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之“五层”、“二天”、“两型”说

    [摘|菀猐从良知宇宙整体来看,阳明的“知行合一”共可分为五个层面;而从其生成的过程来看,这五个层面又可以分为两个过程,或称为“二天说”:先天知行合一与后天知行合一;从“知行合一”产生的方式来看,又可分为“化生型知行合一”和“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于是,我们就有了“知行合一”的“五层说”、“二天说”和“两型说”。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 B24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8)06-0053-05

    对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关注在学界仍在持续升温。笔者在综合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五个层次的观点。[1]为了更完整和深入地理解“知行合一”,笔者又在“五层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从中归纳出“二天说”和“两型说”。

    一、“知行合一”的“五层说”

    “知行合一”的五个层面是从整个良知宇宙来看的。阳明所说的良知可分为天理良知和人心良知。这两者又终属于一层,即天理良知。人心良知本在天理良知之中,且为其核心所在。天理良知作为宇宙本源,定是一个虚灵之存在,因为僵硬刚化之实体是不可能具有活泼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在天理良知未发之时,人心良知和天地万物之根苗,都是虚化无形之存在,是为“太虚”。阳明说:“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2](P106)

    天理良知已发之后,就是一个意或气的世界。而人心良知未发时原本与良知天理合二为一,随同天理良知已发之后,则为人心之意。[3](P34)

    阳明还说:“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其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2](PP90~91)这里所说的身、心、意、知、物,都是已发的总体的“意”。在这总体之意中,又有人心之意的内容,即心、意、知等。而在人心之意中,也有头脑和躯干之分,意中之知就是其枢纽所在。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2](P6)“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2](P91)而这一发动的意的其余部分又可分为意念和情感,也是知要明觉的对象。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2](P92)阳明又说:“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2](P111)可见人心良知之发用的总体之意中,意念和情感是其主要内容。而知则是这一人心总体之意的樞纽所在。如果勉强对应西方哲学范畴的话,阳明意中之情感可对应康德的感性世界,意念则可对应其知性世界,而意中之知则可对应其理性世界。对康德来说,感性、知性、理性乃属于不同的层面,但对阳明来说,这些都属于人心良知所化生之“意”,也即人心良知之“行”。

    如此,阳明之“意”就分为三个层面:天理良知流行发用而成意(气);而人心良知则在发用中成为人心之意,此人心之意为万物总体之意的枢纽;在人心总体之意中,又分为意念、情感和知觉,知觉乃是人心总体之意的枢纽。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形成了天理良知的宇宙生成模型,它体现的是一系列的体用关系,图示如下:

    在良知宇宙生化模型中,四种体用合一关系就对应着四种知行合一。这四种知行合一分别是:(1)天理良知的未发和已发之合一。(2)天理良知已发之后的知行合一,即人与万物之合一。(3)人自身的知行合一。(4)心之意中的知行合一。[3](PP35~36)近期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层。[4]所以,我们所谓的意识世界中的一切,如各种思想、观念、欲望、情感等,都是人心良知之行。康德所谓的感性、知性、理性等,也都属于这一心之意。

    我们还可以找到第五种知行合一,即天理良知未发时的知行合一。在天理良知中,人之良知乃是核心,即头脑。万物之虚灵根苗则为躯干。这也是一种知行合一。这五个层面的知行合一组成一个有机整体。[3](P36)

    在这五种知行合一中,第二、三种乃是阳明论述的重点。第二种是人与万物的合一,第三种为人与自身的合一。在这里,人心之知为核心。此知来自良知,其先天乃与万物一体,所以它先天就知晓万物和自身之自然本然之知识。但这些知识需要发用后的人与万物共同开发出来。[3](P36)

    说到知识,阳明所谓的知识可分为本然之知和见闻之知:本然之知乃是根本上的知识,如整体大道、秩序、道德等,即中国古人最擅长的道学;见闻之知则是具体的、细节的知识,接近于现今的自然科学知识。[2](P71)见闻这一部分恰是古人比较忽略的。古人志向高远,总是直接去体悟大道、大学,其理论(本体)和实践(工夫)都是指道的体悟和实践,这就出现道学泛滥而科学滞后的结果。但古人也并不完全否认见闻之知,只是使其归于道学的统领。

    阳明的知识谱系中,也是道学优先的。但考虑到阳明之知所追求的完整性,也不排除其关于天地万物的具体知识。所以,知行合一之旨是适用于所有知识类型的。于是,用现代标准来看,第二、三种知行合一就可理解为:人与万物的知行合一的结果就是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实践;人与自身身体的知行合一就是各种人文知识的产生和实践。

    所以,第二、三种知行合一是整个知行合一体系的关键,它连接和贯通着先天和后天,决定着先天良知能否发用、实现。

    可以说,阳明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系列的知行合一。他用知行合一来表述自己的学说,可谓是画龙点睛。只有分清楚它的各个层面,我们才好更清晰地理解其“知行合一”之旨。

