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的中原移民
摘 要:金人在灭亡北宋之后,继续挥戈南下,刚刚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继位的宋高宗,无力阻挡金人的凌厉攻势,便以巡幸之名逃往江南,朝中大臣也携妇将雏,竞相南逃。一些抗金义军因势单力薄,无力与金人抗衡,也纷纷向江南撤退。宋朝宗室境况最惨,以至于不少人流落江南州县,艰难度日。南迁人数最多的是平民百姓。他们无人组织,多是一家人单独行动,随遇而安,哪里适合生存,就在哪里卜居,今日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都有了中原人的足迹,后来都成了那里的永久居民。中原移民为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南宋;中原移民;珠玑巷
中图分类号:K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12-0131-05
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无力阻挡金人攻势,选择南迁。“京师未可往,当巡幸东南为避敌之计”①,“故士大夫率附其议”②。南宋初年,随着政权南移,大量士族、民众、包括赵宋宗室移居南方,给当地带来了人口和财富,影响深远。本文针对中原士族、抗金义军、赵宋宗室以及中原百姓的南迁做一分析讨论。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南宋政权的南迁
建炎元年(1127)九月,高宗离开应天府,向江南进发,于建炎三年二月十三日至杭州。高宗“以府衙作行宫,以显宁寺充尚书省,百属官吏到者曾无十之一,如三省六房公吏本千余人,至者其数不满五十,所以行在职务久而不备”③。因为官员太少,许多衙门竟无人办公。扈从官员已所剩无几,只有少数在朝大臣跟随:“宋南渡时,凡世家之官于朝者多从行,如韩肖冑、侂冑,皆韩琦之曾孙也;王伦,旦之裔孙也;吕本中、祖谦、祖俭、祖泰,皆公著后也;常同,安民之子也;晏敦复,殊之后也;曹友闻、彬之后也。叶石林记南渡后,诏随驾官员携眷属者。听于寺庙居住。”南渡能够随驾扈从的官员多是朝中勋贵之家,如韩琦、王旦、吕公著、常安民、晏殊、曹彬的后裔在朝为官者,其他官员则没有这种幸运。这些官员的眷属也只能在破庙中栖身。百姓随南宋政权南下者也不在少数,“高宗南渡,民之从者如归市”④,“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⑤。
乍看起来,这是一次有秩序的迁徙,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建炎南渡完全是一次毫无目的的流窜。大臣汪藻就指出,高宗南渡时,“方车驾之出也,衣冠惶骇,倾国南奔,小人之有罪者,皆以扈从为名,未闻有请于朝。而贵臣近侍受国厚恩者,率奉头鼠窜,曾无数人在君侧为国家守者”⑥。奸邪有罪的小人为了逃脱罪责而扈从南下,而受国厚恩的大臣则抱头鼠窜,无人出来组织迁徙。士大夫不知高宗何日出走,不少人因盲目流徙而毙于道路。“士大夫既不预知南渡之期,又不敢先次亟行,一旦流离东西,毙于道路。”⑦高宗行止也无规则,也不派人探听金人动静,“止是道听途说,便指为实,致车驾蒙尘狼狈”⑧。当金兵的先头部队来到瓜州时,百姓未及渡江者还有十余万人,堕江而死者半之。“舟人乘时射利,停桡水中,每渡一人,必须金一两,然后登船。”御史中丞张澂上疏说:“车驾仓皇渡江,士大夫并其家属、禁卫五军、百司人吏老幼等随从不及,或遇贼,或溺江,或被虏,恸哭之声,震于原野,嗟怨之声,殆不堪闻。”⑨士大夫的家属尚且不能追随天子南迁,蚩蚩小民就更无法随之南逃了。高宗自己也承认:“朕仓促南渡,致士大夫弃其家属,禁卫五军老幼不得渡济,颇闻逼扰,尚未有达行在者。”⑩
二、抗金义军迁往南方
高宗渡江,一些流民武装集团也纷纷迁往南方。如在河北抗金的八字军首领王彦,因孤立无援,率万余人至京师开封,归入东京留守宗泽麾下。宗泽命他带亲兵赴扬州行在,高宗任命他为御营平寇统领官。B11郭京于建炎元年五月“自京城走,沿路称撒豆为兵,撒草为马,假幻惑众取兵。二月至襄阳,有三千余,下寨于海子头”B12。一些溃散的士兵也向南方迁徙,“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北)溃散戈兵李忠率众入和州(今安徽和县)清水镇”B13,以张遇为首的北方武装流民集团,号称“一窝蜂”,也自淮西渡过长江,水陆兼程,入据池州(今安徽贵池)。留在北方抗金的宋朝大臣也因抵挡不住金军的兵锋而南下。如京城副留守郭仲荀在建炎三年八月“自京师赴行在,都人随而行者数万”B14。京城留守程昌寓“自京师退还蔡州(今河南汝南),未期月,又以蔡州粮食皆尽,王命不通,遂领军民弃蔡而南归”B15。又如建炎四年光州(今河南潢川)守将刘绍先因势力单薄,引所部离去,“至九江(今属江西),守臣姚舜明留之,奏以为本州兵马副钤辖,就统其军”B16。
邓州知州谭兖率众奔入川中,知虢州邵興在卢氏抗金失败,率众退人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后来便卜居在那里。一些反金义军顶不住伪齐与金朝军队的进攻,纷纷向南方撤退,如义军将领董先率军民7000余人从虢州退往襄阳。太尉、东京留守郭仲荀带领5700人先往镇江,高宗“召仲荀赴行在,仲荀因与刘豫之众五千七百余人南归”B17。岳飞在河南被迫班师回朝时,百姓“从而南者如市”B18。守卫白马山的李兴,“统率军民几万人南归”B19至鄂州(今湖北武昌)。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第二次绍兴和议签订,双方休兵息民,重新划分疆界,以淮水中流为界,割唐(今唐河)、邓(今邓州)两州属金,“今后上国(指金朝)逋亡之人无敢容隐,寸土匹夫无敢侵掠,其或叛亡之人入上国之境者,不得进兵袭逐,但移文收捕”B20。从此以后,有十余年光景,两国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现象减少了。
