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人们对小学数学越来越重视。基于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有些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在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尽管这种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短期的学习成绩,但却极大程度地遏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而生活化教学模式是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整体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路径;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9-0037-02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无数次总结后的精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也符合小学生的特性,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教学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得到越来越多教师与学生的青睐,以生活实践为学习的基础,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相互结合,引导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1]。
一、小學数学生活化的内涵
1.数学学习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是对具体生活的一种抽象表达,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结规律贯穿着整个数学学习生活。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要以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步阶段,加强对数学规律的认知是正确的培养渠道。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场景图像的充分想象,能让学生快速实现对三角形的分类,换言之,与其让学生去记忆,还不如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
此外,学生在联系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了简单的自我归纳,加深了图像之间的有效对比。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承包式管理,而是要加强对学生生活化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多采取引导式教育与启发式教育,避免出现管家式教育。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知识也要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思想的引导,树立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应付考试的思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真正实现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2]。
2.生活经验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钥匙
生活经验是开启学生认知的钥匙,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用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利用自身的想法去阐述数学概念与问题。在创立教学情境过程中,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实现对未知的探究。此外,在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可以多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之间的交流,能相互弥补思维上的缺陷,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操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例如,在“圆的周长”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用软尺去测量圆形的周长。而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三角纸片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发现数学规律,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同时,也掌握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方法。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教学也是对教师的一种鼓励,让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探究,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服务于生活,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还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日后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提供保障,也为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认真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深度挖掘,并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搬入课堂中,将教学资源“拟人化”。教师通过对教学资源的生活化,为学生树立学习典范,学生潜移默化地模仿教师的行为,树立学习数学以生活为出发点的思想意识,逐渐地搭建数学知识与生活沟通的桥梁。这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让学生主动加入教学活动中来。
2.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将教学生活化融入数学课堂,不仅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活跃了教学气氛。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尽办法将生活化实例融入课堂活动中。这样做不仅避免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防止了教师主导课堂的机械方式,还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3]。
3.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生活化教学模式走进小学课堂,能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受,能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从被动地接受转向主动地探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数学是生活的缩影,数学知识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很多的生活问题都能见到数学知识的身影。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与具体,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仅满足了学生好玩的天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
1.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环境
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存在诸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开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场景,充分融合生活场景与数学知识,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改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认知,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乐趣。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无论解答应用题,还是图形计算题,都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游戏对每个小学生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游戏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利用数学知识与游戏相互融合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元角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超市购物”活动,教师与学生互当售货员,开启一场模拟买卖游戏。而针对一些后进生,教师还可以在放学以后,让学生去商店购买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圆角分的概念。
2.加强学生生活化预习的训练
因小学生的年龄限制,很难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从多个环节开展指导活动。而预习环节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突破点,高效的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数学的课程特点,对课前预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地融入小学数学预习活动中,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學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例如,在“测量铅笔长度”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各种测量工具,对家庭的物品进行有效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粗略的记录。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对长度单位没有任何的概念,但在测量的实践活动中,或者在家长的帮助下,实现了对测量的理解。在课程正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实现对长度概念的理解,并对长度单位与测量方式等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的掌握[5]。
3.加强对数学语言的生活化描述
汉字是一种语言符号,而数字则是一种数学语言,充分地体现出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在小学阶段,针对抽象性较强的数学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的引导。而最好的引导方式是语言引导,在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等,并通过趣味性的生活化语言,拓展学生思维。
例如,在识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哪个数字呢?并在回答中说明理由。”学生会根据教师的问题展开讨论,有个学生回答道“老师,我喜欢数字5,因为我们家庭一共有5个人”,还有的学生回答道喜欢3,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喜欢的理由。诸如此类回答,不仅能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实现了相互了解,同时教师也实现了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完成了教学任务。
4.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会生活化的乐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加入生活化教学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学习效果,还能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不仅如此,还能延伸生活教学途径与渠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准备几根拔河所用的绳子,并将绳子分别围成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形,让学生围绕绳子跑动,进而实现了对每个学生跑动速度的计算,在愉悦的环境下实现了教学目标[6]。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将学生的生活带入课堂中,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面发展,为学生日后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度挖掘小学数学教材,加强教材内容与生活化的相互联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为高效的数学课堂提供支持,给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涛云.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上旬刊),2019(6):58-59.
[2]卓伟良.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上旬刊),2018(10):170.
[3]张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11):26.
[4]伊新文,伊善刚.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中华少年,2019(7):179.
[5]刘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19(7):51.
[6]张宗艳.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9(14):139-140.
作者简介:李谟志(1975—),男,瑶族,广西恭城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