    二、“知行合一”的“二天”说

    这是从“知行合一”产生的过程上来看的。所谓的“二天”就是先天和后天,知行合一则贯穿其中。阳明曾有诗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2](P791)。他又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2](PP71~72)这里都区分了良知的先天和后天。而先天和后天在阳明这里即是“未发”和“已发”。阳明说:“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2](PP64~65)在阳明这里,未发和已发、先天和后天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毋宁说它们是一种存在的不同阶段,或者说是良知本体的不同存在阶段。这一良知本体未发之时,就像一颗种子(太虚),而已发之后,种子化为大树,即为宇宙整体。太虚和宇宙本是一个,未发和已发也本是一个。未发在先,未发中万物一体,没有先后内外之分;已发在后,而已发中万物也是一个整体,也无先后之分。

    正是因为先天后天、未发已发之合一,才成就了知行合一。未发为体、为知,已发为用、为行。未发、已发乃为一,体用、知行也为一。而未发太虚中一切为一,也成就了心物一体、万物一体。心外无物、性外无物、万物一体、知行合一等皆是阳明先天后天一体之旨的变相表达。而后人喜欢用“知行合一”之旨来概括阳明良知学说,只是偏好而已。但此“知行合一”之旨只有在知晓阳明先天后天之“二天”说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前述的五层知行合一,也都建基于此“二天”说。

    根据“二天”说,虽然先天和后天乃是一个存在,但其发生还是有先后的,根据此发生过程,前述五层知行合一又可以分为如下三类:第一类是先天知行合一。即前述五层知行合一中的第五种:天理良知未发中的知行合一。其余的知行合一皆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第二类是先天与后天结合的知行合一,即前述第一种知行合一:未发和已发之合一。第三类是后天的知行合一,即前述第二、三、四种知行合一。这些都是在已发状态中产生的知行合一。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阳明先天后天一体之学说,迄今仍然是一种高明的宇宙论和认识论。先天良知太虚的万物一体“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2](PP71~72),为后天的认知提供了基础。无论精神还是物质、人还是物,皆来自太虚。这种先天一体为精神能够认识物质提供了前提。所谓的精神和物质之区分在太虚这里就不是问题了。万物的区别只是灵明程度的区别,作为最为灵明的人,其天职就是去认知万物、成就万物。

    如此,这种心物一体、万物一体的先天一体认识论就克服了西方认识论中的二元分裂现象。如贝克莱、康德的不可知论。两者都隅于精神意识和物质的区分,认为精神永远不可通达于物质本身,精神意识只能认知精神意识中的存在,也即被感知的存在(现象或表象)。贝克莱的不可知论水到渠成,康德也保留了“物自体”。但两人都没有思考,感知和现象又如何产生呢?若精神和物质没有一个共在的平台,精神又如何会感知到物质呢?这就是后来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对康德不满的地方,他们才想到一个先天统一的整体,即“绝对自我”、“绝对同一”和“绝对理念”。[5](PP231~260)这就接近了阳明之太虚。

    虽然说是从精神灵明开始来探讨宇宙本源,但费希特、黑格尔等设计出否定这一环节来解释灵明本源的无中生有或绝对精神制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仍有诸多问题。王阳明则认为良知太虛从未发到已发乃是一个自然的化生过程。而良知太虚也是一个自然本然的存在。这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仍具有启发。施特劳斯、海德格尔等皆突破二元论,从自然本然的角度来理解本源,就不仅是巧合了。

    因此,阳明的“知行合一”中蕴含的先天后天一体论,对我们探索宇宙和认知的本源仍具启发性。纵观古今中外哲学,但凡思考深刻的思想家,皆会走到先天认知这一境地。科学则一直局限于后天之物,若科学想要获得不断的发展,也必须要借助先天之体悟。

    三、“知行合一”的“两型”说

    从“知行合一”产生的方式来看,又可分为“化生型知行合一”和“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两种。“化生型知行合一”就是灵明之“知”整体化生成“行”。也就是“体”完全化为“用”。阳明曾描述过这种化生模式,他说:“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1](PP62,104)可以看出,良知是以化生的方式生天地万物的。他还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2](P42)这里的知和行就是整体性转换或化生的。

    “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就是一个整体的存在分为枢纽和头脑性的“知”和相对不怎么灵明的躯体性的“行”。其中“知”导引和支撑着“行”,也就是“体”指导着“用”。但“知”和“行”本属于一个整体。阳明经常用根和枝叶的关系来比喻此种关系,如他说:“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2](P32)这里所说的根就是“知”,枝叶就是“行”,两者乃是头脑和躯干的关系。但两者又同出一源,属于是一个整体。而阳明说的发用中气和主宰的关系,也是指这种知行合一,他说:“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2](P32)这里主宰就是“知”,气就是“行”,两者属于一个整体,但“知”为头脑。