三、中原百姓南迁
建炎南渡时,一般士庶之家与平民百姓也竞相南逃,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他们没人组织,和晋代“永嘉之乱”百姓结伴南迁不同,他们多是单枪匹马,只一家人行动,哪里合适,就在哪里卜居,只要能够生存,其他的也就不遑多顾了,因此江南很多省份都有中原人的足迹。朱熹就说:“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B21《三朝北盟会编》也说:“是时西北衣冠与百姓奔赴东南者络绎道路,至有数十里或百余里无烟舍者。”B22北宋末年济源人傅察出使金国遇害,其子傅自得随母南奔,娶李邴之女,翁婿同在泉州落籍。北宋名相王旦的后裔,由开封迁居福建莆田县冲溪。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赵子乙妻王氏,当金兵占据两河时,蓬头垢面,扶姑携雏迁往莆田。又如叶氏,“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迁,卜家仙游之古濑。简氏,宋时南渡,避乱于江西、宁化,后游福建南剑州”,“乾道二年(1166)迁上杭”。B23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朱敦儒,靖康中被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他推辞不就。高宗继位,欲授以官,又辞,“避乱客南雄州(今广东南雄)”。B24
许多大姓都记载有本族迁徙的历史,如陈姓,“金人灭亡北宋,中原百姓纷纷跟随宋高宗南迁,颍川(今河南许昌一带)陈寔的后裔陈魁等率族迁入福建宁化、上杭,这是陈姓第三次迁闽。如今,陈姓已是福建著姓,素有‘陈、林、蔡,福建占一半的谚语。”B25如程姓则迁入了江淮地区。伊洛二程的子孙随宋室南迁,程颢的长子程端懿落户吴门(今江苏吴县),程颐的长子程端中殉难于六安(今属安徽),次子程端辅迁金城(今江苏句容),三子程端彦迁池州(今安徽贵池)。南宋绍兴年间,洛阳人程佑之流寓桂林,死后葬于当地,子孙遂卜居于此。与此同时,应天府宁陵(今属河南)人程迥则带领全家迁往绍兴余姚(今属浙江),开浙东程氏一派。B26又如高姓。据光绪年间编修的《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记载,江苏扬州的高姓出自北宋初年名将高怀德之后。这一支高姓在北宋末年由汴州迁往高家堰(今江苏淮阴县境内)。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高怀德12世孙高秉忠又率族人渡江南下,定居于今南京一带,其后裔又有部分迁居扬州者。B27
南迁百姓若居住在通都大邑,即使没有金兵之扰,官府的赋税差役也让人不遑宁居。而衢州界于严、徽、信州之间,万山环绕,没有驿路,朝廷所派官员几十年还不来一次,的确是理想的“寻得桃源好避秦”之地,因此流寓的中原人多卜居于此,“衢州开化县界严(今浙江建德东北)、徽(今安徽歙县)、信(今江西上饶)州之间,万山所环路不通驿,部使者率数十年不到,居人流寓,恃以安处”B28。两浙之地东南濒临大海,西与震泽(江苏太湖)毗邻,北边又是大海,盛产鱼盐,布帛、稻米。人性柔慧,信奉佛教者居多。因收入丰厚,故人们喜欢奢靡,大多数人有钱便花,没有积蓄。“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余杭、四明通蕃互市,珠贝则外国之物,颇充于中藏云。”B29环境安静,没有兵燹之扰,没有狠如虎狼的官府苛政,是中原人定居于两浙的一个原因。而物产丰饶,只要肯于劳作,便没有衣食之忧,是中原逃难人群纷至沓来的又一个原因。
江苏镇江是中原逃难官员、百姓的聚散之地,那里迁入了不少从中原南下的士庶,今日犹有案可稽。如高桂为丹徒人,曾任高邮知州,祖籍为开封,建炎南渡时,他随逃难人群渡江,寓居京口(镇江);丹阳(今镇江)先世居河南洛阳,尹焞随宋室南渡,徙居浙江绍兴,是为尹氏南迁始祖。传四世至尹国宁,由浙东再迁镇江府丹阳黄连庄,是为丹阳尹氏始祖。”
除了福建、浙江、江苏外,岭南即今日的广东、广西一带,也是中原移民的卜居之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一段记载说:“直徽猷阁知静江府许中降职一等。时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上数诏有司给其廪禄。中言:本路诸州赋入微薄,请禁寄居官毋得居沿边十三郡,见寓止者皆徙之,仍毋给其禄。上恶之,乃有是命。”B30
这里说的是“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但士大夫只是避难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占比例最大的乃是平民百姓。文中所说的本路,是指广南东西路,静江府治在广西桂林,不仅静江路有中原移民,就连静江府周边的十三郡也布满了北方移民,许中要求迁出卜居静江府及周边十三郡的中原移民,高宗甚为恼怒,因此降官一级。静江沿边的十三郡偏僻荒凉,多系少数民族聚集之区,连那里也卜居着中原移民,可知中原士庶迁居于此者不在少数。当时南下岭南的难民,主要是从江西虔州渡大庾岭,不走荆湖南路入桂林一带。因为渡岭的士民为数众多,他们从中原一路长途跋涉,餐风宿露,颠沛流离,困顿已极,渡岭以后,发觉这里比较安全,便暂时栖止于岭下的南雄,不再继续前进。后来渡岭来南雄避难的百姓愈来愈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其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再次向南迁移,于是如今广东省的许多地方便有了许多客家人。此外,相当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广南西路少数民族居住的沿边13个州也有了北方移民。
