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
王永明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不仅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更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休闲;公民休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75-0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不仅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更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
公民休闲教育是指以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念为指导,引导公民在自由时间里提升自己的休闲意识和休闲能力,科学地安排休闲文化生活,培养正确的休闲价值判断能力,以提升公民的休闲生活质量、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休闲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的社会背景下,公民的休闲意识和休闲生活方式不仅反映公民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而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征与集中体现。据调查,当前我国公民的休闲文化生活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休闲意识比较薄弱,休闲观念相对陈旧;休闲活动层次不高,多倾向于娱乐消遣性活动;休闲时间利用不合理,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贫乏等基本现状。[1]因此,如何开展公民休闲教育,帮助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以促进公民自由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主流价值系统。作为一种主流价值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规范,而且是公民日常生活领域的基本道德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公民休闲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公民休闲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本质上就是以一元化的主导思想统领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从而确保公民休闲教育坚持科学的思想指导。在社会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公民休闲教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休闲文化生活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公民休闲教育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才能构建起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凸显时代精神的休闲文化发展机制,由此生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时代精神风貌相统一的休闲文化样态。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提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中,能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确立高尚的道德准则,能有效抵制休闲文化生活中的庸俗低级和消极颓废倾向,由此克服休闲异化现象,从而确保公民拥有健康、文明、高尚、活泼的休闲文化生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路径,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是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一个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本质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中心,以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完善公民个体人格、促进公民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公民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资源,使公民在生活体验中受到教育与熏陶”。[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文化逐渐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样态,休闲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的生活方式或生存状态,这种独特的精神底蕴不仅依靠知识、教养、品行、美德、智慧给人以内在力量,而且是人的内在生命品质的真正体现。[3]因此,公民休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自我德性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日常生活教育。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基本路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其本质来讲是来源于人们日常现实生活世界的,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才能不断夯实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生活根基,才能最终实现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整合、文化引领与实践批判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基于公民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生活之上,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为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紧紧围绕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来进行,从而建构起一种面向公民日常感性生活世界的“德育生活化模式”。“德育生活化模式主要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4],让公民在日常生活体验中接受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回归日常现实生活,建构“德育生活化模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基本路径,因为日常生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根源。此外, “主流意识形态要起到社会引领作用,也必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为民众所认同。”[5]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对于克服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片面化、抽象化、形式化的弊端,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具有现实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基本路径,而且彰显其人本性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在于其能够正确塑造人的精神世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促进人的德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握和理解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而是通过现实生活为基础,在实现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的基础上引领社会风尚和促进个体德性发展,以此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公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自我创造力、道德判断力与社会凝聚力。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基础上,更要充分关注公民的现实感性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只有诉诸公民的现实感性生活世界,聚焦公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公民个体德性的不断发展,才能充分展示和体现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必须与公民日常感性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其理想目标。因为公民个体生命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抽象的科学世界,而在于富有人性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公民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个体生命的内在灵魂和核心,不在于思想政治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心灵的感应。[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论与公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能够为公民的日常休闲文化生活提供价值导向,在公民日常休闲文化生活中促进公民的人格完善和德性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凸显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的建构理念,使其能顺应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实践性,从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小容.休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2] 杜向民.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3] 孙玫贞.休闲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江苏高教,2013(1).
[4] 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1).
[5] 刘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逻辑理路与发展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2).
[6] 张明秀,吴世彬.从工具化到人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的转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责任编辑:陈 明]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不仅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更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休闲;公民休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75-0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不仅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而且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更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
公民休闲教育是指以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念为指导,引导公民在自由时间里提升自己的休闲意识和休闲能力,科学地安排休闲文化生活,培养正确的休闲价值判断能力,以提升公民的休闲生活质量、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休闲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的社会背景下,公民的休闲意识和休闲生活方式不仅反映公民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而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征与集中体现。据调查,当前我国公民的休闲文化生活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休闲意识比较薄弱,休闲观念相对陈旧;休闲活动层次不高,多倾向于娱乐消遣性活动;休闲时间利用不合理,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贫乏等基本现状。[1]因此,如何开展公民休闲教育,帮助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以促进公民自由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建构起来的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主流价值系统。作为一种主流价值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伦理规范,而且是公民日常生活领域的基本道德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公民休闲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公民休闲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本质上就是以一元化的主导思想统领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从而确保公民休闲教育坚持科学的思想指导。在社会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公民休闲教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休闲文化生活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公民休闲教育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才能构建起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凸显时代精神的休闲文化发展机制,由此生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时代精神风貌相统一的休闲文化样态。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提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中,能为公民休闲文化生活确立高尚的道德准则,能有效抵制休闲文化生活中的庸俗低级和消极颓废倾向,由此克服休闲异化现象,从而确保公民拥有健康、文明、高尚、活泼的休闲文化生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有助于公民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路径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路径,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是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一个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本质上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以现实生活为中心,以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完善公民个体人格、促进公民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公民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富含教育价值的生活资源,使公民在生活体验中受到教育与熏陶”。[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文化逐渐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样态。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样态,休闲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的生活方式或生存状态,这种独特的精神底蕴不仅依靠知识、教养、品行、美德、智慧给人以内在力量,而且是人的内在生命品质的真正体现。[3]因此,公民休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注自我德性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日常生活教育。在当前普遍化休闲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基本路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其本质来讲是来源于人们日常现实生活世界的,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才能不断夯实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生活根基,才能最终实现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整合、文化引领与实践批判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基于公民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生活之上,以公民休闲文化生活为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紧紧围绕公民休闲文化生活来进行,从而建构起一种面向公民日常感性生活世界的“德育生活化模式”。“德育生活化模式主要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4],让公民在日常生活体验中接受基本的道德要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回归日常现实生活,建构“德育生活化模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基本路径,因为日常生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根源。此外, “主流意识形态要起到社会引领作用,也必须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为民众所认同。”[5]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对于克服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片面化、抽象化、形式化的弊端,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具有现实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基本路径,而且彰显其人本性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在于其能够正确塑造人的精神世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促进人的德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是简单地把握和理解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而是通过现实生活为基础,在实现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的基础上引领社会风尚和促进个体德性发展,以此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公民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自我创造力、道德判断力与社会凝聚力。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基础上,更要充分关注公民的现实感性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只有诉诸公民的现实感性生活世界,聚焦公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公民个体德性的不断发展,才能充分展示和体现其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必须与公民日常感性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其理想目标。因为公民个体生命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抽象的科学世界,而在于富有人性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公民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个体生命的内在灵魂和核心,不在于思想政治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心灵的感应。[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论与公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能够为公民的日常休闲文化生活提供价值导向,在公民日常休闲文化生活中促进公民的人格完善和德性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凸显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的建构理念,使其能顺应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实践性,从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本性的价值诉求。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小容.休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2] 杜向民.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3).
[3] 孙玫贞.休闲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江苏高教,2013(1).
[4] 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1).
[5] 刘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化的逻辑理路与发展路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2).
[6] 张明秀,吴世彬.从工具化到人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的转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责任编辑:陈 明]