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电梯维修保养专业中的应用探索
王岩
[摘 要] 2014年期间,教育部颁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其明确提出了条件允许的企业应实行职业院校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基于自身人力资源需求同职业院校实施联合招工、联合培养模式,进一步健全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电梯维修保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电梯维修保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27-01
一、现代学徒制概述
学徒制可划分为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2]。传统学徒制也被叫做“手工学徒制”,是在近代学徒教育开始之前,店铺或手工作坊中师徒一起劳作,在师傅的指导下徒弟掌握专业技能的传艺活动。现代学徒制改善了传统学徒制的形式及师徒之间的关系,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将学校教育同企业岗位技能培训密切结合起来,不仅充分发挥了学校专业教学优势,而且融合了企业独特的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亲身实践操作教学活动的增加有效避免了单纯理论学习的片面化。
二、电梯维修保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明确人才目标,制定培养方案
基于“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理念,经协商校企双方将电梯维修保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牢固掌握专业技能知识、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电梯常规维修和维护能力、胜任电梯维修、快修保养、配件管理、维修接待等一线岗位工作的综合型人才。在分析企业岗位能力的前提下,按照现代学徒制特征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以行业发展水平为切入点,大力改革以企业重点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协商制定电梯維修保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指导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指导,学校划分了电梯安装、电梯保养、电梯调试、电梯维修等就业岗位。借助合作企业的丰富资源,将上述岗位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基于实际电梯由生产、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的过程构建课程体系,精心设计以电梯维修保养、安装等教学情境场所,采取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逐渐建立了以电/扶梯结构原理、电梯调试与性能测试、电梯综合故障检测与维修等重要课程。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并构建相关教学资源体系,实现网络答疑和在线辅导。
(三)突出技能培养,确定教学过程
校企联合建立教学团队,并可互聘共享,以专业岗位需求和工学结合理念为基础,实施“双导师”制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活动。采取以“1+1+1”的三段式工学结合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为第一学期学生在学校完成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和文化课程学习;第二学期采用交替的方法在学校开展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和以学徒的身份到企业跟随师傅开展轮岗和岗位实训等,采取班组化管理方式;第三学期则可以准学员的身份到企业参与岗位实践活动。另外,前三年每一个学期都应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为期1个月,后三个学期安排1天的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四)制订培训计划,加强师资培养
师资力量是专业建设的重点。电梯维修保养专业是一个最新的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因大多数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过来的,专业技能较差、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凸显。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优化师资结构,学校可制定周末、寒暑假教师培训计划,指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与电梯维修保养等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专业技能。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竞赛、行业展会等专业活动,拓展知识面,增强交流,以此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外,学校应聘请企业、电梯行业专业技能高的工作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教学,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
总之,现阶段,电梯行业迅速发展,电梯数量迅速增多,需要大规模安装、维修、保养的专业技术人员。将来的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等工作会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构建混合制办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学校电梯维修保养专业的新思路。学校应凸显办学特色,广泛运用现代学徒制,培养大批应用型电梯维修保养人才,以此来促进我国电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富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高职电梯专业的校本实践[J].职业技术,2017,16(6):20-22.
[2]高利平.高职电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1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