从祥符(今开封)迁往南雄的中原移民越来越多,其中的一部分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再次结伙南下,从南雄的珠玑巷迁入珠江流域一带,在那里繁衍生息。“南方烟瘴地,当日的珠江三角洲,其中一部分人稍作停留,又继续南下至珠江流域是可信的。”“南方烟瘴地,当日的珠江三角洲,山少平原多,田少未垦地多,而布满河流水网。他们人多势众,经过多少艰难困苦,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当地土著居民结合起来,共同耕垦开发那广阔而又有良好自然条件的荒地,经过相当时日之后,是可以逐步变瘴地为适宜丰产的农业地区的。”B31
南宋以降的史乘、笔记小说、方志都有中原移民南方的记载,庄绰《鸡肋编》称:“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B32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云:“绍兴和议既堅,淮民咸知生聚之乐,桑麦大稔。福建号为乐区,负戴而之者谓之‘反淮南。”B33据福建研究客家的学者谢重光对闽西客家族谱进行统计,闽西客家78个种姓中迁徙了156次,“其中除12种姓不是宋代迁入外,其余的六七十种姓氏,都有在宋代时入迁闽西的支派”B34。平江府(今江苏常州)、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也涌入了大量中原移民。如淳熙十一年平江府有“土著居民8.3万户,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约有9万户,确实多于当地人”B35。
四、赵宋宗室南迁
高宗南渡时自顾不暇,自然无法照顾赵氏宗室,他们只能辗转沟壑,四海飘零,到处为家。星散到江南各地。如丹徒(今属江苏)赵氏,系赵宋皇室赵德昭后裔,金兵灭亡北宋,居住在京城开封的赵子褫移居镇江,再徙丹徒大港镇,传至7世,已繁衍为18个分支,逐渐成为当地第一大姓。子褫的第25世孙赵声,是近代蜚声遐迩的民主革命家。又如福建福州的赵氏家族,“赵彦候字简叔,魏王廷美八世孙,曾祖叔近建炎初知秀州(今浙江嘉兴),抚定杭州叛卒,为副总管张俊所杀,绍兴中雪其冤,赠集英殿修撰”,“祖交之,赠朝请大夫,避乱入闽,遂居福州”。B36闽南漳州府漳浦县、一带的赵姓族谱称:“赵氏,造父之后,始祖赵匡胤。嗣北宋金人之役,南迁入浙。”后来定居于漳浦县。B37坐落于九龙江北溪下游的华安县丰山镇的银塘村(包括附近同姓村),居住着北宋末年皇族南迁繁衍于此的960多户6000余人的赵氏嫡系子孙,族内保存有7部完整的《赵氏族谱》。这支赵姓始迁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八世孙、时任将仕郎的赵伯述。他在北宋末年护驾南迁,居住临安(今浙江杭州)。赵伯述之孙希庠中庆元己未(1199)曾从龙榜进士,其子与仿中淳祐甲辰(1244)留梦炎榜进士;赵伯述的另一孙子希商中嘉泰壬戌(1202)傅行简榜进士,其子与契中绍定壬辰(1232)徐元杰榜进士。伯述之子师诰(希庠、希商父亲)在宋宁宗时奉朝命入闽迁漳,后来希庠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迁往北溪九龙里的银塘村。B38
潭州(今湖南长沙)、广州、四川、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宜春(今属江西)也有赵氏宗室迁入。如金兵攻潭州时,宗室赵聿之负责守御,“城遂陷,聿之拔刃自杀”B39。广州因移入宗室人数太多,且多是官员,广东转运使无力支付薪俸,“乞宗室自遥郡刺史以上俸给,人从并减半,从之”B40。高宗批准了支付宗室官员一半俸禄的建议。刺史尚且如此,没有官衔的宗室人数必然更多。四川僻处西南边陲,离京师甚远,且交通不便,“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B41,宗室官员更不愿在那里任职。北宋覆亡,金兵大举南下,四川因路途遥远,且又崇山峻岭,不易到达,反而成了相对安全的避难之地。“至是宗室多避难入蜀,乃听于四路注拟。”B42所谓注拟,即凡打算做官的宗室人员,先在有关部门登录报名,再经考询,然后按照其才能分配官职。四路指的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这4路中除利州路所辖之地有一部分在今陕西外,其余均在今四川境内。从开封逃来的赵氏宗室可在成都府等4路做官,可知人数不少。
五、中原移民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