    但是这里的“知”或“体”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其更像一种灵明,只有在和“行”或“用”中才显现出来,如阳明说:“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2](P108)这里的耳、鼻、口、心都是人身上的器官,它们都具有某种灵性的知能,这是一种头脑性的存在。但它们并不是孤立隔绝的存在,更不是抽象的实体。它们只有在与声音、气味、味道、万物相遇相合时才显现自己的存在。而这些器官之灵性知能又来自良知天理,“汝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要非礼勿视听言动时,岂是汝之耳目口鼻四肢自能勿视听言动,须由汝心。这视听言动皆是汝心:汝心之视,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四肢。若无汝心,便无耳目口鼻。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2](P36)这又是另一层面的头脑和躯干了。这里的耳目口鼻四肢属于生理器官意义上的存在,包括器官之心也是如此。但这些躯干性的存在必须有本体之心即良知天理这一头脑的灌注,才能生成和发挥其知能。

    那么,前述的五层知行合一都属于什么类型呢?属于“化生型知行合一”的是第一种,即天理良知的未发(知)和已发(行)之合一。这是无形太虚化生成有形宇宙的过程。灵明太虚可看成一个整体天理良知,此良知化生为有形宇宙,此有形宇宙即为整体之“行”。但此“知”、“行”本是一个存在。这可说是最大范围的“知行合一”。

    第二、三、五种知行合一都属于“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第二种知行合一即人与万物的合一。此时人乃是万物之灵、天地之心,属于“知”,而万物则是躯干,属于“行”。此知行合一展现的宇宙间最大的一个头脑或心脏(人类)与身体(天地万物)的合一。此“知”和“行”看似分离,其实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这种知行合一最经典的描述即是山中观花。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2](P108)

    学者们要么将这一段描述为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类似的主观唯心论,要么将其视为主体赋予客体意义的经典表达方式。这两种都预设了主体和客体、心和物、精神和物质的分离。如前所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将物隔绝在了意识之外,意识只能认知意识中的感知,而不可能达于物本身。因为对他来说,意识和物质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不可通约。因此他的认识就只能封存在意识之中。人们所认识的存在只能是意识感知中的存在。[5](PP169~171)

    而阳明显然不同。在阳明这里,万物一体、心物一体,精神和物质来自同一本源——太虚。因此,精神是能认识物质的,且物质只能让灵明的精神来感应和成就它。精神的载体就是心,心先天与物一体,作为最灵明之存在,心已然暗含所有事物的奥秘,但心与物的奥秘都要经历一个成长和显发的过程,这就是人和天地万物必须要一起切磨成长的原因。人作为万物的头脑,必须要和万物这一身体相遇切磨,才能开出其所蕴含的知能,而万物也必须要待人这一頭脑来揭示其秘密,以使其成为完善的自己。人和万物就是一个头脑和身体的关系,他们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的。人与花的相遇只是一例,只有这一相遇,头脑和身体才真正活在了一起,它们才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具有了价值和意义。

    第三种乃是人心与身体的合一。这一种知行合一是典型的“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人心先天具有良知,可将天理通过身体各个部分来付诸实践。阳明说:“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2](PP60,91)这里说的就是心身的关系,头脑和躯干缺一不可:心提供的是神明之能,是身体活力和机能的源泉;身则提供有形的物质性的载体,两者相合才构成一个完整而健康的人。

    第五种知行合一也是“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这是在先天太虚中的一种合一,也是天地万物未发中的状态。所以,这里的合一与其已发之后的合一是一致的。已发之后人与万物乃是“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那么在其未发时也是如此。

    第四种则是两种类型的合一都有。首先是心体良知与心之意的合一。在已发状态中,心之良知已然不可见,其整体化生成为心之意。在这个意义上,意即是“行”,心之良知与心之意的合一就是化生型的。其次,在意中知觉和意念等的合一则是“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意中的意念和情感都要以知觉为头脑。

    因此,只有我们区分了这两种知行合一的生成类型后,阳明关于知行合一的各种论述才会更容易被理解。

    结语

    以上从三个角度对阳明的“知行合一”进行了探讨:从良知宇宙整体来看,阳明的“知行合一”共可分为五个层面;而从其生成的过程来看,这五个层面又可以分为两个过程,或称为“二天说”:先天知行合一与后天知行合一;从“知行合一”产生的方式来看,又可分为“化生型知行合一”和“头脑躯干型知行合一”。

    只有进行了这种多角度和多层面的分析之后,我们才能更深入和全面地理解阳明“知行合一”之旨。

    [参考文献]

    [1] 贾庆军.王阳明天学初探:以四句教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76~78.

    [2]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 贾庆军,张雨舟.王阳明良知宇宙观下的“知行合一”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4).

    [4] 吴震.作为良知伦理学的“知行合一”论——以“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为中心[J].学术月刊.2018(5):14~24.

    [5]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郭美星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