deprivation of childrens right of discourse by the author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s rule consciousness by educators. The prevalence of “obedient education” reflects the lack of educational value: the lack of protection for childrens natural nature, the lack of cultivation for childrens self-identity, the lack of respect for childrens unique life value, and the lack of development for childrens creative abi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educational content, completely chang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bedient education”.

    Key words: obedient education; view on children; educational phenomenon; lack of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9-10-10

    [作者簡介]李珂楠(1996-),女,江西吉安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硕士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吴亮奎(1967-),男,安徽广德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