中原士民南迁对南方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江苏镇江,“中原及两淮流民的大量涌入,使镇江话中的北音特征又一次增强”,“同时北方的饮食习惯也再次影响南方”。B43福建僻在东南一隅,文化教育落后,建炎南渡,卜居于此的中原士大夫大力发展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使福建文风为之一振,官办学校与私人所办书院相继兴起,八闽之三地到处都有书院,如泉州“从绍兴十年(1140)至咸淳三年(1267)间,竟先后建起岩峰书院、清源书院、泉山书院、小山丛竹书院等十二所书院”B44,被人称为“海滨邹鲁”,意即可与孔孟之乡的教育媲美。教育发达,科举考试中中进士者便多,据清代编纂的《泉州志》统计,北宋时泉州共出进士310名,而南宋则多达535名。泉州如此,福建其他地方也不例外。不管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窭之家,攻读诗文蔚然成风,以至于八闽之地“家贫子读书为圭臬,非独士为然,农、工、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馌归,亦能口诵古人语言”B45。读书使得福建民风大变,福州人黄榦说:“中原衣冠多南徙,吾乡之学彬彬矣。”B46邵武军百姓“喜以儒术相高,是为儒雅之俗;里人获荐,登第则厚赆庆贺,是为乐善之俗”;兴化军(今福建莆田)“秀民特多,比屋业儒,号衣冠胜处,至今公卿相望”;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家有伊洛之书”。B47再如浙江、河南府人郭维于建炎年间徙居明州昌国县(今浙江舟山),“以北学教授诸生,从者如云”B48。济源人李迎在明州(今浙江宁波),当地人知他博学,愿意师事之,“其门如市”B49。有人对《宋元学案》中北方籍传主的迁移与分布作了统计,北方籍学者迁入江南的共115人,其中除14人籍贯为湖北、山东外,剩下的101人皆为河南人,如邵伯温、朱弁、吕好问、王应麟等。B50还有一些学者则是中原移民的后裔。
六、结语
高宗建炎南渡时有多少中原人迁入江南,史乘没有记载,因此不可能有精确数字,有学者统计说,江南各路“绍兴三十二年(1162)已有移民后裔145.3万户,约726万人(以每户5口计)。由于此时距离绍兴和议签订不过21年,一般不可能繁衍第三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年龄关系不可能繁衍第二代,估计其中的二分之一即360万人为始迁者。如果加上迁入四川、湖南、福建、岭南的移民以及26.4万军人,在绍兴和议签订前估计大约有500万左右的北方移民迁入并定居在南方”B51。这一估计把南迁入数夸大了。实际人数不大可能有500万。这是因为,第一,北宋有两次大移民,一是徽、钦二帝被俘北上,《靖康稗史》一说北迁者约20万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说有10萬人,高宗建炎南渡与徽、钦二帝北上同时,南迁人数不可能比北上者多25倍或50倍;第二,北宋末“崇宁元年(1102),户二千二十六万四千三百七,口四千五百三十二万四千一百五十四”B52,崇宁元年距建炎南渡才20余年,全国人口为4588万,而南迁的只是如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4省之地的百姓,也即黄河中下游地区,而这4省中又以今日河南地区为主,怎能设想全国9人中便有1人迁往南方,因此我认为建炎南渡的中原移民应在150万人左右。当然这也是蠡测,相信这一推测离事实不远。
注释
①②B13B16B17B20B30B39B40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387、396、233、1366、4159、4492、2105、1205、1237页。
③⑥⑦⑧⑨⑩B11B12B14B15B19B22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85、322、892、893、890、890、865、752、958、996、1484、977页。
④⑤B18B24B29B41B42B52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4340、11958、11391、13141、2177、3724、3724、2095页。
B21朱维幹:《福建史稿》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1页。
B23B34B36B37B38林国平、邱季端主编:《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40—41、43、41、41、41页。
B25任崇岳:《陈姓》,王大良主编:《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程陈胡韩》,气象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B26程有为:《程姓》,王大良主编:《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程陈胡韩》,气象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B27陈国灿等:《中华姓氏谱·高》,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B28庄绰:《鸡肋编》卷中,中华书局,1983年,第64页。
B31陈乐素:《珠玑巷史事》,载《求是集》第二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72页。
B32庄绰:《鸡肋编》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第36页。
B33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淮民浆枣》,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B35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3页。
B48B49B50B51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0、491、485—486、414页。
B43严其民:《镇江与两宋移民》,《寻根》2006年第4期。
