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彰显学生创新意识

    尹丽春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主导全球的21世纪,创新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和生死存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质,智慧、才能的综合体现。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就明确了学校教育的使命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在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创新品格,使得全体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其适应性、敏锐性、选择性、独创性、参与性、进取性、坚韧性、深刻性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富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培育出更多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一、因材施教,挖掘创新意识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教材,挖掘其中渗透文化背景的生长点,拓宽知识开阔视野。从教材中去捕捉创新因素。提升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丰富全体学生的文化底蕴。

    利用教材中有关人类发明成果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如《清明上河图》一文主要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的绘画技艺,教学后可鼓励学生用画来再现“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等诗句。课后同学生们有的翻书参考,有的独立构思,通过动脑动手再现画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收到了“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结合课文创造性地解决难题的实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把铁路修到拉薩去》一课,文中叙述了筑路大军在修筑青藏铁路时遇到重重困难,科技人员运用科技创新理念,解决高寒缺氧战胜艰难险阻,便穿过多年冻土层的风火山隧道提前胜利贯通。在教学中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创造性地解决。

    从教材的提示或结论加以拓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二、想象激情,引导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共鸣,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民俗,可紧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段来理解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后,带着问题请他们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情,并试着说:我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仿佛闻到了——;通过这些情境引导,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光,有的同学在叙述中还运用了“应接不瑕”一词。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当学生充满激情之际,又播放德国街道鲜花盛开的课件,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同学们仿佛真的置身于德国异域风情中,为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些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培育过程,使人文性和工具性相得益彰。

    三、引导创新,彰显特长

    教师要改变传统和狭隘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是人才的观念。能升学是人才,虽然成绩差,但将来能适应生活,创造生活也是人才。因此,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学生,尤其是不能歧视、厌烦那些成绩不好,又爱出风头的学生;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成才的希望;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特长,还要创造能展示学生特长的机会和环境。如:搞书画作品展览,让那些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展示展示”;办《童心》杂志让那些习作优秀的学生“表现表现”;搞一些文艺演出,让那些喜欢展示又有文艺特长的学生“露露脸”……无数事例表明,那些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有独特个性和特长,喜欢与众不同的“问题学生”,当他们走上了社会后,有的建功立业,有的成才成名,有的成了行业的“状元”的事例屡见不鲜,学生在发展自己特长的同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在发展。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课文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使学生在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