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冷落的“自然资源区”
在一次外出交流参观时,我们看到有一所幼儿园展示了幼儿在“树”的系列活动中完成的作品,如树桩、树截面装饰画,树枝创意组合画,树皮拓印画,树根创意造型作品等,内容非常丰富。回到幼儿园,大家讨论后觉得我园也可以开展类似的活动。我园地处农村,周围不乏枯死的树木,这恰好是一种很好的乡土资源。如果合理加以利用,有利于打造我们的园本课程,实现农村幼儿教育的低成本、高质量。大家一起探讨了幼儿园如何挖掘、利用这一资源的价值,在学习借鉴他人做法之余,又设计了一些新的活动内容,比如利用刨花、木屑制作粘贴画等。我们发动家长提供资源,把加工过的材料投放到大班的自然资源区,希望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手工操作活动,感知树木的特性,并以此为契机引发幼儿的自主探究。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我们率先利用这些材料创作了一些作品布置在区域环境中。比如,在树截面上画上古朴的梅花,利用树的横截面圆形的特性将其画成京剧脸谱;又如,利用刨花卷曲的特点制作了“绵羊”“狮子”,利用树皮的颜色和表面粗糙的特点制作了“鳄鱼”。我们在区域中投放了各种手工和绘画工具及一些辅助材料,鼓励幼儿自由创作。我们设想,幼儿可以在树根上涂鸦或对其做造型设计,可以在树桩、树截面上绘画,也可以将木屑、刨花、树皮、树枝等用来拼贴,等等。然而,实际操作起来,我们发现效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比如,由于木材质地的原因,很难用水彩笔或油画棒画,多次尝试之后大家发现只有用丙烯颜料才比较容易画上去。又如,有的幼儿在树截面上作画,随意画几笔就算完成了,我们觉得这挺浪费的。其实我们获得这批树木加工材料并不如一开始想的那么容易。比如,为了挖出枯树的树根,一位家长甚至调来了挖掘机,搬运也颇费周折。考虑到卫生及安全问题,我们在收集到原材料后,通過家长联系了加工厂,对其作了清洗、消毒、切割、打磨,但加工后的材料仍有毛刺,我们又找来砂纸打磨。可以说,这些资源来之不易,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难以体现这些资源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所以,我们便引导幼儿先在纸上画一下设计图再画到树截面上,这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计划意识,减少浪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作品质量。我们发现,幼儿一开始对这些全新的手工和绘画材料很感兴趣,作了积极的尝试,但他们的热情持续了没多久,到后来,选择这个区域的幼儿寥寥无几,整个活动变得“虎头蛇尾”。
我们挖掘了资源的教育功能,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他们创设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为什么幼儿还是不感兴趣呢?在年级组的研讨中,大家探讨了这一问题。有的同事认为,幼儿失去兴趣是因为我们太看重结果,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对幼儿干预过多。也有的同事认为是我们的引导不得法,没有给予适宜的支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可是,我们要给予怎样的支持和引导才能引发幼儿的持续探究和深度学习呢?如何将来之不易的资源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和有益的经验呢?
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如果是您,会怎样对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