B44汤漳平:《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5页。
B45方大琮:《铁庵文集》卷三三《永福辛卯办劝农文》,北京图书馆珍本丛刊本。
B46B47张显运:《山河破碎风飘絮:靖康之乱中原人民南迁闽南述论》,《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48页。
责任编辑:王 轲
关键词:南宋;中原移民;珠玑巷
中图分类号:K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12-0131-05
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无力阻挡金人攻势,选择南迁。“京师未可往,当巡幸东南为避敌之计”①,“故士大夫率附其议”②。南宋初年,随着政权南移,大量士族、民众、包括赵宋宗室移居南方,给当地带来了人口和财富,影响深远。本文针对中原士族、抗金义军、赵宋宗室以及中原百姓的南迁做一分析讨论。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南宋政权的南迁
建炎元年(1127)九月,高宗离开应天府,向江南进发,于建炎三年二月十三日至杭州。高宗“以府衙作行宫,以显宁寺充尚书省,百属官吏到者曾无十之一,如三省六房公吏本千余人,至者其数不满五十,所以行在职务久而不备”③。因为官员太少,许多衙门竟无人办公。扈从官员已所剩无几,只有少数在朝大臣跟随:“宋南渡时,凡世家之官于朝者多从行,如韩肖冑、侂冑,皆韩琦之曾孙也;王伦,旦之裔孙也;吕本中、祖谦、祖俭、祖泰,皆公著后也;常同,安民之子也;晏敦复,殊之后也;曹友闻、彬之后也。叶石林记南渡后,诏随驾官员携眷属者。听于寺庙居住。”南渡能够随驾扈从的官员多是朝中勋贵之家,如韩琦、王旦、吕公著、常安民、晏殊、曹彬的后裔在朝为官者,其他官员则没有这种幸运。这些官员的眷属也只能在破庙中栖身。百姓随南宋政权南下者也不在少数,“高宗南渡,民之从者如归市”④,“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⑤。
乍看起来,这是一次有秩序的迁徙,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建炎南渡完全是一次毫无目的的流窜。大臣汪藻就指出,高宗南渡时,“方车驾之出也,衣冠惶骇,倾国南奔,小人之有罪者,皆以扈从为名,未闻有请于朝。而贵臣近侍受国厚恩者,率奉头鼠窜,曾无数人在君侧为国家守者”⑥。奸邪有罪的小人为了逃脱罪责而扈从南下,而受国厚恩的大臣则抱头鼠窜,无人出来组织迁徙。士大夫不知高宗何日出走,不少人因盲目流徙而毙于道路。“士大夫既不预知南渡之期,又不敢先次亟行,一旦流离东西,毙于道路。”⑦高宗行止也无规则,也不派人探听金人动静,“止是道听途说,便指为实,致车驾蒙尘狼狈”⑧。当金兵的先头部队来到瓜州时,百姓未及渡江者还有十余万人,堕江而死者半之。“舟人乘时射利,停桡水中,每渡一人,必须金一两,然后登船。”御史中丞张澂上疏说:“车驾仓皇渡江,士大夫并其家属、禁卫五军、百司人吏老幼等随从不及,或遇贼,或溺江,或被虏,恸哭之声,震于原野,嗟怨之声,殆不堪闻。”⑨士大夫的家属尚且不能追随天子南迁,蚩蚩小民就更无法随之南逃了。高宗自己也承认:“朕仓促南渡,致士大夫弃其家属,禁卫五军老幼不得渡济,颇闻逼扰,尚未有达行在者。”⑩
二、抗金义军迁往南方
高宗渡江,一些流民武装集团也纷纷迁往南方。如在河北抗金的八字军首领王彦,因孤立无援,率万余人至京师开封,归入东京留守宗泽麾下。宗泽命他带亲兵赴扬州行在,高宗任命他为御营平寇统领官。B11郭京于建炎元年五月“自京城走,沿路称撒豆为兵,撒草为马,假幻惑众取兵。二月至襄阳,有三千余,下寨于海子头”B12。一些溃散的士兵也向南方迁徙,“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北)溃散戈兵李忠率众入和州(今安徽和县)清水镇”B13,以张遇为首的北方武装流民集团,号称“一窝蜂”,也自淮西渡过长江,水陆兼程,入据池州(今安徽贵池)。留在北方抗金的宋朝大臣也因抵挡不住金军的兵锋而南下。如京城副留守郭仲荀在建炎三年八月“自京师赴行在,都人随而行者数万”B14。京城留守程昌寓“自京师退还蔡州(今河南汝南),未期月,又以蔡州粮食皆尽,王命不通,遂领军民弃蔡而南归”B15。又如建炎四年光州(今河南潢川)守将刘绍先因势力单薄,引所部离去,“至九江(今属江西),守臣姚舜明留之,奏以为本州兵马副钤辖,就统其军”B16。
邓州知州谭兖率众奔入川中,知虢州邵興在卢氏抗金失败,率众退人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后来便卜居在那里。一些反金义军顶不住伪齐与金朝军队的进攻,纷纷向南方撤退,如义军将领董先率军民7000余人从虢州退往襄阳。太尉、东京留守郭仲荀带领5700人先往镇江,高宗“召仲荀赴行在,仲荀因与刘豫之众五千七百余人南归”B17。岳飞在河南被迫班师回朝时,百姓“从而南者如市”B18。守卫白马山的李兴,“统率军民几万人南归”B19至鄂州(今湖北武昌)。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第二次绍兴和议签订,双方休兵息民,重新划分疆界,以淮水中流为界,割唐(今唐河)、邓(今邓州)两州属金,“今后上国(指金朝)逋亡之人无敢容隐,寸土匹夫无敢侵掠,其或叛亡之人入上国之境者,不得进兵袭逐,但移文收捕”B20。从此以后,有十余年光景,两国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现象减少了。
三、中原百姓南迁
建炎南渡时,一般士庶之家与平民百姓也竞相南逃,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他们没人组织,和晋代“永嘉之乱”百姓结伴南迁不同,他们多是单枪匹马,只一家人行动,哪里合适,就在哪里卜居,只要能够生存,其他的也就不遑多顾了,因此江南很多省份都有中原人的足迹。朱熹就说:“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B21《三朝北盟会编》也说:“是时西北衣冠与百姓奔赴东南者络绎道路,至有数十里或百余里无烟舍者。”B22北宋末年济源人傅察出使金国遇害,其子傅自得随母南奔,娶李邴之女,翁婿同在泉州落籍。北宋名相王旦的后裔,由开封迁居福建莆田县冲溪。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赵子乙妻王氏,当金兵占据两河时,蓬头垢面,扶姑携雏迁往莆田。又如叶氏,“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叶炎会者,随宋南迁,卜家仙游之古濑。简氏,宋时南渡,避乱于江西、宁化,后游福建南剑州”,“乾道二年(1166)迁上杭”。B23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朱敦儒,靖康中被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他推辞不就。高宗继位,欲授以官,又辞,“避乱客南雄州(今广东南雄)”。B24
许多大姓都记载有本族迁徙的历史,如陈姓,“金人灭亡北宋,中原百姓纷纷跟随宋高宗南迁,颍川(今河南许昌一带)陈寔的后裔陈魁等率族迁入福建宁化、上杭,这是陈姓第三次迁闽。如今,陈姓已是福建著姓,素有‘陈、林、蔡,福建占一半的谚语。”B25如程姓则迁入了江淮地区。伊洛二程的子孙随宋室南迁,程颢的长子程端懿落户吴门(今江苏吴县),程颐的长子程端中殉难于六安(今属安徽),次子程端辅迁金城(今江苏句容),三子程端彦迁池州(今安徽贵池)。南宋绍兴年间,洛阳人程佑之流寓桂林,死后葬于当地,子孙遂卜居于此。与此同时,应天府宁陵(今属河南)人程迥则带领全家迁往绍兴余姚(今属浙江),开浙东程氏一派。B26又如高姓。据光绪年间编修的《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记载,江苏扬州的高姓出自北宋初年名将高怀德之后。这一支高姓在北宋末年由汴州迁往高家堰(今江苏淮阴县境内)。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高怀德12世孙高秉忠又率族人渡江南下,定居于今南京一带,其后裔又有部分迁居扬州者。B27
南迁百姓若居住在通都大邑,即使没有金兵之扰,官府的赋税差役也让人不遑宁居。而衢州界于严、徽、信州之间,万山环绕,没有驿路,朝廷所派官员几十年还不来一次,的确是理想的“寻得桃源好避秦”之地,因此流寓的中原人多卜居于此,“衢州开化县界严(今浙江建德东北)、徽(今安徽歙县)、信(今江西上饶)州之间,万山所环路不通驿,部使者率数十年不到,居人流寓,恃以安处”B28。两浙之地东南濒临大海,西与震泽(江苏太湖)毗邻,北边又是大海,盛产鱼盐,布帛、稻米。人性柔慧,信奉佛教者居多。因收入丰厚,故人们喜欢奢靡,大多数人有钱便花,没有积蓄。“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余杭、四明通蕃互市,珠贝则外国之物,颇充于中藏云。”B29环境安静,没有兵燹之扰,没有狠如虎狼的官府苛政,是中原人定居于两浙的一个原因。而物产丰饶,只要肯于劳作,便没有衣食之忧,是中原逃难人群纷至沓来的又一个原因。
江苏镇江是中原逃难官员、百姓的聚散之地,那里迁入了不少从中原南下的士庶,今日犹有案可稽。如高桂为丹徒人,曾任高邮知州,祖籍为开封,建炎南渡时,他随逃难人群渡江,寓居京口(镇江);丹阳(今镇江)先世居河南洛阳,尹焞随宋室南渡,徙居浙江绍兴,是为尹氏南迁始祖。传四世至尹国宁,由浙东再迁镇江府丹阳黄连庄,是为丹阳尹氏始祖。”
除了福建、浙江、江苏外,岭南即今日的广东、广西一带,也是中原移民的卜居之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一段记载说:“直徽猷阁知静江府许中降职一等。时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上数诏有司给其廪禄。中言:本路诸州赋入微薄,请禁寄居官毋得居沿边十三郡,见寓止者皆徙之,仍毋给其禄。上恶之,乃有是命。”B30
这里说的是“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但士大夫只是避难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占比例最大的乃是平民百姓。文中所说的本路,是指广南东西路,静江府治在广西桂林,不仅静江路有中原移民,就连静江府周边的十三郡也布满了北方移民,许中要求迁出卜居静江府及周边十三郡的中原移民,高宗甚为恼怒,因此降官一级。静江沿边的十三郡偏僻荒凉,多系少数民族聚集之区,连那里也卜居着中原移民,可知中原士庶迁居于此者不在少数。当时南下岭南的难民,主要是从江西虔州渡大庾岭,不走荆湖南路入桂林一带。因为渡岭的士民为数众多,他们从中原一路长途跋涉,餐风宿露,颠沛流离,困顿已极,渡岭以后,发觉这里比较安全,便暂时栖止于岭下的南雄,不再继续前进。后来渡岭来南雄避难的百姓愈来愈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其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再次向南迁移,于是如今广东省的许多地方便有了许多客家人。此外,相当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广南西路少数民族居住的沿边13个州也有了北方移民。
从祥符(今开封)迁往南雄的中原移民越来越多,其中的一部分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再次结伙南下,从南雄的珠玑巷迁入珠江流域一带,在那里繁衍生息。“南方烟瘴地,当日的珠江三角洲,其中一部分人稍作停留,又继续南下至珠江流域是可信的。”“南方烟瘴地,当日的珠江三角洲,山少平原多,田少未垦地多,而布满河流水网。他们人多势众,经过多少艰难困苦,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当地土著居民结合起来,共同耕垦开发那广阔而又有良好自然条件的荒地,经过相当时日之后,是可以逐步变瘴地为适宜丰产的农业地区的。”B31
南宋以降的史乘、笔记小说、方志都有中原移民南方的记载,庄绰《鸡肋编》称:“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B32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云:“绍兴和议既堅,淮民咸知生聚之乐,桑麦大稔。福建号为乐区,负戴而之者谓之‘反淮南。”B33据福建研究客家的学者谢重光对闽西客家族谱进行统计,闽西客家78个种姓中迁徙了156次,“其中除12种姓不是宋代迁入外,其余的六七十种姓氏,都有在宋代时入迁闽西的支派”B34。平江府(今江苏常州)、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也涌入了大量中原移民。如淳熙十一年平江府有“土著居民8.3万户,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约有9万户,确实多于当地人”B35。
四、赵宋宗室南迁
高宗南渡时自顾不暇,自然无法照顾赵氏宗室,他们只能辗转沟壑,四海飘零,到处为家。星散到江南各地。如丹徒(今属江苏)赵氏,系赵宋皇室赵德昭后裔,金兵灭亡北宋,居住在京城开封的赵子褫移居镇江,再徙丹徒大港镇,传至7世,已繁衍为18个分支,逐渐成为当地第一大姓。子褫的第25世孙赵声,是近代蜚声遐迩的民主革命家。又如福建福州的赵氏家族,“赵彦候字简叔,魏王廷美八世孙,曾祖叔近建炎初知秀州(今浙江嘉兴),抚定杭州叛卒,为副总管张俊所杀,绍兴中雪其冤,赠集英殿修撰”,“祖交之,赠朝请大夫,避乱入闽,遂居福州”。B36闽南漳州府漳浦县、一带的赵姓族谱称:“赵氏,造父之后,始祖赵匡胤。嗣北宋金人之役,南迁入浙。”后来定居于漳浦县。B37坐落于九龙江北溪下游的华安县丰山镇的银塘村(包括附近同姓村),居住着北宋末年皇族南迁繁衍于此的960多户6000余人的赵氏嫡系子孙,族内保存有7部完整的《赵氏族谱》。这支赵姓始迁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八世孙、时任将仕郎的赵伯述。他在北宋末年护驾南迁,居住临安(今浙江杭州)。赵伯述之孙希庠中庆元己未(1199)曾从龙榜进士,其子与仿中淳祐甲辰(1244)留梦炎榜进士;赵伯述的另一孙子希商中嘉泰壬戌(1202)傅行简榜进士,其子与契中绍定壬辰(1232)徐元杰榜进士。伯述之子师诰(希庠、希商父亲)在宋宁宗时奉朝命入闽迁漳,后来希庠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迁往北溪九龙里的银塘村。B38
潭州(今湖南长沙)、广州、四川、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宜春(今属江西)也有赵氏宗室迁入。如金兵攻潭州时,宗室赵聿之负责守御,“城遂陷,聿之拔刃自杀”B39。广州因移入宗室人数太多,且多是官员,广东转运使无力支付薪俸,“乞宗室自遥郡刺史以上俸给,人从并减半,从之”B40。高宗批准了支付宗室官员一半俸禄的建议。刺史尚且如此,没有官衔的宗室人数必然更多。四川僻处西南边陲,离京师甚远,且交通不便,“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B41,宗室官员更不愿在那里任职。北宋覆亡,金兵大举南下,四川因路途遥远,且又崇山峻岭,不易到达,反而成了相对安全的避难之地。“至是宗室多避难入蜀,乃听于四路注拟。”B42所谓注拟,即凡打算做官的宗室人员,先在有关部门登录报名,再经考询,然后按照其才能分配官职。四路指的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这4路中除利州路所辖之地有一部分在今陕西外,其余均在今四川境内。从开封逃来的赵氏宗室可在成都府等4路做官,可知人数不少。
五、中原移民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
中原士民南迁对南方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江苏镇江,“中原及两淮流民的大量涌入,使镇江话中的北音特征又一次增强”,“同时北方的饮食习惯也再次影响南方”。B43福建僻在东南一隅,文化教育落后,建炎南渡,卜居于此的中原士大夫大力发展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使福建文风为之一振,官办学校与私人所办书院相继兴起,八闽之三地到处都有书院,如泉州“从绍兴十年(1140)至咸淳三年(1267)间,竟先后建起岩峰书院、清源书院、泉山书院、小山丛竹书院等十二所书院”B44,被人称为“海滨邹鲁”,意即可与孔孟之乡的教育媲美。教育发达,科举考试中中进士者便多,据清代编纂的《泉州志》统计,北宋时泉州共出进士310名,而南宋则多达535名。泉州如此,福建其他地方也不例外。不管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窭之家,攻读诗文蔚然成风,以至于八闽之地“家贫子读书为圭臬,非独士为然,农、工、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馌归,亦能口诵古人语言”B45。读书使得福建民风大变,福州人黄榦说:“中原衣冠多南徙,吾乡之学彬彬矣。”B46邵武军百姓“喜以儒术相高,是为儒雅之俗;里人获荐,登第则厚赆庆贺,是为乐善之俗”;兴化军(今福建莆田)“秀民特多,比屋业儒,号衣冠胜处,至今公卿相望”;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家有伊洛之书”。B47再如浙江、河南府人郭维于建炎年间徙居明州昌国县(今浙江舟山),“以北学教授诸生,从者如云”B48。济源人李迎在明州(今浙江宁波),当地人知他博学,愿意师事之,“其门如市”B49。有人对《宋元学案》中北方籍传主的迁移与分布作了统计,北方籍学者迁入江南的共115人,其中除14人籍贯为湖北、山东外,剩下的101人皆为河南人,如邵伯温、朱弁、吕好问、王应麟等。B50还有一些学者则是中原移民的后裔。
六、结语
高宗建炎南渡时有多少中原人迁入江南,史乘没有记载,因此不可能有精确数字,有学者统计说,江南各路“绍兴三十二年(1162)已有移民后裔145.3万户,约726万人(以每户5口计)。由于此时距离绍兴和议签订不过21年,一般不可能繁衍第三代,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年龄关系不可能繁衍第二代,估计其中的二分之一即360万人为始迁者。如果加上迁入四川、湖南、福建、岭南的移民以及26.4万军人,在绍兴和议签订前估计大约有500万左右的北方移民迁入并定居在南方”B51。这一估计把南迁入数夸大了。实际人数不大可能有500万。这是因为,第一,北宋有两次大移民,一是徽、钦二帝被俘北上,《靖康稗史》一说北迁者约20万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说有10萬人,高宗建炎南渡与徽、钦二帝北上同时,南迁人数不可能比北上者多25倍或50倍;第二,北宋末“崇宁元年(1102),户二千二十六万四千三百七,口四千五百三十二万四千一百五十四”B52,崇宁元年距建炎南渡才20余年,全国人口为4588万,而南迁的只是如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4省之地的百姓,也即黄河中下游地区,而这4省中又以今日河南地区为主,怎能设想全国9人中便有1人迁往南方,因此我认为建炎南渡的中原移民应在150万人左右。当然这也是蠡测,相信这一推测离事实不远。
注释
①②B13B16B17B20B30B39B40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387、396、233、1366、4159、4492、2105、1205、1237页。
③⑥⑦⑧⑨⑩B11B12B14B15B19B22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85、322、892、893、890、890、865、752、958、996、1484、977页。
④⑤B18B24B29B41B42B52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4340、11958、11391、13141、2177、3724、3724、2095页。
B21朱维幹:《福建史稿》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1页。
B23B34B36B37B38林国平、邱季端主编:《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40—41、43、41、41、41页。
B25任崇岳:《陈姓》,王大良主编:《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程陈胡韩》,气象出版社,1999年,第72页。
B26程有为:《程姓》,王大良主编:《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程陈胡韩》,气象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B27陈国灿等:《中华姓氏谱·高》,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B28庄绰:《鸡肋编》卷中,中华书局,1983年,第64页。
B31陈乐素:《珠玑巷史事》,载《求是集》第二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72页。
B32庄绰:《鸡肋编》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第36页。
B33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淮民浆枣》,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B35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3页。
B48B49B50B51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0、491、485—486、414页。
B43严其民:《镇江与两宋移民》,《寻根》2006年第4期。
B44汤漳平:《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35页。
B45方大琮:《铁庵文集》卷三三《永福辛卯办劝农文》,北京图书馆珍本丛刊本。
B46B47张显运:《山河破碎风飘絮:靖康之乱中原人民南迁闽南述论》,《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48页。
责任编辑:王 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